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35部分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露宿街头。许多战士打了几天的仗,没有水喝,嘴唇干裂,听到附近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一直在响,可就是严守纪律,不入民宅。显然,这些都不是一般军队所能做到的。只有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部队才能在关键时刻过得硬。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年曾国藩统率下的湘军攻入太平天国都城后,纵兵劫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把一座繁华无比的六朝古都,搞得像人间地狱。湘军从上到下都发了横财,包括曾氏兄弟。据史书记载,当年清廷曾电敕曾国藩,追问太平天国国库里的金银到哪里去了。为了阻止湘军将掠夺来的财富运回老家,清廷曾派人在长江上拦截船只进行检查,逼得湘军官兵将财宝藏在撑船用的竹杠里。时间久了,这一秘密被清军发现,于是加了一项检查内容,即敲一敲竹杠,看是否有夹带。“敲竹杠”一词即由此而来。
  以“醇儒”标榜的曾国藩一向以从严治军、保国护民自诩,曾多次表示,“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湘军组建之初,与清廷其他军队比,军纪也算好的。为什么打下天京后会一反常态,纵容官兵大肆劫掠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湘军官兵打仗都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打下天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面对那些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一心指望得到补偿的官兵,曾国藩明白,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去约束,很可能会激起事变。所以,狡猾的他宁肯背负骂名,对手下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觉纪律之所以优于“棍棒”纪律,是因为它符合人的行为规律。中国古代儒家学说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仁,二是礼,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情怀,礼是君子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君子都是“发乎仁,止乎礼”。意思是说,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决定性的,礼是从属性的;仁是礼的灵魂,礼是仁的表现。只有具备了仁义的道德情怀,才能不折不扣地遵从礼仪的要求。同时,也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规范去做了,才能证明一个人确实具备了仁义的道德情怀。
  古代兵家对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相互关系的认识,与儒家的看法基本相同,也非常看重对士兵的纪律教育,强调“用兵之法,教诫为先”,反对“不教而诛”。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带兵方面都是兼用儒法的。首先是强化思想教育,宣明法纪,讲清道理,尽量使大多数官兵自觉地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和实行依法治军,赏优罚劣,对少数不听招呼的“害群之马”,严加惩治。
  对于自觉纪律比“棍棒”纪律好,估计多数人都能认同。问题是怎样才能建立起自觉的纪律,这就需要了解我军纪律教育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从纪律教育的内容看,部队通常强调三个问题。一是讲清建立铁的纪律对军队的意义,讲清纪律与军队宗旨、与战斗胜利、与群众拥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讲清纪律问题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遵守纪律就是要顾全大局,甘愿奉献,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三是讲清“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指出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对于官兵个人成长进步的益处。只有将这些道理讲深讲透,让官兵真正理解并接受,才有可能建立起自觉的纪律。
  从纪律教育的方式方法看,我军的经验就更丰富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搞好入伍教育,打牢思想根基。多年来我军形成了一个好传统,即所有新加入军队的同志,无论学历高低,无论原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接受系统的入伍教育,以尽快完成由老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纪律教育就是入伍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官兵明白,自步入军营大门的这一刻起,自己就不再是普通的老百姓了,而成为人民解放军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分子。有了这一重身份,人民群众对自己便有了更多的期望,自己也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事关军队的声誉。因此,军队的纪律带有强制性,指挥员的命令必须坚决服从。如果违抗命令,违反纪律,就会受到批评、处分甚至制裁。
  入伍时的纪律教育搞好了,对官兵后来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笔者当兵已38年,至今难忘新兵连组织的纪律教育课。当时领导具体讲了哪些道理,实事求是地说,笔者早就想不起来了,可对讲课时所举的本部队一位老兵模范遵守纪律的事例,却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同志请假进城办事,返回时发现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为了不超假,他独自摸黑走了30多里路,终于提前赶回了部队。这件事情很小,与笔者日后军旅生活中所见到、听到的典型事例相比,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它却给笔者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由此可见新兵纪律教育的作用。
