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 >

第22部分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第22部分

小说: 妖讼 作者:五毒司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喜欢死我了!铃铛啊!就算你还是只猫,我都不会讨厌你的!”失而复得,我爽!
  “真的吗!YEAH!铃铛好高兴哦!喵呜——!”
  ……
  一个美女在你怀里学猫叫,而且叫得那——么娇柔,加上,从她秀发里传来的阵阵幽香,还有……
  “对了,铃铛啊?你下面穿了什么啊?怎么那么软?”
  “……大哥哥坏!”诶?咋了?
  “铃铛哪有穿衣服啊?”对哦!……
  咦?那就是说……
  低头……
  “噗——”鼻血在强烈的感动中喷涌而出。
  “大哥哥,你怎么了?上回是嘴里冒泡,这回怎么改鼻子喷血了?”
  “嘿嘿!没事!”为了挽回形象,我急忙一抹鼻子。
  “大哥哥,你先放开铃铛。”
  “哦,好!”
  天使——铃铛走到我跟前不远处,突然一个原地旋转。
  “大哥哥,你看我美不?”
  ……
  “噗——!”感动太强烈了!这回改吐血了!
  “大哥哥!怎么又吐血了?你没事吧?诶?你干吗躺下了?”
  “……铃铛啊!”
  “诶?”
  “雪山上的草莓……熟透了。”
  “啊?”
  “芳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何时为我开啊?”
  “大哥哥你在说什么啊?”
  “……”我昏过去了。
  我在说什么?你说我在说什么?
  (“一个血气方刚的男青年,面对一个不着寸缕的触手可及的单纯可爱的年轻美女,由于接连受到触觉、视觉、嗅觉等等感官上的强烈刺激,犯晕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这位少女‘成人’时间太短,作为一个谨守礼节的中国人,是应该有所收敛,有所回避的。小金的昏迷也是一种回避,体现了‘非礼勿视’的良好道德以及对女性的尊重。而且,小金最后的那番话说得还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心声,又能做到雅而不淫。以他的色狼个性,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作为他的师傅,我对他这次的表现相当满意。”高人老板第一次开口称赞我们的主角。)






     正文 第四章 殊途同归 plus 神在人间  预告篇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0 本章字数:649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有一种很另类很超然的生命形式。用古人的说法,他们“跳出三界(人、鬼、神)外,不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而且与天地同寿,力量无穷。他们,中国人习惯称之为——佛。
  以佛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创造出自己的空间;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统一六道,予取予求。万幸的是,佛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生存和修炼,早已进入不生不灭、无我无相,不知“欲”为何物的境界。但也真因为他们超常卓绝的实力,六道无敌。缺少危机感同时也造成了责任感的缺失。因此,在漫长的生命中,佛一直在六道间徘徊,如同空气一般存在着、游荡着,空虚着。
  六千年前,第一个以人类之身成佛的佛陀建立起被称为“佛教”的宗教,提出了“佛法无边”、“我佛慈悲”、“普渡众生”等教义,为六道众生、也为佛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对佛而言,他们找到了自身的生存意义——将众生引导向善。而对六道众生来说,只要心怀慈悲,行为方正,就可以得到佛的帮助,甚至有可能进化成为更高一级的物种。皆大欢喜。
  现在,除佛陀以外,历史上最著名的,以人类之身“得成正果”的佛之一,在阔别千年以后再次回到人间。佛、妖和人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还请拭目以待!

