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贼巢 >

第37部分

贼巢-第37部分

小说: 贼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旁边,摇滚歌星布鲁斯·斯普林斯迪恩正在做仰卧举重。穆赫伦心中称奇:“斯普林斯迪恩看着真棒。”他上次见到斯普林斯迪恩的时候,斯普林斯迪恩与其他35岁的男子没什么两样,很纤瘦,肚皮也有点鼓,而现在,他看上去又结实又健美。穆赫伦对斯普林斯迪恩不熟,但他体形的变化使穆赫伦对自己的体形更看不惯了。
  与马丁·西格尔一样,穆赫伦在工作中的压力很大。到目前为止,1984年的业务一直像过山车一样,他年初时做得很好,接着春季很差,而夏季又扶摇直上。但是,穆赫伦感到自己心情越来越忧郁。这种心理问题有好几年了,现在他才重视起来。他知道他是一个临床上的躁狂抑郁症患者。他几乎总是很“亢奋”,精力旺盛,睡眠很少,许多事情做起来没有节制,如滥饮、狂欢、沉迷股票分析等。他在服用一种叫锂(lithium)的药,这种药有助于控制他的情绪。但他逐渐发现这种病四年一个周期,周期到来的时候,他有时会极度抑郁,产生自毁倾向,这种心境能持续好几天。在那些时间里,他经常想到自杀。那年夏天,他感到这种心境又要来临了。他对去公司上班越来越没有兴趣,想辞掉在斯比尔·利兹和凯洛格公司的工作。
  接着,8月的一天下午,他突然听到妻子南希一声尖叫。他赶紧跑过去,发现他们领养的18个月大的儿子淹在了游泳池里。穆赫伦以前当过救生员,他立即把孩子从水里捞上来,这时孩子已没有呼吸。穆赫伦对孩子进行人工呼吸,他动作很轻,小心不伤及小孩的肺部。终于,孩子呛出了堵在嗓子眼里的水,穆赫伦夫妇赶紧接着把他送到医院。四天后,孩子恢复了正常。
  这次事件对穆赫伦影响很大。他感到,如果那天他不在家,儿子就活不过来了。第二天,他到斯比尔·利兹和凯洛格公司,告诉他的合伙人:“我不来上班了。”
  辞职后,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穆赫伦全力投入健身运动。通过与斯普林斯迪恩进一步接触,他发现两人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他们都在拉姆森住,都35岁,都每天花大部分时间在健身房锻炼,而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并不多。他们都不用早早起床。斯普林斯迪恩喜欢熬夜,而穆赫伦几乎就不睡觉。穆赫伦喜欢音乐,在斯普林斯迪恩这位词、曲、唱全能歌手成为大明星以前,穆赫伦就已经是他的歌迷了。穆赫伦以前还是一位打击乐迷。像穆赫伦一样,斯普林斯迪恩做事很投入,他也坚持这样的观点:凡是值得做的事,就要忘我地去做。因为情趣相投,他们不但一起健身,还一起出去游玩。他们在离穆赫伦作为投资购买的海滨俱乐部不远的大西洋近海上玩气滑板,并带领家属一起在洛基山玩高山滑雪。不久,穆赫伦就把斯普林斯迪恩视为最好的朋友。
  穆赫伦从斯比尔·利兹和凯洛格公司辞职后,有一天在家里接到布斯基打来的电话。布斯基态度很不好地问:“你为什么要辞职不干呀?”他似乎对穆赫伦的解释很不满意。这个时间正是西格尔开始疏远他的时候,他一定对再失去穆赫伦这个信息源感到不安。此后布斯基很久没有再给穆赫伦打电话,直到出现皮肯斯的一起交易陷入麻烦的消息。这时布斯基给他打电话探听有关信息,因为他知道穆赫伦与皮肯斯是好朋友,两人肯定有这方面的交流。“发生什么事了?”布斯基问道。穆赫伦回答:“我一点都不知道。”他确实没有这起交易的消息。布斯基嚷起来,坚持认为穆赫伦与皮肯斯有这方面的联系。
  其他华尔街的同行和朋友经常给穆赫伦打电话,劝他回去工作。拜厄和斯特恩斯公司负责人阿伦·C·格林伯格竭力挖他去加盟。但是,穆赫伦都拒绝了,宁愿炒炒房地产和与斯普林斯迪恩一起健身、游玩。然而,当斯普林斯迪恩开始筹备他的1985年“生于美国”专题巡回演出时,穆赫伦开始坐不住了。斯普林斯迪恩马上就要出发了,两人要分开了。穆赫伦开始怀念起他的老本行来。
