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内线 作者:钟连城 >

第44部分

内线 作者:钟连城-第44部分

小说: 内线 作者:钟连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经说过,江南市地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你,今天我们正式接上了头,就算是完成了一半任务,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那就是保证你的安全!”
  “谢谢,谢谢贵党如此看重我!”李自重感动地说。
  “我们深知
  国民党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你的监视,因此我们很早就派人打入了军统组织,有他在,就能及时掌握特务组织的一举一动,他就是你的守护神!“
  “难怪你们如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李自重深有感触地说。
  “我很高兴,我的使命终于能够完成,今后千斤重担就落在他的身上了。”说到此处,梁天舒顿了顿,很慎重地对李自重说,“这位同志叫‘报春鸟,’今后如果我有了不测,他会和你联系的。”
  “报春鸟、报春鸟……”李自重反复吟念着。
  “这几天我什么也不想,就当自己是傻瓜什么也不知道。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再想问题时思路非常清晰。我发现我们与江南地下党的较量就像是两个
  拳击手在比赛。虽然连续几局我都占了下风,但对方的消耗也不少,甚至是元气大伤。楚团长,你听懂了我的话吗?“张醉看着楚立言问道。
  “你是说共产党已经没有多少招数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张醉点着头,“我认真回忆了从我来到江南市直到现在的点点滴滴,发现我们身边这个地下党的作案手法有很大的变化。我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在我没有来到江南市之前,他是直接把情报送到云霓绸庄,我来了之后,再由他的交通员姜方祥转交;姜方祥暴露后,又换了两个人——一个收破烂的,一个小鱼贩;现在这两个人都不敢露面了,所以,他要与上级联络是越来越困难了。”
  “莫非他们还没有联络上?”楚立言睁大了眼睛。
  “不,他们绝对已经取得了联络,以他们的精明,事前会设计出几套方案,一套方案报废后马上启用下一套——我想他们现在使用的是最后一套方案!”
  “什么最后一套方案?”楚立言的思维跟不上趟了。
  “通俗点儿说就是这么回事——这个共产党因为多次作案露出蛛丝马迹,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甚至是怀疑,所以,他的行动就不可能很自由,也就是说,他的交通员如果不是宪兵团的内部成员,他的情报就无法送到上级手里!”
  “组长,你的分析太精辟了!”楚立言由衷地佩服道,“楚某真是不得不服,不得不服啊!”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集中精力找到这个交通员!”
  “组长,我知道你已经有了找到这个交通员的办法了。”
  “老楚啊,你把我估计得太高了,我没有你想像的那么神乎,办法还得我们一起来想!”张醉叹了口气说,“全团一千多人,你能一下子认出谁是共产党交通员吗?”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路,共产党交通员少不得也有他的行动规律。”楚立言说。
  “老楚说得太对了,经你提示我还真是想出个笨办法来了,这个共党交通员少不了要外出与同伙接头,而接头的地点必定是诸如茶楼、酒店和舞厅之类的隐蔽场所!你认为这些场所哪一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觉得舞厅的可能性最大,那里人多且身份复杂,彼此都不认识,更重要的一点是音乐声可以掩盖私底下的交谈。这套手法共产党用得最多,一旦暴露换一张新面孔,又可以继续以同样的方法接头。”
  第三十一章舞厅致命线索(3 )
  “老楚,你的分析太精辟了!好,我们就从舞厅入手,查他一个水落石出!”张醉兴奋地说。
  “全市的舞厅一共有十多家,每家都查?”楚立言问道
  “先从最近、最大的查起,既然是传送情报,不可能选择一个很偏远的舞厅做接头点,这样既不方便,去的次数多了也容易引起怀疑。”
  “那就从聚缘舞厅开始查吧,明天我把那里的老板李永红叫来。”
  “不,还是我们去,李老板那里,此事万万不可张扬。”张醉叮嘱说。
  自从小马那天深夜被朱永小叫走后,一连几天没有任何消息,罗肃的心情用“度日如年”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小马临走时说过,无论如何第二天他会有消息回来,如果没有,那就是出事了,要组织不要再记挂他。
  可以肯定,小马已经出事了。这一点罗肃、姜方祥、钟化来都达成了共识,但具体出了什么事?是牺牲了,或是被捕了?谁也无法料定。不仅如此,他们还关心任务是否完成,“报春鸟”是否安全。一连几天,钟化来早出晚归打听情况,都没有任何结果。
  由于没有心情,罗肃每天都是很晚开门,很早打烊。这天太阳才刚刚坠下西山,罗肃就准备关门打烊,这时候钟化来挑着货郎担回来了——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蒋记杂货店的外卖货贩。
  钟化来进屋后,罗肃不敢再问,害怕又是一无所获。罗肃把铺门关上来到后院的时候,钟化来和姜方祥已经坐在房子里。
  钟化来很快就开口了。
  “老罗,你的估计没有错,这几天夜莺、小朱、小马都没有机会传送情报出来。”
  “他们都被捕了吗?”罗肃的心悬了起来,他既想尽快知道结果,又害怕是坏的结果,“你今天能有消息回来,说明他们已经自由——最起码有一个人是自由的。”
