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内线 作者:钟连城 >

第4部分

内线 作者:钟连城-第4部分

小说: 内线 作者:钟连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二十六份《春声报》。二十六份《春声报》是通过邮寄方式投递出来的,寄信地址分别是江南市的二十六个邮寄点,寄达地址却无一例外都是独立师。经核对,二十六个收件人都是独立师连长以上的军官,其中就有苏子童。也就是说,除了苏子童,独立师内部至少有二十五个各级军官长期受到《春声报》的影响,问题之严重超出了预计。
  惟一值得庆幸的是,李自重及其核心成员不在二十六人之列,否则事情将更不可收拾。
  功莫大焉的舒祥林坐在值班室里久久不愿离去,张醉表扬道:“舒连长干得不错,适当的时候我会请示上级给你嘉奖。”
  “嘉奖不敢当,为党国做事是职责使然,只希望尽快找到他们的组织。”舒祥林说。
  张醉点点头,双手攥着信件说:“舒连长有什么高招?”
  “高招谈不上,一点愚见而已。”舒祥林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清了清嗓子说:“我认为这二十六封信就是二十六条重要线索,我们只要把这二十六个人抓起来逐一用刑,就不愁他们不供出共产党组织。”
  “舒连长说的办法二位认为怎么样?”张醉把目光投向楚立言、楚香雪。
  “这样不妥,二十六个人都抓起来目标太大,难免会打草惊蛇,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他们秘密监控。”楚立言说。
  楚香雪接过话茬说:“舒连长的办法直接、可用,楚团长的方案则周到、保险,在这里我只做一点点补充——这二十六个人都是共产党吗?如果是,他们对共产党内部的消息早已耳熟能详,干吗还要通过报纸对他们进行宣传?而且发行这种报纸需要担很大风险,共产党不会这么弱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二十六个人都不是共产党,属于中间分子,是共产党争取的对象,为他们担风险才价有所值!”
  “很精辟,很精辟!”张醉率先鼓起掌来,“楚秘书,下一步工作应该怎样开展?”
  “张组长已经安排得相当周到,我就不必在关公面前舞大刀了。”楚香雪红着脸说,“邮检工作很重要,可以切断共产党的宣传,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对找到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意义不大。”
  舒祥林走后,为了迎接新一轮的工作高峰到来,三个人商量必须轮流值班,每人八个小时,二十四小时值班室都不能缺人。楚立言当即提出他值第一班,并催促张醉、楚香雪回房休息。
  “这几天大家都没有休息好,女人比男人耐劳,还是我来值头班吧。”楚香雪说。
  “楚秘书说的有道理,楚团长,我们还是听她的安排。”
  张醉的疲倦已经到了极限,如果让楚立言当头班他有点不放心。
  楚立言见他们两人意见统一,看了看手表,于是自搬台阶说:“现在是八点,下午五点我来接替香雪。”
  张醉离开值班室并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在各处巡视了一遍,然后就来到了大门口。负责警戒的李如有老远就向张醉敬礼。
  “小李,有情况吗?”张醉例行公事地问道。
  “报告张组长,没有什么大的情况。”李如有回答说。
  “没有大情况,那就是说有小情况啰。”
  “是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想进来邀请里面的人出去吃喝嫖赌,都被我轰走了。”
  第三章密不透风(2 )
  “我们内部有人外出了吗?”张醉的口气变得认真起来。
  “张组长已下了命令,没有人敢外出,只有——”李如有打住了。
  “只有什么?”张醉鼓励道。
  “只有楚团长的保姆李曼娥总是找出种种借口想出去,先是说要给楚团长买烟,我派人代劳了,她又说要买菜……”
  “她到底出去了没有?”张醉急切地问道。
  “当然不敢放她出去,万一走漏了风声,我可担当不起。为这,我被她骂得半死。”
  “你做得对,在这紧要关头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张醉说着就要离开。
  “组长,还有件事要请示你,厨房已经两天没采购了,大师傅说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吃饭怎么能为党国效命。马上通知大师傅开一个礼拜的采购单,要那些粮油贩子送过来。”
  张醉回到宿舍,把闹钟调到下午四点十分,然后才敢放心睡觉。
  三轮车驮着满满的两车粮油、蔬菜来到宪兵团大门口。
  “你们宪兵团为什么一次买这么多菜呀?”菜贩子一进大门就向负责警戒的卫兵打听。
  卫兵不敢擅自回答,望着李如有。
  “只管卖你的菜,问这么多废话干吗!”李如有叱道。
  “你们以前的菜都是我送的,一天要多少我心里有底,这些菜够你们吃一个星期……是最近物价要上涨了吧?”
  “啊呀,如果物价上涨,一次卖这么多粮油我可亏大了!”粮油贩子后悔不迭。
  “看把你急的,还来得及啊,回去后多进一些货不就行了。”菜贩子提醒说。
  “说的也是。老弟,让我先结账,我得赶紧回去。”
  “你想发财,我就不要发财了?”菜贩子不满意。
  两个贩子结账后厨房却说没有现金,要去财务室领取。于是卫兵才领着两位一起走。
  粮油贩子、菜贩子跟着卫兵走了一阵,突然感到不对劲。
  “不是去财务室吗?你要领我们去哪里?”粮油贩子问道。
  “去了就知道了,问这么多干什么!”卫兵没好气地回答。
  “这里好像是仓库,难道财务室在仓库里吗?”菜贩子也质疑。
  “少啰嗦,快进去!”守门的卫兵叱道。
