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收获-2006年第1期 >

第13部分

收获-2006年第1期-第13部分

小说: 收获-2006年第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的。 
  如果把托尼丢给孤儿院,约翰逊先生也不能接受。从孤儿院出来的孩子,大部分会有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必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很可能是他们一生不幸的源头,如果安吉拉不是在孤儿院长大,这些事可能不会发生。 
  可约翰逊先生已经是两个成年儿子的父亲,他不得不与两个儿子,讨论如何接受这个新来的儿子——这个使他们想起可怕往事,并使他们失去母亲的“标志物”。 
  儿子们沉默着,不接受这个托尼,天主教徒们将会因不仁慈而自谴自责,接受这个托尼,于情于理都过于艰难。 
  儿子们不能原谅他的所作所为,约翰逊先生能够理解,毕竟他们母亲的遭遇,他是有责任的,就连朋友、邻居,有一阵子也疏离了他。 
  最后大儿子说:“你自己决定吧。” 
  好在两个儿子都已独立,用不着他费心,也用不着跟他住在一起。 
  于是他接收、抚养了这个一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的托尼,毕竟,他是托尼的父亲。 
  即便死到临头,安吉拉也没有放弃寻找生身父母的固执。她郑重地把那张说不明、道不白的纸,留交法院收存。 
  法院问约翰逊先生愿意不愿意将这张纸与托尼一并收存,他惟恐避之不及地说:“就按安吉拉的意思,等托尼长到十八岁的时候,由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处置吧。” 
  那真是一张带来祸害的纸。 
   
  三 
  此后,约翰逊先生带着小儿子托尼,远离芝加哥,来到纽约,在第五大道的一栋豪华公寓楼里,做了门房。 
  纽约真是个好地方。 
  在纽约,约翰逊先生和托尼,就像两枚细针,扎进了泥沼,谁也不认识他们,谁也不想打听他们的过去。 
  如果没有那件怪事,应该说约翰逊先生和托尼的生活风平浪静,他们无声无息地活着,既不富裕,也不愁吃穿。 
  人到中年的约翰逊先生不可能不需要女人,也不是不想再婚,他对安吉拉的感情,不能说没有,可与通常的两情相悦相距甚远。如果不是安吉拉闹得天翻地覆,他与安吉拉的“婚外恋”,绝对不会让他如此“刻骨铭心”。爱情一旦烈得过了座,就会变质。那种感情还能叫爱情吗?那叫窒息、打劫,哪个男人消受得了。 
  严整、极具安全感的约翰逊先生,常会让女人兴趣有加。 
  男女之间,两心若是相许,难免没有缱绻的夜晚。那些夜晚,即便欲仙欲死、酣畅淋漓,大都平安无事,但只要进入实质性阶段,绝对翻车。 
  好比有位交往一年多的女人,当约翰逊先生决定与她结婚时,对方却突然得了失忆症,不要说和他结婚,连他是谁也认不出了。 
  又有一位宜家宜室的餐馆女侍,约翰逊先生与她已经步人教堂,婚礼也进行到了交换戒指的时刻,待伴郎打开盛有婚戒的盒子时,两枚婚戒却不翼而飞。新娘一怒之下,转身奔出教堂,成了货真价实逃跑的新娘…… 
  尽管在他人看来,这些事顶多是神神怪怪的意外,只有约翰逊先生自己知道,哪里是意外,绝对是事出有因。 
  约翰逊先生不能不想起从前。当他和妻子做爱时,总会有电话铃声响起,哪怕是深更半夜。不接听电话,电话铃就响个不停,拿起电话,又没人讲话……这些事件,尽管前前后后相隔多年,却给了他一种一脉相承的感觉,让他惊骇万分。 
  失忆症也好,不翼而飞的婚戒也好,还都算不得什么,要是她们当中谁再来个意外身亡,可就不得了。 
  他绝望地想,其实他一直生活在一种被人监控的状态、氛围中,想想安吉拉有关“侵权”的理论,以及她那维权的固执,这种监控恐怕一直会延续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为止。 
