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巨人归来 >

第1部分

巨人归来-第1部分

小说: 巨人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书写史玉柱 为什么要读史玉柱   

  面对着图书馆里多本与史玉柱和以及他主导的巨人集团相关的书,要再提笔写史玉柱和它制造的巨人传奇,这是需要勇气的。   

  但是,翻看了差不多一年的资料之后,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动笔了。是史玉柱给了我们这样的勇气……他在1997年那场著名的巨人危机中,面对巨额债务都没有选择放弃,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放弃呢?他总是选择那些已经出现了佼佼者、甚至是强势企业的行业进入,而为什么我们又不能呢?   

  看过这本书,我们希望读者至少也能明白这样的道理。显当然,这不是本书要告诉你的关于史玉柱给我们的唯一启示。   

  (一)   

  在写作本书之前,我们查询了关于史玉柱几乎所有的资料,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我们查询到的信息的真伪进行了求证。但最终,还是没有把书稿给史玉柱本人看,这并不是我们不严谨,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写作的独立性。   

  我们不希望这是一本吹嘘的书,也不希望一些我们对史玉柱以及巨人集团的认识和推断会受到某种局限意外的力量而最终不能和读者见面。   

  我们查阅的资料中,不乏关于史玉柱和巨人的著作,但是非常遗憾,还没有看到一本书,能站在人性和大历史观的角度去观察史玉柱和巨人,而这正是我们的尝试。   

  在过去,关于史玉柱的书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高人给史玉柱出招。这些书的总体的思路大致是这样的:先指出史玉柱和巨人的诸多不足,然后给开药方,而吃与不吃药是史玉柱和巨人的事。我们始终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医生而是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病,再好的药方也无法解决问题。   

  二是史玉柱身边的人写的书。他们的书几乎都在走〃我与某某不得不说的故事〃的套路。这样的作品能给人亲近感,但是,更多是满足了读者的某种偷窥欲,而读后除了多了几分谈资外,好像什么也没有,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这是一种遗憾。尽管我们在本书中,也引用了这些书中的相关记录,但仅仅是为了说明某一件事而做的引用,我们希望读者在喝了白开水之后,还有一点回味,或者是因为看到我们过去的评论之后,想去喝一口白开水。   

  三是记者写的书。这是一种全面的记录,应该说,这样的书能让我们全景式的查看史玉柱和巨人的发展过程,但是读完之后,总感觉有些流水账的味道,让人意犹未尽。   

  ……   

  2005年那个夏天,史玉柱做网络游戏之前,也是在查看了甚至或者是说是消费了国内大大小小多款游戏之后,才下定决心做网络游戏的。   

  史玉柱说,他想填补一下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空白,当然他还提出了当2D游戏的终结者这样的豪言壮语。   

  而我们虽然不敢有史玉柱那样的豪言壮语,但是,也是带着填补空白的目标而最终完成本书的写作的。   

  (二)   

  许多关于史玉柱的著作或是评述中,史玉柱总是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要么是冒进的、遭遇失败并且最终还会失败的倒霉蛋;要么就是智慧的化身、应用的财富英雄英勇的财富英雄。   

  其实,那都是表象,史玉柱不过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最普通的创业者中的一员罢了,印刻着中国特色的时代烙印。不过,性格使然,他时而比马云更张狂,时而又比雷军更稳健,给外人的印象是眼花撩乱。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序言(2)         

  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史玉柱是中国(可能世界上也找不出第二位)亏得最厉害(欠债超过2亿元),当然也是致富速度最快(从1997年到2007年,财富积累超过500亿元)的商界人物。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造就这样一个传奇?这是本书要探索的问题。   

  史玉柱的朋友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第一次见中国台湾的传奇商人王永庆,到了会议室以后,王永庆一开头并没有讲什么成功法则,而是讲人一生总有一次成功机会,这个机会不是你自己创造的,而是你生活的时代给你的。但这个机会只有一次。他讲到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复兴,说这个机会就一次,他正好赶上了,但是很多人不认为这是机会,而认为战后是一个废墟,一个场人世的迷乱,一段悲惨的经历,一则段含辛茹苦的故事。   

  这就是一个差别,同样的时代,王永庆认为这是机遇,而别人却不这么想。   

  研究史玉柱,我们发现,他也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不过,他用事实告诉我们,人生成功的机会不只一次,可以无数多次,这将颠覆我们传统的概率学的说法。   

  简单的地数一下那些被史玉柱把握住的机会吧!   