  两位贩子尚未回过神来,已经被推了进去,仓库铁门“咣当”一声关上了。
  “放我走,我要回去做生意!”粮油贩子大叫道。
  “到了这里你就安安心心呆着吧,既来之则安之。”后面一个声音在说。
  粮油贩子转过身,当他认清了对方,吃惊地说:“这不是砚池塘的刘少熊吗?你怎么在这里?”
  “这不是油老鼠吗?你怎么也在这里?”刘少熊回敬道。
  楚立言一觉醒来,伸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接班的时候到了。
  楚立言一边穿军装,一边往外赶,李曼娥叫住他,“喂,喂,喂,不吃饭就走吗?”
  经李曼娥提醒,楚立言才发现真的很饿,于是又折了回来。
  楚立言坐在餐桌上,李曼娥一样样摆上饭菜,他皱了皱眉头,说:“怎么全是干巴巴的东西?”
  “你问我,我还要问你呢,你到底还是不是这里的团长?”李曼娥的声音高八度。
  “这跟吃饭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现在还能吃到干巴巴的菜,过几天就要啃石头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这团长是个虚职,权力都在别人手里。我是你的人,连进出的自由都没有,就这个意思。”李曼娥没好气地说。
  楚立言总算听明白了,一边扒饭一边说:“这段时间是非常时期,你别添乱了好不好,要出去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立言,”李曼娥的语气温柔了起来,挨近楚立言坐下,“我俩名义上虽是主仆关系,实际上跟夫妻没什么区别,所以你们家的事也就是我的事。”
  第三章密不透风(3 )
  “想说什么没必要拐弯抹角。”
  “我觉得你的侄女和那个张组长——”
  “你别瞎说,他们是工作关系。”
  “你不信?我是亲眼见到的,那天晚上我路过刑讯室,发现两个士兵坐在外面,而里面亮着灯。我很奇怪,春寒料峭的,不躲在屋里到外头干什么?当时我就有了怀疑,我借口找你要进去,他们偏偏不让……后来我就躲在旁边,没多久果然发现你侄女和那个姓张的一起出来了。”
  “他们在谈工作,这有什么奇怪的。”楚立言不以为然地说。
  “谈工作还得有人把门?准是干那个事!”
  “看你越说越不成体统,我要去值班了。”楚立言匆匆喝了几口汤就搁下碗走了。
  楚立言走进办公室,楚香雪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晚了几分钟,睡过头了。”楚立言笑了笑,“有什么情况吗,楚秘书?”
  “那我走了,我的工作都记在值班记录本上。”楚香雪说完就呵欠连连。
  楚香雪走后,楚立言百无聊赖地枯坐了一会儿,想起该干些什么,摸摸身上,才发现香烟没有了。
  下午4 点10分,闹钟铃声准时响起,张醉醒过来,已经睡了8 个钟头,感觉轻松多了。肚子有点饿,简单吃了点饼干,便径直来到大门口——他不急于去值班室,知道那里白天不会有事。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大门口,害怕消息从那里走漏出去。
  这个时候负责大门口警戒的是丁一卒,张醉走过去拍着丁一卒的肩膀。
  “有人外出吗?”
  “楚团长去那边的店子里买了一包香烟,其他没有人敢外出。”丁一卒回答说。
  张醉才注意到,在宪兵团大门斜对面的路边上有一家便利店,由一位老头经营,出售烟酒及一些小杂食。
  “楚团长回来时还有什么人在店里呆过?”
  “楚团长才刚刚回来,那店子主要是做宪兵团的生意,老头姓叶,只要这里没人外出,基本上是没有人会光顾那个店的。”
  “我想买两瓶酒、两包香烟,我的钱包忘记带在身上了,小丁,你能不能要叶老头把东西先给我,你领他去仓库那边取现金?”
  “没问题。”丁一卒一听便明白张醉的意思。他跑到便利店不知说了几句什么,叶老头就乖乖地把东西给了他,关上店门就跟着过来了。
  楚立言坐在值班室抽烟打发时间,这时他看见张醉手里拿着两瓶酒进来。
  “张组长,请谁喝酒啊?”
  “没请谁,就请你。”
  “请我喝酒?总得有个由头吧。”楚立言不解地望着张醉。
  “我们的工作很快就要有重大突破,难道这不算由头吗?”张醉把酒放在桌面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重大突破?何以这么肯定?”
  “我算准了时间,《春声报》是周报,一个礼拜一期,上一期从邮筒到投递点再被我们带到这里,一共需要四天时间,现在又过去了两天,今晚正好是地下党向邮筒投寄报纸的时间。”张醉语气肯定地说。
  “组长的分析确有一定道理。但万一共产党不投寄了呢?”
  “如果是这样,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走漏了风声。”
  “那就等着吧,我也希望喝到你的酒。”楚立言说。
  “不是希望,是一定有酒喝。没看到酒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吗?”张醉笑了笑。
  “煮熟的鸭子还有飞的时候,不到最后揭底,恐怕……”
  “煮熟的鸭子本身是不会飞的,但确实不排除突然不见的情况。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通常只有一种可能——内部出了奸细,把鸭子偷走了。楚团长难道你敢肯定我们内部真有奸细?”
  “张组长如此稳操胜券,难道你敢肯定我们内部没有奸细?”楚立言半开玩笑半抬杠道。
  “我当然不敢肯定,但最起码我有自信。我把这一次行动的消息封锁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就算真有奸细,他也无法把情报传递出去。”
  第三章密不透风(4 )
  “传递情报是奸细的天职,要知道这世上没有流不出的水,也没有传送不出的情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