  这不但彻底打消了约翰逊再婚的念头,即便他的一夜情,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得到的欢愉,也越来越打折扣。 
  此外,约翰逊先生和托尼的关系,始终半生不熟,亲近不起来。尽管他们已经一起生活多年,他仍然觉得托尼与自己毫无关联,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儿子,所谓骨肉、血缘,只是理论上的概念。 
  不知道托尼有没有这种感觉,应该有,约翰逊先生从来没有听见托尼喊过他“爸爸”,而是非常正式的“父亲”。 
  约翰逊先生似乎有太多的禁忌,到底什么禁忌,他也说不清楚,如果托尼不对他说什么,他不能、也不便问。 
  父子之间很少交谈,托尼的家长会,约翰逊先生参加的次数也很有限。 
  如果他不给托尼买点儿什么,托尼从来不向他索要。 
  托尼也不曾像别的男孩那样,要求约翰逊先生陪他踢一会儿足球,或是打一会儿垒球;晚上睡觉,道了“晚安”后就自行睡去,从未缠着约翰逊先生,为他读一本儿童读物…… 
  本以为青少年时期的托尼,会像所有人的青少年时期那样,让他头疼不已,加上安吉拉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会不会遗传给托尼也说不准,约翰逊先生先就担忧起来。谁想到托尼在学校里的成绩不错,从不与人斗殴,也不像那些问题少年,装模作样地吸烟、酗酒以示叛逆,但也不大与同学交往,好像一下就从婴儿跨进了青年,中间没有过渡。 
  托尼英俊、高大,永远一副不慌不忙,气闲神定的样子。 
  有时走在街头,也有女孩儿搭茬,毫无必要地清求帮助,“先生,对不起我的鞋带开了,能不能帮我拿一下手里的东西”; 
  或发出不知真假的惊喜,“好久不见了,怎么样,一起喝杯咖啡吧”,可托尼根本不认识这位“好久不见”的故友; 
  而有些,连理由都不准备,撞撞他的肩膀,说,“嗨,交个朋友。” 
  托尼是来者不拒,可对自己的言行相当负责,也就是说,从未答应过什么、也不兑现什么,上来就讲清楚,目前没有结婚的打算。与心血来潮、先干完再说的安吉拉完全不同。 
  似乎样样都让约翰逊先生为托尼感到自豪。 
  对于过去,约翰逊先生只字不提,对托尼来说,“过去”顶好是死去了。可从托尼的某些言行来看,他对“过去”非常熟悉。 
  好比有样事情,让约翰逊先生颇为挂心。 
  托尼迷恋博物馆,没事就泡博物馆,如果托尼对博物馆的喜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倒也让人放心。没有,托尼没有明确的偏好、倾向,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哪一个都让他着迷。所以在约翰逊先生看来,托尼对博物馆的痴迷,像是一种寻找,连托尼自己也不清楚的、目的何为的一种寻找。 
  心怀“过去”的约翰逊先生,难免为此多虑。 
  万一托尼在哪个博物馆里,又看到一张什么要命的纸,那将如何是好? 
  又,大学毕业那一年,被好莱坞星探看上,但托尼断然拒绝了这个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选择了消防队员的职业。 
  问他为什么放弃人人梦寐以求的演艺事业,选择了消防队员这个职业。他说:“对我来说,电影明星没什么意思。” 
  “消防队员有意思吗?” 
  “火灾给人们带来多少不幸啊。”托尼深思熟虑地说。 
  听到这里,心怀“过去”的约翰逊先生不禁黯然。 
  是什么契机使托尼做了这样的选择?难道安吉拉的父母真是葬身火海,而她又是火里逃生?有些事情,好像必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验证,一代又一代的确认,最后能不能确定下来还很难说。 
  难道安吉拉未了的一切,还要托尼来负责到底,这是谁分派给托尼的责任? 
