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蹄铮铮 >

第44部分

三国之铁蹄铮铮-第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蹄铮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赵宇不服!”此时的赵宇已经愤怒到了极点,这是尼玛什么理由?有钱有粮也是错吗?老子的左将军是买的好吧!能和这俸禄相符才怪呢!反正老子不接旨!

    “哎呀!关内侯准备抗旨不成?”作死的赵忠斜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说道。

    “继续宣!”汉灵帝刘宏阴森的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关内侯赵宇,于府邸门口悬挂谋逆之词。治大不敬之罪,除关内侯爵位,押赴有司处置。后日午时三刻,斩首示众,以慑宵小不臣之心。钦此!”赵忠那看待死人一般的目光又在不停的扫视赵宇。

    刘宏!你够种!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一连三道圣旨来搞我。好!想杀我赵宇,你还嫩点!

    “圣上,赵宇何时悬挂谋逆之词于府邸门口?可有人对质?”赵宇对着刘宏微微拱了拱手问道。

    “哼!自然有人与尔对质。司徒何在?”刘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袁隗府内家奴袁富前日经过左将军府,偶尔得见左将军府门口悬挂:辞旧迎新,瑞雪纷纷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春之语。暗示改天换地之意。望皇上明察!”袁隗看都没看赵宇一眼。

    “赵宇,可有话说!”又是冷冰冰的语气。

    “圣上,赵宇本无谋逆之心,若有此心隐忍尚且不及,况昭然于天下乎?宇只为迎接新春贺喜而为之。实乃一时不察,后警醒立改为:歌旧赞新,瑞雪纷纷歌旧岁,爆竹声声赞新春。”赵宇理直气壮的说道。

    “皇上,臣杨赐以为,赵宇所言属实。纵观赵宇所作,皆为社稷。当初兴办官学之事,亦由赵宇所奏。再者设擂比武,选出吕将军如此英勇之将。且不可以无心之失,就刀斧加身。若如此,天下之人再无敢开口者。皇上慎重!”太尉杨赐早就感觉到这里面有阴谋了,上奏之后,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司徒袁隗。

    “臣附议!”御史大夫刘陶立即站出来支持杨赐道。刘宽心说,赵白度人不错,虽然接触的不多,但婚宴之上,能让老夫喝的大醉,可见此人乃至情至性之人。

    若是赵宇知道刘宽心里是这么想的,还真有点苦笑不得。

    “臣附议!”光禄卿刘宽也站出来了。

    “臣附议!”司空张济跟着也站了出来。

    “臣附议!”光禄卿刘宽。

    “臣附议!”尚书卢植“臣附议!”议郎曹操。

    “臣附议!”光禄大夫马日磾。

    “臣附议!”司隶校尉张温。

    “臣——”岳父何进。

    “够了!尔等皆欲造反不成!”岳父何进一见皇上连着三道圣旨,都是在惩罚自己的女婿,早就按耐不住了。只是为了避嫌,犹豫着。后来这么人都站在自己女婿一边,想赶紧站出来声援一下。不想,却被汉灵帝刘宏一声喝断。

    其实,刘宏心中是最痛心疾首的。自从张让向自己汇报有赵宇这么一个上神使者之后,就一直谋划着“一虎慑群狼”。如今,群狼尚未动摇根基,这头猛虎居然无法控制了。

    按道理,赵宇这两个举措应得罪不少士族才对。官学之事让士族失去读书的优越性和庞大的网络关系。这擂台之事又推举出很多寒门勇士。何故朝廷的一个个重臣都为其求情?

    难道朕真的无法扭转大汉颓势不成?难道朕真的会成亡国之君不成?难道天下果真无一忠臣为朕分忧不成?高祖啊高祖!宏怕是将辜负此一片基业呀!

    经年之抗争,至今仍无一人能知朕心。如此情景,赵宇是除不去了。罢了,罢了!挣扎愈烈,缚身愈紧,随之任之。惟期赵宇即挽大厦于既倒之忠臣而已。

    崇德殿内一片寂静,别说是根针掉在地上能听到,就连一根头发掉在地上估计都能听到。

    噔噔噔??????突然,汉灵帝刘宏扭着他那颇为肥壮的身躯,飞快的跑下龙椅,跪倒在赵宇面前,极其虔诚地说道:“上神使者在上,请恕宏相戏之罪。”

    我超!什么情况?这情节怎么能这么安排?刘宏!你真是够了啊!不但是超级影帝,你还是超级导演呢!相戏?哼!

    “圣上不可!宇此时并无上神之命,不敢受此一拜。”既然演戏,大家就比比演技呗。赵宇诚惶诚恐的跪下,赶紧扶着汉灵帝,然后做推举壮,自己依然跪在地上。

    这一幕搞的朝堂上众人,表情非常丰富。本来正惊诧于皇上的态度瞬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稍微稳定下,赶紧准备随皇上跪拜上神使者呢,却不料,赵宇噗通也跪下了。好几个大臣都已经弯膝待跪了。

    现在的情况是:不知道该跪呢还是不该跪,跪的话,拜上神使者呢还是皇上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宇扫了一下大臣们,也料想到他们的尴尬了,赶紧山呼万岁。

    呼——噗通噗通噗通!众人皆是先长出一口气,然后都跪下山呼万岁。

    “哈哈哈!众爱卿平身!尔等果然皆为忠臣!此乃大汉中兴之兆也!昨夜朕梦中偶遇高祖,朕问高祖,何以辨忠臣?高祖以此法教朕相戏一试,忠奸立分。若非如此,第一道圣旨不会以诸事大吉开篇。哈哈哈!赏左将军关内侯大博士赵宇宝甲一副,二百金,西域美女二人。余者赏五千钱。左将军,夜间需多劳神吶,朕盼左将军多为社稷增添栋梁之才啊!哈哈哈!”