  富有的贝尔兹伯格家族主动向穆赫伦提出帮他设立一个自己的公司,穆赫伦同意了。他开始筹集资金,最后筹得6500万美元,以此作为新公司的启动资金。这个新设立的公司叫做杰米(Jamie)证券公司,Jamie一词是由穆赫伦的全名(John??A.Mulheren)和他的合伙人以色列·英格兰德(Israel Englander )的名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穆赫伦给布斯基打电话通报了此事,布斯基给他提了一些融资方面的建议。穆赫伦还随时向布斯基介绍自己新合伙人的情况。布斯基突然又成了穆赫伦的朋友,率直的穆赫伦急于像以前那样取悦他。
  杰米证券公司1985年7月开业的时候,穆赫伦立即接到了布斯基的电话。布斯基知道穆赫伦有许多资金还没有投向市场,对他说自己急用现金,想卖给穆赫伦一些股票。穆赫伦买吗?如果买,买多少?穆赫伦出于帮忙,提出买1000万美元的。
  于是,布斯基让他的交易主管迈克尔·戴维多夫接着与穆赫伦进行具体联系。“伊凡说你要帮我们的忙。”戴维多夫对穆赫伦说,然后提出卖给穆赫伦33万股尤纳考公司的股票。穆赫伦表示同意。
  “好,”戴维多夫继续道,“我把这些股票卖给你,可能还会把它们买回来。这对你不会有什么影响,你一分钱都不会损失。”突然,穆赫伦明白了,布斯基是要把他的这些股票“寄存”在他这儿,让人觉得股票是穆赫伦的。与此同时,布斯基会继续承担风险或实现盈利。穆赫伦不喜欢这种做法。
  “你先打住。”穆赫伦说,“这种交易我不做。如果我没有市场风险,我就不做交易。”
  “好吧,多谢,让我们按你的意思做。”戴维多夫回答,显得急着做这个交易。后来,尤纳考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穆赫伦损失了几十万美元。一个同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穆赫伦回答说:“这是帮伊凡一个忙。不要多虑。”
  尽管布斯基提出这种要求,穆赫伦并不觉得自己是被布斯基利用。在他看来,华尔街就是一张互帮互惠的大网。帮忙也是一种投资,回报的形式被称为“软美元”,即互惠交换。如果布斯基给穆赫伦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穆赫伦要回报他,就把更多的业务通过西玛拉进行,这是布斯基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经纪-销售平台。
  当布斯基要求帮忙的时候,穆赫伦不过多地考虑他的动机。但是,由于布斯基购股贪大贪多,甚至举债经营,经常有违反净额资本管理规定的危险,这一点已不是秘密了。
  布斯基和许多其他套利人一直把净额资本管理规定不当回事。他的手下康威和穆拉迪安(特别是穆拉迪安,他因布斯基违反此规定而受到牵连,差点失去从业资格)对这项规定很重视,想方设法让布斯基遵守。为此他们甚至采用一种他们所称的“危言耸听法”,即夸大布斯基的实际借贷量,以使他在资金运用中不越界。
  但是,1985年,随着兼并收购业务步伐的加快和由此带来的套利机会的增多,让布斯基遵守净额资本管理规定越来越难了。最后,康威那年夏天生气地给布斯基写了一份“陈情表”:“你继续对我们的净额资本数量或我们借贷协议里的债务契约不闻不问……这样下去,我们就难以筹到新的资金或借入资本,从而最终自取灭亡……你的这种经营方法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蛮干而不计后果,你这是孤注一掷,在拿自己的声誉冒险。我们必须尽快缩减投资规模。我们必须把最低净额资本保持在1500万美元……我们正坐在一颗定时炸弹上,再有十八天,债务契约中的违约规定就要开始生效了。你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当然,布斯基可以通过卖出一些股票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他认为手里的股票仍在升值时,就不好办了。于是,他让戴维多夫再给穆赫伦打电话。
