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 >

第35部分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第35部分

小说: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诸仆引出。见其容裳都雅,便令易其衣履,曳入一享,诘其姓氏。蔼容温 
语'40',意甚亲昵。俄趋入内;旋出,笑握禄手,过桥,渐达曩所'41'。禄 
不解其意,逡巡不敢入。公子强曳入之,见花篱内隐隐有美人窥伺。既坐, 
则群婢行酒。禄辞曰:“童子无知,误践闺闼,得蒙赦宥,已出非望。但求 
释令早归,受恩匪浅。”公子不听。俄顷,肴炙纷纭。禄又起,辞以醉饱。 
公子捺坐,笑曰:“仆有一乐拍名,若能对之,即放君行。”禄唯唯请教。 
公子云:“拍名‘浑不似’'42'。”禄默思良久,对曰:“银成‘没奈何’ 
'43'。”公子大笑曰:“真石崇也'44'!”禄殊不解。盖公子有女名蕙娘, 
美而知书,日择良偶。夜梦一人知之曰:“石崇,汝婿也。”问:“何在?” 
曰:“明日落水矣。”早告父母,共以为异。禄适符梦兆,故邀入内舍,使 
夫人女辈共觇之也。公子闻对而喜,乃日:“拍名乃小女所拟,屡思而无其 
偶,今得属对'45',亦有天缘。仆欲以息女奉箕帚'46';寒舍不乏第宅,更 
无烦亲迎耳。”禄惶然逊谢,且以母病不能入赘为辞'47'。公子姑令归谋, 
遂遣圉人负湿衣,送之以马。既归告母,母惊为不祥。于是始知魏氏险;然 
因凶得吉,亦置不仇,但戒子远绝而已。逾数日,公子又使人致意母,母终 
不敢应。大娘应之,即倩双媒纳采焉'48'。未几,禄赘人公子家。年余游泮, 
才名籍甚'49'。妻弟长成,敬少弛;禄怒,携妇而归,母已杖而能行。频岁 
赖大娘经纪,第宅颇完好。新妇既归,仆从如云,宛然有大家风焉。 
     魏又见绝,嫉妒益深,恨无暇之可蹈'50',乃引旗下逃人诬禄寄资'51'。 
国初立法最严'52',禄依令徒口外'53'。范公子上下贿托,仅以蕙娘免行; 
田产尽没入官。幸大娘执析产书,锐身告理'54',新增良沃如千顷'55',悉 
挂福名,母女始得安居。禄自分不返,遂书离婚字付岳家'56',伶仃自去。 
行数日,至都北,饭于旅肆。有丐子怔 户外' 57',貌绝类兄;近致讯诘, 
果兄。禄因自述,兄弟悲惨。禄解复衣,分数金,嘱今归。福泣受而别。禄 
至关外,寄将军帐下为奴。因禄文弱,俾主支籍'58',与诸仆同栖止。仆辈 
研问家世,禄悉告之。内一人惊曰:“是吾儿也!”盖仇仲初为寇家牧马, 
后寇投诚,卖仲旗下,时从主屯关外。向禄缅述,始知真为父子,抱头悲哀, 
一室为之酸辛。已而愤曰:“何物逃东'59',遂诈吾儿!”因泣告将军。将 
军即命禄摄书记'60';函致亲王,付仲诣都。仲伺车驾出'61',先投冤状'62'。 
亲王为之婉转'63',遂得昭雪,命地方官赎业归仇。仲返,父子各喜。禄细 
问家口,为赎身计。乃知仲入旗下,两易配而无所出,时方鳏也'64'。禄遂 
治任返。 
     初,福别弟归,蒲伏自投'65'。大娘奉母坐堂上,操杖问之:“汝愿受 
扑责,便可姑留;不然,汝田产既尽,亦无汝啖饭之所,请仍去。”福涕泣 
伏地,愿受答。大娘投杖曰:“卖妇之人,亦不足惩。但宿案未消'66',再 
犯首官可耳'67'。”即使人往告姜。姜女骂曰:“我是仇家何人,而相告耶!” 

