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蚕食 >

第15部分

蚕食-第15部分

小说: 蚕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一组照片是吉林市文庙。吉林文庙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主殿大成殿坐落于高米台基上,四周汉白玉雕栏环绕,正面11间(超过曲阜大成殿的九间)双重檐殿顶,顶高米,进深25米,九踩斗拱,施以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绘,梁枋彩画以夔龙图案贴以金箔。正脊由九龙九凤组成的龙凤脊,黄琉璃瓦飞檐,两端饰有鸱吻和神兽。足以显示建筑等级之高。文庙整体,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为主体,三进院落,占地16354平方米。规模之宏大,等级为帝王级,黄琉璃瓦顶,较曲阜孔庙犹高,全国第一。万幸!经百劫,能保留至今。

  
  吉林市文庙(1938)

  
  吉林市文庙现状(摄于2007年)

  
  文庙状元桥(1938)

  
  文庙状元桥现状(摄于2007年)

  日本人是尊孔的。伪满时期,春秋两季举行祭孔仪式,称“春丁祭孔”和“秋丁祭孔”,学校学生都要到文庙祭祀,规模宏大。小学“国文”(语文)课本有“孔子”一课。我最早知道孔子,就是小学三年级老师在“国文”课中教的。知道:孔子是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周游列国,等等。我记得,课文有孔子画像,一位高大像貌很凶的古装老头,腰佩长剑。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情感上的印象。

  伪满时期,曾拍摄一部名为《精忠报国》的电影,轰动一时。其中一场戏“岳飞枪挑小梁王”,就是在吉林文庙大成殿前广场拍摄的。至今,我记忆犹新。日本人要我们“忠”于谁?报那个“国”?值得玩味!这个电影,大概是在我小学三、四年级时看的。我记得,印象最深是“枪挑小梁王”那场马战。看完后,小学生们纷纷学起“岳飞枪挑小梁王”,相互打起来。都自称“岳飞”,把对方叫“小梁王”。看来!这部电影,对日本是负面的,没有起到“忠”于“满洲国皇帝”和“报”日本“帝国”的作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二 “奴化教育”
十二、“奴化教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速度太快了。占领之后,日本怎么办?确实辣手。日本从满清入关历史,既看到希望,也感到恐怖。看到希望是,满清以二百万人口,居然用武力征服两亿人口的中国大陆,入主中原。恐惧的是,满清统治者快速汉化,不到百年,满文化尽失。八旗子弟,不会骑马射箭,不识满洲文字,不讲满语。除了血统,几乎找不到满族痕迹。这与汉族统治何异!

  日本人以当时五千万人口,武装占领三千万人口的东北,不费吹灰之力。之后的统治,却非轻而易举。日本采取了“朝鲜模式”,即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名义上“独立国家”;实行“次长制”,消弭当时的民族意识。;实行“皇民化教育”,使之融入日本文化;最后与日本合并,达到侵吞的目的。

  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在台湾是成功的。但是,当时台湾仅有200万人口,用了五十年。可是,东北有三千万人,满清推行汉文化教育二百余年。这对日本搞“皇民化“,非常困难。日本在东北没有取得好感,东北人始终把日本人叫“日本鬼子”或“小鬼子”,甚至,当面叫他们“鬼子”,他们听了,也哈哈一笑。不管怎么说,日本的最终目的是要东北融入日本文化。

  今天的一些人,错乱时空,以为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在日伪时期就可以看到,你们脑袋这么不开窍?

  一首救亡歌曲《松花江上》,歌词是: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森林美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哪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哪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关内流浪。

  爹娘啊!爹娘啊!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阿!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歌词悲伤,歌声凄厉。可是,词曲作者和歌者没有想过?我们当时没有流浪到关内留在东北的人,包括我这个刚出生的婴儿,三千万东北人,不都被抛弃了吗!东北仅剩下你们的爹娘了吗!和那无尽的宝藏了吗!想过没有?谁在关外替你们当“亡国奴”!当我们和日本小孩儿打架时,日本小孩儿就骂我们“亡国奴”。

  “奴化教育”是一些人甩给当时东北人的一顶帽子,“奴化教育”发明者不是日本人。这个东西是一柄伤人的利剑,直接刺伤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当时东北的中国人!我们应该看到,日本占领东北不是短期的掠夺性行为,乃是永久占有满洲的国策。日本需要的不是大量的低能奴隶,而是要东北人民对日本的认同。如此,日本就必须拿出让认同的“满洲国民”好处,使东北人忘掉中国,起码是模糊中国。“王道乐土”就是这样提出来的,也确实这样做了。

  今天的对日宣传,日本只有一个形象,不论历史和文艺,只有日本兵对中国人民烧杀、奸淫、掠夺的单一写照。以此代替了伪满洲国十四年那段历史。我不知道,这样做,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我们生活过在那个历史时代的人,大部分已经作古,很快即将全部作古,再没人知道这段历史。后代中国人,能看到的,只有凶残没有人性的日本鬼子,日本没有政府与人民、军国主义分子与普通百姓、资本家与工农、富人与平民之分。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造就了这样的社会氛围。

  这里不禁让我回忆一段悲剧往事: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当时东北各地都出现打死无辜的日本人和抢掠日本人财物的现象。日本人害怕中国人报复,惶惶不可终日。但是,这种打死日本人和抢掠事件并没有蔓延扩大,很快就被东北老百姓自发地制止了。说明东北的中国人是理性和理智的。如果,时隔六十五年的今天,中国人仍然用复仇的心态对待日本人民,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误!

