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师传奇 >

第13部分

天师传奇-第13部分

小说: 天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灵奇坐上书桌,开始门诊。
  第一位上前者是个年纪约十五岁的男孩,五官端正,上庭下颚饱满,形态特异。
  见张灵奇马上伏地跪拜不起,说道:
  “公子,我非来看病,是为求名师而来,自幼遍尝百草,行医救人,订立百草纲目一本,但从未见过先生如此高明医术,能以‘金针扎穴’,神奇医治病者!为求此医术,请收我为徒!”
  张灵奇定神一看,道:“有事请起来说话,不需如此多礼。”
  心里明白,想试试华佗耐心程度,及学习目的,暂时不予理会。
  此人伏地道:
  “弟子谯州人士,一名敷,字符化,号佗,人称华佗,诚心诚意拜公子为师,行医济世,绝无二心,请收我为徒吧!师父如不答应,徒弟在此长跪不起!”
  张灵奇不管华佗,任他跪地不起,续为患者看病。
  华佗见张灵奇为病患施‘金针扎穴奇术’,更加坚定信心,心道:“这是百世难得奇术,今生若不学会金针奇术,绝不甘心,跪死也心甘情愿!”
  好个医痴!
  过午,张灵奇与敖红入内院吃饭休息,敖红说道:
  “公子,莫非这就是等待多日,封仙有名的华佗?”
  张灵奇面带笑容不语。
  晚上休诊后,与敖红到华佗房内看华佗,华佗一见张灵奇到来,伏地泣声说道:
  “师父,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个药医痴,请师父收留,传授‘金针扎穴’之术,死而无憾。”
  张灵奇微笑道:“请起,先休息,等养好体力明天再谈!”
  隔天早晨,在内殿大厅行拜师大礼,华佗三跪九叩头,同门弟子数十人观礼毕。
  张灵奇说道:
  “本师是乾坤八卦五雷天心仙道教,简称‘道教’第十代掌门人,特准华佗不需着道装,以一般衣着行医就行。现要传授你本门密法‘金针扎穴’神术,及望、闻、问、切四法。你们全部退下,只留华佗,秘法不传二耳。”
  众弟子告退后,张灵奇面带严肃正色道:
  “华佗,你听着!药草治病在当世是头痛医头,肚痛医肚,脚痛敷草药,无法根治。
  有些病和气脉有关,所以先教会本门打坐练气为主的天心无上大法基本功夫,再从患者观望气色的光亮或灰暗或红青或白黑,来分辨身体五脏的健康状况。例如眼神及眼线绿色为‘肝’功能不好,山根准头是‘胆’的部位功能,嘴唇口为‘脾肺’部位功能,舌头为心、胃部位功能,耳朵为‘肾脏’部位功能。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脾胃属土,用五行之术,运用相生相克道理。因人的身体原来就是小宇宙乾坤体,观五行用草药治病,可无往不利。”
  回头对敖红道:“小红!你去拿一条长约五尺红线给我。”
  回头向华佗说道:
  “切字诀是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合并按在患者左手腕会宗穴、外关穴、三阳络穴、四渎穴上,用心听脉搏跳动快慢缓急,可诊断患者五脏功能好坏。”
  走到敖红身边,用红线轻绑环绕左手腕,延伸线长五尺,交给华佗道:
  “你拉红线尾端,用心听,看看有何动静。”
  华佗闻言拉着红绿尾端,一无感觉。
  只见张灵奇运功加持华佗右手,华佗顿时感觉到敖红的心跳声。
  张灵奇道:“这需要练习打坐后以真气导引,透过红线,诊察患者病情,以未嫁小姐为主,是最高把脉技术。”
  华佗欣喜若狂,欢声道:
  “师父的医术真是高明,徒儿未曾听说过,一般只是闻、问两法治病,不知还有望、切两种法门,现在四法俱全,更能掌握病情。但请问师父什么是会宗、外关、三阳络、四渎、共四个穴道。”
  张灵奇微笑道:
  “别急!穴道大小有如米粒,‘金针扎穴’扎下时不但要准,还要深浅不同,只要平常多练习,就会使用。你过来,向后看着敖红。”
  叫敖红走近约三尺距离后喊停,道:“华佗!你注意看小红!”
