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25部分

中国官场学-第25部分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有怠慢之意。忘形就容易不恭,不恭主人就会心生不敬, 
再劝谏主人就可能不再听取。我与光山的刘仙圃处得很融洽。 
仙圃做平湖县令时,曾要与我尽享谈论评说的快乐,我说 :“ 
待我离开你的那天遵命。”同事们大多讥笑我的话,仙圃对我 
并不惊讶。所以仙圃提升后,我的赠别诗中有“形迹略存宾主 
分,情怀雅逼兄弟真”的句子,大概是记写当时的事情。不宜 
经手银钱 
      公家的银钱收支,责任非常重大,事项非常繁琐,不只是 
主管刑事的幕及不能越职代办,即使是银钱俸禄的职掌会计, 
也只是通过账簿管理进出的数目而已— — 银钱的出入经手,就 
不是他们份内之事了。因为经手银钱,势必要计较节俭少用, 
过后必定成为惹嫌招怨的报由。况且所给权利的大小,有赖于 

…  55…

中国官场学                                                            ·154· 

上级的喜怒、意图。而公事经常败坏人品,所以容易出问题, 
并且帐簿只记一时银钱的收支,难以交代清楚,即使有不符合 
的地方也不能抹掉,怎么办 ?是自己巧立的吗?勿求全小节 
      进官府做事名义上是幕客,主人礼貌的多少是主人尊敬与 
否的区别所在。重要的礼节不能不讲。如果诚意不改,那么细 
小枝节必须从略。像饮食这类事情,应当看主人自己吃的如何, 
如果主人吃的一直很丰盛,对幕客又很节俭,这是主人心意不 
诚。如果对待幕客虽然俭朴,但是比主人自己吃的丰盛,这是 
主人礼貌有加,就不要再心意恳恳求完满,偏袒幕客了。文伯 
处因为说吃的肉腐烂了,就责骂、赶走了庙丁,文伯处对此事 
常常感到后悔 。所以后来的各位幕客从不因饮食的好坏责备 
人。至于主人所用的仆从,大多不懂重要的道理、规矩,切不 
可对他们词严色厉,或干涉他们以求得好转。对这些小过失, 
要权衡利害,以宽容为好,这也是远离嫌怨的一个方面。不要 
忘记本性,自轻自贱 
      卖文为生,不是快意的事情,所以不能有寒酸乞讨的外相, 
使主人看不起。你的本来面目是要时时念及吃有粮肉,念及家 
里有应该赡养的妻子儿女,这样自然就不会在粮肉之外拿出粮 
油馈赠戏于。念及家中有等待资助的亲人,有了钱自然就不会 
到戏子中博取欢笑。做幕客时节约一文钱,家中就多一文钱。 
家中不缺食用,就可脱掉在外做事的行装,何必年高体衰还长 
期为他人承担忧患呢!囚犯绝祀者尤宜详审 
      我的外舅王坦人先生做金山令时,我刚到平湖做幕客。杨 
砚耕是外舅的老朋友,当时他从山西来,说 :“雍正年间,我 
曾做虞乡的幕客,主人兼管临晋县。临晋县有一个疑案很久没 
有得到解决。主人向来以才干闻名,不几天就审问清事实二是 
弟弟殴打哥哥致死。于是主人当夜就点烛思量罪刑,写完裁决 

