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赤裸人间 >

第66部分

赤裸人间-第66部分

小说: 赤裸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耳闻了一些什么事情?”

    “回皇上,臣从派往各地的细作口里得知,刘冲军在攻破新平之后,有一些抢掠财物妇女的行为;石金军在攻打晋阳回师途中,因照管俘虏的人手不足,曾将一批俘虏弃于河水中。”

    刘若风质问:“朱爱卿!你既然知道这些事,为什么不向朕汇报?”

    朱勋道:“臣以为,皇上所应关心的,是天下之大事,因而便没有把这些琐碎之事上报。”

    刘若风愤怒大喝:“难道这样的事还不算大事吗?!”

    朱勋辩解道:“皇上息怒!皇上,匈奴人向来有抢掠的习惯,这是他们游牧民族长期流传下来的恶习,一时间要让他们改变,怕是不易;晋阳之事,则是因为石金所部渡河后流动作战,手下没有那么多兵士去看管、押送俘虏,所以将俘虏弃于河中。臣不认为这两件事是多么重大的事情,故不曾上报,请皇上恕罪!”

    虚无子道:“朱大人,你认为不是大事,轻描淡写,给人一种在有意为他们掩饰的感觉。刘冲军抢掠妇女、把她们充作奴婢也就罢了,但他们不是这样,而是将这些妇女先奸后杀!在晋阳,石金将三万人沉河,其中大多数是平民百姓!三万口无辜的生命啊,朱大人,这是小事一桩吗?!”

    朱勋沉声问:“道长,你这些话有何依据?”

    “朱大人,这些事早已传遍关外,人人皆知!”

    朱勋冷冷道:“道长,切莫以道听途说之言盅惑皇上!皇上,传言岂可尽信!”

    刘若风道:“传言也未必不可信!即便只如朱爱卿所陈,朕以为已是大大的无道!无道,何以服天下?所以,朕要下旨责问刘元,另外,要派虚无道长前去调查这两件事,若诚如人们的传言,必严惩主凶!”

    虚无子道:“皇上圣明!”

    朱勋却急忙奏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此!想那刘元虽受封为辅汉王,尊皇上为天子,但咱们对他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说穿了,咱们与他是互相利用,他是要用咱们的‘名’,咱们是要用他的‘力’。因此,咱们对他们不能有过分的要求,他们有些过火的行为,咱们最好是睁只眼闭只眼。否则,若是惹恼了他们,撕破了脸皮,他们便极有可能反过来与咱们为敌!皇上想想,若到了这一步,对咱们有什么好处呢?”

    虚无子道:“翻脸就翻脸,咱们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蹂躏、屠杀自己的同胞!”

    刘若风想了想,道:“咱们也不用主动与他翻脸,但此事绝不能不加过问,任其所为!刘元若要翻脸,朕也不怕!”

    岂料朱勋仍持己见。他跪了下来,道:“皇上!不能那样做啊,那对咱们的复国大计是大为不利啊!皇上,请以大局为重,不要去图什么仁义虚名!”

    刘若风道:“朱勋,你不要再说了!为君者若没有仁心,听由部属对民施暴而不问,天下人还会归附吗?”

    朱勋冷笑道:“哼!皇上讲求仁慈,可是仁慈有多少用?即便虚无道长所言是真,石金沉三万人于黄河,那又怎么样?秦始皇坑杀三十万赵卒,楚霸王坑杀二十万秦兵,结果怎么样?结果是,他们都威名远播!别人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胆寒,不战而自溃。成大气者,就是要让人对你有所畏惧,就是要用血腥的手段!因为人心之常理,都是敬畏权威、惧怕刑罚、不想惹火烧身、但求自保而罔顾公义的。皇上,不能一味地存妇人之仁哪!”



………【第八十七章 飞龙山庄】………

    虚无子驳道:“朱大人!难道你不知道秦始皇和楚霸王的结局吗?正因为秦的残暴,以致二世而亡;正因为楚霸王的暴行,终为高祖皇帝的仁义之师所灭。朱大人难道想要让皇上成为赢政、项羽那样的暴君吗?”