  右手贴在华佗背后,运功把一股真气渡入他的体内。
  华佗觉得一股强力热流从小腹丹田,直往上冲到双眼,忽然看见敖红全身透明如水晶般,内脏部位显现清楚,各部位跳动如生。
  更奇怪的是,血液流动经脉的大小血管看得一清二楚,有如精密网络,成立体般的细致。各个穴道,几百个像米粒大小,如天上星星发光密布,看得华佗怔住了。
  耳后听张灵奇笑道:“别看傻了,我要收功。”
  手离开华佗背后。
  华佗怔了一下,苏醒回神过来,五体投地伏拜,兴奋道:
  “师父此无上秘法,为世间所没有,师父定非凡人!”
  张灵奇道:
  “傻徒儿,我会教你练习灵眼,就可以看见患者脸部气色所发出的五行颜色,及内腑蠕动状态。全身经脉穴道,血液循环的动态。”
  “用金针扎穴的深浅之术我们以后简称‘针灸’吧!还有,红线诊脉即是‘隔空切脉之术’,要练习抛红线,以竹竿作对象,以红线环扣为止,现在的大小姐怎么可能翻起袖子,把手交给你把脉,因男女授受不亲,礼教观念的影响。在对症下草药时,你可自行斟酌。”
  对敖红说道:“小红!把这些日子所经历过的事大略说给华佗听。”
  敖红把近日所看病患的病情告诉华佗,华佗提笔迅速记载下来。
  敖红笑道:
  “算你有心肯上进,顺便偷偷告诉你,你仙榜有名,我与公子特别度化你成就仙班,想不到在此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让我无聊透了,现在有你作伴真好!”
  华佗欢喜道:
  “没有问题,以后我可以带你上山采草药,陪你到洛阳城下看街边玩把戏,小吃逛人潮,凑热闹。”
  华佗起立,欢喜道:“师父,徒儿何时可以成就仙道。”
  张灵奇庄重正色,同华佗说道:
  “何时成仙等会再说,徒儿!我看了你编写的百草纲目,四十八种药材应该分三项分列:第一项,采收药材的节令时间及收藏方法;第二项,草药的用量及对疾病治疗办法;第三项,草药的相生相克调配,以药方流传。”
  “但是其中有五种毒性很烈的草药,功能及用法不能随便流传后世,可找寻有德行的弟子秘传。毒药会危害人间,但使用恰当也能救人,在于用药者善恶一念之间。千万不能像世间人,珍技自藏,传徒八分,自留二分以防弟子超越师父。如创技者或后代忽然暴毙身亡,就失传了,实为可惜,可叹!”
  敖红突然插嘴说道:
  “公子!这世间药草对神仙界无用,为什么要如此用心教华佗呢?以后华佗成仙不是没事做吗?”
  张灵奇正色向敖红说道:
  “敖红,你错了!凡间道所有药草,都是集天地灵气孕育而成,神仙界灵丹妙药也是从凡间采收的药草所提炼,加上本身修为,藉宝器炉用三昧真火练成的。”
  “见有仙缘者传授,如前朝徐福即是一例,秦始皇帝命他提练长生不老仙丹服用,想做万代皇帝。你想秦始皇是何人物,没有细心查证,会轻易相信服仙丹成仙之事吗?”
  “徐福见秦始皇暴虐无道,不肯炼仙丹。他见机行事,骗秦始皇要到仙山采药,建造大船,带三千童男女往北方建立倭国不回来,因此倭国神话特别多。”
  “再一例是嫦娥奔月,她吃了后羿宝器炉提炼的仙丹,飞升成仙。”
  华佗听得津津有味,说:
  “师父,你学究天人,不如把吃仙丹成仙方法传世,不就能度更多人成仙吗?”
