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

第52部分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第52部分

小说: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译为百户、百夫长))。阿骨打攻辽时,规定以 300 户为谋克, 10 谋克即三千户为猛安。由于实行“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克谋克户的壮丁,平时从事渔猎生产,战时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应征出战。在攻辽战争开始后,归附的或被征服的熟女真及契丹、奚、汉、渤海等各族人都按照猛安谋克编制进行管理,从而加强了女真对各族人的控制。随着女真人的南迁,这一制度还被带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为猛安谋克户“计口赐田,使自播种”,称为屯田军,与旧有州县制度平行,互不统属。猛安的品级相当于防御使,管军也管民。谋克之职与县令同而品级略高。这样,猛安谋克组成了金朝在汉族聚居区与州县配合的军事镇压网,维护了其政权统治。 
3 、宋金“海上之盟”与辽朝的灭亡 
马植(赵良嗣)献策,本来不失良策,但宋徽宗变“联合”为“求金”,使良策变为失策。 
辽朝末年,天祚帝统治时,政治昏暗,酷好畋猎。宰臣争权夺利,是非不分,斗争激烈,矛盾激化,境内各族人民纷纷起义,统治实力大为削弱。因此在处于上升阶段的女真族人的进攻面前多次被打败。金 1115 年立国后,当年九月即攻击占黄龙府军事要地。又于第二年( 1116 年)便攻占了辽的东京辽阳府等要地,将辽朝的东京各州县和南路熟女真皆纳入金朝统治之内,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1117 年又占泰州、显州,具备了与辽朝分庭抗礼的条件。于是金统治者一面改革内政,巩固新得州县的统治,一面派使臣与辽谈判,以求摆脱辽朝的控制。 
在辽兵屡次被金兵打退以后,宋朝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集团看到辽朝有必亡之势,便想借金人之力收复燕云。从政和七年 1117 年起,宋府先后数次派人从登州渡海与金人联络,相约夹攻辽朝。宣和二年 1120 年,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双方约定: 
①双方同时出兵夹攻辽朝,金兵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灭辽以后占领辽朝长城以北的州县 ; 宋军攻取辽的燕京析津府 ( 今北京 ) 。 ②辽朝灭亡后,北宋占领燕云诸州。把原来每年给辽的银绢照原数转送给金朝。 
“海上之盟”的约定,使金朝由最初要求摆脱辽朝统治的斗争,发展为要推翻辽朝,取而代之。 1120 年 5 月,宋朝使臣还在金朝未还时,金朝已中断了与辽朝的议和,攻占了辽的上京临潢府。又于 1122 年乘胜占领了中京大定府及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率卫兵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 
在金军接连攻下辽朝三京的同时,宋朝也调兵遣将,准备出师,但因为把部队调往南方镇压方腊起义,无力北上。到宣和四年( 1122 年)五月,十月,宋朝派大军攻辽时,又先后两次被辽军打得大败。宋军首次进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宋徽宗梦想不战而胜,他告诫童贯:招抚是上策,媾和为中策,攻打是下策。所以宋军在前线不作任何军事部署,只是派人前去招抚,并不杀辽兵。第二次进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用人不当。辽先奉表称臣,后又设兵伏击,宋军自相践蹂,损失惨重。明人称:“燕本可图,而图者非人。”此后,童贯为了掩饰伐辽的失败,派人约请金兵帮助收复燕京。 12 月金兵由居庸关南下,越过长城,不战而得燕京。从阿骨打起兵反辽到这时全部占领辽朝五京,只用了 8 年时间。辽朝等于是金朝单方面灭掉的。 
1123 年金太祖阿骨打在返回上京的路上病死,其弟弟吴乞买继位,是为金太宗,当年改年号为天会。阿骨打的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建立金朝,一是灭掉辽朝,他为女真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女真的民族英雄。 
天祚帝逃入夹山后,聚集了一些兵马,并得到西夏的支持,率部队离开夹山,准备重新收复燕京、云中等地,结果再次被金军打败。宣和七年( 1125 年) 2 月,天祚帝在逃往西夏途中被金兵俘虏,辽朝灭亡。辽自 916 年阿保机称帝到亡国,立国共 210 年, 9 个皇帝。 
在天祚帝被俘前一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兵西去在中亚建立了幅员万里的西辽,立国约 80 年,后被蒙古灭掉。 
二、北宋的灭亡: 
1 、收复燕云的交涉 2 、金军南侵的和北宋的灭亡
第四节 南宋的建立和“宋金和战” 
一、南宋的建立 
1。 南宋的建立 
南宋是由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建立的。无论是帝王世系,还是其政治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南宋都是北宋的延续。南宋共传了七世九帝,其政治上和军事上,思想上也有一些与北宋不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有: 
① 权相擅权专国局不断出现,(秦、史、贾等),导致朝政更加腐败,政治上比不上北宋。 ② 边患更加严重,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前中期与金和战多次,后与蒙(元)对抗半个世纪,军事上更加被动。 ③ 官员贪污盛行、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制度混乱。赋税苛重,农民起义频繁。 ④ 一方面,士大夫参与政治的意识强烈,另一方面,理学思想日益发展,最终成为主流思想,于是清淡、保守之风盛行,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始终没有停息。 
尽管如此,南宋这个看起来贫弱不振的王朝,统治着半壁江山,经济依然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国祚也长达一个半世纪。最后灭亡它的,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农民起义或其他内容力量,而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蒙(元)政权。 
因此,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还是有学习、研究意义的。 
赵构能够登上皇帝宝座,颇具偶然性。他生于 1107年,宣和三年15岁时封康王,他本是宋徽宗众子之一,没什么特殊地位。但是,靖康元年春,金人第一次围攻开封并准备撤退时,与宋达成的协议有一条是要一名亲王和宰相到金军做人质,以保证金军安全撤退。宋钦宗派赵构与张邦昌前往金军,后来金人怀疑赵构不是亲王,将他遣还宋朝,金人索要另一个亲王肃王赵枢为人质,赵构第一次免入金人之手。 
当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南下,赵构又奉命北上,出使河北,向金朝乞和,途经磁州(今河北磁县)时,其助手因胡作非为被当地人杀掉,而且当时金军已经正式南下并渡过了黄河。磁州知州宗泽认为,金朝毫无和意,赵构再去金方等于自投罗网,请他留在磁州,组织抗金力量。赵构认为磁州不安全,后就应知相州汪伯彦的邀请,退还相州。汪伯彦亲率大军迎接赵构,使赵构大受感动。因此,南宋初建,即拜汪为宰相。 
闰十一月,金军包围东京开封,钦宗派专使挟腊丸诏书到相州,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命令他们急速救摇京师。十二月初一日,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他没有服从宋钦宗的诏命直接南下救援京师,而是在黄河北岸向东转移,来到大名府。这时,宗泽带 2千人,张浚、苗傅、杨沂中、田师中等宋朝将领皆汇集在赵构的元帅旗下。开封陷落后,宗泽请赵构收复京师,但赵构不同意,他只派宗泽进军澶渊,并声称赵构在宗泽军中,以吸引金兵的注意力。而赵构自己则率部从大名南下,并继续向东南移动,朝着远离开封的方向后撤。 
靖康二年( 1127)二月,赵构在济州(今山东巨野)。这时,河北其他大将如黄潜善、韩世忠、刘光世等,皆带兵来到济州,赵构的大元帅府已拥精兵近十万,组成了一个新的军政中心。但是,赵构仍拒绝向开封进军,他曾想直奔江南,但遭众人反对,因此,他便在那里等待机会,准备坐收渔翁之利。当年四月初一,金人挟持着徽、钦二帝及宗室、百官等数千人撤离了开封,赵构又一次免入金人之手。这样,赵构成为宋徽宗诸子中唯一的漏网之鱼。也成为赵宋统治集团中最有资格做皇帝的人选。于是,被金人策立的大楚皇帝张邦昌和元佑皇后孟氏急忙派人请赵构还京,承继大统。 
尽管金人已撤离开封,开封已复为宋人所有,但是,得了恐金症的赵构还是不敢回开封,他率部从济州跑到南京应天府(商丘)。五月初一,正式在应天府即皇帝位,重建宋政权,史称南宋。赵构是历史上的宋高宗,年号建炎。 