… Page 145…

大娘频述告福而揶揄之,福惭愧不敢出气。居半年,大娘虽给奉周备,而役 
同厮养'68'。福操作无怨词,托以金钱辄不苟'69'。大娘察其无他,乃白母, 
求姜女复归。母意其不可复挽。大娘曰:“不然。渠如肯事二主,楚毒岂肯 
自罹'70'?要不能不有此忿耳。”率弟躬往负荆'71'。岳父母消让良切'72', 
大娘叱使长跪,然后请见姜女。请之再四,坚避不出;大娘搜捉以出。女乃 
指福唾骂,福惭汗无以自容。姜母始曳令起。大娘请问归期,女曰:“向受 
姊惠綦多,今承尊命,岂复敢有异言?但恐不能保其不再卖也!且恩义已绝, 
更何颜与黑心无赖子共生活哉?请别营一室,妾往奉事老母,较胜披削足矣 
'73'。”大娘代白其悔,为翌日之约而别。次朝,以乘舆取归,母逆于门而 
跪拜之'74'。女伏地大哭。大娘劝止,置酒为欢,命福坐案侧,乃执爵而言 
曰:“我苦争者,非自利也,今弟悔过,贞妇复还,请以簿籍交纳'75';我 
以一身来,仍以一身去耳。”夫妇皆兴席改容'76',罗拜哀泣,大娘乃止。 
居无何,昭雪之命下,不数日,田宅悉还故主。魏大骇,不知其自,恨无术 
可以复施。适西邻有回禄之变'77',魏托救焚而往,暗以编菅爇禄第'78', 
风又暴作,延烧几尽;止余福居两三屋,举家依聚其中。未几,禄至,相见 
悲喜。初,范公子得离书,持商蕙娘。蕙娘痛哭,碎而投诸地。父从其志, 
不复强。禄归,闻其未嫁,喜如岳所。公子知其灾,欲留之;禄不可,遂辞 
而退。大娘幸有藏金,出葺败堵。福负锸营筑,掘见窖镪,夜与弟共发之, 
石池盈丈,满中皆不动尊也。由是鸠工大作,楼舍群起,壮丽拟于世胄'80'。 
禄感将军义,备千金往赎父。福请行,因遣健仆辅之队去。禄乃迎意娘归。 
未几,父兄同归,一门欢腾,大娘自居母家,禁子省视,恐人议其私也,父 
既归,坚辞欲去。兄弟不忍。父乃析产而三之:子得二,女得一也。大娘固 
辞。兄弟皆泣曰:“吾等非姊,乌有今日!”大娘乃安之。遣人招子,移家 
共居焉。或问大娘:“异母兄弟,何遂关切如此?”大娘曰:“知有母而不 
知有父者,惟禽兽如此耳,岂以人而效之?”福禄闻之皆流涕,使工人治其 
第,皆与己等。 
     魏自计十余年,祸之而益以福之,深自愧悔。又仰其富,思交欢之,因 
以贸仲阶进'81',备物而往。福欲却之;仲不忍拂,受鸡酒焉。鸡以布缕缚 
足,逸入灶;灶火燃布,往栖积薪,僮婢见之而未顾也。俄而薪焚灾舍'82', 
一家惶骇。幸手指众多,一时扑灭,而厨中百物俱空矣。兄弟皆谓其物不祥。 
后值父寿,魏复馈牵羊'83'。却之不得,系羊庭树。夜有僮被仆殴,忿趋树 
下,解羊索自经死。兄弟叹曰:“其福之不如其祸之也!”自是魏虽殷勤, 
竟不敢受其寸缕,宁厚酬之而已。后魏老,贫而作丐,仇每周以布栗而德报 
之。 
     异史氏曰:“噫嘻!造物之殊不由人也!益仇之而益福之,彼机诈者无 
谓甚矣。顾受其爱敬,而反以得祸,不更奇哉?此可知盗泉之水'84',一掬 
亦污也。”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继窒:续娶的妻子。 
     '2'孤:无父叫“孤”。 
     '3'遗业:犹遗产。 
     '4'岁:农业收成。浸 (jìn近):受灾。 

