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暗藏 >

第16部分

暗藏-第16部分

小说: 暗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完这封长信后,于子劲觉得脖子很酸。他瘫倒在床上,大脑昏昏沉沉的,有如灌进了一堆铅块。不一会儿,他起身到厨房倒了杯温水。母亲业已安睡,房里寂静无声。回到卧室后,他把头探出窗外吸了几口夜气。夜色静谧如水,月光缥缈如烟,他轻轻拉上了窗帘。
  他坐在床边,思索起来。按信中所叙,写信的人除掉了两个坏蛋,这未尝不是桩好事。然而从法律上来讲,这是犯罪。对于死者的身份,信中也没有明确的暗示。不过,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会不会就是张禹玲呢?这很难说。
  于子劲又断定,凶手(暂定与写信人是同一人)在尸箱旁丢弃那个女式挎包确实是想引起警方对张禹玲的注意,以阻止她一系列的复仇计划。只有凶手最清楚张禹玲的处境,但这显然不是他换取张禹玲同情心的唯一方式。挎包里还有一把小钥匙,而张禹玲的住处恰好有一个抽屉是锁着的,难道这把钥匙真的能解开所有的疑团?他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去验证这个想法。这个“HP”到底代表什么呢?是汉语拼音的缩写还是英文的缩写?他还是感到一筹莫展。
  于子劲感到脑袋有些疼痛,赶忙躺下。虽然大脑中藏着无数疑问,他还是关了台灯,很快,他就像一块石头坠入了无知觉的深渊。忽然,他惊叫了一声,从床头弹了起来,这一叫也惊醒了睡在隔壁房间的母亲,她焦虑地喊着儿子,直到儿子回答说“没事”,她才又放心躺下。
  他拿纸巾慢慢拭去脸上的汗,但纸巾很快就从指间滑落,一阵冰凉蓦地掠过他的皮肤。突然他想起了两件事:一是书桌上正放着的信笺,上面的字迹与挎包内信封上的字迹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二是写信的人一再强调此事与他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天啦,这一切实在太可怕了!过度的劳顿彻底击溃了他的心志,他终于进入了梦乡。
  屋外,在清幽的月色下,一只病猫正游荡在寂静的庭院中,不断地发出凄厉的哀号。这个畜生突然蹿上墙角的一棵椿树,用爪子撕扯着枯枝。此时,一个物体从针织厂区一大堆建筑物的阴影下缓缓走了出来。这个东西来到院中,神情肃穆地立在月光下。他罩着一件宽大的大衣,形如幽灵。他身材佝偻,面容可憎,唇角挂着一丝怪异的笑,但两眼出奇地亮,好像在搜寻什么。
  那只待在树枝上的病猫转瞬间就停止了哀鸣。它瞪大幽绿的眼睛打量了一下来客,纵身跃到他的肩头。随后,他们就一并消失在夜幕的深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四章 出家人(1)
他窃笑了一声,在一棵桂花树下忽然止了步,迅速转身望去——一个瘦小的尼姑哎哟叫了一声,也赶忙停止了脚步。她站在离于子劲六七米开外的石梯上,耷拉着脑袋,盯着铺满落叶的石梯发呆。
  这个清晨被笼罩在迷蒙的白雾中,每个住户的玻璃窗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要费很大气力才能推开窗户。这个时候,大自然尚未焕发出令人类赞赏的盎然生机,不过,大自然还是在极力苏醒,争取能尽快博得人类的好感。
  于子劲醒来后,天色渐亮。他感到脑子轻松了许多,只是周身还有些不适。起床后,他匆匆梳洗后给陈轩然打了个电话。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新情况,并让对方在家中等他,随后便挂了电话。
  天真的冷了下来,寒气袭人。出门前,于子劲在母亲床下的一只帆布衣箱里找出一件毛衣穿上,然后在外面披了件浅灰色的风衣。他知道母亲又恢复了晨练的习惯,一大早就到附近的漳瀛公园去了。中老年人大都关注自然界的气候变迁,向往空气清新的清晨,厌烦年轻人酷爱的霓虹灯闪烁的残夜。
