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驻守"阵地" >

第3部分

驻守"阵地"-第3部分

小说: 驻守"阵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感觉仿佛从天上一下子摔到了地上。美梦瞬间破灭。至于为什么,王志多也没有搞清楚,感觉得到他已经是尽力了。

  失望地回到学校,把这一切的遭遇告诉了语文老师,他带着遗憾的语气说:“孩子,你还小啊,周末这两天,你拿点钱去老总家看看啊,打点一下,不也就成了……”

  “人家为啥让你下周一上班呢?”

  此时,我后悔的直拍###。只怪自己没有社会经验,不懂得社会上这一套。

  老师的点拨,让我幡然醒悟,随后,我朝亲戚借了2000块钱。又买了200多块钱的水果,准备亡羊补牢,心中暗想死马当活马医吧,万一若成了,就算捡了个便宜。

  经过打听,我找到了女老总家的住址。但不能冒然的敲门,于是不停地拨打电话。可是,没人接,我不死心,只好站在楼下等着。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女老总终于接起电话。当我说明来意,并且告诉她就在楼下的时候,她拒绝了我。她说,现在报社不用人了,并且很快地挂断电话。

  我仍不死心,又一次拨通了电话。“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你可以改变我一声的命运,帮帮我吧……”我甚至用一种哀求的口吻。可是,我依旧未能上楼。

  无奈之下,我拎着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水果走了。

  第二天继续回到学校上课,我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往的平静。但是,从内心来讲,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希望奇迹出现。

  没过几天,政治经济学老师周笑梅与我聊天的时候,了解到我的遭遇。

  她笑着对我说:“非去洞天报吗?去本溪晚报不行吗?”

  “行啊!”我不假思索地回道,难道她有路子,她会帮我?

  “好,你等等。”她操起电话便打了过去。“孙总编,我有个学生,特别爱好写作,还在你们那发过好多作品呢,他今年毕业,能不能去你哪实习啊……”

  撂下电话,她笑着说:“成了,明天你去找孙程。”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一次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原来,周老师的父亲周熙高,是原本溪市文联主席,孙程总编辑以前经常到周老师的家里去。这样,他们是子一辈,父一辈的朋友。

  我非常感激周笑梅老师,他能靠着这层老关系,为我办事儿,这让我万万没有想到。

  在此多说一句,后来周老师去上了上海,听说是帮助她的妹妹打理一些事呢,她的妹妹是著名演员周笑莉。大约在2003年,她从上海回家(在大连),恰巧我在大连出差。我特意买了许多水果,去看望周老师。她没有变,依旧是那样漂亮,她亲手下厨为我做饭……

  想想,如果没有周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实习
在周笑梅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本溪晚报》实习。

  第一次见到孙总,胖胖的,戴着副眼镜,很斯文,憨态可掬的样子,感觉非常亲切。他对我说:“这样吧,刚来,我给你找个师傅带带你。”

  不一会儿,他叫来了一个矮个男子。

  “他叫马明辉,你们俩的名字里都有个辉。你俩就是我们的‘二辉’啦……”

  孙总倒是很幽默。

  师傅这个人别看个子矮,能力非常大,真是验证那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品”。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第一次与马明辉师傅外出采访,去的是本溪某部队。采访一件部队司机多年接送家属孩子上学,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事儿。采访前,师傅说,“到时候,你得多提问。不能光靠我问!”

  见面之后,师傅与人家握手,当人家把手伸给我的时睺,慌忙之中,伸哪只手都不知道了。一着急,我把两只手都伸了出去!

  尴尬的落坐之后,只见师傅一个劲儿地与对方唠家长,而且,越唠越热呼,并没有看出采访意思。搞得我一头雾水,心中暗想是不是搞错了,搞跑题了!

  后来,师傅告诉我,“采访前,必须先与对方进行心里沟通,感情沟通,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紧张情绪,使对方更容易接受采访,阐述问题自然更深刻!与此同时,也能让你发现新闻的切入点。”当时,我暗想,这个老家伙真厉害!

  过了五六分钟,师傅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师傅不断地给我创造提问的机会,可是,我却不知从何问起!气得师傅直翻白眼……

  采访结束后,部队领导请我们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因为采访,而接受别人请客。当时,我还想,当记者真好,还有人请下饭店!

  饭桌上,我举起杯敬酒。“师傅,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说着说着,我端起酒杯就要干。这时,被师傅拦下来,“你啊,还是太小,不懂事。在这个桌子上,主人没说话呢,还轮不到你说话。就是轮到你敬酒,那么,你也不应该先敬我,应该先敬主人,至于,敬我大可不必,咱们是家里人!”

  一席话下来,全桌子的人都笑了,我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我的妈呀,这些规矩在学校老师从来没教过啊。

  我连忙点头,“师傅您说得对,我不懂事,还请您多帮助。”在推杯换盏中,我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

  当师傅的酒杯空了的时候,我立即倒酒。“你应该先给部队领导倒,再给我倒!最后,给自己倒……”

  又错了! 

  当大家轮番敬酒结束之后,我又举起了酒杯。几句寒喧之后,与桌上的各位碰杯!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个环节,我又错了。

  师傅说:“你是小辈儿,你酒杯的上沿,要碰领导或长辈的下沿,这表示尊重!”

