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澳洲梦 >

第5部分

澳洲梦-第5部分

小说: 澳洲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心立刻骚动起来。那是1987年,当时上海只有很少的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一下子看到连成片的高楼群真的是有点激动。
  那片高楼真好看!我禁不住赞叹起来。
  Peter摇了摇头,说,我不喜欢高楼,它令人窒息。
  我很惊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用如此不屑的口气贬低我一直在心底景仰的摩天大楼,真的是无法接受。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盖高楼,高楼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了。那时全中国都向往深圳,因为只有深圳的高楼才有一些小规模,可以连成片,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媲美。可是,Peter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我突然觉得,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还太少。
  我突然明白,从今天起,得换一种思维方式了。
  墨尔本越来越近,那片高楼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圆的,方的,三角的……蓝的,白的,银灰的……尖顶,圆顶,平顶……前前后后,大大小小,高高矮矮,错落有致……我依然喜欢那些高层建筑!
  突然,我不知怎么就想起“眼镜”和那个福建女孩了。他们也都该取出行李了吧?他们今天晚上都有地方住吗?
  “眼镜”身上只带了50澳元,他会怎么样呢?
  那个福建女孩的表哥会来接她吗?如果他没来,她将怎么办?
  我挥了挥手,把这些担心赶走,使我的心重新回到现实中来。
  车子正从墨尔本市中心旁边的高架桥上驶过。有那么点在太空中穿梭的感觉。
  一会儿,车子下了桥,驶进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修剪整齐的绿地隔离带划出四条对开的快车道和四条对开的慢车道。清一色的法国梧桐,对,就是法国梧桐,我在南京见过这种树,不过这里的好象更大些,粗壮的树干、巨大的树冠和茂密的叶子结结实实地架起一座长廊,覆盖着路面。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车,而且是敞蓬车,真的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我又发现,路两侧藏在树丛后面的全是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办公楼。
  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开一间自己的公司,我一定把它设在这条路上。想到这里我突然冲动起来,我真想从坐位上站起来,挥舞双臂,扬天长啸……
  当然,我没这样做。我并不是那种性格外露的人,我有的是韧劲。
  我只是平静地问Peter,这条街叫什么名字?
  Peter回答我说,StKildaRoad。
  几年以后,当我真的在这条街上开了自己的第一间公司时才知道,这条街是墨尔本最著名的“办公楼大道”,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公司大都在这里设总部。这是后话了。
  当时,只是觉得StKilda这条路很直、很宽、很长,仿佛没有尽头。
  这样的画面似乎在我的梦中出现过。
  可我知道,眼前的这一切都不是梦。
  就在这时,Peter扭转方向盘,车子下了大路,转进小路。




03澳洲梦开始的地方(2)



  街道窄了许多,两边的建筑也矮了许多,但都是典型的欧式建筑,而且离你很近,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一切我只是在欧美电影中才见过。
  车子又走了一会儿,也又转了几次,最后停在一座花园洋房前。
  我知道,这就是我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住所了。
  接下来的这段故事,我在这本书的开篇部分已经做了详尽的描述。
  我的澳洲梦开始了……
  Peter带着他漂亮的金发女友Jan去乡下的一个农场过周末,把这座漂亮的花园洋房留给我住。我可以在这里住三天。三天内,我必须找到一个住处……
  我一个人研究了半天墨尔本地图,弄清了我的第一个家——Elwood的位置……
  墨尔本是一座海滨城市,整个城市沿弧形的海湾向两面伸展,形成下弦月的样子。墨尔本市中心建在靠水的“弦”上比较偏上的位置;Elwood则在墨尔本市中心的右下方(也就是东南方)5公里处,也是在靠水的“弦”上……
  后来,我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醒来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突然觉得孤独,决定出去走走。我走过大街小巷,竟然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后来才知道澳洲的周末大多是这样的),便有了被人抛弃的感觉……
  再后来,我来到海边……
  在海边,我能看到远处墨尔本市中心的那片高楼区……
  我突然觉得那片代表着现代文明的高楼区离我很远……
  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冲浪的孩子。一拨巨浪涌过来,他跳上冲浪板,向浪尖冲过去……他刚刚站到浪尖上就摔了下来,并被巨浪所吞没……没过一会儿,他又从水中爬了起来,推着冲浪板,向大海深处拚命滑过去……又一拨巨浪涌过来,他再次跳上冲浪板……他又失败了……有那么一会儿,他似乎已经被大海彻底吞没了。我甚至为他着急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从另一个地方冒了出来……
  这个冲浪的孩子不屈不挠的劲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他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他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使得我能最后实现我的澳洲梦……
  好,现在可以继续我们的故事了。
  三天,我只有三天。回到Peter的住处后,我就开始安排这三天里要做的事情。
  有三件事是紧迫的或者是必须做的:
  第一件:去我报名的那所国际英语学院报到;
  第二件:找一个既便宜、又离学校近的住处;
  第三件:尽快联系那三所可能和我合作的大学。
  当我写下这三件必须要办的事之后,突然意识到,第一天已经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我这才有些着急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好象还是什么都干不成。
  我不想再浪费一天,就按地址找到我将就读的国际英语学院。
  学校里竟然有人接待!我报了到,领到一个学生证和一份学期活动安排表。
  学校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正规,甚至没有校园,只是租用了一幢办公楼的几层。不过这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反正我也不是来读书的。我交了学费,拿到了三个月的签证,这就足够了。
  我发现,来报到的留学生多为亚洲人,亚洲人中又以中国人为主,中国人中又有近一半是上海人。在我身后不远处,有几个穿着有领T恤(当时国内叫做港衫)和旅游鞋的上海人正聚在一起,一边抽烟一边肆无忌惮地用上海话聊着什么。他们讲话的声音很大,其中的一个由于抽了烟而不停地咳嗽,还朝地毯上吐了一口痰。
  一点也没有出国留学的感觉!
  我这个人有点怪,虽然我不是来学英语的,虽然这所学校的好与坏以及学生来源如何与我无关紧要,可我还是要挑剔——学校就要有个学校的样子,留学也要有个留学的样子!
  就在这时,我看到一副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晃了晃。
  我蓦地想起一个人来——在飞机上认识的“眼镜”。
  难道真的会是他?
  我转过身来,朝那几个上海人走过去。
  还真就是那个“眼镜”!我有一种感觉,“眼镜”注定要成为我在澳洲最重要的朋友。
  我记得,我和“眼镜”象久别的老朋友那样热烈地握手,他还在我肩上打了一拳,然后告诉我说,我们刚才正说你呢!
  我觉得奇怪,便问他,你们怎么会说我?你怎么会来这里?
  “眼镜”说,我的学校就在你们斜对面,昨天已经报到了,今天来这里是想多认识几个朋友。他这样说着就把我拉过去,来,“眼镜”,介绍几个上海人给你认识。
  他竟然管我也叫“眼镜”!
  看来我不能再叫他“眼镜”了,于是问他,你叫刘什么来着?




