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38部分

中国官场学-第38部分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助益。”身居老百姓之上,操持实际大权,必须做有益于 
百姓的事。建立德行树立功业,都在这一点上。至于公文记载 
没有失误,听讼断狱顺乎清理,都是其余的小事情了。用人不 
疑,扬长避短 
      衙门官署要关防严密,又要知道了解体统规矩。总之选择 

… 页面 226…

中国官场学                                                            ·225· 

人才而任用,必定没有胡作非为的情况。如果只是刻意防范, 
就像捆束柴草的人,处处以主观臆测去猜测别人,都是值得怀 
疑的了。而详细追究那些执法犯好的,真是防不胜防啊。 
      开创国家,承继家业,主持事务的虽然是一个人,但辅佐 
羽翼必然借助于许多贤明能干的人才。作它也是这样。本人有 
志于上进而官署中的亲信友朋各顾自己的私利,不能一心协力 
帮助佐理公事,便不是好征兆。 
      奴仆有才干的多,忠诚善良的少。用他们的才能,尤其应 
当防止他们的弊端。如果过分相信,任他们专行,不再觉察防 
范,于是造成揽权专横、跋扈招摇,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的。 
等到事情败坏显露出来,当官的正为他们的事获得罪过,而那 
些人已经挟带财物远走高飞了。 
      奴仆长久跟随主人,只是看在利的份上。有的主人过于苛 
刻精细,致使他们不能自我供养;又有的主人借拓宽大的名义 
任奴仆挥霍,不能检查约束他们。这两种情况都丧失了驾驭下 
属的原则和道理。 
      使用人应当明确表示奖赏,不可暗中受其欺骗。总之,奖 
赏则使人感恩而产生鼓励的效果,接受欺骗则等于揖请盗贼、 
助长奸邪。奉公养廉,和睦僚属 
      公事、私事不同时经管。既然有官位职守,便应将一切银 
钱的收入开支、饮食家产事务,都托付给别人照料管理,只要 
用人得当。如果必须自己一一过问处理,不但在办理公务时分 
心,而且劳役心志、耗费精神,不是颐养身心的正确方法啊。 
      作官没有横财可发,不知道节省开支,便不免亏空缺损。 
饮食、起居与亲戚、朋友共甘苦,别人自然没有怨言。一切生 
活开销,尤其应当在大处节省,不可在小处计较削减。 
      上下级官员,虽然名义上有统领。僚属的分别,也要交流 

… 页面 227…

中国官场学                                                            ·226· 

意见、联络感情。遇到地方上的公事,不妨登门面禀。总之, 
那些公文往来未能完结的事情,得到一个指点、一番剖析,就 
可以马上明白晓畅,立刻定案。况且时常见面,谗言不会产生, 
而品德、才能可以看清楚,同时,在上司的眼中和记忆中也留 
下了印象。进退荣衰,置之泰然 
      作官念念想进升,时时刻刻要防退步。知道进而不知道退, 
必然会招致罪悔啊。 
      官职名位是身外的东西。荣盛枯衰有一定的规律,原本就 
没有十全十美。只要自己做得问心无愧,自己干得合乎事理, 
成功失败、利益弊端,哪里能够预先知道?如果怕这怕那、畏 
缩不前,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 
      官运兴隆,必然有征兆先显示出来。如果办事廉洁能干, 
又待人和气,以诚心使别人折服,上下整齐严肃,每件事都处 
理得当和条理井然,就从这种景象上,便知道此人兴隆昌盛刚 
刚开始、远未结束哩。 

                              '学治说赘' 

       说赘 
      说具于前,已不直善为治者一噱矣。比来威友急公报国多 
以牧令自效,下问致治之方,老病昏废,更无新得。且言贵可 
行,谨就佐幕服官时素所留意,最简易者,巢簿记记十则,即 
前说书板,折以备遗忘一条,引而伸之,乃官须自做靠实之一 
道,至福孽之辨,勤怠之分,特隐括前说,而切言之近于于费 
矣。嘉庆五年季夏二日辉祖书。 

… 页面 228…

中国官场学                                                             ·227· 

                                稽狱囚簿 

      记狱囚事由及收禁年月日,其待鞫而暂禁者,尤须加意。 
应禁应释,随时可办。 

                                查管押簿 

      管押之名,律所不著,乃万不得已而用之、随押随记大概 
贼盗之待质者最多,审则重者禁,轻者保无关者省释,立予销 
除。命案牵连应即时洁正取保,势不能速结者、至四五日断不 
可不为完结,若词讼案件,自可保候、覆讯不宜差押、政之累 
民莫如管押,且关系甚重,或贼押而捕纵行窍,或命押而怕累 
轻董,至讼案押而招摇撞骗,百弊错出,向有班房夜间,官须 
亲验以防贿从。数年前,禁革班房名目,令原差押带私家,更 
难稽察,似不如仍押公所为安。 
      役之贪狡者,命案,讼案及非正盗正贼藉偷押以恣勒索, 
每系之秽污不堪处所,暑令熏蒸,寒令冻饿,至保释而病死者 
不少。故非万不得已者,断不可押,既押须亲自查验,幕犹恐 
被人欺止能求尽其心、官则心尽而力可自尽,慎勿为人蒙蔽, 
不设此簿或有遗忘,势且经旬累月,民受大害矣。 