    朱勋冷冷道:“道长之见谬甚!秦亡,并非因为始皇的暴行。试问始皇在世之时,天下虽大,谁敢有异动?秦二世根本没有始皇的胆略与手段,却不知变革,仍沿袭始皇的那一套,焉有不亡之理?至于楚霸王之败,也不是因为他的残暴,而是因为他对属下少恩,不善用人,又听不进良臣的忠言所致。再者,道长以为,高皇帝就是仁义之君吗?他连自己父亲、子女的性命都不顾,是仁吗?他的功臣良将一个个被他铲除,是义吗?他的儿子孝文皇帝或许称得上是一个仁君,但是却是守成之君,而不是开国之君!开国之君,必须有铁血手腕!”

    刘若风想起自己谋杀朱勋和厉特时狠不下心肠的情景,暗道:“我刘若风可能真的不适合作开国之君哪!”

    最终,刘若风不顾朱勋的坚决反对,决定下旨责问刘元,但不派人前往调查,而是叫刘元自己调查后奏报。

    数日后,辅汉王刘元上表谢罪,称已经严厉申斥刘冲,要他以后不得再犯;石金被革去将军之职,刘元派另一个儿子刘耀接替了石金的指挥权。

    刘元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与汉决裂,其态度尚可,刘若风便也不再追究细节。

    刘若风等不到马芸的消息,终于决定与香绫择日大婚,而后再返归成都去作东出荆襄的筹备工作。

    刘若风与秦香绫的大婚尚未举行,朱勋与刘莹倒要抢在前了,婚期是四月十日。

    四月六日,朱勋来见刘若风,称自己的父母早亡,但爷爷诸葛经尚健在,所以与刘莹的婚礼要回到飞龙山庄操办,以慰老人的心。朱勋恳请刘若风驾临飞龙山庄,主持婚事。刘若风觉得,朱勋的婚礼,自己理应参加,而且,他也很想趁此机会拜望诸葛经老前辈。

    四月七日,刘若风换了便服,带着张黑虎、虚无子等在汉中的文武臣僚数十人,以及赐予朱勋、刘莹的礼物,还有护军五百,与朱勋、刘莹一起,浩浩荡荡直奔飞龙山庄。当日傍晚抵达。

    飞龙山庄座落在汉中平原北面与秦岭南麓的交接处,其规模更在莫家堡之上。山庄依山而建,前有良田沃土,后有山林峻岭,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庄内除去现已从军的三千壮丁,尚有男丁三千多人,妇孺无计,附近数万亩田地、山林都在飞龙山庄的名下。原野上阡陌纵横,麦苗青青,在田间劳作的都是山庄的庄户。

    山庄内屋宇遍布,中间最高大巍峨的建筑群就是山庄主人的居所。廊道曲折,水榭清幽,亭台相望,花圃溢香。

    刘若风被安置在一间宽敞的上房。雕梁画栋、罗帐锦褥自不必说,光是那做工考究的楠木家具、墙上悬挂的名人字幅、橱窗里放置的古玩珍藏、使用的杯、盘等金玉器皿,便足以说明这里主人的身份与品味。最让刘若风感到惊讶的是,放在床下的夜壶,竟也是黄金所制!刘若风想,真要自己对着它撒尿,不知能不能尿得出来?

    招待刘若风的晚餐以山珍为主,只有朱勋相陪。餐桌上全是什么鹿茸燕窝、熊筋狍肚,配上金银玉器,弥显奢华。桌上还有不少菜肴刘若风在宫中都没有品尝过,不知其名,便不住地向朱勋讨教,真让刘若风开了不少眼界。

    用餐毕,刘若风问朱勋:“朱兄,怎么不让诸葛前辈出来,好让我向他老人家多多讨教?”

    朱勋笑道:“嘿,皇上别急,我会让爷爷来晋见皇上的,只是他年纪大了,需要多休息。”

    刘若风又问:“朱兄,你现在娶了刘莹为妻,将来还会娶竹青姐吗?”

