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上官鼎青天飞龙 >

第2部分

上官鼎青天飞龙-第2部分

小说: 上官鼎青天飞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适郑家,即清和之母。

  夫人陈氏,生有二子,长名新民,已届壮年,娶妻余氏,已生一女;做事甚有父风,现在长沙经营丰益钱庄。

  幼子清华,为晚年所得,年方十二,已读四年,聪敏异常,秉赋特异,倔强坚毅,义勇好学;读书过目能诵,遇事反应快捷。

  尤以性喜诗词歌赋,陶情寄性之学,常自手捧一册,默念低吟,摇头摆脑,酸态盎然,不单甚得家人喜爱,且常为塾师同学所赞美!

  溪南一家,姓何名继祖,祖为清初参将,遗产甚多;继祖生性暴躁,强霸非常,平日欺压村民,常使旁人侧目。

  生有一子即强仁,年已十四,淘气凶横,不喜读书,常常欺打村中小孩,使人莫可奈何。

  这三家虽是共处一村,但郑应两家,均少与何家往来;尤以对人做事的不同,村民反应各异,径渭分流,清浊了然。

  又是一日傍晚,学童们已分赴归途,只有应清华与郑清和,慢慢地走在后面。

  清华低声地嘱咐清和道:“表弟,你先慢慢地走着,我要去看看昨天那位大叔,但是,你不能告诉别人呵!”

  “好的,快点回家呵!”

  于是,应清华回头跑过那片竹林,东张西望地找了一遍;但人影毫无,只有竹叶籁籁之声,和返巢鸟雀的歌唱,打破这里的宁静!

  他不禁自语道:“时间还早,也许大叔有事迟来,我在此地等他罢!”

  说着,便欲就地坐下。

  但在他身后,忽而有人道:“好孩子!我来啦!”

  他很快地转过身子,高兴地道:“呵!大叔,你好,我们谈些什么呢?”

  那文士闻言,微笑着问道:“你不是想学本领吗?这是很辛苦的事,必须有恒心毅力,苦练不辍才能成功,你能做到吗?”

  应清华闪着希望的眼光,望着这位亲切而不知名姓的大叔答道:“我能够,我一定能够!但是,到哪里去找大本领的师父呢?”

  “好!你看看这是不是大本领?”

  文士指着五尺外,一根粗如碗口的竹子,一边说话,一边用右手食中二指,隔空向竹身一弹,竹身“拍”的一声,便露出个指洞来。

  清华不禁惊叫道:“唉唷!你好大力呵!可以教我吗?”

  文士接着道:“当然可以,但有两件事,你必须做到:第一要拜我为师,第二是不许告诉别人,父母也不例外;而且要早晚用功,不怕困难!”

  他一时福至心灵,即刻跪在地上道:“徒儿拜见师父,华儿定会努力学习的!”

  “好,起来,为师先授你内功心法,以便扎好根基;一年之后,我再回来考验你;来,坐下,我告诉你如何做法。”

  文士说完,便拉着清华坐下,并从怀中取出一本薄书,翻开里面的人图,详细地告诉他;边说边教他按国演练。

  一盏茶后,他便领悟了其中要领,做得也很合规矩。

  使文士看得满怀欣慰,道:“很好!今后只要你努力用功,勤习不懈,定可如愿成功;如有不明之处,可按照书中所说,再加细心研讨!现在,回去罢!明年我会来看你!”

  话落,便一闪而去。

  待清华起身欲送时,已人影不见,消逝得无影无踪。

  使他更敬佩师父的本领,坚定苦练的决心!

  进入后厅,即是女眷们的天下。

  清华踏入边门,便见姑妈也陪着客人,正在闲谈。

  旁边表姊春梅,手里拿个大橘子,他慢慢地走近跟前道:“姑妈,梅姐!我给姑丈拜寿来啦!”

  “呵!乘孩子,你来啦!你妈呢?”

