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23部分

中国官场学-第23部分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先大父曰 :“顷丁某言,汝闻否?虽多财,不足羡也。辣 
则忍,忍则刻,恐造孽不少,其能久乎?”复摩余项曰 :“省 
否?”封曰 :“省。”先大父曰:“省便好。”未几,丁君旅 
没,厥永年十五六,酷嗜饮博,不六七年,资产罄尽,妇亦死。 
遂流荡不知所终。余旧撰馆联所云“辣手须防人不堪者 ”,志 
先大父训也。 

                              择主人获益 

      前言就馆宜慎,犹为处馆言之。实则人品成败,所关尤知。 
盖寻常友朋,鲜能经年聚处,惟幕友之与主人,朝夕相习,性 
情气质最易染移。所主非人,往往远离其本。吴余初入幕时, 
借无知识,在外勇署二年,本甚预官事也。运至常州主海阳胡 
公,举目生疏,始凛凛自励。公官太守而自奉俭约,过于寒士。 
无声色嗜好,无游淡狂语。日未出,先仆从起坐书室,治官文 
书,夜必二更余万人内室。风雨寒署无间。每办一事,必撤始 
终反覆辩难,以求其是。尝言心之职思,愈用愈出。思字之义, 
以心为田。田中横竖二画,四面俱到,缺一面,便不成字。僚 
属号公三世佛,调过去现在未来无不周计也。余司书记,而公 
善余持论,遇刑名钱谷大事,必把其议颇多□荛之彩。余是以 
乐为知己用。既敬公正直廉勤,又以公之生年月同先君子。仅 

…  43…

中国官场学                                                            ·142· 

后先君子一日,益严事之。公亦雅器重金,有国士之目,礼貌 
视他友加等。故他友皆苦公琐细,不乐久居。余独相依六载。 
觉上身制事之道,师资不少,其后择主与公异辄不就。孔子曰: 
 “居是邦也。”其大夫之贤者。岂可苟焉已哉。 
      幕客亦宜早眠早起,常使精神有余,则虑事精详,下手周 
到。且主人就问无阻,日亲日信,可以随机尽言,每有宾主心 
迹阔略者未始不由于自疏也。 

                                玉成有自 

      余安贫自守,固禀二母训,不敢陨越。然玉我于成,临桂 
中堂陈公实有力焉,而人未之知也。往岁庚辰二月,余馆长洲。 
有某髯者,蛊余以利,调非此不足济贫。且诡邱前辈知名诸君, 
以相款动。并道余纳赂之术,余笑而不答。髯意余诺也。如其 
述来。严斥之。增赂以复。余甚恐,拟批提主讼人。髯来揭, 
大诧。余谢曰:主人意也,遂绝之。至七月。余归应乡试。代 
庖者,误为所惑。比余九月至馆,甫三日而事败,奉中丞访究, 
二人苍黄窜逸二中丞临佳公也。于是余私自幸,益惊然于法之 
不可试,利之不可近贞,初志以迄今未尝见叶于大人先生。盖 
数十年来,得力全在怀刑二字也。 
      余既书佐治药言四十则。示孙甥兰后。归里后,偶有记忆, 
又得二十六则。皆馆中所躬行而习言者命儿子继访录草,寄甥 
纪人前编,微事处额近果报,藉以相规,行益自勉也。乙己小 
春五日龙庄居士跋。 
      仆有题巫马期听讼台旧句,云听讼斯无讼,怀刑自措 

…  44…

中国官场学                                                            ·143· 

      刑,不谓适得此书之意。 

                            跋续佐治药言 

      余以佐治药言印本贻焕曾。后焕曾谒选人北上,挈其甥兰 
启过余叙别,联舫至吴门。兰启复出,焕曾续辰药言二十六则。 
卷卷然条省事之目,申辣手之诚,缀以徵应而自著。师盗所由 
及怀刑之益。盖仁人之用心深挚矣。余尝读双节堂赠言集录至 
赵太守书后具记。焕曾办平湖洋匪始末,以身之去就,争囚罪 
出入,卒得平反。慨然于焕曾之善禀慈训为不挠其志。及见芮 
明府书后,焕曾之举于乡也。其初卷未出房。夜有飞瓦示警。 
覆校荐售,则又晓然于天之所为报。焕曾以章二母之教者。固 
若是其乡应也。当焕曾总角时。其大父为更今名。早信世泽涵 
德,韬光必耀,复继以厥考淇尉公之廉惠。二母之贤节,其发 
迹固宜然。焕曾乡举即在洋匪狱后。则焕曾之佐治仁恕。不续 
遏佚前光之苦心。鬼神不既昭鉴之乎?读药言而知不敢负心造 
孽之语,誓于二母。读续药言而知或手不堪之联本于祖训。呜 
呼!焕曾之以佐治名也,其来有自矣。他日以佐人者自为推此 
心,而广之福世福身,又可易量乎哉!是为跋。乾隆丙午三月 
二十一日鲍廷博书于平江舟次。 

…  45…

中国官场学                                                             ·144· 

                        '续佐治药言'译文 

                      指控传唤应该谨慎周密 

       “省事”的说法,完全是难于办到的。一般说来,讼词里 
控告了许多人时,一定有讼师主持那件案子。有的讼师趁机发 
泄私愤,牵连他人;有的则偏护一方,罗列证据。诡计没有得 
逞,就在经办人身上找到解脱借口,想出百般花样抵赖。更有 
甚者,含沙射影,诬蔑同事串通一气,使为官者产生疑窦。所 
以考核案稿时,一定要细细权衡掂量,主判官在庭堂审讯,需 
要问及的人,才予以传唤,那么凡是要提审、释放的人,自然 
有准确无疑的因由。遇到万般刁难的状词,应该毫不迟疑地给 
于批驳痛斥,使讼师不敢肆意作假骗人,让李连的风气逐渐平 
息,没有罪过的人不致于受到连累。 

