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 >

第28部分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第28部分

小说: 新注聊斋志异 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妾亦不能久居耳。”公子曰:“礼缘情制'27',情之所在,异族何殊焉?妹 
宁不知我心乎?即中馈当无漏言,请勿虑。”遂速卜古期,厚葬之。 
     初,公子欲以素秋论婚于世家,恂九不欲。既殁,公子以商素秋,素秋 
不应。公子曰:“妹子年已二十矣,长而不嫁,人其谓我何?”对曰:“若 

… Page 120…

然,但惟兄命。然自顾无福相,不愿入侯门,寒士而可。”公子曰:“诺。” 
不数日,冰媒相属,卒无所可'28'。先是,公子之妻弟韩荃来吊,得窥素秋, 
心爱悦之,欲购作小妻'29'。谋之姊,姊急戒勿言,恐公子知。韩去,终不 
能释,托媒风示公子,许为买乡场关节'30'。公子闻之,大怒诟骂,将致意 
者批逐出门'31',自此交往遂绝。适有故尚书之孙某用,将娶而妇忽卒,亦 
遣冰来。其甲第云连'32',公子之所素识,然欲一见其人,因与媒约,使甲 
躬谒'33'。及期,垂帘于内,令素秋自相之。甲至,裘马驺从,炫耀闾里; 
人又秀雅如处子。公子大悦,见者咸赞美之,而素秋殊不乐。公子不听,竟 
许之,盛备奁装'34',计费不赀,素秋固止之,但讨一老大婢,供给使而已。 
公子亦不之听,卒厚赠焉。既嫁,琴瑟甚敦。然兄嫂常系念之,每月辄一归 
宁。来时,奁中珠绣,必携数事,付嫂收贮。嫂未知其意,亦姑从之。甲少 
孤,有寡母溺爱过于寻常,日近匪人'35',渐诱淫赌,家传书画鼎彝'36', 
皆以鬻偿戏债'37'。而韩荃与有瓜葛,因招饮而窃探之,愿以两妾及五百金 
易素秋。甲初不肯;韩固求之,甲意似摇,然恐公子不甘。韩曰:“我与彼 
至戚,此又非其支系'38',若事已成,彼亦无如何;万一有他,我身任之。 
有家君在,何畏一俞谨庵哉!”遂盛妆两姬出行酒,且曰:“果如所约,此 
即君家人矣。”甲惑之,约期而去。至日,虑韩诈谖'39',夜候于途,果有 
舆来,启帘照验不虚,乃导去,姑置斋中。韩仆以五百金交兑俱明。甲奔入, 
伪告素秋,言:“公子暴病相呼。”素秋未遑理妆,草草遂出。舆既发,夜 
迷不知何所,逴行良远'40',殊不可到。忽见二巨烛来,众窃喜其可以问途。 
无何,至前,则巨蟒两目如灯。众大骇,人马俱窜,委舆路侧。将曙复集, 
则空舆存焉。意必葬于蛇腹,归告主人,垂首丧气而已。 
     数日后,公子遣人诣妹,始知为恶人赚去,初不疑其婿之伪也。取婢归, 
细诘情迹'41',微窥其变。忿甚,遍愬郡邑'42'。某甲惧,求救于韩。韩以 
金妾两亡,正复懊夹,斥绝不为力。甲呆憨无所复计,各处勾牒至,俱以赂 
嘱免行。月余,金珠服饰,典货一空。公子于宪府究理甚急'43',邑官皆奉 
严令,甲知不可复匿,始出,至公堂实情尽吐。蒙宪票拘韩对质。韩惧,以 
情告父。父时已休致'44',怒其所为不法,执付隶。既见诸官府,言及遇蟒 
之变,悉谓其词枝'45';家人搒掠殆遍,甲亦屡被敲楚'46'。幸母日鬻田产, 
上下营救,刑轻得不死,而韩仆已瘐毙矣'47'。韩久困囹圄,愿助甲赂公子 
千金,袁求罢讼。公子不许。甲母又请益以二姬,但求姑存疑案,以待寻访; 
妻又承叔母命,朝夕解免,公子乃许之。甲家綦贫,货宅办金,而急切不能 
得售,因先送姬来,乞其延缓。 
     逾数日,公子夜坐斋头,素秋偕一媪,蓦然忽入。公子骇问:“妹固无 
恙耶?”笑曰:“蟒变乃妹之小术耳。当夜窜入一秀才家,依于其母。彼自 
言识兄,今在门外。请入之也。”公子倒屣而出'48',烛之,非他,乃周生, 
宛平之名士也'49',素以声气相善。把臂入斋,款洽臻至。倾谈既久,始知 
颠末'50'。初,素秋昧爽款生门,母纳入,诘之,知为公子妹,便欲驰报。 
素秋止之,因与母居。慧能解意,母悦之。以子无妇,窃属意素秋,微言之 
'51'。素秋以未奉兄命为辞。生亦以公子交契'52',故不肯作无媒之合,但 
频频侦听。知讼事已有关说'52',素秋乃告母欲归。母遣生率一媪送之,即 
嘱媪媒焉。公子以素秋居生家久,窃有心而未言也;及闻媪言,大喜,即与 
生面订为好。先是,素秋夜归,将使公子得金而后宣之。公子不可,曰:“向 
愤无所泄,故索金以败之耳。今复见妹,万金何能易哉!”即遣人告诸两家, 