     正文 第四章 殊途同归 plus 神在人间  第 一 节
    … 更新时间:2008…3…27 6:14:30 本章字数:3813


  …
  ……
  ………
  …………
  “起来吧!年轻人。我有话想和你说。”这个声音……是鹞他们口中的佛吗?
  “……哦。”
  本来只是失血过多,有点贫血罢了。难得有与佛对话的机会,要就这么晕过去就太亏了。
  睁开眼睛……
  一片金光,耀眼而不刺眼。模糊中,在那金光深处的源头,一张慈祥的笑脸,让人如沐春风。
  “嗯。年轻人,你做得很不错。想不到在一千年后,我还能在现代的年轻人身上看到古人之风。”
  “古人之风?那是什么风?
  现代的年轻人?是指我吗?我身上倒是有“风”,从小就被家人诟病的——“人来疯”。
  “年轻人,难得你能够如此谦虚啊!”
  这佛是怎么回事啊?从下凡到现在,咋竟说些没头没脑的?就这,哪有一点佛的样子和派头啊?
  “……呵呵!年轻人,你看现代那些神话连续剧看多了吧?也难怪。我们也有近五百年,没到过神界以外的五道了。唉……职责所在,天道难为啊!让你们误会也是难免的。”
  ???这又在说些啥呢?什么职责?什么误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天道啊???
  不过,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这种胸怀,倒也像个佛的样子吧。
  “……难得啊!!!两百年了!终于听到有人把先贤语录用在正确的地方了!”
  ……我倒!
  “小伙子啊!别奇怪,我这是太感动了!555555……”
  我晕!!!这算哪门子的佛嘛!刚下凡就说些奇奇怪怪的话,现在还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大胆!你才不象话!!!你知道这位是谁?他的事迹,你又知道多少?就在这信口雌黄!!!目无长上!哼!要不是看在大师很喜欢你的份上,我早就……”鹞,你这是怎么了?我只是发发牢骚嘛,干吗吹胡子瞪眼睛的?
  “鹞将军,许久不见,怎么脾气变得这么暴躁了?为将者,此乃大忌哦!”
  嗯。佛就是佛,说话果然有深度!
  (“刚才是谁怀疑我身份来着?”,面对某人的恬不知耻,见风使舵,佛都有点火了。)
  “啊!谢大师指点。小将失礼了。”鹞的态度立马来个180度大转弯。
  ……见风使舵!哼!(“……”佛都无奈了。)
  “鹞将军……你我自那一别,也有千年未见了吧?一切可好啊?”金光渐渐散去,佛也现出了真身。跟佛经里那些画像相反,眼前的“佛”长得十分普通。要形容的话,就和北方农村里,那些坐在树下纳凉的老农大爷们一个样!
  鹞和这位佛大人,原来是旧识啊?
  “啊!就是就是!嘿嘿!有劳大师挂念,小将愧不敢当!”鹞现在的表情,我咋看都不象个将军,倒像个……给将军擦鞋的!
  “快别乱说话了。刚才你没听见吗?这位佛,你们人类应该很熟悉啊!”对我的失礼失态无知,牛大叔也看不下去了。出言阻止。
  “熟悉?……看他那瘦弱单薄的样子,不象弥勒,更不可能是如来。观音?也没那么丑……”
  “咳咳!”不好!我说话太大声了。
  “哎呀!我说这位佛爷,您的长相虽然普通,却也难掩您虚怀若谷,精华内敛的丰姿神韵,实在教小子仰慕万分啊!!!!”先说点好听的。
  “……好了,小伙子,年纪轻轻,可千万别学会谄媚啊!男儿生于人世,最重要的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受卑辞啊?……执弟子礼,有理有节。这总行了吧?
  “是是!佛爷教训得是!小子无知,多有冒犯。请勿见怪。”
  “……小伙子,人生于世,要站得住,千万不能见风使舵,左右摇摆啊!”苦口婆心,果然是位慈祥的大爷。
  不过,作为妖界大将的鹞,见到你尚且如此。一个凡人,手无缚鸡之力,对上实力悬殊,天上地下的顶级强者,手足无措,口不择言是难免的嘛。
  “……原来如此,小伙子你的机心也很重啊!”
  ……世道艰难,不得不尔。
  “也罢。确实如你所说,这世道,是太乱了。也难怪你会如此。不过,生在如此世道,你仍能保持灵台一点清明,不为世俗所染,不为乱象所迷。确属难能。”
  “……佛爷过誉了。小子无知无能,哪有佛爷所说的那么出色?”
  这可不是谦虚。人生于世,出于污泥而不染只是幻想。一人之力,总是难与环境抗衡的。不是适应,就是淘汰。没有其他选择。
  “你很坦城……这就更难得。很好。唉……从古至今的人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工庶民,如果都能做到坦城二字,这个人间,应该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佛爷有感而发,语中的沧桑,教人闻之唏嘘。
  突然,我灵犀一动:
  “佛爷莫不是……大唐高僧三藏大师?”
  “你可以这么称呼我。……只有你哦!”佛爷想了想,点头了。
  我再晕!果然是熟人、呃、佛!
  我咋这么迟钝呢?鹞现在这崇拜的表情,在通道中不是曾经见过了吗?
  可是……只有我才能称他为三藏大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鹞将军,那日之别,老衲一直有个疑问,不得其间而问。不知现在,鹞将军可否为我解答一二?”三藏大师佛爷(还是这么称呼比较到位)再次转向了鹞。
  “大师请问!小将知无不言。”鹞脸色一整,如临大敌。
  “呵呵!不用那么紧张!我只是想知道,那日老衲无心之言,却让将军兴奋欣喜如获至宝,不知何故?可否赐教?”(详见外篇《来自佛的回忆录》)
  “啊!原来大师问的是那个!赐教不敢当,只是……嘿!小将也不知如何说起。”
  一向冷静冷酷的鹞这时,竟然扭扭捏捏,欲语还休。
  难得一见,奇景奇景。
  “照说无妨。”三藏佛爷——以后就这么叫吧——却不以为意,一副洗耳恭听状。
  于是,鹞便将千年前的一段横跨六道,影响深远的秘辛典故,娓娓道来。
  原来,就在三藏大师决定西游取经的当日,仙、妖、神三界就同时接到来自西天佛国,如来佛祖的信,请求我们三界在大师西游途中多多照应。
  其实,当时的如来佛祖,对当时以及后世人间的“道德沦落”,“礼崩乐坏”也早有预感,但拘于天道,限于地位,不好亲自干涉人间事务。因此,当他预知在人间会有佛门弟子决定西去取经,以求感化万民,普度众生时,便特意召开佛国代表大会,专门讨论如何帮助和嘉奖三藏成就如此不世功德的问题。
  讨论的结果是:1、由与人间最接近的仙、妖两界,具体负责三藏西行的沿途保卫工作;2、为考验三藏信念是否坚贞,由佛国安排一系列十分艰难,但又可以逾越的磨练(统称为“劫”),神界派专员进行跟踪和审查,而这位专员,由于神界与佛国的特殊关系,经过讨论,决定由身份介于神、佛之间,因此最能保证中立的南海观音,作为“三藏历劫审查官”,对三藏的西行进去全天候的跟踪和观察。3、若三藏取经真有所成,经过如来的特许和本人同意,可以在圆寂之后,化身成佛。
  可是,由于仙、妖两界历史上的敌对引起的沟通不力,加之在保密上的疏忽,导致了本只应由两界上层知晓的“佛国来信”,部分内容被泄露到了两界民间。以讹传讹之下,便出现了“唐三藏的肉很鲜,而且吃了对修炼有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