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爱情世界-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豪为了大哥,也离家出去,在外面娶了苗家少女为妻。
婉君和嫣红逃难出来,在江南和伯健意外重逢。
伯健和婉君终于结成连理。
故事绕了一圈,最后婉君终于还是和名义上原来的丈夫伯健结合。
电视剧中,嫣红、尚琪等人物都是新增加的。
原著小说中并看不出婉君对三兄弟中的那一位更为偏爱,或是更情有独钟。电视剧中的处理,却是婉君对拥有新思想的仲康,感情更为强烈。
电视剧《哑妻》中,也增添了新的人物,如弟弟敬亭,还有莫雁华。
小说原著中,柳静言在日本收到了方依依所有的来信,但在电视剧中却被改为那个日本女人绫子烧掉了这些信,柳敬言并没有看到这些信,这为柳敬言为什么十年没有回去,给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理由。
琼瑶和湖南台合作拍摄《六个梦》,在台湾做宣传,是以大陆实地拍摄作为一个看点,《婉君》和《哑妻》这两个梦,几乎全部都是在大陆实景拍摄,而第三个梦《三朵花》,只有外景是在湖南拍的,而主景的章家大宅,则是返回台湾后,在摄影棚租棚搭景拍摄完成的。
《三朵花》是由台湾华视三位当家花旦,刘雪华、俞小凡、金素梅携手合作,演章老太太的则是李丽凤。
电视剧《三朵花》中许多增加的情节,也是在原著小说中看不到的。
比如,俞小凡演的章家瑜,她本是章老太太的乖乖女,最听母亲的话。电视剧中却增加了章老太太对章家瑜不信任,怀疑她与大学里的教授谈恋爱,不但在那位教授的家里掀出波澜,也让章家瑜精神倍受折磨,这对章家瑜后来精神出现问题的来由,做了更丰富的铺垫和说明。
金素梅在《婉君》中出演嫣红,在《三朵花》中她扮演老三章家琛,是三朵花中唯一得到幸福的一个。
《六个梦》中的前三个梦大获成功之后,琼瑶又继续推出了《雪珂》、《望夫崖》和《青青河边草》,作为《六个梦》系列的完结篇。
而同名的三部小说,也是配合电视剧的拍摄而专门写作的,和剧本的结构内容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琼瑶小说四个阶段的划分中,《雪珂》、《望夫崖》和《青青河边草》这三部小说,都属于最后一个阶段的作品。
琼瑶为什么会推出全新的三部小说来作为《六个梦》的完结篇,取代原来的三个梦,一方面的原因是原来六个梦中的后三个梦《生命的鞭》、《归人记》、《流亡曲》情节和结构较为简单,人物场景也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的原因,我以为是,琼瑶想在每一个梦中都突出一个女性为主角,而且更能统一到清末明初这样一个时代场景和背景之中,以求得一种更为完美和统一的风格。
第10集 谱情成梦(下)(4)
现在我们来看看琼瑶《六个梦》中后三个梦的具体内容。
第四个梦,《雪珂》:
雪中之玉,必能耐寒。
雪珂的坚强忍耐,忍辱负重的精神,在琼瑶小说中推演到了一个极致。
雪珂是王府的格格,但她却能冲破世俗观念、礼教的束缚,和奶妈的儿子亚蒙相爱,私订终身。
雪珂和亚蒙私奔,被父亲捉了回来。雪珂以死相胁,换得了亚蒙的生命,亚蒙被充军到新疆,雪珂生下孩子后,被嫁进了世交罗家。
新郎罗至刚是个年轻漂亮的男孩,他非常喜爱雪珂,雪珂却向丈夫坦言了一切,罗家震惊了。罗母逼迫雪珂自断小指,立下血誓,与既往一刀两断,罗志刚也强迫雪珂同房。雪珂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忍辱负重地活着。
转眼八年过去了,民国初年,政治一片动荡。雪珂的父亲颐亲王爷的权势已消失,唯一没失去的,是王府那栋老房子。而对雪珂来说,这八年的日子,是漫长而无止境的煎熬。
罗家失去势力后,全家迁回老家承德,罗至刚弃政从商,居然给他闯出另一番天下,成为承德殷实的巨商。
到承德之后,至刚又大张旗鼓的迎娶了另一位夫人——沈嘉珊。嘉珊出自书香世家,温柔敦厚,一进门,就被罗夫人视为真正的儿媳,进门第二年,又很争气的给至刚生了个儿子——玉麟,从此身价不同凡响。
可不管至刚的事业有多成功,雪珂永远是罗夫人眼中之钉,也永远是至刚内心深处的刺痛。
周妈把自己的孙女小雨点送进了罗家当小丫头,因为她找不到自己的儿子亚蒙,而且她生了病,她把希望寄托在雪珂身上。
小雨点进了罗家,她得到了雪珂异乎寻常的关爱。
亚蒙回到了承德,他改名为高寒,在高墙之外默默地关注着雪珂。他知道雪珂过的很不开心,策划着要带走雪珂。
雪珂骤然与亚蒙相见,两人惚然如在梦中相逢。
雪珂终于发现小雨点就是自己的女儿,愧疚之情让她加倍地疼爱着小雨点。
王爷也知道了小雨点的事情,他终于改变了态度,反过来劝罗志刚和雪珂离婚。
罗志刚却坚决不肯,他说出的话却让大家都意想不到。他告诉大家,他深爱着雪珂,因此无法对雪珂放手,罗志刚的深情让雪珂有所动摇。
小雨点的身世终于被揭穿,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愤怒和不平的罗志刚,将雪珂和小雨点两人软禁起来。
亚蒙设计骗来了罗至刚,他想用罗至刚换雪珂母女,可雪珂不走,因为她知道罗至刚不会放过自己。
雪珂无法面对这种情和爱复杂的纠缠,在罗至刚和亚蒙的争吵中,把匕首刺进了自己的胸口,希望以一死来化解一切情爱的冤孽。
雪珂的决诀和刚烈终于打动了志刚。雪珂的一句“前夫有情,后夫有义”的话,让志刚泪水夺眶而出,他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悔恨自己过去的偏狭。
在伤痛的昏眩中,雪珂终于拉住了亚蒙和小雨点的手,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她终于感受到了她不惜生命交换回来的爱。
第五个梦,《望夫崖》:
夏磊,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他跟着父亲夏牧云,生活在山与雪之间,过著与文明社会完全隔绝的岁月。父亲教他吹笛,教他打猎,教他求生的技能,也教他认字。
