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明星志愿同人)大明星 作者:aaron(晋江vip2013-06-23完结) >

第42部分

(明星志愿同人)大明星 作者:aaron(晋江vip2013-06-23完结)-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毯走起来就不好看了。

    第二天的里多岛是天清海蓝的好天气,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同时又是最注重艺术性的电影节,因此不少记者都云集里多岛。尤其是这次水城电影节选择华夏国的《两杆大烟枪》作为开幕电影,倒是引来了不少话题。要知道华夏国和花旗国的电影由于过度商业化,一直是欧洲电影节抵制的对象。而华夏国的艺术电影导演随着黎湘的过世而再无后继者,那部《异乡岁月》也就成了华夏国艺术电影的“最后之作”。如今又有一位华夏国导演杀回欧洲,居然还得到了水城电影节组委会的肯定,这让欧洲不少记者都感到好奇。

    欧洲虽然不再是商业电影的中心,但是他们依旧是全球电影理论的研究中心,尤其是高卢国的《Cahiers du Cinéma》杂志,可谓是所有电影学院的圣经。无论是“蒙太奇论”,还是“长镜头论”,亦或者“作者论”,《Cahiers du Cinéma》引领了电影理论界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所以饶是商业化最彻底的花旗国电影界也必须对这本杂志保持足够的敬意。而这次《Cahiers du Cinéma》也派出了他们的专栏记者,安德烈·罗塞尔也来到了里多岛。他的责任是评价《两杆大烟枪》的优劣,如果足够优秀的话,那么《Cahiers du Cinéma》也不吝啬给予封面;如果并没有那么优秀的话,杂志也能继续哀悼华夏国艺术电影之殇。

    作为水城电影节的开幕电影,《两杆大烟枪》自然还是有一些礼遇的,比如官方组织的首映典礼。事实上除了导演李奇之外,目前剧组还没有任何人看过完整版的《两杆大烟枪》。所以即便是顾辰这样的主演,也是对电影保持着好奇。

    走红毯的时候,安德烈·罗塞尔堵住了顾辰,“先生,请问您在电影里饰演什么角色?”

    “艾迪。”顾辰微笑着回答道。

    但是此时安德烈的脸色一僵,他记得电影简介上说过艾迪是主角,而且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普通男子。眼前这个男孩子怕是只有十四、五岁吧(欧洲人普遍会将亚洲人的年龄认小)?就算这男孩子是那种不世出的天才,他也该去演同年龄的角色吧?怎么可能去演一个三十岁的成年男性?导演吃错药了?安德烈已经在心底将这部电影评价为“也许有足够的艺术先锋性但是拍摄手法和角色演出方面会有缺陷”的电影。于是安德烈跟顾辰稍微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去找导演攀谈了。

    例行的采访完成之后,安德烈便进入影院观摩电影。身为《Cahiers du Cinéma》的记者,安德烈的电影票位置还是相当好的。随着灯光的渐渐变暗,大银幕上出现了各种字幕。安德烈看电影的时候,眉头一直没有松开过,他不明白为什么一部电影里会有两个完全不关联的主线情节在并行推进,而且蒙太奇的剪辑未免也太琐碎了吧?好在电影的情节还算轻松搞笑,再加上几个动作场面也处理得还算精彩,因此电影到现在倒是没有多少人退场,但是已经有人在窃窃私语,认为这部电影无论如何也够不上“开幕电影”的资格吧?

    不过顾辰饰演的艾迪登场之后,安德烈的眼睛还是颇为一亮。他没有想到顾辰居然真的将一个三十岁的男性演活了,尤其是那眼神,看似玩死不恭实则对生活充满无奈。这孩子的心理年龄到底多大了啊?安德烈忍不住内心抢白了一句。但是伴随着电影的反映,两条故事情节以一种近乎搞笑的方式糅合到一起之后,安德烈在错愕之余,觉得这导演的处理手法真的有趣,不仅涮了所有的观众,也涮了所有影评人。

 48专访和大获成功

    作者有话要说:

    

    《Candy》by。H。O。T

    其实提到韩流就不可能不提HOT这个组合,说实话那个时候的韩粉真的比现在受人待见多了。

    我始终觉得,如果你喜欢一个歌手,购买他们的正版专辑就是最好的支持,顶多就去看看他们的演唱会和购买下正版周边。现在韩粉流行凑钱给偶像买这买那的行为让我总觉得好奇怪。

    好吧,我会告诉你们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是很同学跳HOT的舞蹈乜?

    (好暴露年龄的爱好啊……)

    “也许是刚刚喝过下午茶的缘故,电影的开头着实无聊乏味:一群又一群的人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然后又再度出现;大量的旁白和镜头语言讲述着角色各自的性格和故事的背景;我丝毫感觉不到观看电影的快。感,只有一种另类的感觉支撑着我的眼皮……

    ……(此处省去安德烈对故事的复述1000字)

    生活有的时候的确是乏味无聊的,但总有一些东西却让我们觉得感动或新奇或;又有人说电影是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看过《两杆大烟枪》后,相信很多人会深有同感。

    《两杆大烟枪》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归根结底可以用‘巧合’一词全部形容。在你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多少碰巧发生的事情呢?又有多少巧合事件发生过后,你会常久的琢磨和感叹‘怎么会这么巧?’,越想越觉得神奇,越觉得有味道,那是因为遇到这种常理解释不清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爱把所发生过的巧合事件的诱因向宿命的方向归结,于是为本就有点儿不可思议的巧合更披上了一层魔幻的味道。当然,‘巧合’带给过我们快乐和惊奇,也同样会带给我们哀伤与悲痛。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都无法掩盖‘巧合’本身所带给我们的强大吸引力。”

