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官场学 >

第18部分

中国官场学-第18部分

小说: 中国官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因为其中的缘故自在不言之中。亲民之吏与民一体 
      热爱老百姓的官吏 ,从情分上来讲应该和老百姓是一家 
人。何况我们这些在幕府中辅佐主人治理政务的人,本身也是 
来自老百姓呢!曾经见到过这样一些幕友,由于自己地位处得 
较高,居然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了,吃香喝辣,穿 
丝戴绸,渐渐地不晓得民间疾苦,忘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老 
百姓。在动手办事的时候,就不免忘乎所以,随心所欲地处理。 
有时他们坚持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但仍然强词夺理,巧言辩解, 
而主人也就委曲自己,按照他们的意思行事。这样处理公事, 
恐怕也就造了不少孽,做了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我在幕府中, 
辅助主人处理公务,无论事情的大小,一定得先冷静地坐上一 
会儿,然后为犯了罪的人设身处地地想想,同时也为他们的父 
母骨肉兄亲作一个全面的周全的考虑和计划。开始时是愤怒, 
接着才平静下来,再过一阵子才恍然大悟,觉得他们虽然犯罪 
却也值得怜悯同情。然后我再居中调停协商,找出解决好问题 
的最佳办法来,从而细心地推究审问犯人,从来都不轻易地对 

…  10…

中国官场学                                                            ·109· 

犯人施以刑具逼供。可是一样能从犯人口中了解得到真相,得 
到真实的口供。所以在犯人对自己犯罪事实招认不讳之后,很 
少有再翻供变化的事情。用这个办法居间调解纠纷,处理案子, 
常常得到上司的赏识。我也趁机表现出了才能,因此也就忙得 
不可开交,没有空闲的时间。所以辅佐主人治理政务,最忌讳 
的,就是心躁气浮及拘泥成见。 

                                 【点评】 

      幕宾行事的原则,贵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平正而不偏 
颇,切忌恃才傲物,目高于预;恃仗才能自傲,办事处理问题 
时就会意气用事,容易陷入僻陋之境地。另一方面,作幕宾者 
又忌没有才能,因为没有才能,在处理事务时就会拘泥不通, 
固执己见,缺乏权变通达,往往流于愚昧无知。僻陋和愚昧都 
不能为犯人设身处地着想,两种弊病同样足以败坏事情,误判 
犯人。可是两者相较,僻陋这忡缺点害人尤甚。要避免这两方 
面的毛病,必须人品和操守都要光明正大,道德和性情高尚坚 
定,遇事能通达权变,为人宽容而旷达,心平气和,临事镇定。 
这些品性都具备了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然而这样的人却实在 
是罕见的。但是也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改正这两种不足:愚昧糊 
涂者能够再往前进一步就会明白通理;僻陋而自持才高八斗的 
人,如果能退后一步则会公正持平地处理问题。那么这一进一 
退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呢?说穿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 
是“退”意味着虚心地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地学习;而“进” 
则是要务实地学习、读点书,才会不致于愚昧无知。不要轻易 

…  11…

中国官场学                                                            ·110· 

照搬惯例 
      已经办好了的案子就像已经磨研出来的墨汁一样,只留下 
了外表的形式罢了。如果一定要照搬前案的处理方式,以它作 
为标准办理手头正在办的案子,那就是刻舟求剑,办出的案子 
很少有恰当的。即使是同一个盗贼纠集团伙盗窃,事态情状很 
不相同也就导致各种情形不同;同一个人斗殴杀人,可是其起 
因、下手的情形却遇然不同。按照这个道理推导其他事情,没 
有一件事不是这个样子。人情事态瞬息万变,找不到完全相同 
的事情;稍微有一点儿不同之处。就会让人反覆推敲,大费心 
神。犯罪的人能获得生机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因错误而让犯 
人受到误判的原因也在这个地方。否则,对罪案不精细地辨别 
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而只是搬用以前对类似案件的判决, 
小则会导致览人翻供,使得办案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大则会 
产生误判,或者纵容了罪犯,也有可能冤枉了罪犯。因此不能 
不谨慎从事,千万不要轻易搬用以前的办案方式或裁决结论。 

                                 【点评】 

      办理案件不可先入为主,也不可没有主见。如果案件还不 
确实,不厌烦地研究审核,这就叫没有先人之见;案件既已确 
实可信,才开始办理记录囚犯口供文书,这就叫有主见。看书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笔记录下犯人口供的文书。既然说是记 
录下犯人的口供,就不应该有什么需要加以改动删除的地方, 
由此就可以知道犯罪的情形状态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自然 
有一条法律条文刚好和犯人犯的罪相吻合。那么又何必拿出以 

