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 >

第35部分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第35部分

小说: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先走。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来人!给我好好保护这位姑娘!”
  “哇!”
  ……窗外,不断传来女性的哭叫声和叛兵的淫笑声。而此时的美女老板娘,正向西跪坐,默默祷告着……
  第二天一早。
  一伙身穿唐朝军服的乱兵突然闯入酒家,将因祷告一夜而筋疲力尽的老板娘挟持而去。
  一刻钟后,突然,从酒家里冲出了一群“老鼠大军”!
  长安城西郊外。
  “姑娘,如今长安已破,皇帝南逃,唐朝已经没希望了!不如你跟着我,到别的地方隐居吧!”乱兵首领在自己的人质、“嘴边的肥肉”面前,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实在抱歉,这位军爷。我家先祖崇仰唐朝的天威,不远万里从波斯归化大唐。大唐皇帝恩赐,使我们得以保持波斯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大恩大德,我等归化之民,须臾不敢忘之!倒是这位军爷,大敌当前,你不但不奋勇以赴国难,倒趁人之危,暴力劫持民女。将长安百姓安危置之度外。请问,你身为大唐子民,昂藏男子,难道就无羞愧之心么?”
  面前的乱兵首领脸上果然浮现羞惭之色。正要开口时,一把声音从他背后响起:
  “好一张巧嘴呀!真叫我越来越想亲亲看了!哈哈……”
  “……史将军,原来是你。”
  昨晚那位蛮夷将军豁然排众而出。只见他轻蔑的看着眼前的“乱兵首领”,鄙视地说:“你的一番慷慨之言,可惜是对牛弹琴啊!你知道吗?你眼前这帮‘大唐子民’、昂藏男子,是在我安帅军威之下,首先投诚的长安守军呀!哈哈哈……!”
  “乱兵首领”脸上的羞色越来越浓。可史将军却不再搭理他了。睁着一双色眼,朝着眼前的猎物扑去!
  “你们好好看看,我们胡人是怎么‘干活’的吧!哈哈哈哈!”
  人质——老板娘被蛮夷将军压在身下,仍不住的奋力挣扎。在他们四周的唐朝军士们,竟真的就眼睁睁的看着,连逃避的意思都没有!
  “你们!你们为什么不动?长安就是让你们这样的军人来防守,才会那么快的断送!大唐,是被你们拖垮的!……你们、你们是中国之耻!”
  羞愤之余,即将脱力的老板娘仍不住口地大骂着、诅咒着。
  “哈哈!波斯女人的皮肤就是不同!要是留在长安,让别的人知道了,那你都不知叫多少人用过了!那还轮得到我……。哇!”
  正在上下其手的色中恶鬼,突然间像真见到鬼似的狂叫起来。
  同一时间……
  “吱吱……。”成千上万的老鼠军团终于赶到了。领头的一只超级硕鼠一声令下,人鼠大战正式展开。
  ……
  长安之乱的第六天。安禄山终于决定西进追击唐朝流亡政府。可是,他发现自己部将史思明的部队里少了不少唐朝的降兵,而史思明的脖子上、脸上、手臂上到处是小小的伤痕。一再追问下,史思明支支吾吾,闪烁其辞。
  几年后。
  “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唐朝收复长安。在大街上,又看到了“胡姬酒肆”。
  劫后余生的众人,急忙跑去“安慰”自己可怜的、亲爱的、更重要的是依然美丽的西域美女老板娘大人。
  可是,他们趁兴而去,败兴而回。原来那位老板娘,已经回到波斯了。
  唯一跟随她的,据说竟然只是一只老鼠!
  那只老鼠,就是我们的鼠妖传令兵——求妹。