    “哈哈哈哈!”朱勋大笑,道:“皇上!你知道,娶刘莹不过是个政治联姻,其实我心里还是喜欢竹青的。只要竹青愿意,我随时可以娶她进门!”

    刘若风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和她说清楚?她回了蜀中,你也不打听一下她现在的情况?”

    朱勋道:“我相信,竹青她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皇上,大丈夫当以大业为重,男女之情爱,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点缀罢了。”

    刘若风默然。

    为朱勋、刘莹的婚礼,山庄上下展开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刘若风无事,朱勋便叫郭劲余陪着他在庄里游玩。刘若风故意走入一些普通庄户家中,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形。

    看到的,让刘若风唏嘘不已。这些庄户的住房低矮而潮湿,屋内难有象样的家什,柜子里鲜见存粮,身上的衣物也是补丁重补丁,小孩子一个个面如菜色、木讷呆滞。刘若风觉得,这些庄户比起自己一家在博野时的家景还要差上一截。而最令刘若风锥心的,是那些孩子们毫无生气的面孔。

    郭劲余把刘若风带到山庄内为武侯而建的祠前。虽比不上成都那座武侯祠堂皇,但也颇为雄伟。大门上挂着一副盈联,上联是: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下联是: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大门内正殿上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数亩荒筠,山光犹似南阳卧;下联是:一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殿内诸葛武侯的牌位上,写着“不肖孙诸葛经敬立”字样。

    刘若风上香拜祭后默立,缅怀这位传奇式的忠义睿智之臣。他心中想着与朱勋若即若离的关系,想着难以驾驭的刘元、厉特,想着天下的混乱、百姓的疾苦,他多么希望武侯在天之灵能给自己一些意见啊!

    离开前,刘若风要来纸墨,草就一联:千秋兴亡有迹;百姓苦难无边。

    路上,刘若风再次细细打量郭劲余,问:“郭将军,朕来汉中之前,你见过朕吗?”

    郭劲余躬身答道:“回皇上,臣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皇上的龙颜。”

    刘若风道:“朕怎么觉得对你的体形有点熟悉呢?”

    郭劲余笑道:“皇上,体形相近的人可多了,怎能以体形来辨认一个人呢?臣以为,必定是皇上认错了人。”

    四月九日上午,朱勋请刘若风前去见爷爷诸葛经。

    刘若风带着张黑虎等一班卫士,随朱勋从飞龙山庄后门出庄,爬上百十级石阶,到了一座大屋前。朱勋道:“爷爷喜欢清静,不愿住在山庄里,我便在这儿给他老人家盖了几间房。皇上,请!”

    进了门,朱勋把张黑虎和卫士们安排在厅中喝茶,自己带着刘若风推开一扇门进了里面。再转过三道小门,朱勋站住,小声对刘若风道:“皇上,爷爷不喜外人打扰,所以住处较为隐蔽。他就在里面,咱们进去吧。”朱勋朝里叫道:“爷爷!勋儿求见!”

    “勋儿呀,快进来吧!”屋内人的声音苍老中透着欢悦。

    朱勋推开门,和刘若风一同进入房中。房间很大,一个老者站在窗边,大概是方才在看窗外的景色。因为老者背着光,刘若风一时没能看清他的脸面。

    朱勋道:“皇上,这就是臣的爷爷,诸葛经;爷爷,这位便是我大汉的皇上,刘若风。”

    那老者道:“老朽诸葛经,参见皇上!”说着,要下跪行礼。

    刘若风忙上前相扶,道:“诸葛前辈免礼!”不料刘若风这一扶,却让他大吃一惊!



………【第八十八章 天坑梦断】………

    刘若风见这位诸葛经前辈,身穿一袭黑底白圆点的长袍,年约七旬,不正是自己在商河县遇上的那个黑白叟吗?!

    诸葛经(黑白叟)笑道:“哈哈,哈哈!皇上,你不认得老朽了吗?咱们曾在商河下棋啊!”

    刘若风这才敢确认,眼前的人的确就是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