… 页面 229…

中国官场学                                                            ·228· 

                                 审批簿 

      记上官批发词讼,奉批日月及易结难结之故,向所募皆剧 
邑,凡到馆之初,即饬承巢记此簿,置之案头,日吊卷查阅, 
或须审结,或可详销,自为注记,其原稿牵连多人,可以摘除 
者,一一注明。核稿时俱行删去遇有讼师指告,经承弊改旧稿, 
即可明日批示,上官提催,亦不难将应急应缓缘由据实详覆, 
以免差扰,次第办结,不使吏役操权。 

                                 理讼簿 

      记两造之住址,远近及邻订姓名,邑难健讼,初到时词多, 
然应准新词,每日总不过十纸余皆诉词催词而已。有准必审, 
审不改期,则催者少而班者怕。不久而新词亦减矣。手自注记 
日:不过数行,何至于劳幕中为之,已有明效,官则受词时可 
以当堂驳还词,断不能多,何惮于记?故欲求无事,先在省事, 
此一方也,试之世骇,实政官声仅不难致。放告须在日中,可 
以从容阅讯令代书旁伺情节不符,即可根问何戳及做状之人, 
立究讼师,步致被诬者受累。安民之道,莫善于此,断不可委 
佐贰收词。 
      右四簿佐幕为之已极利,便若官不惮烦,则事无不治矣! 

… 页面 230…

中国官场学                                                            ·229· 

                                 客言簿 

      民情上俗四境不同,何况民之疾苦,岂能画一。好问察迄, 
是为政第一要著。书役之言,各为其私,不可轻信;阍人之说, 
往往为书役左袒;绅士虽不必尽贤,毕竟自顾颜面,故见客不 
可不勤。余初到官见客,即问其里居风土,再见则问其生中有 
无匪类盗贼,讼师,如有其人并其年貌住处详问之。而告以迟 
迟发觉,必不使闻风归怨,故绅士无不尽言者。客去一一手记 
于簿,或问其地某多平原,某多山泽,与某连界亦手为详记, 
尚之筐中,置之内室,将升堂,逐一检视,有改名具词而与所 
记年貌相类者,淬然法之,其真立败。或争水利等事,间以所 
闻正之,观者警为不测。不半年而讼师盗贼他徙,匪类匿迹。 
上官问境内利弊及界址,皆能详封。劳心者不过半年而逸以数 
岁,皆此簿之力也。但勤于见客,则周知外事,非吏役闻人所 
乐,须先严约束,客来毋阻,以示礼上之诚,以收听言之益。 

                                 堂签簿 

      事非急切,断不可当堂签提,役招齐签堂,甚于狼虎。往 
往人未到官,赀已全罄。余里居见堂签破家甚于常行,故不可 
不慎。万一发签,须当日讯结。若拖延一日,即民多受一日之 
累。如路远人多须至两日三日者立簿登记。恐事冗偶忘,则役 
操其柄,所关匪细。其签必须盖印发行。其他朱单签谕事与堂 

… 页面 231…

中国官场学                                                             ·230· 

签一例,总须盖印登号,以防蠹役地棍诈伪指撞之弊。 
      有二簿官中必不可少,且须时时检阅,世时久则客言簿可 
省矣。 

                                  正入簿 

      记银谷应徵之数及税契杂税耗羡等项。 

                                  正出簿 

      记银谷之应解应支应放应垫之数及廉俸幕修等项。 

                                  杂入簿 

      记银之手余,谷之斛面及某岁额有之陋规等项。应入已者 
可质鬼神,人所共知,不必讳也。若额外婪索,是为赃私。不 
可以入簿者,不可以对人,即不可以问心。鬼鉴之神、瞰之悖 
入悖出,自爱者必不肯为。 

                                  杂出簿 

… 页面 232…

中国官场学                                                            ·231· 

      记应捐应赠之断不可省者,及日用应费各项。 
      右四簿乃官中理财之道,它事稍暇随时考校,正人稍亏, 
或有借垫,则先以杂入补之,而用自不敢不节。此皆让其总数, 
或十日一结,半月一结,其流水细帐则责之司出入者而权不任 
焉。否则,杂人者滥用而正入者有亏至交代时不自知其故矣。 

                               福孽之辨 

      一州系一官,作孽易,造福亦易。天下治权,督抚而下, 
莫重于牧令。虽藩臬、道府皆弗若也。何者?其权专也。专则 
一,一则事事身亲;身亲则见之真,知之确,而势之缓急、情 
之重轻皆思虑可以必周力行,可以不惑。求治之上官,非惟不 
挠其权,抑且重予以权,牧令之所是,上官不能意为非;牧令 
之所非,上官不能意为是。果尽心奉职,昭昭然造福于民,即 
冥冥中受福于天,反是则下民可虐,自作之孽矣。余自二十三 
岁入幕,至五十七岁谒选,人三十余年,所见所闻牧令多矣, 
其于阳谴阴祸,亲于其身,累及嗣子者,率皆获上民之能吏。 
      率三十四五年间事,其嗣子有罹辟者,或流落浙江中 
      为农氓乞养,甚为富室才和,人犹呼某少爷,以抑榆之。 
至 
      遗梓不能归葬者丕。姓名尚在人口,余不忍书也。 
      而守拙安分不能造福亦肯作孽者,间亦循格迁官;勤政爱 
民,异于常吏之为者,皆亲见其子之为太史、为侍御、为司道。 
      检讨二李公调元、骥无海甯令讳某、子侍御二戈公涛涿, 
归安分讳锦于司道三一故逝藩孙公含中、秀水分尔两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