    ——安德烈·罗塞尔《巧合,还是巧合!——评电影〈两杆大烟枪〉》

    在发出去的第一篇电影评论之后,安德烈便接到了主编的电话,再得到安德烈肯定的评价之后,主编便要求安德烈尽快安排对这个剧组的专访。要知道《两杆大烟枪》此时还没有获奖,一旦获奖,那么他们的专访势必变得非常难得起来。而且安德烈也很清楚影片发行方的操作手法,电影获奖之后便是几个重要媒体的访问,然后便是尽快回国安排电影上映。虽然以《Cahiers du Cinéma》的资格,要求获得访问并不难,可是那时的采访必然没有多深的深度,势必不符合《Cahiers du Cinéma》的要求。所以,安德烈便趁着电影节还没结束就立刻联系《两杆大烟枪》的发行方,希望能够获得专访。

    《两杆大烟枪》的发行方一听说是《Cahiers du Cinéma》约专访,便想也没想地就答应了下来。而剧组成员在获悉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安德烈首先是采访了编剧兼导演的李奇,在得知这是李奇导演的第一部叙事电影作品之后,安德烈表示了惊讶。然后在随后的访谈中,李奇对高卢国在五、六十年代兴起的“新浪潮”的推崇让安德烈也与有荣焉,因此笔下也变得客气起来。

    在采访完李奇之后,对顾辰的采访倒是让安德烈有些期待。为了采访顾辰,安德烈向华夏国的同行打听过他的资料。让安德烈吃惊的是,顾辰不仅是一位畅销歌手,还在去年自己编剧自己发行了一部小成本爱情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了让采访更有内容,安德烈特意去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虽然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并不那么突出,可是从商业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尤其是联想到这部电影的编剧兼制片人是个未成年的大男孩,安德烈欣赏的眼光就更多了。如果说顾辰在那部电影的演技还略显稚嫩的话,而在《两杆大烟枪》里顾辰的演技堪称一个积年的戏骨,而这个变化仅仅是一年之间。

    在安德烈采访顾辰的时候,顾辰刚好拿到了来自Hotel Exelsior送来的照片。安德烈自然认得出来,这是顾辰在模仿《魂断威尼斯》中的Tadzio。与Tadzio那种类似古希腊雕像般的美不同,顾辰在照片中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气息。于是安德烈便从这张照片切入,和顾辰聊了起来。

    让安德烈再次感到惊讶的是,顾辰不仅仅是一个浮华娱乐圈里的偶像艺人,他对古典艺术都颇有研究,无论是古典交响乐,还是古典小说,顾辰都能信手拈来说上一二。对于高卢人来说,小说和音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他们的国家还有“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这样的荣誉勋章。正因为如此,安德烈对顾辰的认同更加强烈。在他看来,一个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顾辰应该是“朝着先贤祠前辈的道路往前走的艺术家”。顾辰的良好表现和他的年龄,让安德烈不得不对他夸耀一番。

    最后采访结束之后,安德烈发现采访的内容居然那么多,于是不得不与主编沟通。主编对顾辰的故事也非常有兴趣,不过至于值得不值得给《两杆大烟枪》这么多版面就要看电影在水城影展上的表现,若是奖项足够多的话,《Cahiers du Cinéma》自然乐意给一个专刊。

    水城影展需要持续两个星期,除了正式影展之外,还有地平线单元和短片单元。李奇作为导演自然要陪着发行方去与各国的发行商洽谈《两杆大烟枪》的引进和发行工作,而顾辰倒是有很多时间去看电影。不过让不少人觉得好奇的是,顾辰选择的影片大多是“地平线单元”的参赛影片。水城影展是为国际影展,因此正式竞赛单元的口味还是不得不和主流口味有所妥协,倒是“地平线单元”全是冲着艺术性而去的,因此顾辰选择的影片也大多是这种“地平线单元”的影展。组委会之所以选择“地平线”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努力下,让那些“地下”电影有一个被人认识的机会。而顾辰则是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在自己的博客上连载这自己的观影札记。

    两个星期的闲暇时间也是极容易过去的,很快便到了水城影展的颁奖礼。与商业奖项的颁奖礼不同,所有的来宾都是参展电影的制作人员和演员,颇有一种“合家欢”的感觉。在颁发正式竞赛单元奖项之前,首先颁发的是短片单元和地平线单元的奖项,总共四个奖项也是其暖场作用的。

    正式竞赛单元首先颁发的奖项是“最佳新演员奖”,这个奖项已经与顾辰无关,所以顾辰便只是笑着看别人拿奖。最终得奖的是凯撒国本土电影《他的儿子》中儿子的饰演者,Falco Fabrizio,一个6岁的小男孩。而接下去的“技术贡献奖”也被《他的儿子》拿下。而最佳女演员的获得者则是中东电影《Lemale et ha'halal》中的Hadas Yaron。

    紧接着的最佳男演员倒是没有多少意外的奖项,在得知《两杆大烟枪》中的主角是由十八岁的顾辰出演之后,无数影评人都认为这个奖项非顾辰莫属了。这种演技已经不能用“优秀”来形容了,或许“天才”才是最好的形容。果然,在一片欢呼声中,顾辰拿下了水城影展的“最佳男演员”,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帝。

    在三大奖之前开出的最佳编剧奖则属于高卢国电影《Après mai》的编剧Olivier Assayas。水城影展的三大奖便是:金狮奖、银狮奖和评委会大奖。金狮奖奖励的是最优秀的电影;而银狮奖奖励的对象则有些特别,如果评委会认为有一部电影与金狮奖电影不相伯仲的话,那么银狮奖就会用来奖励屈居第二的电影,同时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