… Page 121…

顿罢之'54'。又念生家故不甚丰,道赊远'55',亲迎殊艰,因移生母来,居 
以恂九旧第;生亦备币帛鼓乐'56',婚嫁成礼。一日,嫂戏素秋:“今得新 
婿,曩年枕席之爱,犹忆之否?”素秋笑,因顾婢曰:“忆之否?”嫂不解, 
研问之,盖三年床第,皆以婢代。每夕,以笔画其两眉,驱之去,即对烛独 
坐,婿亦不之辨也。益奇之,求其术,但笑不言。 
     次年大比'57',生将与公子偕往。素秋曰:“不必。”公子强挽之而去。 
是科,公子中式,生落第归,隐有退志。逾年,母卒,遂不复言进取矣。一 
日,素秋告嫂曰:“向问我术,固未肯以此骇物听也。今远别,行有日矣, 
请秘授之,亦可以避兵燹。”惊而问之。答曰:“三年后,此处当无人烟。 
妾荏弱不堪惊恐,将蹈海滨而隐。大哥富贵中人,不可以偕,故言别也。” 
乃以术悉授嫂。数日,又告公子。留之不得,至于泣下,问:“往何所?” 
即亦不言。鸡鸣早起,携一白须奴,控双卫而去'58'。公子阴使人尾送之'59', 
至胶菜之界'60',尘雾幛天,既晴,已迷所往。三年后,闯寇犯顺'61',村 
舍为墟。韩夫人剪帛置门内,寇至,见云绕韦驮高丈余'62',遂骇走,以是 
得保无恙焉。 
     后村中有贾客至海上,遇一叟似老奴,而髭发尽黑,猝不能认'63'。叟 
停足笑曰:“我家公子尚健耶?借口寄语:秋姑亦甚安乐。”问其居何里, 
曰:“远矣,远矣!”匆匆遂去。公子闻之,使人于所在遍访之,竟无踪迹。 
     异史氏曰:“管城子无食肉相'64',其来旧矣。初念甚明,而乃持之不 
坚。宁知糊眼主司'65',固衡命不衡文耶?一击不中'66',冥然遂死,蠹鱼 
之痴,一何可怜!伤哉雄飞,不如雌伏'67'。” 
                                                     据 《聊斋志异》手稿本 
                                                       缺文据铸雪斋抄本补 

      【注释】 
     '1'旧家:犹言世家。 
     '2'冠玉:装饰于帽上之玉。此用以比喻美男子。 
     '3'订为昆仲:结为兄弟。 
     '4'以名减字为忱:指减去原名的“士”字,单名为忱。 
     '5'踧 (cù促)落:犹言冷落。 
     '6'行炙:端送菜肴。 
     '7'卜紫姑之小技:紫姑,详见《花姑子》注。自唐以来有祭紫姑之俗, 
正月十五日图其形,夜间迎之,以卜祸福。此指其剪帛为人之幻术。 
     '8'即世:去世。 
     '9'侍郎:明清时,中央各部的副长官。犹女:侄女。 
     '10'艺:制艺,指八股文。 
     '11'老宿:老成有名望的人。此指宿儒。 
     '12'下第:落榜。 
     '13'中热:躁急心热,指热心功名仕进。 
     '14'试期:此指“童子试”试期。 
     '15'邑、郡、道皆第一:在童试中,县试、府试、院试都获得第一。 
     '16'场后:此指参加乡试以后。 
     '17'强作噱 (iué决):意谓强作笑语,表示旷达。噱,谈笑,大笑。 
     '18'已登鬼箓:意谓必死。鬼箓,死者名册。陶渊明《拟挽歌辞》:“昨 