     外篇一—群妖列传  四、憨犬传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2 本章字数:2564


  明朝中期,江南。
  六朝古都,十里秦淮的江宁城里,商贾云集,熙熙攘攘。
  在通向秦淮河边的街道上,一人一狗正欢快的行走着。当然,二者欢快的原因并不一致。
  小狗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极为好动,而且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在这条街道上晃悠,但对于常见常新的世间百态,还是兴趣依然的。
  至于他的主人,一副书生打扮,体态修长,初一看倒也算得上玉树临风。只是……他眼里露出的淫光,和唇边隐约可见的口水沫,将好端端一个“风流才子相”给破坏殆尽。
  “听说秦淮河畔的花船里最近又来了一位名伶,据闻她喜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精的江南才子。嘿嘿!若真是如此,则佳人芳心之向,舍我其谁?”
  “呵呵呵呵……”某人的傻笑吸引了众多的回头率,可惜……都是男的或大妈。
  “呼!……”蹦达正欢的小狗对主人的经常性白日梦、妄想狂早已司空见惯,但也依旧忍不住,一声叹息。
  “等着瞧吧!江南四大才子!”刚才还一脸暧昧笑容的书生突然咬牙切齿地吐出十个字。
  自宋南迁以来,由于朝廷的重视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一带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自然而然的把注意力转向了精神生活的丰富。于是,在江南的官、商、农等各阶层,都兴起了“比、学、赶、超”的文化普及运动。文人的社会地位陡然提高。而到了明朝中期,江南一带文人圈里最富盛名的,就是以唐寅唐伯虎为首的四位官宦子弟。号称——江南四大才子!
  自古文人相轻。四大才子的盛名,也为他们招来了来自整个中国文人圈的抵制和敌视。我们上文所述的书生,好色狂妄,不学无术。竟也是四大才子的反对者之一。可见在文人圈里,才子之名是多么招人嫉妒啊!
  书归正传,很快的,一人一狗来到了秦淮河边。十里长堤上布满了花团锦簇的大帆船。这,就是南宋以来秦淮河上的特色——花船。
  “旺财!你在岸上等我!”书生对小狗下了命令,自己一步三晃地向最大的一艘花船走去。
  不知为何,在小狗旺财的眼中,今天自己主人的背影,显得无比的萧索和悲壮!
  半晌……
  “旺财!过来!”
  小狗闻风而动,冲入花船。
  只见在金碧辉煌的船舱内部,围坐着一群书生打扮的青年。四周还站着许多花姿招展的年轻女性。
  人群中,旺财还是一眼认出了自己的主人。倒霉书生此时正被四个衣着锦绣的年青公子包围着,嘲笑着。脸色通红,双眼满是血丝。
  “文兄啊,此子如此德行,却也敢到我等面前耀武扬威,你说,我等该当如何?”
  “祝兄何必同此等鼠辈一般见识?我等玩乐,任他自为就是了。以我等之才华名声,难道还怕他一穷腐书生不成?”
  “文弟、祝弟此言大谬不然!在座哪位不是满腹经纶之士?将此子与我等并列,岂非有辱书生之名?”
  “唐兄高见!哈哈哈哈!”
  旺财看不下去了,它冲入人群,叼着主人的衣角,想把他拉出重围。
  “大家看!鼠辈想逃了!”人群不知何人冒出这么一句。
  “旺财!你放开我!我今日就算死,也决不退缩!”
  “汪!……”旺财奇怪地看着自己主人反常的激昂与愤怒。
  同时,在船舱中的众人眼里,刚才的“鼠辈”猥琐的身影,突然变得壮伟起来。
  “旺财!躺下!”旺财听话的躺下了。
  ……倒!
  “你想干什么?”唐姓书生开口了。
  “四大才子,文笔通天,巧舌如簧,不过,若论治国,你们连我这条狗都不如!”
  “开什么玩笑!?”四个锦衣公子暴走了。
  原来他们就是四大才子——文征明、祝枝山,还有……唐伯虎吗?
  “哼!当今四海无事,偃武修文,正是我等读书人一展抱负之时。尔等鼠目寸光之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竟敢将我等与狗相比?是可忍,孰不可忍?”
  四大才子伙同船舱中的“有志青年”群起发难。
  但风暴的中心,巍然不动。
  “哼!正因天下太平,才容不得你等信口雌黄、妄论国事之人!”
  “大胆!大明朝政治清明天下皆知,你难道竟敢怀疑吗?”爱国者们更激动了。
  “不敢!只是,自古以来,治国之道,首在令行禁止!若无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则民失措;民无所措其手足,则奸邪生!你们以‘才子’虚名为恃,区区在野之民,就敢目无长上,妄论国事;大言惑众,动摇民心。如此狂妄,朝廷岂能容你?……”
  “闭嘴!”四大才子气得面红耳赤。攒起衣袖准备动手了。而这时,船舱里的其他人,却全闭上了嘴。
  “犯不着为‘四大才子’出头!”
  “就是!‘四大才子’目中无人,咱们帮他们,也落不着好。说不定,下一个就论到我们了。”
  “让他们狗咬狗!我们当看戏!呵呵……”
  “好了!不用你们动手!”这时,刚刚脱离风暴的倒霉书生,制止了面前的四个“凯子”。
  只见他俯下身去,怜爱地摸摸自己爱犬的头。
  “旺财,原谅我吧。以后……你要自己照顾自己了。”
  “噗——”一口鲜血吐在旺财身边的地毯上。
  其实早在喊旺财进来之前,倒霉书生由于愤激过度,早已内火自焚,自知无救了。刚才的一番慷慨陈词,只是他拼尽最后的心力,向自己的敌人,作出的诅咒而已。
  而他让旺财进来,可能是为了要在最后时刻,让自己的好朋友看看,一个凡人,燃烧自己生命的那种壮丽吧?
  由于训练有素,仍躺在地上装死的旺财在大变面前依旧一动不动。但它眼中的晶莹,已说明了一切。
  ……这,就是旺财主人死亡的真相。
  由于出现人命伤亡。四大才子被关进了大牢,可是由于他们在江南的名声,地方官府还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他们暂时逃过一劫。
  可是,当朝廷听说江南有这么几个不爱功名,却爱议论国事的“才子”时,他们的灾难开始了……
  “四大才子”的悲惨遭遇,映衬了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但因与本文关系不大,就略过不提了。
  旺财在主人去世后,逃入了江宁郊外的某座山中。
  从此江宁的人们,再也没见过一只,比旺财还会装死的狗。






     外篇二—神界畅销名著:《来自佛的回忆录》  童年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2 本章字数:1125


  说起我的童年嘛,现代的人们大概无法理解,更无法想象。
  我出生在隋朝的一个地方官吏家庭,我的父亲据说是一位才华横溢、勤政爱民的父母官。而母亲也曾是江南一带著名的俏丽佳人。所以呢!我很小的时候,就已长得眉清目秀、白皙峻朗,成年后更是英气逼人。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帅气可能就是那些个奇怪流言出现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可惜由于皇帝的荒淫暴虐,大隋朝在我出生以前就已是天怒人怨,大限将至了。我父亲对朝廷政治灰心失望,一气之下辞官归隐,本打算能一家人安居避世,颐养天年。谁知由于他在任时太过清廉,刚正不阿,得罪了上司和许多同僚;再加上母亲的美貌,在回家乡的途中,被政敌安排的杀手杀害在船上。尸体被投入长江;由于母亲的机智和以命相护,加上那位大人对她的不良之心,尚未满足岁的我才逃过了一劫。而母亲也最终被强人掳了去。当然了,这些都是后来我们母子团聚后,母亲亲口告诉我的。当时的我,懵懂无知,在骨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