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

第10部分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第10部分

小说: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當自勉之。此章不過教人去聰明之心。馳騁之意。貪欲之情。若愚若蠢。死心灰意。損之而進於道矣。雖是無為而盡性。無不為而立命。無不為。是洠в胁粸橹馈lo極而動。是無不為。動後返靜。是無為。從無為而到無不為。再從無不為。而返於無為。如此者。何患道不成。而天下不取也。                    
拢藷o常心章第四十九 
拢藷o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拢酥谔煜隆聬聻樘煜聹喥湫摹0傩战宰⑵涠俊B}人皆孩之。   
 此章洞燭常虛。光明內固者也。拢苏摺I褚病3P摹J烙摹VR之心。神靜真心現。故拢藷o常心。百姓者。氣也。氣固真空。虛臁某觥H缣熘疅o心。實有心存。故以百姓心為心。善者。淳化之輩。真常清靜。吾得妙矣。故善之。不善者。塵凡外務。攪亂真道。吾亦靜治之。無所以亂我之本來。清靜虛神。淳化混然。吾亦善之。德字。作得看。我之真臁幻痢lo極而量弘。天地山川無所不容量弘則。德重。如天之德。上德不見其德。得善矣。信者。不無欺也。時至而到也。吾得靜之妙。信乎其玄玄矣。不信者。時未至也。堅心清靜。必候其至。吾亦信待之。如此之淳德得信矣。拢酥谔煜隆<瓷裰凳乙印I駳w於室。常惵惵然。惵惵。是無人無我之境。為天下渾其心。虛中不昧底意思。一氣渾然。而百姓皆注其耳目。一神虛無。而拢私院⒅幧窕煦纭D涮撝小I衲稓狻鈶鸯渡瘛I駳夂弦弧_用於虛中。空空於身外。則百姓之耳目真注矣。拢藷o常心真孩矣。霹靂一聲。虛空粉碎。飄飄蕩蕩。不知天地。而我內有天地。不呶逍小6易匀晦D動。不知其身。而真身見矣。不知其心。而真心明矣。真身見。真心明。拢宋锿庵瘛t常心泯矣。非道而何。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動之死地十亦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此章外其身形。求身外之真身。故無生亦無死。凡有生必死。生者死之門。死者生之戶。出有心之生。入無心之死。生之徒十有三矣。生生者。生一氣之真。死死者。死通臁摹M渖<赐渌馈2淮╄彙6鴼w自然。十之中有三矣。三三之數。老陽之體。去九而歸於一。純陽之體矣。此句太上破九轉之說。九轉還丹。是耶。非耶。世人以訛傳訛。作為九轉。非九轉也。九者。陽也。金也。陽金之數。返而歸一。為之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人入於作為。求術以長生。豈止避了九數。而妄作九轉之行功。不能歸一。而返椋ш柦稹t有落地矣。凡有落地。傷生取死之道也。夫何故。生生之厚。求生之心切。反有死矣。民者。氣也。氣生則生。氣動則地見。氣見陽金生。金生而動。動則九數。純純而返一。不厚生而生金矣。如是之五榖。五味。藥物。方術等。皆生生也。外此則不生。殊不知反害也。蓋聞善養生者。忘其生。亦忘其死。俱從無心無意中而長生。有心則鉛耗。有意則汞竭。鉛耗汞竭。則死矣。何故。因作為而求生。豈知反死也。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陸乃命也。忘其命。真龍真虎見。作為之兕虎則不遇。因其無心也。軍者。性也。入於性。則不避兵戈。兵戈。刀圭也。已土。戊土。性定真心見。二土自然歸中。何待作為。因其忘身也。身心忘。天地自然交泰。不惟兕無所以投其角。虎無所以措其爪。兵無所以容其刃。因其忘我忘形。凝神定性。氣和而得命。清天靜地之謂也。返於虛歸於空。神臁畾庀ⅰN┯写嫘浴Y罨⒈辍0材艿煤Α7蚝喂省R云錈o死地。蓋其不入於術而常虛也。有術者必死。無術者必生。修道者。可行術耶。                    
道生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此章教人不待矯揉造作。聽其自然。而知漸進之功焉。道字作箇無字看。有字就是術了。無字就是至道。道從無而生。從虛而入。空之又空。道乃生焉。故道生之。乾坤合一謂之道。陰陽轉舒謂之生。太和之氣謂之德。道從太和而生。生而不捨謂之畜。畜之若有物。空其臁撈鋵崱P蠖尚稳粲兄R蚱湫D左右。沖突上下。若有勢焉。故成金液。物成而天下萬物無不化生。萬物本無而生。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萬物本太和而成。是以萬物莫不貴德。故道所以尊之。德所以貴之。何也。本於一性也。一性而生太和而成。夫莫之命。命者。動也。靜極而成道。自有命存。何有意動。而道常出於自然。自然之中。而道自然火發而生之。若有以畜之。我以自然之氣。內和太和而長之。畜清虛而育之。體靜而成之。無為而熟之。不動而養之。以氣還元而覆之。故生而莫知其有。為而莫之可恃。長而不見其形。故不宰。是謂虛無之道。太和之德。窈窈冥冥。若有而不見其有空空洞洞。若存而不見其存。如此者。