  郑夫人一见清华,便高兴得中断了谈话,一面问他,一面将他搂进怀里!摸头亲额,欢喜异常;可见她是何等喜爱这位自己的小侄儿!

  春梅这妮子,内心早在念着清华;现在来了,当然更是愉快。

  只见她倚靠在母亲身畔,睁着那双温柔而清邃的眼波,不瞬地看着清华,无言微笑,别具一番情意!

  其实,清华和她都还年幼,不明所谓情爱。

  但因住得很近,见面机会甚多,性情相投,从小亲热;不论谈话玩耍,她处处爱护这位表弟。

  清华也特别喜听她说话。

  所以,只要两人一见面,便形影不离,宛似一对小情人。

  春梅素性温柔识礼,不愿在客人面前过分亲热,故以不言而笑,来表示她的高兴。

  忽然,她计上心来,便右手一伸,将橘子递给清华道:“表弟,这个给你!”

  “谢谢你,表姊!自己吃罢!”

  郑夫人也好像懂得春梅的意思,放开清华,对春梅吩咐道:“梅儿,快和表弟去找清儿,到房里拿个大的给他!”

  “好的,表弟,我们走!”

  “谢谢姑妈!”

  只见春梅小辫儿一摆,左手一拉清华;一双小人影儿,便消失在走廊里。

  二人到了后园,双双坐在前园赏莲亭的石凳上,让秋风吹拂着衣襟,戏数池中游鱼。

  二人谈谈说说,过了许多,从怀中取出一条小玉马,玉色银碧,雕刻精致,托在掌中,递给清华道:“妈妈说,这是爷爷在京城买的,带着可以避邪;在我周岁的时候,奶奶给了我,现在我给你!”

  他听说是家传的避邪宝物,心中不愿夺人所爱;所以急着答道:“梅姊,这是你家的宝物,我不能要,而且……”

  “你们男人将来一定在外面闯,带在身上,自是比我们女孩子家有用,就是爸妈知道也不要紧!”

  “梅姊这……这……”

  她这番情意,使他无言可答;看了春梅一眼,伸手接过那匹小马儿揣在怀里。

  “对嘛!这才是我的好弟弟!你要永远好好地保管它啊!”

  “谢谢你!梅姊!我知道,以后,我定会找回一匹给你的!”

  他像决定了一件大事,满脸是坚毅的颜色。

  时光易逝,又是一年秋风。

  清华在这一年里,依旧是白天上学,早晚勤习内功;而人也长大许多,举动更似大人,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眼,精光闪耀,别有精神。

  一天夜里,人们多已进入梦乡,他刚做完内功,便听得门儿一啊,进来了人。

  “呵!师父!”

  他高兴地跳下床,跪在地上叩头。

  “别多礼!孩子,让师父看看。”

  原来,这是清华的师父,也即是那位中年文士。

  今夜仍是以前的装束,高兴地拉起清华,起头到足打量一番道:“唔!难为你努力学习,一年的成绩不错,现在,你得跟为师上山,才能练习其他。”

  说着,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道:“为师已在信中告诉你父母,预计五七年间,你便可下山行道,但每隔两三年,会让你回家省亲一次,请他们放心!好,我们走!”

  “师父,我要带点衣服吗?”

  “不用啦!我会给你预备的!”