                                 【点评】 

      这一段话再三讲明:平息争端、调解人事确非易事。但“ 
要看平时的表现。如果品格端正,学识优良,对里里外外都恭 
敬诚恳,自然能实现他的意图,不用担心有人会使猾生疑。驳 

…  46…

中国官场学                                                            ·145· 

回告词不要草率 
      一个讼词到了官府,不只是告状。满怀愤怒,希望依法判 
决,讼师和差房也因有事可做而高兴。而讼词一旦被批示驳回, 
所有的人都串通起来,对此吹毛求疵:批语稍微不中肯,不但 
增加了原告的冤苦,而且使被告壮了胆。希望省事,反而变成 
多事了。杀人奸淫、偷窃抢劫,本不是常有的事情,一切口角 
争斗,大都属于近邻或亲家之间的小事情,双方不是亲戚就是 
老友,不是同族就是邻居,情谊深厚,经过几代人,一时间发 
生争端,并没有不可解开的仇怨。依次摘取他们讼词中的要害,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细致地开导,使弱者心平气和,强者怒 
气消散,自然有亲戚邻居进行调停。与其经过审讯判决后,费 
心一番而投入大牢,从而使此事平息,还不如在告状之初就进 
行开导,使双方友情保全,亲家和睦。 

                                 【点评】 

      这一条和前面的“省事”、“息讼”,都是反覆细说考核、 
批示呈上来的告词,其中的艰难和谨慎,可见一斑。作为主判 
官的助手,尽心尽力的重要处,也就在这儿。即使先生本人, 
平常竭心尽力的,也是在这里。文中指示批评处,正是传授秘 
诀,最应细细体会玩味。核实告词必须认清本意 
      俗话说 :“无谎不成状”,常常有控告最近事情的,却先 
叙述过去的事,引用别的事情,拐弯抹角以证明想说的事。其 
实,他的意图只在某一点上,而讼师轻率从事,以牵扯连累为 
技艺。一旦案子的主线和支脉不分,必然纠缠不已。还有开初 

…  47…

中国官场学                                                            ·146· 

的讼词只控告一件事,再交的讼词却渐渐有枝节了,有的甚至 
将枝节变成主线了,如果不懂得减裁,牢房的差役便从中捣乱。 
所以省事的方法,第一在于批示要清楚。人命关天空防牵连他 
人 
      从前,明朝的相国徐阶在执掌全国政事时,写家信告诫子 
弟,涉及到人命案时,不能株连他人,何况寻常百姓呢?我在 
乡下住时,看见人命案所列证人时,全家都惶恐不安,常见凶 
犯极度贫穷,却连累到告词的证人。所以在官府里读到禀报的 
状词,不是关键的证人,就吩咐主判官当场考查释放,不必叫 
他入城来。某人有嫌疑,需找人保释管制,在外等候审讯的, 
一旦审讯完毕,立刻追回有关取保的告令。但还是听说有公家 
已保释而遭人扣押的事。证人一天不回家,家人就一天也放不 
下心,怎么不担心在路上有可能出大事呢?一件案子,常常将 
当地的人牵连进来。而他们往往全是无辜的,所以尤其需要吩 
咐主判官禁止该事发生。考核有关案槁时,更应字字斟酌,以 
防株连他人。 

                                 【点评】 

      常常有人将既没犯罪也不能作证的人添进讼词里,十分之 
九都是株连无辜,完全应该舍去不问才是。侵占勿轻查勘 
      豪强侵占,是法律所不容的,如果是几代事业相承,又重 
新加以修整,或者本来不是公家产业,如果听任百姓处之,往 
往有地痞借故抢拿,勒索不成,就玩弄文词控告对方。一旦批 
准审理,一定要先调查,调查没结果,就须裁断。官府有时无 

…  48…

中国官场学                                                            ·147· 

暇顾及,那些地痞就与差人相勾结,事情还没了结,钱财已不 
够了。象这类找借口控告之人,多不是好人。如果能在他们呈 
交告词时严厉批评,使那些小人畏惧法律,才是上策。否则, 
催促主判官迅速断案,严加惩处被告,必定有暗地里享受其福 
的人。 

                                 【点评】 

      这段话详细讲述必须斟酌那些编造之说,应该准确把握。 
调查案子宜速结 
      涉及到田房、坟墓一类的案子,必须考核、断案。官府里 
的事非常勤苦,哪能每天在山林河畔行走?况且批示考核以 
后,凡遇催促断案的告词,没有什么令人费。动的。所以批勘 
最为容易。却不知道田界不清楚,常常容易酿成事故。如果按 
照地图辨明地址,考核计量券册上明白记载的内容,或批示断 
案,或讯问断案,自然能使人心服口服。万不得以需要批勘, 
须托主判官迅速断案,使建房或墓葬没有借口,保全的人也不 
少。到了出示批勘临近之时,一定有许多人在等候,特别注意, 
不能临期再更改。随时查验在押人犯 
      案里的犯人或证人,需要反反覆覆审问的,扣押管制、繁 
琐过堂之处常常发生。但是,扣押管制之弊超过坐牢。一般说 
来,犯人到车狱里,尚有狱官时常查询考核;扣押管制,便归 
差役安排,差役一不顺心如愿,就把犯人捆绑在污秽之地。一 
天到晚无所顾忌地虐待直到无所不为,甚至发展到酿成人命的 
结局,还牵连到主判官。如果犯人因偷窃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