赵构登极时,金军只占领了河东路太原等七州府及河北真宗府等四州府,等于仅仅打通了两条通往开封的道路,河北、河东的其余广大地区仍在宋军手中,而且,北方人民已经自发地起来抗击金军了。但是,赵构一开始就没有与金人抗战的勇气,他竭力奉行对金妥协退让的投降主义路线。他把坚持主张抗击金人的宗泽排斥出权力中心,初命为知襄阳府,后因李纲一再保荐才留守东京开封。虽然赵构为了借用抗战派名臣李纲的重名以稳定初建政权,起用李纲为左相,但是, 75天后,即七月,在金人再度南下攻宋时,赵构便决意南逃,而将李纲罢官。李纲为相仅两月半,而他已经为加强宋朝的抗金能力做了几件事情:①招抚河北、经制河东;②荐宗泽留守开封;③严明军纪,改革军政。④平息群盗,抚而用之(招安、安置、整编、讨伐)。朱熹说:“方南京建国时,金无纪纲。自李公入来整顿一番,方略成个朝廷模样。”可是,赵构一心一意要南逃,他不但罢了李纲,而且将上书批评逃跑计划的小军官岳飞削除军职,赶出军营,还不惜违背祖宗旧法,杀害了上书请求留用李纲还都开封的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等。 
所以说,宋高宗赵构虽然建立了南宋政权,但他决非一个合格的中兴之主。他居危思安,是一个极端自私,卑怯和阴险的统治者。他依靠文武百官、广大军民对赵宋政权的忠心和对金人的奋力抗击,得以重建南宋政权,但他一即位,就采取了一味求和和投降的方针,不仅不利用北方广大民众已经组织起来的抗金力量,而且毫不在意他的被金人掳去的父母,兄弟,妻儿如何地遭金人凌辱,甚至以攻击父兄之政,来讨好金人。同时,即位之初,赵构立即下令为高太后辨诬,追贬变法派官员的官爵,以蔡京的假变法归罪于王安石,彻底否定王安石变法,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今后出现任何改新活动的可能。所以,整个南宋时期,因循守旧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政治面貌。 
2。 宋高宗南逃及定都临安 
二、南宋与金朝的和战 
1。 宋人的抗金斗争 
在赵构一味逃跑的同时,民众始终坚持抗金斗争。 
在北方,有太行山区王彦领导的十多万“八字军”,占地绵亘数百里;又有河东红巾军;宗泽在开封的抗战力量,以及河北五马山寨马扩领导的抗金斗争,梁山泊张荣领导的水军等等。都在阻挡、牵制全军南下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金军未能迅速消灭南宋政权的重要牵制力量。 
在南方:韩世忠、岳飞等组织了黄天荡等较大战役,多次给金兵以打击(张俊、刘光世徒有虚名)。 
在陕西:张浚、吴玠、吴璘,组织了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胜利的抵抗,也减轻了金军对东南的压力。 
2。 南宋初年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南宋初年,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金军的屡次南下使赵宋政权濒临危亡。同时,国内阶级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