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孟子集注(朱熹) >

第5部分

孟子集注(朱熹)-第5部分

小说: 孟子集注(朱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 
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 ,必先斯四者 。诗云: 
  ‘哿矣富人,哀此茕独。’”与,平声。孥,音奴。鳏,姑顽反。 
哿,工〔一〕可反。茕,音琼。岐 ,周之旧国也 。九一者, 
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 
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 
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世禄者, 
先王之世,仕者之子孙皆教之,教之而成材则官之。如不足用, 
亦使之不失其禄。盖其先世尝有功德于民,故报之如此,忠厚 
之至也。关,谓道路之关。市,谓都邑之市。讥,察也。征, 
税也。关市之吏,察异服异言之人,而不征商贾之税也。泽, 
谓潴水。梁,谓鱼梁。与民同利,不设禁也。孥,妻子也。恶 
恶止其身,不及妻子也。先王养民之政:导其妻子,使之养其 
老而恤其幼。不幸而有鳏寡孤独之人,无父母妻子之养,则尤 
宜怜恤,故必以为先也。诗小雅正月之篇。哿,可也。茕,困 
悴貌。王曰 :“善哉言乎!”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 页面 24…

孟子集注                                                              ·22· 

王曰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云:‘乃积乃仓 ,乃裹糇粮, 
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故 
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二〕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 
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糇,音侯。橐,音托。戢, 
诗作辑,音集。王自以为好货,故取民无制,而不能行此王政。 
公刘,后稷之曾孙也。诗大雅公刘之篇。积,露积也。糇,干 
粮也。无底曰橐,有底曰囊。皆所以盛糇粮也。戢,安集也。 
言思安集其民人,以光大其国家也。戚,斧也。扬,钺也。爰, 
于也。启行,言往迁于豳也。何有,言不难也。孟子言公刘之 
民富足如此,是公刘好货,而能推己之心以及民也。今王好货, 
亦能如此,则其于王天下也,何难之有?王曰 :“寡人有疾, 
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 
亶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当是时也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 
于王何有?”大,音泰。王又言此者,好色则心志蛊惑,用度 
奢侈,而不能行王政也。大王,公刘九世孙。诗大雅绵之篇也。 
古公,大王之本号,后乃追尊为大王也。亶甫,大王名也。来 
朝走马,避狄人之难也。率,循也。浒,水涯也。岐下,岐山 
之下也。姜女,大王之妃也。胥,相也。宇,居也。旷,空也。 
无怨旷者,是大王好色 ,而能推己之心以 ?民也。杨氏曰: 
 “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充其善心而格其非心,不止就事论 
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君乎?”愚谓 
此篇自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 
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之所不能无者。 
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 
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 
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 

… 页面 25…

孟子集注                                                               ·23· 

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 
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 
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矣。〔一〕“工”原作“二”,据清仿宋 
大字本改。〔二〕“粮”,清仿宋大字本作“囊 ”。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 
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 :“弃之。” 
比,必二反。托,寄也。比,及也。弃,绝也。曰:“士师不 
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 :“已之。”士师,狱官也。其属 
有乡士遂士之官,士师皆当治之。已,罢去也。曰 :“四境之 
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治,去声。孟子将问 
此而先设上二事以发之,及此而王不能答也。其惮于自责,耻 
于下问如此,不足与有为可知矣。赵氏曰“言君臣上下各勤其 
任,无堕其职,乃安其身 。”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 
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世 
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亲臣,君所亲信之臣, 
与君同休戚者也。此言乔木世臣,皆故国所宜有。然所以为故 
国者,则在此而不在彼也。昨日所进用之人,今日有亡去而不 
知者,则无亲臣矣。况世臣乎?王曰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 
之?”舍,上声。王意以为此亡去者,皆不才之人。我初不知 
而误用之,故今不以其去为意耳。因问何以先识其不才而舍之 
邪?曰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 
慎与?与,平声。如不得已,言谨之至也。盖尊尊亲亲,礼之 
常也。然或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是使卑 
者踰尊,疏者踰戚,非礼之常,故不可不谨也。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 
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 

… 页面 26…

孟子集注                                                                ·25· 

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去,上 
声。左右近臣,其言固未可信。诸大夫之言,宜可信矣,然犹 
恐其蔽于私也。至于国人,则其论公矣,然犹必察之者,盖人 
有同俗而为众所悦者,亦有特立而为俗所憎者。故必自察之, 
而亲见其贤否之实,然后从而用舍之;则于贤者知之深,任之 
重,而不才者不得以幸进矣。所谓进贤如不得已者如此。左右 
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 
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此言非独 
以此进退人才,至于用刑,亦以此道。盖所谓天命天讨,皆非 
人君之所得私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传曰:“民之 
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 
      齐宣王问曰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传,直恋反。放,置也。书曰:“成汤放桀于 
南巢 。”曰:“臣弒其君可乎?”桀纣,天子,汤武,诸侯。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 
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贼,害也。残,伤也。害仁者, 
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贼。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 
伦,故谓之残。一夫,言众叛亲离 ,不复以为君也 。书曰: 
 “独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 
所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王勉曰 :“斯言也,惟在下者有 
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未免于篡弒之 
罪也。” 
      孟子见齐宣王曰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 
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 
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 
学而从我’,则何如?胜,平声。夫,音扶。舍,上声。女, 
音汝,下同。巨室,大宫也。工师,匠人之长。匠人,众工人 

… 页面 27…

孟子集注                                                              ·25· 

也。姑,且也。言贤人所学者大,而王欲小之也。今有璞玉于 
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 
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镒,音溢 。璞, 
玉之在石中者。镒,二十两也。玉人,玉工也。不敢自治而付 
之能者,爱之甚也。治国家则殉私欲而不任贤,是爱国家不如 
爱玉也。范氏曰 :“古之贤者,常患人君不能行其所学;而世 
之庸君,亦常患贤者不能从其所好。是以君臣相遇,自古以为 
难。孔孟终身而不遇,盖以此耳 。” 
      齐人伐燕,胜之。按史记,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而国 
大乱。齐因伐之。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遂大胜燕。宣王问 
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乘 ,去声,下同。以伐燕为宣王事,与史记诸书不同,已见 
序说。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 
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 
是也。商纣之世,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至武王十 
三年,乃伐纣而有天下。张子曰 :“此事闲不容发。一日之闲。 
天命未绝,则是君臣。当日命绝,则为独夫。然命之绝否,何 
以知之?人情而已。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武王安得而止之 
哉?”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 
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箪, 
音丹。食,音嗣。箪,竹器。食,饭也。运,转也。言齐若更 
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赵氏曰 :“征伐之道,当 
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 :“诸侯多谋伐 
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 
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千里畏人,指齐王也。书 

… 页面 28…

孟子集注                                                               ·26· 

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 
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霓,五稽反。徯,胡 
礼反。两引书,皆商书仲虺之诰文也。与今书文亦小异。一征, 
初征也。天下信之,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奚为后我,言 
汤何为不先来征我之国也。霓,虹也。云合则雨,虹见则止。 
变,动也。徯,待也。后,君也。苏,复生也。他国之民,皆 
以汤为我君,而待其来,使己得苏息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 
而为政于天下也。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 
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 
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累,力追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