  不过有件事又让约翰逊先生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托尼是不同的。 
  托尼十八岁那年,法院将安吉拉留下的那张说绘画也可、说是一张奇怪的纸也可,交给了托尼。托尼把那张带来祸害的纸,放进了阁楼,此后,这张纸再也没有露面,托尼更是不再提起。 
  “你不打算继续探究它的根源吗?”约翰逊先生问托尼——不如说是试探。 
  这张纸绝对是个不祥之物。从内心来说,约翰逊先生希望托尼永远不要掺和安吉拉的寻根之梦,谁知道在毫无结果的寻觅中,托尼会不会重复他和安吉拉的悲剧,或遭遇其他的不幸。 
  “不。” 
  “那曾经是妈妈的心愿。”如果不是这张纸的出现,他们几乎不提安吉拉。 
  “对不起,对我来说,这张纸没什么意思。” 
  约翰逊先生暗暗吁了一口气,安吉拉的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 
  晚年约翰逊先生中风在床,从此只能在轮椅上过生活。 
  其他两个儿子前来探望一下就走了,反正,有医疗保险公司,大不了还可以去老人院。然后就是电话里的嘘寒问暖,圣诞节也会像往常那样,寄些文不对题的礼物,仅此而已……也不奇怪,大家都忙着生活。 
  那天,为了够取炉子上的水壶,约翰逊先生从轮椅上跌了下来,壶里的水洒了一地,地上很滑,他试了几次,都难以回到轮椅上去。 
  坐在地上发呆,不知如何才能回到轮椅上的那段时间里,他不得不想,怕是到了去老人院的时候。不,他不感到悲伤,即便他的家庭没有后来的变故,两个儿子哪个也不可能照顾他的晚年。自立,永远是美国人的生命特质。看看周围的老人,不论老到什么程度,最后都是在“自立”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此时,门却意外地开了,托尼走了进来。强健的托尼,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弄回了轮椅。 
  “谢谢,谢谢。你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和你谈谈去老人院的问题。” 
  “谢什么?不要提老人院的事,你哪儿也不去,就呆在家里。”不要说与那两个儿子的态度迥然不同,也一点儿不合乎美国人的人之常情。 
  “可是……” 
  托尼看了他一眼,那一眼虽是不惊不怪,却是不容置辩、极具权威的一眼,说:“可是什么?我马上搬回来住。”原来,这里还有另一个托尼,与他从前所知不同的托尼。 
  托尼换了一个大尺寸的电视,又将电视摆进约翰逊先生的卧室。 
  除了播放橄榄球赛,托尼才会带着几瓶啤酒走进他的卧室,与他边看边饮。 
  即便橄榄球赛拚得火热,即便托尼喜爱的球队输了,他也会安静如常,不像许多球迷那样,摔桌子打板凳。 
  如果他问托尼:“你说,哪个队会赢?” 
  托尼只是笑而不答。 
  此外,除了帮助他就餐、洗澡、如厕,托尼不进他的卧室。尽管生活不很富裕,托尼还是请了一个护工,以便他外出工作时,照顾约翰逊先生的起居。 
  约翰逊先生这才知道,托尼的后背竟是这样宽厚。 
  背着他上下楼梯,背着他上医院,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带他到街心公园散散心。更为意外的是,时不时还会带他到酒吧喝几杯。约翰逊先生没有多余的嗜好,惟酒吧小坐尔,不是那种为白领准备的酒吧,而是蓝领酒吧。那里的豪饮才叫豪饮,别有一番尽兴。因为下酒的小食,是各种嗓子里发出的、毫不掩饰的泄火,或欢快、或抱怨、或诅咒、或哭泣、或豪情万丈、或无声沉溺……汇成的声色;是缭绕的酒气、烟气、汗气、怨气……调制的桑拿,能与那些气味、声色同甘共苦一番,于心足矣。凡此种种,又像一个水泄不通的壳儿,密密实实地包裹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