  “是的,今天我跟‘夜莺’接上了头,有好的也有坏的消息,不知道老罗希望先知道哪一类消息。”
  “先说好的吧,”姜方祥插言说。
  “先听好消息,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我们的中心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钟化来说。
  “夜莺与李自重建立关系了?”罗肃、姜方祥几乎是异口同声。
  钟化来点点头:“如我们所料,李自重早有此意,但他疑心太重,害怕上当,所以一直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这次‘夜莺’找准了机会,终于取得了他的信任。”
  “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向上级汇报,为夜莺同志请功!”罗肃兴奋地说。
  “坏消息是什么?是不是小朱、小马同志……”姜方祥迫不及待追问道。
  “你们都猜到了……”钟化来的表情立刻悲痛起来,“小朱、小马是我党最忠诚的战士,他们为了保证‘报春鸟’同志不暴露,在晚上刺杀苏子童未遂的情况下,毅然冒着生命危险于第二天清晨赶在张醉之前把苏子童打死。”
  罗肃红着眼说:“他们是我党的英雄,党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
  “所以,”钟化来望着罗肃说:“夜莺同志向组织提出要求,如果要记功,千万不能记在他头上,要记在小朱、小马的头上,他俩不仅保证了报春鸟同志的安全,还因为他们的牺牲促成了李自重对夜莺的信任。”
  “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功臣!现在让我们为小朱、小马默哀三分钟!”罗肃宣布道。
  三个人脱下帽子,朝独立师的方向低头默哀……
  三分钟过后,大家戴上帽子,钟化来说:“老罗,还有件事‘夜莺’同志要我向你汇报,独立师不少中上层军官都非常关注时局,他们能够看到的仅限于《党国之声》,这种报纸纯粹一派胡言,很少有真实的东西。因此,他们十分怀念我们办的《春声报》,希望我们能尽快恢复《春声报》的发行。”
  “宣传舆论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春声报》这么多年的铺垫工作,李自重绝不可能这么快就转变过来。现在是关键时刻,当然希望尽快恢复《春声报》的发行工作,可是我们先期潜伏的同志牺牲或暴露得差不多了,这项工作由谁来做呢?”
  第三十一章舞厅致命线索(4 )
  “夜莺同志说,暂时由我把报纸直接给他,他负责这项工作。”钟化来说。
  “不行,夜莺同志做这项工作太危险了!”罗肃不同意。
  “我也是这么说,可他说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个人的安全对组织来说不是很重要了,所以他坚决要求干这项工作。”
  “多么优秀的同志啊!”罗肃感动得几乎流泪,很久才说,“那就只能这样了。还有,报春鸟这边好久没有消息了,他应该清楚组织在牵挂他。有时间你去接头地点会一会云雀同志,最好姜方祥同志跟你一道去,万一有意外他可以掩护你。现在我们的组织再经不起损失了。”
  聚缘舞厅老板李永红坐在经理室里,一位迎宾先生向他鞠了一躬,然后汇报说:“老板,外面有两位先生想见您。”
  “他们是什么人?”李永红板着一张马脸问道。
  “一位是宪兵团的团长,另一位不认识。”迎宾先生回答说。
  “把他们请到贵宾室,我马上过来。”李永红下旨道。
  李永红整理一下衣冠,然后离开办公室。贵宾室在三楼,那里环境清静,设置豪华,是专门用于接待江南市上层政要的。
  李永红赶到贵宾室时,楚立言和一位陌生客人已经坐在沙发上,服务生正在为他们沏茶。
  “稀客、稀客,楚团长过来怎不先打声招呼,我好派专人迎接,得罪呀、得罪!”李永红夸张地客套着,然后看着张醉,“这位贵客是……”
  “哟,这位是梁主任,新来的。”楚立言转对张醉,“梁主任,这位就是我常跟你说的李老板,他可是位了不起的生意人啊!”
  “惭愧,惭愧,梁主任以后多关照,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主任,将来必定前程无量,不知我李某人是否有福气认梁主任做兄弟……”李永红套近乎说。
  “李老板不必客气,今天我们是有事情找你谈谈,先坐下再说。”张醉不冷不热地说。
  “把门关上!”李永红用另一副面孔对他的服务生说。服务生于是早早退出贵宾室,随手把门带上。李永红马上又换上一张献媚的笑脸在张醉对面坐下,“不知梁主任要谈公事还是私事?”
  “现在是部队的上班时间,这个时候过来当然是办公事。”张醉说。
  李永红眼睛转动着,马上换上了一副可怜相:“主任啊,这年头生意难做呀,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从不违法乱纪的店子生意难,梁主任是初次来,楚团长是知道的,社会上流氓地痞成群,进舞厅不给钱不说,还经常敲诈勒索,若不是楚团长——”
  “李老板你误会了,”楚立言打断李永红的话,“梁主任今天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帮个忙。”张醉冲着李永红一笑,笑得高深莫测。
  “二位长官真是太看得起李某了,能为你们效劳是聚缘舞厅的无限光荣啊!请讲。”李永红此时的表情十分僵硬,他不知道要帮的忙有多大,如果是牵涉到钱的事他更敏感。
  “这些人你认识吗?”张醉把一摞照片递给李永红。
  李永红扶了扶眼镜看了一遍又还给张醉,说:“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认识的这部分你觉得他们有什么特点——比如从事什么职业?”张醉提示说。
  “认识的这些人都是你们宪兵团的。”李永红见没有谈钱的事心情已经放松,“我很少去舞厅,刚才迎接你们的那位小伙子认识的人多。”
  “麻烦李老板把他请来。”张醉心下欢喜起来。
  “什么请,他担当得起‘请’吗!”李永红冲着外面喊道,“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