  从握手,到吃饭结束,第一次的采访经历,让我一生难忘!

  第一次写稿的经历,更让我难忘。这篇稿子,我足足写了7遍,从1500多字,被删到了600多字。

  回到单位,师傅说:“今天我喝多了,你写稿子吧!”我知道,他是在给我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

  记得,那个时候还用稿纸。很快,一篇1500多字的稿子写完了。我逐字逐句地检查,生怕被师傅挑出错误来。然而,拿到师傅面前,他笑了,“你这不是在写作文吗?哪里是新闻!”

  师傅说,写新闻,一定要选中事件的焦点。比如说,司机行程多少公里无事故?

  “重写!”师傅把第一遍的稿子撕掉了!

  然而,当我把司机行程的公里数算出来填到文中的时候,师傅说,没有新意,又把稿子撕掉了!

  我开始琢磨,到底怎么写才能吸引人?

  我只好厚着脸皮向师傅请教。师傅说,按照部队司机行驶的公里数计算,那么,可以绕地球2圈了。“绕地球2圈,没有发生事故,哇,这是绝好的新闻点!”

  当我把这个新闻点加进去的时候,稿子又被师傅撕掉了!这回他又说,写新闻有好多技巧,而且,要多种技巧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比如说,对比写法,以前啥样,现在又啥样……

  稿子写完了,又被他撕掉了!

  足足写了7遍,最终被师傅删成了600字的小稿。“稿子不在长短,重在质量。”果不其然,师傅的话言中了。第二天,这篇稿子刊发在《本溪晚报》的头版头题。

  一篇稿子的出炉,真是不易。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珍惜每一次跟师傅出去采访的经历,尽量多学,多问。不耻下问嘛!

  接下来,正好赶上,全国上下揭批“某功”。我和师傅天天写揭批“某功”的稿子。其实,新闻事实差不多,可是,却要变着花样写,而且,写出的内容还要吸引人!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最锻练人。针对同一个事件,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就要求作者的眼光和手法要独道,我恰恰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

  久而久之,师傅改我稿子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对于师傅,我一直怀抱感激之情。他抚着我上马,教我走路,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让我今生难以忘怀!

第一次独自采访
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最让难忘的还是第一次独自采访,第一次喝醉……

  刚参加工作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我不满足于每天跟在师傅屁股后边跑,但这不表示,我不爱虚心学习。只能说我的性子有些急,恨不得马上出徒。

  师傅告诉我,一名好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鼻,新闻眼!我理解他的话,而且,我把他说的每一句关于业务方面的教导,都记在小本子,经常翻看,并且结合采访经验,写出心得。

  在上下班的路上,我每天都坚持着步行。渴望着碰到稀奇古怪的事儿。一天下午,我步行至本溪市一个农贸市场。当时,城管正在指挥着市场业户搬迁。以往,城管在老百姓的心里形象并不好。不是强制执法,就是横行霸道,然而,今天,业户特别听城管的指挥。我觉得很奇怪。

  我用最快速度来判断,这是一件难得的好新闻。可是,没有证件,也从来没有独自采访过。如果上前采访,人家会相信我是记者吗?此时,我心里不断地打着鼓,是进,是退?

  出于对新闻的渴望,我炸着胆子,朝一位身材较胖、穿###、领导模样的男子走去。我直言:“我是本溪晚报的实习生,看到你们这里搬迁,想了解一下情况!”

  我并没有隐瞒实习生的身份。因为我的坦诚,这位队长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告诉,为了让市场上的业户搬迁,他们先找出一块地方,然后,再帮着业户搬进去。

  听完这番话,脑子里顿时迸出一个词语:“先挖渠,后放水!”“你们这个策略好啊,不但没有与业户发生争执,反而得到业户的支持。工作中,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真是值得其他人员学习!”

  听了我的话,这位大队长十分高兴。尤其是,第二天见报的稿子,他看到了,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这也是我独自采写的第一篇稿件。师傅马明辉对此给予高度的赞扬,说实话,那时候,心里美滋滋的。我从单位拿回了许多当天的报纸,回到宿舍后,纷纷让同学与我一同分享这份快乐,也就是“显摆”!呵呵,那种###劲甭提多足了。

  ###之余,我把自己刊发的报道,全部用剪刀剪下来,然后,贴在白纸上,裱起来,视为珍宝。

  几天之后,那位城管大队的队长,特意邀请我去喝羊汤。说实话,我是不喝羊汤的。但是,盛情难却。此外,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我,也特想交往社会成功人士,所以,对于队长的邀请,我没有拒绝。

  我们驱车来到本溪市郊区一个羊汤馆。落座之后,队长让我坐到他旁边,当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不会抽烟,坐下来之后,两只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是好,是放在桌上,还是放在腿上。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样子一定十分尴尬可笑!

  倒酒的时候,队长给我满满地倒了一大碗白酒。此前,我从来没喝过白酒。但是,这种场合,无论怎么解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在喝酒的时候,队长和队员们的热情,难以言表。总之,频频举杯敬酒。每一次,每一人,在敬酒之前,都会说上一套,敬酒令!然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