03澳洲梦开始的地方(3)



  嗨,我有英文名字了,我现在叫Jack。哎,你也该起个英文名字吧?
  那你就叫我David吧。我说。
  那时我们都有一个英文名字,而且大多是常用的那几个,男的无非是Jack、David、John或者是William什么的,女的则多叫Lucy、Rebecca、Jennifer、Lisa这些听上去就令人产生美好联想的名字。有一个笑话说,如果你在唐人街上喊一声Jack,至少会有十几个人停下来看你。还有一个笑话说,如果你给一个华人公司打电话找Lucy,接电话的人十有八九会反问你,哪一个Lucy,LucyWong还是LucyLiu?
  好,现在是Jack。
  Jack把我拉过去,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那个“眼镜”。他叫David。
  几个上海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望着我。
  我便问Jack,你刚才都说我什么坏话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回答我说,Jack说你脑子进水了。
  他话音一落,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我立刻想起在飞机上关于“做澳中贸易”的一段对话。我没说什么。
  Jack有点不好意思,急忙解释说,我……其实我是很敬佩你的……你和我们不同,真的不同……我们想的只是努力保持出勤率,找一份工作赚点钱,然后再交学费……无非……不过是想在澳洲多混些日子,多赚几个钱,多卖几大件……要不然,回国要叫人笑话的啊!可你……你要做的却是澳中贸易!这种事情,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啊!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我就是要做澳中贸易。我不是来读英语的,我觉得我的英语差不多已经够用了。再说了,想学英语在中国不是一样可以学?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跑到这南半球来?……当然,我也不是来打苦工的,不就是那几大件嘛?在中国一样可以赚到。我是来干一番事业的……
  高个子一脸不屑地耸了耸肩:我有个好朋友,比我们早来三个月,他来澳州时和你的想法是一模一样,口气比你还要大,好象……好象他根本就不是什么留学生,而是中国的外贸部长……
  哈哈哈……大家都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
  应该是澳洲的外贸部长吧?那个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人不怀好意地这样接过话。
  你们猜怎么着?高个子接着讲道,三个月下来后,他澳中贸易的毛都没摸到还不算,最后还因为没达到移民部要求的85%的出勤率,无法续签证,黑了!
  黑了?Jack问,什么意思?
  就是非法拘留!抽烟的人很懂行地答道。
  高个子又加了一句:移民部天天都在抓黑民,抓住后立即遣送回国,没的商量!我那位朋友啊,天天跟贼似的,东躲西藏的,连电话都不敢给我留一个。
  教训哪!抽烟的人又来了一句。
  Jack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同情地看了我一眼。
  我也学高个子的样子耸了耸肩:不过,听了你朋友的故事后,我觉得我很敬佩他。
  关于澳中贸易的话题我们没有继续下去,因为Jack突然问我有没有地方住。
  我把我目前的情况告诉了Jack,说我正打算自己去租一个房子。
  Jack听了很高兴,还说要和我一起住。
  接着,Jack就给我们讲了他昨天晚上的“历险记”。
  Jack在澳洲没有人接应,他一厢情愿地认为,他所报读的英语学校会有人接飞机,并给学生安排住宿。所以,他下了飞机后,就开始找英语学校来接飞机的人。一个小时后,他放弃了,决定直接按地址寻找他报读的那所学校。他很顺利,从下飞机到找到那所学校,虽然用了差不多五个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