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蚕食 >

第17部分

蚕食-第17部分

小说: 蚕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着,飞不了那么高;高射炮更打不到,所以干脆别惹它们。

  这次看到美国飞机,到给我们提个醒,引起我们恐慌!由于日本军阀对战争实况严格封锁消息,吉林市老百姓除了间接感受了一点战争信息外,觉得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仍是一片太平景象。这回真的看到美国飞机,幸亏他没扔下炸弹。在吉林市松花江上游,离市区大约十公里,就是丰满水电站,电站大坝上游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今天叫松花湖,如果把大坝炸毁,那吉林市尽成泽国,大家都得喂鱼!

  
  美国B—29 重型轰炸机不是五个“头”的吗! 。 想看书来

一、万事流芳
第九章  艺人呼!间谍呼!

  下面这几张照片,你看得出,她是哪国人吗?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李香兰

  她的青春时代是“满洲国人”叫“李香兰”。“满洲国人”,就解决了她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矛盾。她因为是“中国人”,差点被作为“文化汉奸”枪毙;她又因为他的家乡日本户籍证明她是日本人,把她从死亡边缘上拉出来,战后被遣返回日本,她成了日本人“山口淑子”。

  日本军国义对中国除了武力征服之外,非常注重文化侵略。1937年,在东北伪满洲国都“新京”成立了“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拍电影。

  李香兰,是“满映”的女演员,在当时的“满洲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演过很多“满洲国”的电影。

  “满映”完全是日本军部操纵的一个文化侵略机构,他的领导人物许多就是日本军部的现役军人,其中就有日本关东军报道部的柴野少佐(相当少校)。“满映”的任务是用电影宣传“五族协和”、“日满亲善”、“共存共荣”。李香兰,当年是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长得很漂亮,一副好嗓子,唱的歌非常动听,演技也好,是一位天才演员。她是日本人,因为由中国养父抚养大的,说一口十分流利地道的中国话。这是一个最理想的文化间谍的材料,很自然地为关东军看中。李香兰的日本名字教山口淑子。我们不管山口淑子自己如何表白自己,他所做的就是一个日本女间谍所执行的日本军方的任务,而且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万事流芳》

  1943年,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正与美英军作殊死战。日本人知道,美英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二三百万日军陷于中国战场上,大大牵制了日军对美英,主要是美军的作战。当时中国人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英美。怎么办呢?日本人翻出“鸦片战争”的老账本,认为有机可乘,借题发挥,宣传美英是东亚各族之敌。在文化战线上,策划了一个大动作,拆巨资,动员上海(已沦陷)的电影界和“满映”合作拍片,片名《万世流芳》,内容是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焚烧英人鸦片抗击英军的鸦片战争故事,想以此化解沦陷区中国人和日本的矛盾,起码能模糊中日的敌我关系。当此事一经提出,上海电影界也将计就计,借古喻今,片中的英帝国主义比喻今日之日本帝国主义,意图唤起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拍摄了巨型历史影片《万世流芳》,双方都十分卖力。导演是当时上海电影界执牛耳的卜万苍、朱石麟、马徐维帮;扮演主角 林则徐的是当时最红的男影星高占非;女主角有陈云裳和袁美云。另一位民间的抗英英雄由上海当时极走红的男星王引(1949年后去了台湾)饰演,李香兰饰演他的情人,一个在鸦片烟管里卖糖的女郎。

  李香兰在电影《万世流芳》中出尽了风头。她唱的一曲主题歌《卖唐歌》,倾倒了当时的观众,一时间竞相学唱。时至今日,我还能唱出其中几句,歌中唱到:

  “烟盘儿富丽!眼泡儿黄!

  抽一口,烟味儿香!

  抽两口,精神爽。

  无忧无虑上天堂!

  买糖呀!买糖!

  ......”

  从这部电影的演出盛况看,是成功的。日军本部的目的达到了吗?是不是中国人看了,就和日本人一样仇恨美英了。当然不是。当时,我看了之后,既没受什么鼓舞去反对美英,也没有把林则徐当做英雄,激起抗日激情。我们到议论起李香兰来了。李香兰可能自己都进入了自己是中国人的角色。然而,当时的东北人都知道她是日本人,一看她的长相和行为举止,就不是中国人,当时所谓的“满洲人”。她是干什么的?我的认识,也就是“满映”的明星(演员),也没有认识到她是日本的文化间谍。影片中,李香兰饰演的卖糖女最后在英国派遣的一个中国汉奸刺客刺杀抗英志士(王引饰演)的行动中为掩护情人被刺死。日本人希望以此唤起人们对“亲英汉奸”的憎恨。可是,当时人们痛恨的是日本汉奸。我们从来没见过什么“英国汉奸”,可日本汉奸却是不少!如伪满皇帝溥仪和汪精卫之流。我反到奇怪一个日本女人李香兰,怎么反对起中国人抽大烟(吸食鸦片)来了?有点离谱!