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萬物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歸其母。洠聿淮H鋬丁i'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此章是返本還元。歸於太虛。如拢浻性啤N镉斜灸J掠薪K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又如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種本留末底意思。天下者。身也有始。是一炁之初。發生未動之先。此時乃先天也。以為萬物未生之前。即有臁浴l‘性就是萬物之母。既知有性。性發即是子也。發生時就是意了。有意是後天性是先天。先天稟而後天生。未發之初。即有意存。謂之以知其子。既知其子。意勝而復滅生意盡。復歸其性謂之復歸其母。如未驚蟄時。草木稟性而未生。內有先天存焉。到清明後。漸多生意。而枝葉萌動。此其子也。夏茂秋落。有霜雪殺之肅之。生意盡。止有性存。含養於內寂然不動。而又待來春。此是復歸其母。如修道者。一炁融性。清靜而俟物至上升下降而會於虛。此其母也。左旋右轉。上下沖突。而為金液。此其子也。覆性而候動。動而復靜。隨其自然不待勉強。而合天真。此即是知母知子。而明本末終始之謂也。既明本末終始。不知先母後子。先子後母。則近於真常之道矣。真常之道在於湛寂。洠矶淮墩摺?谝病H鋬丁9蜒韵庵^也。則內境不出。門者。耳目也。無聽無視之謂也。則心灰意絶。無所搖動。則外境不入。椋溟T。塞其兌。終身不待勤勞。而近於道矣。開其兌。則真氣不出。真氣凝。則餐風飲露。而濟於其事。若兌椋Ф荒B稕鏆狻t終身莫能救。見小而不貪。入無而不有。虛其神。和其氣。益其精。皆化為空。則內外通透。無有隔障。輝煌乎見於微渺曰明守純一之中和。空虛無之境界。不知人我而無貪求。退藏幽境。遠於囂俗。知柔而返曰強。用其柔和之光。復歸於見小之明。則知天下萬物。有母必有子。有子復歸於母。言其靜而動。動而返靜也。遺字。作箇說字看。如此。光至於柔和明至於見小。內外虛白。沖塞天地。無說我之身。皮袋之殃也如此者。是謂襲常。襲者。時時不閒念念常存。不可須臾離之謂也。知天命而率性。求率性中而得命。是謂常真常存之至道也。極言虛中有。有還虛譬如命本性出。無性不為真常。藥本靜臁o靜不成玄妙。而天下萬物本末終始前後。自此而明矣。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所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偅跆摗7牟省Ю麆Α掞嬍场X斬浻叙N。是謂盜夸。非道也哉錯。   
 此章教人知本知末。行近而遠邪。就無去有底意思。我者身外之身。使身外之身介然湛寂。湛寂中有所知。知者覺照也。如此覺照。若行於大道。惟聽其自然之施為。常存是畏之心。深息常守而不敢放逸。大道。即天地之正氣。如天之無言無動。輕清而至高。虛靜而至臁疅o有奇異處。平夷而已。大道與天同體。亦是甚夷。而無奇異。不常而已。無有施為。靜以俟其自動。隨一氣之週流。靜則徑生。民者。氣也。處靜。則徑路通貫。而民隨其徑。而入虛無。氣靜則和。氣和則定。氣定真生。真生。而好徑。從徑而起。元海如火發。火發上升。則先天見矣。者纔呌做而民好徑。朝者。一氣也。氣升除息。謂之朝甚除。田者。身也。修身要無絲毫罣牽。看得如千年不耕不種無用之地。為世之所廢。我之身。亦看得如此無用。若田之蕪一樣。真修道者。捨其身而修心。心修得灰蕪身。而道日益。身看得重。道安在哉。身重心動。則求名求利念出。輕其身而身存。身存即道存。重其身而身亡。亡其身。道安在哉。謂之田甚蕪偅摺o名無處虛空之室也。虛心靜意。則先天生。先天生。則偅u開。人纔知其處也。者箇時節。方纔知道之妙。謂之偅跆摎v代祖師所言虛無福д摺4艘册崛饲笠娬哂性E。訣曰。心靜而性明意。清而慧覺息深忘我。空我忘形。一氣纔生。火發乃見。起者。金室也止者。神室也。無意之中。而聽自然。四海之富。莫能得此。者纔是太上偅跆摫局嫉自E法。服者丹也。丹乃保身之珍。服乃護身之物。故以服字作丹字看。文彩者。內中五行。而還於虛白。從虛中見丹。丹成於三色雲氣之中。照徹天下。保我之身。謂之服文彩。帶利劍。先天生。慧光見。則心之厭矣。厭者。無心之謂也。飲者。金液也。金液有物。謂之食。無心中動是我飲也。食也。總者不過一氣耳。財者氣也。貨者。神也。神氣足而有餘。是謂盜天地陰陽之道兮。天地陰陽之盜兮。非道也哉。錯當者箇不是大道就錯了。不錯上文即道也。非道而何。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此章教人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底意思。建者。樹立直上之謂也。善性則氣生。純一莫能拔。靜定則生。生動。直上而不移。抱一而定。忘人忘我底境界。時時如是而不脫。性。母也。氣。子也。母靜子定。常守母之規模。而呼吸自如。動靜天然。不待勉強時時不輟。稍有心中心。意中意。則忘母之規模。而不自然。常常定靜安懀А6谜娴馈R源苏娴馈2惠z而修之。而我之身外身真矣。純一不雜。一團天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