  二是搞好经常性教育,不断强化纪律意识。毛泽东说:“我们军队里头要经常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只要你空几个月不搞,就松松散散了。一年要鼓几次气。新兵来了,要进行教育。就是老兵,老干部,只要你不整风,他的思想也要起变化。”《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7页。这里,提到我军纪律教育的两条基本经验。首先是常抓不懈。将纪律教育列为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需主动安排,而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亡羊补牢。通过经常性教育,不断强化官兵的纪律观念。近些年,部队经常性纪律教育主要是学习条令条例,强化条令意识,强调“条令条令,条条是令”,明确要求全体官兵熟知条令、条例的有关内容,时时处处用条令、条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各级带兵者,要把条令、条例当做教科书,一条一条地背诵,一条一条地领会,一条一条地实践,真正成为“条令通”。其次,是与整风相结合。纪律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就不能空谈道理,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办法就是进行作风纪律整顿。在一些管理严格的部队,每年都要进行几次作风纪律整顿。关于如何组织整顿,已形成成熟的经验,其中包括及时发现违纪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正确选择整顿时机,确保整顿、工作两不误;充分发动群众,揭露矛盾,防止整顿走过场;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妥善处理违纪人员,巩固和扩大整顿成果,等等。这些经验很值得企业重视。
  三是结合典型事例,开展随机教育。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部队仍难免出现个别违纪现象。这当然不是好事,不过,如果领导处理得法,有时亦能收到课堂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笔者所在的部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年,部队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较差,每月只放一两次电影,这是官兵们的主要娱乐之一。放电影时,分散居住在附近村庄的各个营连,要打上背包,走几里山路,赶到团部操场集合。有一次,到了规定时间,全团整队完毕,发现有一个连未能按时赶到。值班首长很不高兴,黑着脸,一句话不说,让全团官兵都站着等。几分钟后,那个连队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来,气喘吁吁的连长照例向值班首长敬礼,报告人数。首长还礼后问了一句,“通知你连几点赶到?现在几点了?”然后,二话不说,命令该连原路带回。相信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全团官兵,恐怕再也忘不了什么是时间观念了。
  现在社会上研究联想公司发展史的材料,都会谈及“罚站一分钟”的故事。这也是运用典型进行纪律教育的生动事例。如多数企业一样,联想公司刚组建时,员工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开会迟到是家常便饭。为此,公司特别作出凡迟到者罚站一分钟的规定。一开始人们不以为然,但柳传志执意坚持这么做,并且从自己和公司骨干做起。据说,第一个被罚站的人就是柳传志的一位老领导。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三次。多年坚持下来,公司的纪律状况大有改善。据说,联想公司员工在体育馆开大会时,队伍整齐,秩序井然,散会后地上不留任何纸片。这就是一种力量,有了这样的员工队伍,何愁事业不能发展。
  四是多种形式宣传,使纪律观念深入人心。说到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家自然会想到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的歌曲,在部队传唱了70年。每唱一遍,官兵的纪律意识都得到一次强化。毛泽东晚年组织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老人家还亲自带领司令员们唱起这首歌,并边唱边讲。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步入奥运会场,演奏的也是这支曲子,可见其影响之大。
  前一阶段报刊上有文章说,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模仿曾国藩《湘军水师得胜歌》而作。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从歌词上看,两首歌确有相类之处。可实际上,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1935年10月由红15军团政治部创作的。中央红军到陕北后,曾派出参观团携演出队到红15军团交流,演出队发现红15军团编写的这首歌很好听,便带回中央红军,使这首歌在更大范围传唱开来。新中国成立后,总政治部根据1947年10月10日正式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部分歌词作了修改,一直传唱至今。
  自觉的纪律是我军的特点,我军一向主张指挥员在下达指示、提出要求时,应尽量讲清道理,启发部属自觉自愿地加以执行。可纪律毕竟带有强制性,教育中必须讲清理解与执行的关系,防止强调了自觉性而忽略纪律的强制性。军队在执行战斗任务时,常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对上级的命令、指示作出解释。这时就必须强调,“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毛泽东在“文革”闹得最乱的1968年曾说过:“现在有一种说法:要抵制错误的领导。这样在群众中是可以的,但在军队中不能这样。如果各人按各人的意见办,军队怎能打仗?军队各人都按各人的意见办怎么行,这样军队就不像个样子了。”《毛泽东建军思想概论》,侯鲁梁著,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强化纪律,维护秩序。为此,不少企业家提出向军队学习,采用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也有一些企业家持相反意见,认为军事化管理意味着方法简单,态度生硬,担心会因此而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主动性。从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截然对立,可深入分析,其认识有一致处,即都认为解决纪律和秩序问题只能靠“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而军队就是运用“三铁”维护纪律的代表。然而他们不了解军队的纪律也可以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铁的纪律未必一定得靠“三铁”来维系。
  有些企业家也承认自觉纪律的优越性,可总觉得员工素质太差,培养自觉纪律很难。他们认为与其加强思想教育,不如加大奖惩力度来得容易。甚至说,对一些素质不高的员工,没什么道理好讲,只有罚点钱,甚至给一脚,他们才能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