  于子劲听说在母亲生病之前,有个仪表堂堂的中年鳏夫常在母亲身旁转悠。前不久,住在同一单元二楼的赵婶(一个比他母亲大不了几岁的脸皮蜡黄的瘦小女人)在邻里间散布她的惊人发现:她曾看到这对男女在公园湖边的一张长椅上搂抱在一起,哎哟,那股亲热劲真是没法说。这就像在那群不甘寂寞的女人间投了枚毒气弹,后果可想而知,不单是于慧芳,就连她的儿子走路也要注意回避别人的目光。于子劲心想,她们也许是忌妒吧。管她哩,每个人都有私有的感情空间,即便是做儿子的也不得胡乱干涉。只有心怀鬼胎之人,才喜欢谈论这些事,借以满足自己那点浅薄的嘴皮子之快。
  于子劲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虽是周末,大街小巷上却见不到几个人。没有晨曦映照的都市不免显得有些冷寂和单调。
  于子劲看了一下表,刚好九点钟。他感到肚子很饿,向四下看了看,来到前面荣兴桥头一个热气腾腾的小摊子面前。
  “大姐,来一笼鲜肉小笼包和一碗稀饭。”他钻到雨篷下,坐在一张靠近河岸的小桌子旁。正好从雨篷边缘掉下一颗晶莹的露珠,落进他的脖子里,他感到了一丝舒心的冰凉。
  “好的,这就来。”老板娘端过包子和稀饭后,说道:“兄弟是第一次到我这里来吃早饭吧?”
  于子劲点了点头。
  老板娘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微笑着继续说道:“不是我瞎吹,我这里的包子是远近闻名的,因为我姓武,所以就取名‘武大娘香包’。而我的兄弟武兴富在城东闹市区开了个‘武二郎烧饼店’,生意更加火红。多亏店名取得好啊,要不然可没这么好的生意,哈哈,这可是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取的。”
  老板娘的年纪在三十七岁左右,身材高瘦,穿一件浅蓝色的花格子外套,腰间缠着白色的围布。她饱满的双颊上泛着红晕,薄唇上挂着笑意,说起话来声音大得惊人。在炉灶旁还站着一位一直忙个不停的姑娘。姑娘一身村姑打扮,但面容清秀,大眼丹唇,一头乌发,那揉搓面粉的两手冻得冰红,就如刚出泥的莲藕。
  “果然是叫人嘴馋的包子!”于子劲笑了笑,握着筷子准备夹包子,但筷子却突然从他的指间滑落。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这使得他感到很不舒服。“我还是不吃肉包子了,这馅……”他重复道,一边喘着粗气,“这馅……”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章 出家人(2)
“全是新鲜的猪肉啊!”老板娘以为她的客人发现了包子里有虫,神色一下子慌张起来。
  “我知道,但——”于子劲不好意思地望了她一眼,“给我换成馒头吧,这几天感冒了,还是少吃点荤的东西。”
  “先生的脸色这么好,怎么看也不像是感冒。”
  于子劲循声望去,看见身旁的另一张雨篷下坐着一位浓眉大眼的和尚。他斜眯着眼睛,一边啃着半个馒头,一边微笑地望着于子劲。
  “刚才是你在说话吗?”
  和尚点了点头。
  “先生好福相,我想为先生算上一卦。”
  “谢谢,我不信这个。”
  “我收费很公道的,如果不准,你可以不给钱。”
  “算了吧,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于子劲抓起一个老板娘刚端来的馒头,说,“我天生就是个无神论者,对你们这一套骗术……”他的嘴角露出不屑的微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和尚摇了摇头,没有显出一丝的怒意。他吃完手中的馒头,准备付钱离去。就在此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睁大眼睛死死盯住于子劲,不一会儿,他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你,你……”他指着于子劲,极力保持着镇静,用已经变调的嗓音说道,“先生好面熟,请问你贵姓?”