… Page 146…

     '5'凌藉:侵凌,欺压。 
     '6'食息不保:谓吃饭无有保障。食息,犹言吃饭、生活。每顿饭必有间 
隔;一食一间曰“食息”。 
     '7'劝驾:犹言敦促。《汉书·高帝纪》谓朝廷招纳贤士,责成郡守亲自 
往劝,并驾车送至京城。后因称促请别人起行或做某事为“劝驾”。 
     '8'阴券:暗地里立下契约。指署约强嫁。 
     '9'夙:平素,一向。狡狯:狡诈奸猾。 
     '10'积不相能:长期不和睦。不相能,不相容。 
     '11'飞语:传扬的诽谤。 
     '12'陨涕:落泪。 
     '13'四体:四肢。不仁:麻痹,指患痹症。 
     '14'委身床榻卧床不起。 
     '15'析:析居,分家。 
     '16'微言:秘密进言,谓暗中怂恿。渐渍:浸润,影响。 
     '17'执炊:做饭。 
     '18'淫赌:滥赌。 
     '19'武断一乡:谓以威势横行乡里。 《史记·平准书》:“或至兼并豪 
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 
直,故曰武断也。” 
     '20'踟蹰 (chíchú池除):犹豫。 
     '21'横卧:怒目,凶恶的样子。 
     '22'挫折:指挫折其意志。 
     '23'行行 (báng…háng):倔强的样子。《论语·先进》谓子路侍于孔子 
之侧,“行行如也”。孔子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4'不肖:不贤。 
     '25'大渐:病危。 
     '26'茕茕 (qióngqióng穷穷):孤独无依。 
     '27'前室:前妻。 
     '28'存问:慰问。存,探望。 
     '29'歆以家之可图:以可以图谋仇家家产暗示仇大娘。歆,引诱。 
     '30'吭(háng杭):喉咙。 
     '31'爇火炊糜:烧火煮粥。 
     '32'诸恶:指诸博徒。局骗:构成圈套骗人。 
     '33'敲比:敲扑追比,指强令限期完成“追田给主”。比,追比,见《促 
织》“严限追比”注。 
     '34'侃侃 (kǎn…kǎn砍砍):理直气壮,从容而谈。 
     '35'有旧:有旧交。 
     '36'周历亭榭:周游园林。历,游历。亭榭,园林中的建筑。榭,建在 
高处的敞屋。 
     '37'给 (dài待):欺骗。 
     '38'私:小便。 
     '39'缩 (wǎn宛)索:拿着绳子。绾,盘结。 
     '40'蔼容温语:面容和蔼,言语温和。 
     '41'曩所:以前所到的地方,指“内斋”。 

… Page 147…

     '42'拍:即上文的“乐拍”,本指乐曲,此指乐器。“浑不似”:弹拨 
乐器名,形似琵琶,四弦,长项,圆鼙,又名“火不思”、“和必斯”。 
     '43'银成“没奈何”:相传宋朝张俊家多白银,每千两铸成一个圆球, 
视为“没奈何”;意谓特大银块,盗贼也没法偷窃。见《夷坚支志》戊四《张 
拱之银》。 
     '44'石崇:字季伦,晋代南皮人,使客航海致富。后世多以石崇代指富 
豪。 
     '45'属对:撰成对句。 
     '46'息女:亲生女。奉箕帚:持箕帚洒扫;代指作妻子。奉,通“捧”。 
     '47'入赘:男子就婚于女家叫“入赘”。 
     '48'纳采:古代婚礼,男女双方同意后,男家备彩礼去女家缔结婚约。 
     '49'籍甚:谓声名甚盛。籍,通藉。甚,盛。 
     '50'无瑕之可蹈:无机可乘,指找不到陷害的借口。瑕,喻缺点、毛病。 
蹈,践踏,利用。 
     '51'引旗下逃人诬禄寄资:诱引旗下逃人诬陷仇禄窝藏其钱财。旗下逃 
人,指被清乒掳去为奴而逃亡的人。旗下,编入旗籍的人。明代末年,满族 
统治者建立八旗制度。以旗为标志,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 
白、镶红、镶蓝,合称八旗。最初八旗兼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的职能, 
后来成为兵籍编制。编入八旗的人习称为“旗下”。逃人,指逃走的满人家 
奴。这些家奴,多是清兵在战争中掳掠的人丁。入关前后,清帝和八旗贵族、 
官员,掳掠上百万汉民,通令充当家奴,耕田放牧,从征厮杀。清政权严禁 
家奴逃亡,顺治年间制定详细条例,凡“逃人及窝逃之人,两邻、十家长、 
百家长,俱照逃人定例治罪”,见《清世祖实录》卷十五。仇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