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史记 译注 16 >

第17部分

史记 译注 16-第17部分

小说: 史记 译注 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贰"谄氪蠓蚋咧挂蛭眯耸拢⒁云涫挛汗Γ环胖鸪龉侗嫉窖唷O昙蹲蟠は骞拍辍贰"奂В旱弊鳌俺肌薄!妒詈钅瓯怼罚汗惫涠⑿页迹渲镄页迹郑霰计搿!薄蹲蟠ふ压辍罚骸肮噫猿瑁ブ畲蠓蚨⑵涑枞恕6啻蠓虮纫陨惫怄浴9澹计搿!弊⒃疲骸巴怄晕匠璩肌!毕挛牧健凹А弊忠嘤ψ鳌俺肌薄"芩危旱蔽璩嘉渍咧"荨氨计搿敝拢蹲蟠纷鳌凹蚬薄<蚬匣莨砦宕搿妒芳恰匪夭煌"奁搿⒔パ啵略诨莨拍辏嗽啤八哪辍保笔腔莨霰嫉牡谒哪辍"吖玻和ā肮А薄"喙遥褐詈畹募易澹灿靡灾钢詈畹恼ā"崃洌赫饫镏附姆丁⒅行小⒅恰⒄浴⒑⑽毫蠹易濉R蛩鞘来嘉洌谱鳌傲洹薄"夥丁⒅行校褐附蠓蚍都浜椭行幸U憎蔽С璧氖拢妒詈钅瓯怼纷鳌把嗉蚬辍保坝诖硕辏蹲蟠纷鳌奥嘲Ч辍薄
  孝公十二年,韩、魏、赵灭知伯①,分其地,三晋强②。
  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湣公立。湣公三十一年卒,釐公立。是岁,三晋列为诸侯。
  釐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釐公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强。
  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③。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长④。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
  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⑤。十年,燕君为王⑥。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⑦,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①知:同“智”。《索隐》云:“按《纪年》,智伯灭在成公二年也”。②三晋:公元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家各立为国,史称“三晋”。③说:劝说说服,此指劝说君王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34年,苏秦首次到燕国,劝说燕君亲善赵国,形成“合纵”,被采纳。详见《苏秦列传》及《战国策·燕策》。④从:同“纵”,即合纵。战国时六国结成的抗秦联盟。长:首领,领导人。苏秦接连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各国君主,结成六国联盟的事,详见《苏秦列传》。⑤公元前333年,齐国趁燕国的丧事攻取了燕国十城。苏秦劝说齐王,指出燕王是秦王的女婿,归还十城可以交好秦、燕两国。于是齐王归还了燕国城池。详见《苏秦列传》及《战国策·燕策》。⑥燕君为王:文公太子即位十年,才正式称王。前文所说的“易王”,是写史者对燕君的追谥。⑦反间:深入敌方内部,使其落入我方圈套而取胜。燕王听信了苏秦的假话,果真放他出使齐国。详见《苏秦列传》。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①,而苏代与子之交②。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③,主断④。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⑤?”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⑥,而听其所使。
  ①为婚:结为亲家。②交:结交,友好。③贵重:位尊任重。④主断:主持并决断国家大事。⑤奚:何。奚如,怎么样。⑥遗(wèi谓):给予,赠送。金:古代黄金计量单位。秦以前以一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金。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①,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②。”燕王因属国于子之③,子之大重④。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⑤。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⑥,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⑦,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⑧。”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⑨。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⑩,国事皆决于子之。
  ①传说尧让君位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逃到箕山下,农耕而食。②行(xìng,杏):品行,品德。③属(zhǔ嘱):委托,交付。④大重:极其尊贵。⑤已而:不久。人:臣。启人:启的亲信臣子。⑥句中的“人”字是衍文。《战国策·燕策》及《韩非子》中,此句均无“人”字。⑦交党:同党,同伙的人。⑧用事:执政,当权。⑨印:印信,为官的凭证。三百石:指官吏俸禄的数量。效:呈献,交给。⑩顾:反而,却。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①。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湣王曰②:“因而赴之③,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④,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⑤,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⑥。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⑦,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⑧。因搆难数月⑨,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⑩,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11)。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12)。
  ①百姓:百官。恫恐:恐惧。②齐湣王:《孟子》、《战国策·燕策》均作“齐宣王”,当以“齐宣王”为是。考辨详见《史记会注考证》。③赴:奔赴,这里指驱兵去进攻。④寡人:古代君主自谦的称谓。⑤饬:整顿,修治。⑥先后:即“左右”。辅翼的意思。⑦要:通“邀”,招集。⑧徇:示众。⑨搆:同“构”。搆难,造成祸乱。⑩五都:战国时齐国设置的五个政区。(11)北地:齐国北部边境地带。(12)这里关于燕昭王的记载,与《六国年表》及《赵世家》有矛盾之处。或说燕昭王为公子职;或说燕昭王名平,字职,说见陈直《史记新证》。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①。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②,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③,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④,岂远千里哉1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⑤。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⑥。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①卑身:使自身卑下,即待人非常谦恭的意思。币:币帛。古人用束帛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物,后来泛指车、马、玉、帛等各种礼物。厚币,即丰厚的礼物。关于燕昭王广招贤士的事,详见《战国策·燕策》。②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③致:招致,引来。④况:若,至于。⑤宫:宫室,这里指华美的住宅。师事之:用对待“士”的最高层次礼节来对待他。战国时期,贤明的君主尊重“士”阶层形成风气,他们与“士”的关系,大体分为“师、友、臣”三种类型。即如《战国策·燕策》所云:“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⑥趋:奔赴。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①,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②,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③,其余皆属燕,六岁。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④;及即位,疑毅⑤,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击败燕军⑥,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故城。湣王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⑦。燕武成王立。
  ①轶:突,袭击。乐轶,乐于出击。轻战:轻视作战,实指不怕打仗。②北:败逃。追北,追击败逃的敌人。③《乐毅列传》、《田单列传》、《战国策·燕策》及《齐策》均无“聊”字,梁玉绳以为“聊字衍”,是正确的。④隙:裂痕。借指嫌隙、嫌怨。⑤《战国策·燕策》记载,惠王怀疑乐毅,是因为受了齐人的反间。⑥田单在即墨纵火牛击败燕军,详见《田单列传》。⑦《战国策·燕策》作:“齐、韩、魏共伐燕。”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①。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②。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①拔:攻取,占领。中阳:据梁玉绳《史记志疑》考证:“中阳”当作“中人”。②解:指解除包围。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①,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②,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③,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④,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唯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⑥。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⑦:“王必无自住,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1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鄗。〔乐乘〕破卿秦(乐乘)于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⑧。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⑨。燕相将渠以处和⑩。赵听将渠,解燕国。
  ①约:订立盟约。欢:合作友好的意思。约欢,订立友好盟约。②王:《战国策·燕策》作“民”,《赵世家》作“氏”。作“民”文意畅达;作“氏”、“王”,亦通。③四战之国:意指四境皆邻强敌,但能拒战的国家。盖赵东邻燕国,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故云“四战”。④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⑤通关约交:互通关卡,制定盟约。⑥偏军:在侧翼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⑦绶:用来系印的绸带。⑧国:国都,都城。⑨处和:参与并主持议和。⑩相:这里是任命为国相的意思。
  六年,秦灭东(西)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①。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②,与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煖将也,欲因赵獘攻之③。问剧辛,辛曰:“庞煖易与耳④。”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