…  56…

中国官场学                                                             ·155· 

稿时,已过半夜了,没吹灭蜡烛就睡下了。忽然听到床上钩子 
响声,纱帐微开,主人以为是风吹动的,又睡了。过了一会, 
钩子又响,主人惊醒过来,只见纱帐已撩开在钩上,有一个白 
发老人跑在床前叩头。主人呵叱了一声,那老人就不见了,只 
桌上有纸翻动的声音。主人急忙起来,过去一看,是刚才写的 
裁决稿。他又反反覆覆仔仔细细审核了一下,罪责确实,并非 
冤枉。只是凶犯四代单传,他的父亲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死于 
非命,另一个又伏罪,这第五代就将无人祭扫了。这桩罪案本 
无可疑,却因疑拖久,大概是因为那位白发老人常常为后代祭 
祖而乞求可怜的缘故吧。主人因此撕毁了裁决稿,像以前那样 
继续存疑。后来听说当今的皇帝下大赦令,竟然因为这个罪案 
是疑案就宽恕了。”我听了这件事,就把它记了下来 。凡是遇 
到父子、兄弟共同牵涉人案犯罪的,尤其应当特意谨慎审理。 
定罪时有鬼物凭依 
      乾隆二十年间,浙江的司臬同先生曾为别人办理秋季的死 
囚犯大审。当时将近午夜,司臬同叫一小童提灯,亲自到处房 
间察看,各房室里都已灭烛睡得正酣。唯独一科室里的灯还亮 
着,司臬同在窗纸上舔了一个洞,往里看,有一个年老的官吏 
正手写文书,桌案前有一个白发老翁和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妇人 
各传左右。司臬同心里很是惊异。不一会儿,看见年老的官吏 
撕毁文稿,又书写起来,写完了,那妇人整整衣襟退下。那官 
吏又另拿一卷案宗,坐了很久,写了张条子,白发老翁做了一 
个长辑也不见了。司臬同同于是到公署传问那个年老的官吏, 
原来他前边写的文书是为台州奸请命案 ,本案犯是县里的学 
生,最初爱怜案犯有才,想请求缓期处决,后来请求失败,就 
检核造成命案的原委,改写了案情。后边写的是为宁波追索欠 
款牵涉殴打致死一案,最初想再问案情实况,后来心想争端是 

…  57…

中国官场学                                                            ·156· 

由于案犯在有理、情况紧急的情形下还手造成残废的,与逞凶 
打人不同,所以对他想缓期处决。那位二十岁上下的妇人是奸 
情命案里死去的妇人,那位白发老翁是索欠致死案犯的先人。 
官吏起草案稿不过是向上级请示,鬼都来探视,何况那些执笔 
定罪的重要官吏?难道能不谨慎吗?对自首者应网开一面 
      我在艉水县做幕客时,幕家(即今之办公室)在三堂的东 
面,再向东是内宅的大门,门外东南方是做饭菜用的厨房,楼 
建得宏大敞亮,楼梯年久朽坏,楼的西侧还悬挂着“爱日楼” 
匾额。碰到阴雨天气,这里能听到鬼的哭泣声。县令孙景溪先 
生询问公署中的人,没有人知道是何缘故。一位八十多岁的老 
年官吏说,康熙年间,有位县令的母亲喜欢念佛经,一才建了 
这座楼供奉佛像。雍正初年,一位主管刑事的幕僚姓胡,朗县 
人,盛夏天气不愿让人见到他,因而独自住在楼中,公事文书、 
饮食所需都用绳子吊上垂下。一天傍晚,忽听楼台上有惨叫声, 
几个人架了梯子爬上去,发现姓胡的赤裸身体仰卧着,自己持 
刀扎在暖部,肌肉皮肤已经害得像是雕刻画,血流满身。问他, 
他说 :“以前我在湖南某县做幕客,有一妇人与人私通,妇人 
的丈夫被私通者杀害,那妇人向官府自首了。我恐怕主人失职 
遭受处分,就做了访查缉拿的详细报告,并拟想判处那妇人凌 
迟— — 分割犯人肢体的一种死刑。刚才我看见金甲神带着那妇 
人上楼来刀割我的腹部,他人不知道啊 。”姓胡的朋友喊叫了 
一夜就死了。后来常看到楼台上有鬼影,楼梯也因此都揭了下 
来。孙景溪先生写了篇文章为他忏海,那鬼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现在不知道那厨房楼更改了没有。法律里明文书写,公之于众, 
就应小心对待委曲犯罪而又自首的那一条款,网开一面,刀下 
留人,这是自首者的求生之路。不执行这一条,导致自首者被 
判处死刑。这是死于我手,而不是死于法律。鬼出来害人,也 