  后来,随着日本在战争中节节失利,“满映”拍的电影更荒唐的离谱了,例如拍了一个“满洲国人”参加了日本神风特别攻击队的故事,近乎玩笑,日本军国主义分已乱了方寸。

  
  电影《万世流芳》中李香兰饰演的中国妇女。

二、歌曲《何日君再来?》
二、歌曲《何日君再来》

  李香兰这个人,性格是双重的,她从小寄养在中国汉奸高层之家,和日本军界的文化军官过往甚密,然而她受过地道的中国文化教育,讲一口标准的北京官话,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浸透骨髓。但她是不折不扣的纯粹的日本女人,一个得天独厚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日本文化侵略中国的经典楷模。很多日本军国主义文化,由她传播,你不觉得有什么侵略性,有什么奴役性和欺骗性,认为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友善,可以接受。从这来看她的可怕胜过《聊斋志异》中的“画皮”!这一点,李香兰在她自己写的*《李香兰私の半生》中始终也没认识到。

  李香兰在二战中活跃在中国东北,华北和上海,她深入到华中前线慰问侵华日军,她表现深厚的感情、亲情,她用歌声鼓舞这些屠杀中国居民的刽子手,她的罪行是深重的。然而她是个天才的歌唱艺术家,她的歌非常动听,特别是柔情掩盖了歌声下面的屠刀。李香兰在三四十年代唱了许多抒情歌曲,如:《*之夜》、《苏洲夜曲》、《何日君再来》等等。歌声动听、动情、动人、动心,使人忘记了歌声的大背景,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何日君再来》,解放后被认为是“汉奸歌曲”,禁止传唱。《何日君再来》是不是“汉奸歌曲”呢?我们从它的来龙去脉,看看。

  1931年九一八事件,当时叫“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1937年又制造了卢沟桥事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占领了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大片中国内地领土。此时,中国举国抗战。在这一时期,上海的影艺界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表现:一个是慷慨激昂鼓动人民奋勇抗战;另一个是消极悲观,得过且过,醉生梦死,甚至屈膝投降。它们都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一个重要的舞台是电影艺术。当时的电影都有主题歌曲,一般是由主演影星主唱,也有流行之后其他当红艺人演唱灌制唱片发行的。一般影响都很大,迅速流行。

  属于激励人心的进步影片,有著名的《夜半歌声》,其主题歌同名《夜半歌声》,歌词有如下段落:

  “空庭飞着流萤,高台走着狸狌;

  人儿伴着孤灯,梆儿敲着三更。

  风凄凄!雨凛凛!花乱落,叶飘零。

  啊!姑娘啊!

  ......

  我愿意永做坟墓里的人,埋掉世上的浮名。

  我愿意学那刑余的使臣,尽述人间的不平。

  啊!姑娘啊!

  用什么来表达我的愤怒?惟有这江涛的奔腾。

  用什么来慰你的寂寞?惟有这夜半歌声!惟有这夜半歌声!”

  歌词优美,歌声凄厉,激励人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激励抗日斗志的优秀歌曲。在伪满洲国,禁止《夜半歌声》上演,也禁唱《夜半歌声》歌曲。

  当时,还有一些颓废歌曲,如《不了情》,歌词是:

  “镜中花儿娇艳,玫瑰已凋零!

  人生恍惚如春梦,缥缈如浮云。

  柔情尽付东流水,蜜意何处寻?

  镜花月水,皆幻影!

  地老天荒,不了情。”

  《何日君再来》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首颓废的歌曲,它代表一些颓废的无奈之音。所以,它还不能算是汉奸歌曲。最早是由上海当红影星周旋唱出的,歌词写得很美,歌声也动听,唱道:

  唱: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

  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

  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

  白:来!来!来!喝完了这杯再说吧。

  唱:今宵别离后。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显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歌曲,日本人认为可以麻痹中国人的抗日斗志,所以很快由李香兰演唱,流行“满洲国”(东北)。周旋和李香兰灌唱这首歌的唱片我都听过。当时,听了感到好听,跟着学唱,很快就上口了。所以《何日君再来?》流行很快,走在大街上,商店不停地播放,你不由地跟着调子哼唱,再看看歌词,就会唱了。一时间,家里家外,校内校外,都在唱《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确实起了麻痹人思想的作用,然而起了多大作用呢?我看也不大,就吉林市而言,当时也不是政治气氛多浓的城市,有这一首歌和没这一首歌,日子还是一天天醉生梦死地过,何况这首歌也不直接与抗战相关。日本人很快发现《何日君再来?》有负面作用。“君”是谁?当然不是“日本”,日本就在身旁。那么是谁?如果和抗战挂钩,那“君”就是中国军队!日本人一看,唱“火”了,害怕了,马上下令,禁唱。一个晚上,《何日君再来?》绝声!

  时间进入1944年,太平洋战场日军节节失利,形式势迅速恶化。此时,日本的行为完全转入短线上的,战场上是抵抗,完全丧失攻击能力,后方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侵略”已经成为奢侈,哪还有什么力量搞文化侵略,像《万世流芳》那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李香兰之流,再也不用伪装什么“中国姑娘”了,露出她的真实面目,直接到前线去慰问日本兵了。1945年,李香兰特到日本下关日本神风特攻队自杀飞机空军基地去慰问,听特攻队员出征前高唱自杀歌曲《如果是男子汉》。这首歌,李香兰不但唱过,还为当时的关东军副参谋长,吉冈中将谱了钢琴曲。歌词是:“  如果是个男子汉,如果是个男子汉,何必迷恋尘世的悲欢,在阵亡的时刻,要有男子的胆魄,心中怀着圆的红日(指日本国旗——作者),为国玉碎!”这样的东西,李香兰为之落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