  其二,抗日战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似乎很可笑,谁不知道是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开始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抗战八年。可是,九一八事变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东北沦陷十四年。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如何看待这段历史?抗战八年!这不明明是默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和统治吗?当时的“满洲国人”,被说成是“奴”、“牛马”,成了一群被随意捏掐的泥人。实际上,“满洲国”成了历史空缺,三千万同胞被历史遗弃!他们并没在关内“流浪”,而是生活在东北。这段历史,如何正确地书写?不值得研究吗!

  当时东北人民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

  请看下面两张照片:

  
  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日苏中立条约》,

  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与斯大林亲密合影。条约中苏联

  默认日本对满洲占领。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巨头(丘吉尔、

  罗斯福、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

  密约,规定战后世界势力版图格局。

  雅尔塔密约是背着中国政府的美英苏三大国阴谋。密约有关中国规定如下:

  一、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二、苏联重新取得日俄战争丧失的俄国以前权益,即

  1 将库页岛南部归还苏联;

  2 大连港国际化并保护苏联优先权益和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3 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并保证苏联优先利益。

  三、战后,东北由中国政府收复。

  战后,中国东北的命运,就这样背着中国政府被规定了。

  这里,我讲一个插曲:

  1948年吉林解放,吉林市所有的高中合并为吉林联合高中,我在高二丙班。刚刚解放,同学们思想非常混乱。校领导为了加速“思想改造”,把蛟河老区中学的学生请到联合高中,和我们一对一结成对子,帮助我们“改造思想”。什么是老区呢?就是光复后国民党未曾占领过的地区。那里人民受共产党宣传教育时间长,国民党影响小。蛟河中学是一所初中,学生比我们小一些,我们拿他们当小孩子,不大尊重他们。帮助方式是由我们提问,他们解答。我们提问非常尖锐,其中有关雅尔塔密约:

  我们问:“你们知道不知道雅尔塔密约?”

  回答:“不知道”。

  我们说:“告诉你们,雅尔塔密约是,二战德国投降后,美英苏三国背着中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开了一个秘密会议,确定打败日本后划分亚洲势力范围,把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交给苏联;外蒙古独立;苏联在中国大连、旅顺建立海军基地。”(这基本属实)一下子,我们的对方懵了!学校领导,一看效果不好,急忙让蛟河中学学生撤了。

  这段往事证明:

  历史不是逻辑思维,充满偶然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变化!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日本纪元2600年庆典
第八章 大东亚圣战

  以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起点的太平洋战争,日本称为“大东亚圣战”,是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发动侵华战争,陷入中国内地泥潭四年之久,进行的又一次更大的军事冒险;是一次不可能取胜的战争赌博;是一次自杀行为!

  一、日本纪元2600年庆典

  日本是一个神道国家,自称是“天照大神”后代,天照大神制造出天皇制第一代“神武天皇”。从神武天皇到裕仁天皇昭和17年(1940)是2600年,这是日本百年一遇的大庆之年。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进行四年,投入二百万兵力,深陷中国泥潭,不可自拔。可是,中国仍在举国抗战!本来,日本纪元2600年,没有什么大喜事值得庆祝;日本却大张旗鼓地大事庆祝。“满洲国”理所当然地跟照庆祝。那一天,吉林市机关、衙门、工厂、学校一律放假,悬挂日满国旗,以示庆祝。

  
  身穿大元帅服的昭和天皇裕仁骑着心爱的“白雪”马,

  在日本皇纪2600年特别阅兵式上阅兵(1940)

  天皇爱马,由此引出一个“爱马日”。在本书的开始,读者们就看到一幅日本骑兵开进吉林市的情景。从波斯引进的改良品种,清一色的高头大马,我们叫“大洋马”。因为,中国马都是蒙古马种,个头小。侵华日军骑兵,都是这种“洋”马,视马如命。日本的马为他们立了许多“战功”,也成了侵略者!为了彰显军马立的“战功”,日本人找了一天作为“爱马日”。

  我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时,老师说:“明天是爱马日,每个同学带一包废茶叶来,献给军马吃!”我回到家,把这个事和母亲说了。我妈到街上茶叶店,买了一包茶叶回来。第二天上课,老师收废茶叶。一看,我交了一包新茶,说:“告诉你拿一包喝过的废茶,新茶,马怎么吃!”我说:“新茶好,废茶不能喝!”。一下把老师*了,老师说:“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