  张灵奇微笑道:
  “徒儿,你错了,徐福为何不练仙丹给泰始皇吃呢?如果人人吃仙丹成仙,而不以修行苦练,从基础做起,那么神仙界将杂乱无品,以后此术会失传的。”
  停顿一会儿,又向华佗说道:
  “刚才谈到百草纲目,是济世治病良方,多加研究详细记载,以传后世。还有一项很重要医术,你要更用心研习。”
  华佗傻笑道:
  “师父,有药草治病及金针扎穴传世,还有何医术要研究的。”
  张灵奇说道:
  “有的,如急性病患者,用草药太慢,脑中凝血块阻塞中风时,就得用‘金刀解剖术’急救活命,五脏内腑有败坏者,可用此医术割除活命。”
  “所以平时得用死尸解剖研究,活人患者用草药及针灸麻醉后,施此术切除缝合,例如从右腹切开割除阑尾。先行实习后,再深入研究至脑部开刀,可算大成。”
  敖红含笑说道:
  “公子,这太恶心了,血淋淋的,开刀手术还没有做完,血不都流光了,不死也剩半条命!”
  张灵奇轻笑道:
  “小红,这可要配合输行血术,要给患者输血时,用碗装清水,再滴入输血者之血,观察是否能与患者的血混合,才可输入,如互相排斥则否。此办法还可以辨认血亲。”
  华佗恭敬说道:
  “师父功德无量!不但神通广大,更是悲天悯人,体恤凡间道众生,传术济世。”
  张灵奇停顿片刻,喝口茶后,屈指一算,叹气说道:
  “徒儿!你还年轻,此岐黄之术,需要你发扬光大。这里有一本宝册,传授给你,慢慢研习!”
  “过些日子,天下会有大的动乱,苍天怜悯众生百姓,安排你来行医济世,救助众生脱离苦难。等你学术有成,功德圆满时,就是你成仙之日。”
  “你且听我说一偈:遇‘曹’则名动天下‘知’;遇‘操’则兵解成仙‘去’!”
  华佗摇晃脑袋瓜,熟背这两句偈,傻笑不知何解。
  (后语:华佗年老遇曹操头疼,需开刀剖头洗脑,以为华佗要谋害他而杀害,华佗藉兵刃遁化成仙应劫。)
  张灵奇道:“今天有贵客到,请带到内厅来见我,我们要去天子脚下洛阳城一游。”
  敖红听了欢天喜地,大声说道:
  “是的!公子,我可烦死了,整天与病人为伍,巴不得现在就去。其实这些日子晚上没事,我偷偷溜进城,城里我可熟悉得很呢!像张富楼饭馆的牛肉汤片,切得又大又细,唰二下滚水,入口即化;李庆楼的蹄花面,肉蹄子咬起来又脆又香又不油腻……”
  敖红如数家珍,像小麻雀般蹦蹦跳跳,说个没完没了,不需华佗做向导。
  华佗听得口水直流。
  吃过午饭,刚要开始门诊,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叱喝声、马蹄声不断。
  敖红与华佗感觉奇怪,快速走到大庭院看个究竟。
  只见分列两排人数约三百人马的御林军,把排队候诊的百姓赶到路旁,让出中间道路,前面八匹骏马拉着一辆宽大黄色銮驾凤形装饰座车,直奔过来。
  车内娇声如出谷黄莺,说道:
  “刘冲!车辆放慢点,别冲撞到百姓!”
  驾车老者,白发无须,太监装扮,穿红色大衣,拿皮鞭叱喝,喊道:“唔!停!”
  马车放慢,缓缓走到嵩阳书院石阶门前。
  老者马上下车,放下木制朱红厚毯阶梯,躬身说道:
  “公主!请注意阶梯高,别摔着了!”
  数名宫女打扮先出车门,掀起防风布卷。
  一位容光焕发美女,身着黄色宫装,黄金刺绣滚龙凤双边,头插金凤白玉钗,凤嘴悬挂一颗硕大珍珠垂石。长得凤眼,朱唇齿白,悬胆鼻,菱形小嘴,仪态万千,缓缓走下阶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