…  58…

中国官场学                                                            ·157· 

是应该的。好动扶人手,莫开杀人口 
      谚语说 :“好动扶人手,莫开杀人口”。身居幕席的法官 
更应当把这句谚语诵之再三。以前吴兴县某人素以善于管理钱 
谷颇有名声,被与他一起做事的某公乙所轻慢。恰好某人甲老 
朋友的儿子在浙中做了大官,某人甲揭发曾轻慢过他的某公乙 
侵盗官家资财,这一阴谋竟然把某公乙定成大罪。罪刑刚刚判 
定,某人甲忽然自己咬自己的舌头,一直咬到舌根,溃烂致死。 
刚才读无锡县的各类文书,其中谷洛先生近稿记载他的乡人张 
希仲一事,尤其可以作为借鉴。希仲是归安县令裘鲁青官署的 
幕客。归安县有一个民妇与人私通,而与她私通的那个男人杀 
了她的丈夫,罪案确实,县令裘鲁青因为那民妇不是同谋,要 
将她释放。当时张希仲在堂,他大声说道 :“赵盾不讨伐逆贼 
就是杀君,许世子不尝药就是杀父,春秋时期有沫杀妄意的法 
律。这件案子决不可以宽容。”那位民妇最后竟然以死罪论处。 
后来,张希仲梦见一个女子怒发直竖、手持长剑扑胸而来,她 
说 :“法律本不该定我死罪,你为什么要急着置我于死地?” 
那女子用剑刀刺张希仲。第二天,张希仲梦中被刺之处疼痛剧 
烈。从此那女鬼每夜必来。张希仲只好回家躲避。回家不几天, 
那女鬼又寻到,而且更厉害可怕。请巫婆来观察,确实像梦中 
一样。张希件竟然就这样死了。某公乙侵盗官家资财有证据, 
依法当死,也应该受那位大官的惩办。某人甲所告虽然不是虚 
妄之词,但是意图在于泄私仇,他尚且遭受阻鬼祸害,何况那 
些喜欢传闻臆测不可证实的人呢?像张希仲诛杀妄意的说法, 
不是法官能忍心说出来的,应该被明克仇恨。我们这些人研读 
律法,辅佐治理,身担其任,自然不能曲法重罚或姑息宽容。 
如果不在其位 ,又怎么能忍心落井下石呢 ?仁慈宽恕能获福 
      我老丈人的母勇韩其相先生,住在萧山的迎龙闸。他在未 

…  59…

中国官场学                                                            ·158· 

作官的时候,对刀笔颇在行,在科举场上却很久失意,并且没 
有子嗣。客居公安县专搞处理刑事案件一事,没有一丝取功名 
的念头。雍正癸卯,梦神人招唤他,并告诉他说 :“你因为笔 
下造孽太多,已经把你的官运和后代削减完了。你现在在治理 
诉讼案还仁慈,这样吧,我赏你科举及第和后代,你赶快回去 
吧。”当时已经是七月上旬了。韩先生不相信这事 。到了第二 
天晚上,又做这个梦。韩先生回答说,考试的时间未到。神人 
说 :“我应当送你去。”韩先生醒后就赶快收拾行装,沿江而 
行,风送征帆。八月初二抵达杭州,恰好碰上中丞老官大量收 
罗未用的人才,将他们送到考场。韩先生果然高中,第二年就 
生了一个儿子。乾隆十三年,老文人山阴济源大司空卫公哲卫 
治方先生做淮安太守,问起旧时的幕友的情况。山阴姚升阶先 
生是我老丈人的老友。卫公哲先生便说,姚先生做了十余年的 
幕僚,无时无刻不考虑平息诉讼,偶然间得罪了一个人,就会 
在寝室里惶惶不安,无论吃喝行都不高兴,他真是一个仁慈的 
官,后来一定要光大。其实,那时姚先生的儿子只不过才在应 
乡试。但不久就补博士;弟子也在乾隆壬申中举,在肃州作官。 
后来以归养父母辞官,萧先生也荣获皇上颁发的奖,他仁慈的 
德行一直伴随终身,后来在庄园里安静养身二十多年。还见到 
大孙萧斌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