  “我们需要你帮个忙。”戴维多夫说。
  “怎么回事?”穆赫伦问。
  戴维多夫回答:“我们有很多股票,你可以挑一些。”穆赫伦选了三只:斯托勒通信公司股票(当时KKR公司收购该公司的战斗已进入后期)、博伊西·卡斯卡达公司股票(经常有谣传说该公司已被收购者盯上)和沃纳通信公司股票。布斯基知道过段时间后布斯要再把它们买回去。就像上次卖给穆赫伦尤纳考公司股票时一样,戴维多夫说:“风险我们承担。”“我以前给你说过,”穆赫伦插入说:“我不做这种交易。我是一个生意人,我要承担风险,因为你那样做是不合法的。”
    现在,减去放在穆赫伦那里的股票,布斯基的账目上显示符合资本和债务管理规定。但是布斯基仍然把卖给穆赫伦的股票看作是“他的”,看到沃纳通信公司股票价格一直上扬,他特别高兴。当穆赫伦手里的沃纳股票利润达到50万美元时,戴维多夫又打电话来了。他说:“这真地要成一个问题了。”
  “哦,不,”穆赫伦回答,“这对你们要成一个问题,而对我来说是一笔利润。”
  戴维多夫感到不安起来。他问:“你在这上头什么也不给我们吗?”
  “我可没有那样说。”穆赫伦答道,“我只是告诉你这些股票是谁的,而且我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有决定权。”当穆赫伦最后把沃纳通信公司股票卖回布斯基时,赚了170万美元。这下子,布斯基认为,穆赫伦欠他钱。
  那年晚些时候,在其他股票上也发生了类似问题后,布斯基亲自打电话给穆赫伦。穆赫伦一开始声称他拥有这些股票,但不久两人就陷入了关于穆赫伦如何补偿布斯基的争论。
  “你知道,你是在这些股票上挣的钱。该怎么补偿呢?迈克尔(指戴维多夫)一直给你谈这件事。”
  “我知道。”
  “你不认为你欠我们什么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该做什么。”穆赫伦回答。
  “那么,你给我写个支票行吗?”布斯基问。
  “这不可能。”穆赫伦答道,“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现金。”
  “那你什么意思?”布斯基问。
  “我可以给你做别的事。我可以给你出主意,可以给多给你些经纪佣金,可以通过各种软方式、也就是各种普通方式给你回报。”
  布斯基同意了。这之后,穆赫伦言出必行。当布斯基把穆赫伦通过西玛拉交易的经纪账单发给他时,穆赫伦填发票时把佣金数扩大十倍。其他时候,他在给布斯基付款时多加些钱。最后,布斯基很满意。后来,增加付款停止了,但互惠交换仍在继续。
  在布斯基卖给穆赫伦尤纳考公司股票后不久,他又让穆赫伦帮另外一种忙。斯普林斯迪恩的“生于美国”巡回演出成为1985年摇滚音乐界的一件大事。这次巡回演唱会使斯普林斯迪恩成了超级明星,他在新泽西梅多兰兹巨人体育场举行演出的票一下子就卖光了。布斯基想托穆赫伦给他的几个孩子弄几张票。虽然穆赫伦与斯普林斯迪恩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但穆赫伦还从来没有向斯普林斯迪恩要过他音乐会的免费票,也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斯普林斯迪恩的名气做什么事。
  “伊凡,我不会去向斯普林斯迪恩要票。”穆赫伦说,“我从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