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

第4部分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第4部分

小说: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团结精神。企业是否确立了全体员工所一致认同的"思想",是否具有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主观"意愿",能不能形成根植企业的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有人认为一直强调企业“要有远大的抱负”可能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但企业的志向若无法持续不断地由员工来继承,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积淀的话,那么企业恐怕很难完成自身的持续发展。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告诉我,没有厚重企业文化积淀的企业,从长远来看最终是没有大发展的。当我回顾在松下电器的经历,这种感觉愈发地强烈了。
  惠普的企业理念是“做个好公民”、“为人类和社会做贡献”,我们称之为“惠普方式”。作为美国企业,惠普的这种理念在美国企业中却很少见,反而与日本企业的文化很相像。我作为惠普的管理者,得益于年轻时在松下管理文化氛围中的那段工作经历。
  松下教给了我热爱劳动的工作思想、工作态度和事业观,以及做生意的诀窍。我就任惠普的总裁时提出的“顾客至上”的口号,也来源于松下文化对我的影响。松下有一个理念叫做“每个员工都是商人”,意思是生意的开始是源于顾客的存在,所有职员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是为围绕着顾客展开的。非销售人员隔几个月就要去商店调研,公司日常业务更是完全从顾客的立场出发。这个理念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做生意的本质。
  毫不夸张地说,我对商业和企业人的本质理解都是在松下培养起来的。美国的情况亦是如此,经常可以听到那些曾经就职于IBM、通用电气或者是保洁公司的人说“(在那些公司)打下了在企业工作的基础,跳槽以后也能干得很出色。”当然,最近很多人对去大公司工作怀有抵触情绪,但能在那些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大企业工作,确实能让人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选择MBA留学
  寻求海外发展
  在松下一年一度的员工与老板的面谈记录中,有一项是让员工填上今后职业发展的愿景。我在焊接机事业部的时候在那一栏填的是“出国留学”,但当时不过为了消除工作上闭塞感,觉得出去留学也挺不错的,其实愿望并不很强烈。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8)
没想到,填表后不久,我就被人事科的科长叫去了。他不由分说地把我从生产线上拽出来,并且劈头就是一顿骂,“所有人都在忙着干活,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从此,我就断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当然,现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辞掉工作自费出国留学,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一方面没那么强烈的欲望,一方面也对这样冒险的做法敬而远之。
  然而,转到特殊项目室来与美国公司的人共事以后,我开始对自己仅仅拘囿于日本的狭隘做法产生疑问,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扩展国际视野,并萌生了要去数码技术发达国家进修的念头。
  当时,松下为了把员工的实际生产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每年都有20个去名牌理工院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的名额。当时我也开始考虑要争取那个机会。
  我向公司正式递交了申请书之后不久,有一天与特殊项目部的部长一起去美国IBM公司出差。同行的虽然还有几个人,但幸运的是我终于等到了一个跟他两个人单独待在工厂的机会,这可是提出留学麻省理工要求的绝好时机啊。我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请派我去进修吧!”部长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我,然后说道:“哦,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你已经递了申请了是吧。现在还不能决定,但我会认真考虑你的。”
  那以后我又多次向部长毛遂自荐,因为必须有所属部门的推荐才有候选资格。我认为自己对工作比谁都更加积极热心,并且也确实对部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更加积极地向部长推荐自己。部长是个明事理,对有抱负的年轻人愿意加以栽培的人,他乐于把自己所知的都传授给属下,让部门内部变得充满活力。他还与麻省理工的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个公认的国际派。
  有一天,我被叫到了部长办公室。部长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樋口君,你愿意去商学院吗?”说完就开始耐心地向我解释:“你就算去了工科院校进修,回国时也已经三十二、三岁了,已经可以胜任管理的职位了。并且好不容易去国外学习了技术,一回来就要离开研究工作,不是很可惜么。倒不如去商学院,能对你以后的管理职位有所帮助,你意下如何?”
  他说我如果有意接受这个提议,他可以向公司推荐我。说实话,听到那番话的时候我对商业不甚了解,难以做出决定。但对部长的良苦用心却是深感谢意。
  回家的路上我买了好几本留学方面的书,急急忙忙翻阅商学院的讲义内容,这些知识对出身工科的我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商学院就是开设经营管理研究生课程的大学,旨在培养未来的企业经营者或机构领导,教授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商学院毕业生又叫做MBA(工商管理硕士),所以也被称为是“MBA留学”。
  看完书以后,我完全被商学院吸引住了。仔细想想,我与IBM公司合作之后所渴望的,其实并非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相关能力。正如部长所言,既然终究要做管理者,不如先学习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向部长表达了想去商学院进修的愿望,部长推荐我为MBA候选人。此后又经过了数次公司内部选拔,1988年10月,我终于争取到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
  部长是我事业上的大恩人。他身为一个项目事业部的部长,这样的身份让一个手下出国留学几年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然而,部长却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相反,每次看到我他都会笑着说“要好好努力啊!”