  “免贵姓于。”于子劲漫不经心地答道。
  “姓于——啊,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和尚感叹道,口中冒出一长串热气。
  “你明白什么?”于子劲疑惑地问道。
  “我能明白啥?啥都不明白。”和尚苦笑了一下,嘀咕道,“唉,怎么会这么巧啊?难道这是上天的安排,还是我真的做错了?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我枉自当了这么久的出家人,连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和尚付了钱,抓过木凳上的一个包袱,匆忙离去。
  “喂,你刚才话里有话,怎么不说清楚再走?”于子劲朝出家人大声喊道。
  “能说得清楚吗?”和尚停下了脚步,微微转过身来,“如果你想弄清楚,我欢迎你有空到十公里外的岵通山涪远寺,到时,我会告诉你一个精彩的故事,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和尚凄然地笑了笑,在于子劲迷惑的目光中快步走开了。一片片枯叶随风落了下来,逐一亲吻着他留下的每一个若隐若现的脚印。
  在摊子上吃早饭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老板娘继续殷勤地招呼着客人,忙个不停。于子劲用完早餐后,付了钱,起身离去。那个村姑抬起头来注视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晨光*,雾渐渐散开,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这座美丽的城市像是一下子活跃开来,人们逐渐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有时,城市就像一片汪洋,只有通晓生存之道,才能很好地应对风浪。于子劲虽然对世事不够精通,但也具备一定的水性,这使他能在城池里比较自如地游来游去。他仰慕那些不畏强暴的英雄,鄙视狡诈阴险的鼠辈,然而这帮鼠辈的自我保护意识却是常人不能及的,这就是他们能逍遥法外的一大原因。
  在思索中,他已穿过两座大桥,走下通往沧浪市公安局后院的一段长长的石梯。他一边惬意地走着,一边哼着一首网络流行歌曲。一片片枯叶不时从头顶飘落下来,晨光从石梯两旁稀疏的树荫间穿过,在这段石梯上形成许多斑驳的光圈。
  于子劲意识到身后有个人已经跟踪了他好一阵。他窃笑了一声,在一棵桂花树下忽然止了步,迅速转身望去——一个瘦小的尼姑哎哟叫了一声,也赶忙停止了脚步。她站在离于子劲六七米开外的石梯上,耷拉着脑袋,盯着铺满落叶的石梯发呆。 。。

第十四章 出家人(3)
于子劲迈步上前,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位小师父已经跟踪我三分半钟了,请问,你为什么要跟在我后面?”
  小尼姑微微仰起头来,睁大水汪汪的眼睛望了于子劲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我觉得大哥很像我梦中的一个人……”
  于子劲大笑了起来。“原来出家人也会做梦,我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才会做梦。”他说着,伸长脖子凑近了尼姑,“你这个梦太奇怪了,好,现在就让你仔细瞧瞧我到底是不是你梦中的那个人。”
  小尼姑吓了一跳,慌忙往后退。她似乎忘了自己是站在石阶上的,脚跟猛然一颤,身形一晃,要不是于子劲及时伸过一只手臂,她早就跌倒了。
  “多谢大哥!”小尼姑站稳后,赶忙甩开了于子劲的手。这一场小小的意外让她的俏脸变得一片通红。
  “这让我忆起小时候一个类似的情景。那是我四岁时,同样是在一段石梯上,同样是因为我的不当心,同样是——一个小哥哥扶了我一把,我才没有摔倒。”她叹了一口气,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在陌生人面前敞开心扉,急忙换了个话题,“请问市公安局怎么走?”
  于子劲愣了愣,重新将小尼姑打量了一遍,但实在猜不出她打听公安局的意图是什么。“我来给你带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