一次偶遇,夏牧云救了受伤的康秉谦,两人结拜为兄弟。夏牧云其实已经重病在身,他把夏磊托付给康秉谦后就死去了。
才十岁的夏磊来到了康家。康秉谦有两个孩子,九岁的儿子梦华和七岁的女儿梦凡,但他对夏磊特别的关爱,他理解夏磊思念父亲的心情。 。。
第10集 谱情成梦(下)(5)
康秉谦给夏磊买了一匹马。梦华嫉妒夏磊,两人起了冲突,夏磊离开了康家;十岁的孩子,实在走不了多远,他被康家的世交,楚天白的父亲带了回来。夏磊和天白成了好朋友,并结拜为兄弟。
转眼到了民国八年,这时的夏磊,正在北大读植物系三年级,梦华和天白,读的全是文学系,梦凡和天蓝上了北大附近的女子师范。
在这五个人的组合中,梦华和天蓝、天白和梦凡是从小就是订了亲的。可是梦凡却爱着和天白情同手足的夏磊。
夏磊和梦凡的恋情曝了光,他们受到了众人的指责。
夏磊选择了离开。他到了大理,救了头人的儿子,头人的女儿塞薇爱上了他。
一年后,天白接到了夏磊的信,梦凡知道了夏磊的消息,她说:
“古时候的女人,只能被动的等待,所以把自己变成了石头!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不要当一块巨石,我要找他去!我要追他去!”
天白陪梦凡找到了正要结婚的夏磊,塞薇成全了她们,让梦凡做了美丽的新娘。
《望夫崖》创作于1991年。
琼瑶在八十年代末期,还写了另外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其一便是她的*《我的故事》,还有一部便是她叙述1988年大陆之行观感的散文《剪不断的乡愁》。
她在《剪不断的乡愁》一书中,曾说大理是“风情万种”,她回忆道:“大理,虽然只短短地停留了一天,但是,我对它的各种特色,不论风景、民俗、建筑、古城、山水……以至于曼陀罗和小鹈鹕,都印象深刻。”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无疑和琼瑶1988年在大陆旅行去大理时留下的强烈印象有关。
第六个梦,《青青河边草》:
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杜青青带着邻居孩子小草,逃离家乡。青青是要逃脱自己嫁给一个老头的命运,没有父母的小草则是不堪忍受表叔表嫂的虐待。
在路上青青和小草碰到一个也是从家中逃避父母包办婚姻的英俊青年何世纬。
杜青青和小草要到扬州,可两人连地图也不会看。好心的何世纬,护送她们去扬州傅家庄。
小草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海爷爷,何世纬却被傅家的瞎眼的女主人静芝,当成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儿子。何世纬生了病,他们只好留了下来。
原来,静芝的儿子元凯在十多年前,爱上了家里的丫头漱兰。这本是大家庭中很普通的事,如果元凯肯将漱兰收来做小,大概也不至于引起大祸。但是,元凯念了很多书,又深受梁启超“一夫一妻”制的影响,坚持要娶漱兰为妻子。此事使父亲傅振廷勃然大怒,说什么也不允许,想尽办法拆散两人。元凯见无法和父亲沟通,竟带著漱兰私奔了。一年后,漱兰送回了元凯的灵棂后,就不知了去向。
青青和小草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打动,她俩劝说何世纬留下来安慰静芝。何世纬和青青谎称兄妹,在傅家住了下来。何家的世交裴家知道来了这么三个奇特的人物,带着两个儿子绍谦和绍文来访,几个孩子很快的玩在了一起,绍谦开始追求青青。青青面对绍谦的追求,心中十分气恼,因为她爱着何世纬。
青青终于勇敢地向世纬进行了表白。世纬本就爱着青青,因为绍谦,他回避着青青,现在,世纬也向青青敞开了心扉。
这时,世纬逃避的未婚妻华又琳却找上门来。她告诉世纬,自己也一样是受过教育的人,也一样不愿意父母包办婚姻,但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去争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0集 谱情成梦(下)(6)
静芝的双眼因为华又琳的指点,竟然被治好了。世纬对华又琳很是佩服。青青在华又琳面前感到了自卑。她爱世纬,坦言自己愿做二房。世纬却向她保证,一生一世只爱她一人。
世纬决定和华又琳一起回家,向家里说明情况,处理好他们的关系。
青青、小草、静芝、振廷等一群人去送他,望着青青忧愁的样子,世纬决定,不要离别,他要带青青一起回去面对一切的难题,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
梦已完,梦已醒,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但梦中的人物,梦中的故事,梦中的那些真情,那些人类美好的情感,生命的价值和荣耀,却永远沉积了下来,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感动。第11集《梅花三弄》第10集
《梅花三弄》——痴狂自有《梅花烙》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中国古典文学中,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而梅花排在第一位,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梅花是我们中华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合集《诗经》,就已经出现了梅花。《诗经·小雅·四月》中有“山有佳卉,候栗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