  MBA的考试方式
  留学能否成功,现在已经是关键时期了。虽然我通过了公司内部的选拔,但还是得参加商学院的考试,我的劣势很快就凸显出来。
  一般商学院新学期开学都是每年9月,而接受申请是一年前的10月开始,国外商学院与日本大学举行统一考试的方式不同,是接到申请后开始书面材料筛选和面试等程序,按照申请者提出申请的不同时间逐一审查是否合格,一旦合格者达到了预定名额,就结束申请。所以,申请得越早就越有优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9)
可惜的是,我通过松下的内部选拔接到参加商学院考试通知时已经是10月了,申请已经开始了。因为松下前一年中断了进修生制度,这一年的内部选考在时间上推迟半年。所以我们开始准备申请时很多同样的申请者已经万事俱备,开始寄出申请信了。我仓促地准备各种材料,最迟也要在两三个月里寄出去。
  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商学院的考试方法。
  商学院的考试虽然与一般大学有所区别,但大致也就是书面材料筛选和面试,申请者提交的书面材料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有机会参加面试,最终结果是由这两方面的综合成绩来决定的。
  申请材料包括大学成绩单和毕业证书、推荐信、托福成绩、GMAT成绩以及个人陈述五个部分。
  1) 大学成绩单和毕业证书
  这是为了证明进商学院之前申请者是否真的上过大学,以及在大学的成绩好不好。只要大学毕业了,这个并不那么重要,但像我这样以一塌糊涂的成绩从大阪大学毕业,心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2) 推荐信
  这是为了向他人证明申请者确有其人。很多情况下,申请者自己写一封有利于自己的推荐信,然后请别人签个名,这样的事情我在上大学时也见得不少,所以倒没怎么放在心上。再者,若推荐信虚假成分太多,也难以得到推荐者的签名,所以也算是一个选择标准。我反正是到处求人,上司、大学的教授,甚至还让IBM的人也帮我签了名。
  3) 托福(英语水平考试)
  非英语国家申请者都得参加这个测试英语水平的考试是。现在托福考试制度好像有一点点改变,当初我参加考试时,满分是677分。要想成功申请到商学院,最低也得拿到600分。我以前只得了550分左右,这个分数在我递交申请书阶段就会一直拉我后腿,并且也会增加面试难度,可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4) GMAT(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
  凡申请商学院的人都必须通过这个考试。它包括理论能力和英语能力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方面的题目就是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以及智力测验之类。对于接受过严酷的考试战争洗礼的日本人来说,只要托福能拿高分,GMAT算不上什么难关。
  5)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就是自己推荐自己的一个宣言,这是所有材料中最重要的一份,要求用英文把自己的实力和理想以及动机都写下来。在商学院看来,托福和GMAT只能说明你的英文能力,而这份个人陈述则是显示你真正水平的东西。我也努力争取在个人陈述上拉开与他人的差距,因此在个人陈述上下足功夫。
  申请者寄出以上的材料,并通过选拔以后才有机会参加面试,面试非常重要,主要是检验申请者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面试方式因商学院而异,有的是要求申请者到本国面试,有的是面试官直接来日本举行面试,也有的是电话面试。
  努力学习的成果
  托福攻略
  申请期间,我心里万分不安。虽然自觉在公司内部算是混得挺不错的,但这可是“MBA考试”啊,在这个战场上我能竞争过其他公司的精英吗?对此我其实并没什么自信,只要能侥幸进入商学院前二十名中的最后一位,那就谢天谢地了。只不过,我是通过公司的推荐参加的这次考试,必须要考进一个还过得去的学校才行,否则太没面子,所以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因此,我把目标锁定在麻省理工,因为在那里,可以两年内同时取得MBA和工科硕士两个学位。
  托福成绩是我申请中最大的障碍。英文阅读和语法只要下狠功夫就能学好,但会话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拼命努力究竟能得到怎样的回报呢?
  我的托福成绩是550,这是不争的事实。以这样的成绩,别说是麻省理工了,就连普通商学院的门槛都迈不过去。总之,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只能拼命攻读英语了。
  从决定参加MBA考试那一天,我就跑去留学预备学校报了名。在家里也是争分夺秒地练习英语会话。我买了好几台录音机,厕所、浴室,客厅,家里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一台,争取能多听一秒听力训练的磁带。当然,卧室的床头也放了一台,睡梦中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10)
我把书店里所有带磁带的英语教材都买了回来,并且一本又一本地向预备学校借磁带,只要一有时间就听。一开始虽然也想过看英语电影和收听英文电台,最终还是觉得托福模拟试卷的听力训练效果更佳。上预备学校和买教材花去了我一分一厘攒起来的家用钱,但我在准备过程中该花钱的地方毫不吝啬。
  然而,正如我所料,我的听力并没有明显进步。无论听多少遍,还是听不懂。托福考试每个月都有,但每次我都是失望而归。眼看申请的期限就要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