  做巨人汉卡的时候,他肯定不是第一个做的;做脑黄金的时候,他也不是先行者,那时候,国内的保健品当时已经很火了;做脑白金的时候就更别说,保健品市场可谓祖国河山一片〃红〃;再后来做网络游戏,那更是被人们唯恐不及的红海。   

  但是,他总是在这些看上去不可能的地方发现机会,并且死死地抓住机会。   

  (三)   

  我们不知道史玉柱是不是一个信命的人。但是,有一些细节看上去是特别有意思的。   

  1997年1月18日,史玉柱召集部下为巨人寻找救命良方的会议的地点是安徽黄山脚下的太平镇。   

  1997年夏天以后,史玉柱〃人间蒸发〃。有人说,史玉柱躲在南京,也有人说,史玉柱在拉萨定居了……就在这年冬天,史玉柱和他的〃二十几杆枪〃召开了一次决定搞脑白金项目的会议,地点选择的是太平湖。   

  1999年7月,上海健特公司在上海徐汇区注册,史玉柱和他的〃二十几杆枪〃在上海金玉兰广场以最低的价格租了两间办公房。   

  据说,史玉柱之所以选择金玉兰广场作为〃上海健特〃的办公地点,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楼下那家叫〃避风塘〃的小吃店。   

  从太平镇到太平湖,再到避风塘。这些地点或者是名字背后,我们会有怎样的联想呢?   

  星相学上说,天平座的人富有魅力、温文尔雅、目光敏锐、机会主义。   

  很显然,史玉柱狂傲的个性与他天平座星相上应有的的谦逊背道而驰。但他是富有魅力的、目光敏锐,却把天平座的性格诠释得异常完美,当然如前面所说,他还是机会主义者,这也是天平座的本性。   

  B型血是比较追求完美主义的开拓型血型,但有些B型血的人带着多疑的性格,史玉柱恰好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据说,史玉柱用脑白金打江山时,他的三个手下全是B型血,这三个人造就了脑白金的辉煌,但是成功后,则开始重用A型血的人,因此史玉柱属于〃谨慎性〃创业家。   

  (四)   

  史玉柱在中国商界并不是一个特别受尊重的企业家,尽管他制造的传奇比很多颇受推崇的企业家更让人唏嘘。   

  追究其原因,大致有这些:         

。←虹←桥书←吧←  

第3节:序言(3)         

  一是,他曾经是一个失败者,并且败得很惨。这失败的背后是给无数的消费者带来了灾难,比如买巨人大厦的楼花的那批投资者。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二是,史玉柱搞什么三大战役、指挥部等,过领袖瘾,太张扬,让人们看不惯,中国人传统的主张是低调做人。   

  三是,红眼病问题。不得不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度,人们是容易犯红眼病的。这样的病症也许和中国改变开放,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经历的社会变化过快不无关系。所以,很多人在大呼要善待别人的时候,实际心理想着的却是,别人为什么不快点倒掉,只要这样才能获得自己心灵的安慰。   

  ……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对于史玉柱来说,他是一个商人。创造财富才是他的根本职责,这和医治病人是医生的天职一样。   

  尽管我们认为在1997年之前,也许史玉柱并没有在社会分工中找到这样的位置(比如,他的领袖情结和对领导参观如此重视他的领袖情结和对领导参观的重视),但是,1997年之后的史玉柱给了商界一个楷模。   

  1998年启动的脑白金项目,尽管他的广告让国人倍感心烦,还有人质疑,产品本身是否有广告宣传的那么有效,但事实是,这个产品年年畅销。   

  2001年的借钱还账债,如果除了说他是良心发现和〃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之外,他也是带着小小的狡猾的,因为,这样的背景能帮助他推动健特生物的上市。   

  2002年出卖掉脑白金,尽管外界批评,那是在股市上洗钱,但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谁能想出将一个产业的生产环节和无形资产分别卖给两个上市公司呢在中国乃至世界谁能想出将一个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和无形资产分别卖给两家上市公司呢?   

  ……   

  (五)   

  我们为什么要尊敬一个人?答案是,这个人至少在他的本职工作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很容易就可以为史玉柱清算出他的业绩:   

  在营销领域,他开创性地开启了中国广告轰炸推广之路,并且坚持0十多年,而业绩不俗。难怪,他要说,中国大学里的营销学都是滞后的。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已经逐步得到认同……在中国,〃要学广告策划,就学史玉柱。要学市场营销,还学史玉柱。〃   

  在投资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还能有哪一位企业家能在10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控制三家上市公司,财富飙升至500亿元。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谁能在巨亏几亿元的背景下站起来?   

  显然,史玉柱值得敬佩的除了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而本书要总结的正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只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而在本书中,它们只是为了说明这样的精神而找到的论据罢了。   

  段永基曾对史玉柱说:〃成功经验的总结多数是扭曲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才是正确的。〃   

  而你,我们亲爱的读者,你能从史玉柱的成功与失败中又悟出些什么呢?         

虹←桥←书←吧←。←  

第4节:风险越高的行业越有蜂蜜(1)         

  市场:最危险的市场蜂蜜最多   

  第一章   

  1?风险越高的行业越有蜂蜜   

  史玉柱既不会打高尔夫,也不爱出国旅游,甚至很少健身,他交际很少、做人很简单。   

  这至少说明史玉柱不是一个喜热闹的人,但是在对产业或者说市场的选择上,显然并不如此,他往往是选择最热闹的行业,然后在这样的行业里开启创造性的发展,最后制造一个新的传奇。   

  史玉柱做游戏,大家都笑了   

  在决定进军网络游戏市场之前,如果非要说史玉柱与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