…  12…

中国官场学                                                             ·111· 

前办过的类似案子来照抄搬用,依样画葫芦呢?假如一定要按 
旧案子来办理。就不免在原有基础之上加以增删修改。要知道 
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贻误事情,后果不堪设想。诈案慎 
勿轻办 
      倚仗亲信办事的官僚,喜欢把自己所信任的人作为耳目, 
去访问调查公事。他所倚仗信任的人,往往又是些徘徊于私人 
利益,或者为见识所限制的,鼠目寸光的人,这些人未必都是 
些值得深信的人。作为一个主事官员听信身边的亲信,原本就 
是靠不住的,这完全要他身边的幕宾主持正义,坚持公道,不 
被他们的各种漂亮理由改变自己的原则。如果一个主事官员, 
听从亲信的话而有了成见,再加上身边的幕宾把一些虚假浮夸 
的言辞作为确凿的证据,那么就很少有不把事情搞糟的。官员 
处理的事务,妙在要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样才能够虚心听取各 
方面的意见,进而加以判断。完全把传闻作为主要渠道,就会 
陷于迷雾之中,而且一有行动就会磕磕碰碰,障碍颇多。所以 
查访案子宜于谨慎,也不要轻易去做。幕务之要在于勤 
      处理幕府政务,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勤勤恳恳地勉力做好一 
件事情。只要你身在衙门中服务,就不仅仅是你一代人而是连 
带以后的好几代人都得继续从事这一工作 。在处理日常公务 
时,多拖延一刻时间,就会多拖累一刻才能办好。这就好像乡 
下人进城办事情一样,如能在中午之前办好了,马上就可以回 
家。如果过了中午都还没有办成,那就只好在城里找个地方住 
下来。如此一来,不仅要多花费些钱,还白白地荒废了当天要 
做的其他事情。小民百姓哪个不是靠自己的劳力来养活自己, 
耽搁了一天应该去做的事,就会减少养活自己一天的费用。那 
些看管监禁起来随人,更不能够忍受这种事情。因此衙门中人 
办事切忌拖延,况且一有了事情就立即动手办理,就会头绪清 

…  13…

中国官场学                                                             ·112· 

楚,调查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一天堆积一件事,那两天就堆 
积了两件未处理的事。没有处理的事难得越多,以后做起来就 
越觉得干头万绪,难于处理;情势迫不得已时,办理起来也就 
不能不草草率率敷衍了事,以搪塞责任。而那些满怀私欲的讼 
师以及奸角的役吏,也就会趁机混水摸鱼,从中渔利,以饱私 
囊,真可谓各种弊病层出不穷,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可胜数,用 
语言也难于表达清楚。就好像小船儿在市区河道中行驶,来的 
 自来,去的自去,根本就不必担心河道会阻塞不通。可是一只 
小船停留不前,随着就会有十只、一百只小船被堵在河里,这 
样一堵就是一整天。由此可知,能够勤勉工作,即使做复杂的 
事情也会觉得闲暇有余,闲暇会使人内心清静平淡。如果工作 
不勤勉,即使于很简单的事情也会忙忙碌碌,忙碌会使人神昏 
意乱,当然也就干不好任何事情。 

                                 【点评】 

      古人云 :“勤奋能弥补笨拙。”又说:“事情的成功在于 
勤奋。”所以才识愚钝却勤勉工作的人,干起事情来也会很顺 
畅。才思敏捷而勤勉的人,一定会把事情办得更好。孔子作为 
一代圣贤,还努力地工作,而在幕的宾客学问见识极其有限, 
难道还敢懈怠疏忽吗?须示民以信 
      当官的能够守信用,人们就会对他敬服。我们这些作助手 
的人,必须首先做到讲信用。凡是批示发文呈状、审理诉讼案 
件,这些事的日期都有一个确定了的原则。因此人们都可以按 
照日期办事情,不会担心浪费时间,荒废事情。日期定得早些 

…  14…

中国官场学                                                            ·113· 

的,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即使规定了严格的日期的, 
由于其它原因而稍微推迟了,也不会导致人们的埋怨和不满。 
但是想要当官的人守信用,作幕宾的人首先就不要失信于人。 
因为如果当官的人失了信,幕宾还可以尽力弥补。而幕宾自己 
先失了信,当官的有时就会乐于顺从。当官的人公事繁忙,有 
机会偶尔抽个空子休息一下,就会使事情超过原定日期,这就 
完全要靠作幕宾的人随时勤勉工作了。至于幕宾不能够严格地 
按既定日期办事,而当官的人又把这作为拖延的一种藉口,那 
么当官的人不讲信用,起码有一半的责任在幕宾身上, 

                                 【点评】 

      开仓赈济百姓,既已出了告示定了日期,饥民们就将会从 
四方八面赶来,万万不能再更改日期,导致误伤老百姓的生命。 
如果告示中定下的日期本来就很近,而想和以更改,早些发放, 
那么就越早越好。 
      考试更应该仔细斟酌衡量时势,定期出告示,不能轻易加 
以更改。假如不加注意,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应考的读书王子 
议论不平,严重的会导致他们作为籍口罢考。其他的事如卖粮 
食,出借钱粮,检查核审老年人和残废人,以及发放御寒棉衣, 
发放口粮等事,凡是牵涉到大多数人的,都可以加以类推。勿 
轻出告示 
      条文教令及发布命令,是把一件事情公布出来,让人知晓, 
原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但是必须是所要公布的那件事关 
系重大,一定得指出其中用途和弊端,让老百姓都晓得事情的 

…  15…

中国官场学                                                            ·114· 

原委,或者劝戒勉励,或者警戒注意,而非满纸空话套话,才 
会有用途。假如文书官吏把它当成一张没有用途的废纸,缙绅、 
土子、百姓也把它看成是老生常谈、形式主义,是抄录以前的 
稿子,随随便便地涂抹两下的结果,那么张贴告示就没有一点 
必要。因为这样不仅是省事的好办法,也算是为老百姓多造点 
福。我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