  夜,仍是一样的美妙安详!人,依然陶醉在梦的怀里!秋风过处,消失了夜行人的身影;空留下青灯闪耀。





青天飞龙第二章 锋芒初露



第二章 锋芒初露

  衡山,位于湘省东南部,为我国五岳之一的南岳。

  主峰在衡山县西,有吐雾、天柱、紫盖、芙蓉和祝融诸峰;系属五岭山脉之越城岭,自桂分支入境,蜿蜒东北至湘资二水间;林壑深沉,奇峰峭立,仙道胜迹,流传人口。

  一天,紫盖峰下的三塘集,来了长幼二人,长的是位中年文士,儒衫飘忽,态度安详,显然是个有道之士;幼的约在十二三岁,唇红齿白,面目清秀,令人喜爱。

  两人亲如父子,走进一家客栈住宿。

  这就是应清华和他的师父,自临江村出来后,一路经湘潭。板桥白果,渡涓水而至三塘;沿途晓行夜宿,时经半月,始达此地。

  本来,以清华师父的脚程来说,这一点路程,只须一天即可到达。

  但为了要磨练应清华的心性,才像常人一样地慢慢走路,好让清华渐渐养成耐劳吃苦,不怕困难的习惯,以便适应山上清苦的生活和繁重的技艺训练。

  在这半个月内,清华从师父口中知道许多事情,尤以师门方面,更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原来,他那位中年师父,即是武林中众人钦颂的三奇之一。

  亦即武当派掌门人,一清道长的俗家师叔;只因童身修练,内功精纯,所以年近百龄,貌犹中年。

  他幼入武当,深得其玄慧真人的喜爱,武当绝艺,均得真传;技成出道,复得奇遇,功力更是猛进。

  但因生性淡泊,喜作山水之游。

  除每年返山谒师一次外,余皆消磨在探胜寻幽之中。

  中或有作除暴安良之举,亦因心慈面和,极少下绝手毙人;故黑白两道,称他为“慈善书生。”

  真实姓名李钦道三字,反而不见人传了。

  自其师仙游,师兄虚云道长接掌门户后,更少返回师门。

  只有在五十年前,正邪决斗于天目山之时,曾在最后几场中,突然现身却敌,大展神功,击毙几个魔头,挽回一次武林浩劫。

  但亦神龙一现,替武林留下一段佳话。

  其实,自正邪决斗后,慈善书生更参透人间世事,归隐心坚,便选择了衡山紫盖峰结庐而居。

  六十年来,不理人间恩怨,确因修练得法,驻颜成真。

  近几年间,因在静坐默念间,常有武林劫运再现的预感,才引起他收徒传艺的念头。

  所以,在一年前的秋天,破例下山遨游,在临江村巧遇应清华,旁观侧探,见他禀赋质地均属上选之材。

  喜得衣钵传人,本想立时带回衡山传艺,却因紫盖峰头,风寒气冷,常人难耐;才先授本门内功心法,以期打好根基。

  他们在三塘集一宿之后,便开始登山;起初,清华尚可拉着师父之手前进,虽然山路崎岖,走得汗流浃背,小脸通红,亦不叫苦。

  使慈善书生感动非常,深喜爱徒坚忍刚毅精神。

  最后,因到处断涧巉岩,丛林荆棘,实在无法前进之时,才由师父背负,施出绝顶轻功越险而上。

  慈善书生潜修之地,是块数十丈宽的小平地,高峰顶尚有百丈;实是凸出之断崖,下临无地,上面苍松翠柏,古木参天。

  南面群峰罗列,云海变幻,湘江如带,风景绝佳。

  靠里有修竹一丛,后面有茅屋数椽,便是慈善书生居所,旁边山泉一穴,从示隙中洞洞外流,水虽不多,足供数人食用,余则虽是山居峰顶,依然花草不凋,益增环境幽美。

  师徒两人上得山来,已是申初时分;即由慈善书生使他参拜祖师遗像,算是正式入门,然后跪于师前,请求训示。

  只见慈善书生神色壮严,双目神光奕奕,注视着清华道:“今天是你正式入门之日,本门大概情形,想来你也知道的不少;愿你从此之后,努力上进,谨守戒律。每日按照为师所定功课,文武循序并进,不明之处,随时间我,住食之事,不用担心,为师已有安排。但我生平只收你一人,愿你能日夕用功,莫负师心!现在,可出去散散心,顺便看看四周进出之路,明天再开始练习。”

  清华领训出来,便在门前负手闲眺,只见万峰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