    演,接着演。告诉你一句总结了几千年的道理:解释就是掩饰。虽然笑的非常爽朗真诚,但多余的解释暴露了你的真实目的。

    “谢陛下洪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超!还增添栋梁之才呢?上次赏的那五个高丽美女,被带回去后,单独置了一个小院。老子连看都没看一眼,还增添栋梁之才呢!

    不对呀?问过荀彧他们,汉灵帝非常好色,极少赏赐美女的。为何偏偏赏赐赵某人时,就有美女呢?难道在平安客栈时,沾染的色名传到皇帝耳朵里了?真是好事不出门,丑事尽人知!管他呢,爱咋咋地。回府一并赏给典韦他们,哈哈哈!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64章硬压袁绍不出仕,细思敌对竟五方
    左将军赵宇新年伊始之大劫,在一片表面欢乐平和,君臣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度过去了。但仍旧几个人表情不是很自然,仍在为皇帝那一句忠奸立辨而惴惴不安。尤其是赵忠和袁隗,那表情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自此,赵某人终于相信了一句话:笑得比哭还难!

    “众位爱卿,新春伊始不知有何要事欲奏?”此时的汉灵帝已经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之事并没有发生一样。

    “皇上,臣刘宽仍坚持巨鹿张角居心叵测。今张角党羽甚众,不可胜计。太尉杨赐在司徒任上时,奏请此事,后下诏书,护送流民返乡。但,其众仍谋而不解散。京师传言,张角等又多次偷入京师,窥视朝政,其心可诛!臣请皇上下令拘捕张角,解散其党羽,责令返乡归农。”御史大夫刘陶举步向前奏道。

    “臣亦闻张角支党甚巨,不宜等闲视之。应尽快解散其众!”司空张济立即出来支持道。

    “臣附议!”太尉杨赐也站出来支持。

    “臣袁隗以为,区区张角有何能耐,即便其党朋甚众,皆乌合之众也。何必大费周章拘捕此人乎?只需遣一军前去震慑即令其作鸟兽散。”袁隗居然这么自大?不像他的风格呀?难道是?

    “那以司徒之见,该遣何人领军为上?”汉灵帝对此提议倒是颇感兴趣。

    “回皇上,古语聚贤不避亲,臣举荐家侄袁绍,袁本初。袁绍此人沉稳正直,为人至孝。今正为其父母服丧!自古忠孝不两全,臣举荐袁绍领军前去震慑张角。”袁隗说道道貌岸然。

    果然!哈哈!看来袁绍按捺不住,准备露面了。其实,来自后世的赵宇早就了解袁绍在服丧期间的情况。

    袁绍在服父母丧期间,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而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为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

    “哎呀!袁本初肯入仕?老奴可是听闻袁本初屡召不就呐!身价抬的不低呢。不知司徒大人欲令其领军一千呢,还是百万呢?”我去!这个赵忠竟然有讨论国事的份!原来,袁绍他们的秘密活动早就引起了宦官们的注意。

    中常侍赵忠曾经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所以赵忠和袁绍也是敌对势力。

    “非是袁绍自抬身价,恭孝父母,实乃人之长情也。”袁隗老神在在的回应道。

    “为何今日袁绍欲行忠孝不两全之事呢?”赵忠明显落入了袁隗设好的圈套。

    “今日事关社稷安稳,不容其不行此忠孝不两全之事!”看,果然在这里等着的吧!

    “汝?汝?汝——”赵忠连着三个“汝”,憋的细白的面皮通红通红的。

    “如此说来,举国上下惟有袁本初一人可震慑张角不成!白度在常山颇有根基,几日便可挥军巨鹿。圣上,臣愿自荐!”

    虽然看着赵忠吃瘪很爽,但袁隗也不是什么好鸟!震慑?这个词就有可玩味的东西了。若张角真的自行解散其众,可以说是自己震慑的效果;若张角真的发动叛变,于自己也没有多大影响,只能说明自己震慑效果不够而已。哈哈!古人着实了不起:对用词的把控拿捏如此炉火纯青,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佩服佩服!

    “这,这?老夫没这么说!”一句话噎的袁隗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了。

    “哈哈!对对对!左将军所言极是。左将军英明神武,且在狼山颇有根基。实在是不二之选!皇上,老奴,支持左将军!”赵忠一见左将军一句话就把袁隗噎的和自己差不多,心里欢喜万分,完全忘记刚才是如何鄙视赵宇的了。

    其实,左将军赵宇顶袁隗目的有三。

    第一个目的是为了使袁隗的计划落空,让袁绍继续蛰伏。见识了古人的能力之后,赵宇颇有些忌惮这些霸主们。袁绍不在台面上晃荡,对于赵宇笼络人才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少一个竞争对手是一个呗!何况袁绍还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呢!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试探赵忠,看看狼山之事究竟是何人调查的。若真是皇帝派人调查的,肯定是派赵忠安排此事。那么赵忠对狼山之事,定是了然于胸。左将军出言打击了袁隗之后,表面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