… Page 122…

暮同为人,今且在鬼箓。” 
     '19'媵之:收之为姬妾。媵,指姬妾婢女,这里作动词。 
     '20'乱命:病重昏迷时的遗言:谓其主张荒谬。《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生病时命其子颗曰:“必嫁是。”病重时又说:“必 
以为殉。”武子死后,颗将嬖妾嫁出,曰“疾病则乱,我从其治也。” 
     '21'人头畜鸣:意思是,外貌是人但行为像畜牲。 
     '22'良材:上等棺木。 
     '23'力疾:竭力支撑着病体。 
     '24'蜕 (tuì退):蝉蛇之类脱下的皮。 
     '25'蠹鱼:蛀蚀书籍的小虫。银粉细鳞,形似鱼,故名。 
     '26'传布飞扬:传播声扬。 
     '27'礼缘情制:礼法因人情而制定。 
     '28'卒无所可:始终没有称心的。可、可意、中意。 
     '29'小妻:妾。 
     '30'买乡场关节:意谓代公子行贿,买通关节,使之乡试中式。乡场: 
乡试。 
     '31'致意者:转达意向的人,指媒者。批逐:掌嘴驱逐。批,批颊。 
     '32'甲第:旧时显贵者的宅第。云连:与云相接,形容高大众多。 
     '33'躬谒:亲自来见。 
     '34'奁 (lián连)装:犹妆奁,陪送嫁妆。 
     '35'匪人:行为不正的人。 
     '36'鼎彝:鼎和彝都是古代青铜器,这里指珍贵的古玩。 
     '37'戏债:赌债。 
     '38'支系:宗族的分支;此指同族。 
     '39'诈谖 (xuān宣):欺诈。 
     '40'逴 (chuó绰)行:远行。 
     '41'情迹:事情的经过。 
     '42'遍愬郡邑:向府、县都提出诉讼。愬,同“诉“,诉讼。 
     '43'宪府:旧时称御史为“宪府”。此专指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 
衙门。如清代称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为“三大宪”。 
     '44'休致:官吏年老去职。清制,自陈衰老,经朝廷允许休致的,称自 
请休致:老不称职,谕旨今其休致的,称勒今体致。 
     '45'词枝:意谓胡扯乱编。《易·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疏》: 
 “枝,谓树枝也,中心于事疑惑,则其心不定,其辞分散若间枝也。” 
     '46'敲楚:扑责。楚,刑杖。 
     '47'瘐毙:病死狱中。 
     '48'倒屣 (xǐ喜):古人席地而坐,客人来,急于出迎,把鞋子倒穿。 
形容热情欢迎。 
     '49'宛平:旧县名,在今北京市南部。 
     '50'颠末:事情的原委。 
     '51'微言之:婉转含蓄他说明心意。 
     '52'交契:交情很好。契,意气相合。 
     '53'关说:调解说情。 
     '54'罢之:指罢讼。 

… Page 123…

     '55'赊远:遥远。 
     '56'币帛:作纳聘之礼。鼓乐:供迎亲之用。 
     '57'大些: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叫“大比”。 
     '58'卫:驴的别称。 
     '59'尾送:据铸雪斋抄本,原作“委送”。 
     '60'胶莱之界:胶州、莱州一带,今山东省东北部沿海地区。 
     '61'闯寇犯顺:指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众造反,反对明朝统洽。李 
自成称李闯王。闯寇,是作者对闯王的蔑称。犯顺,以逆犯顺,谓造反作乱。 
     '62'韦驮:佛教天神,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佛教列为护法神。其 
塑像一般穿古武将服,手持金刚杵,威武高大。 
     '6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