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侠道行 >

第336部分

侠道行-第336部分

小说: 侠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行列。



事实上,世间的哪个事物不都是有好坏双面的,如果让白庸一人来论述侠,他会将侠的好坏都说一遍,可既然对方主张侠是全恶的存在,那么他自然要说好话了。



“侠者,只生存在1uà;n世当中,盛世不需要侠者,盛世需要的是大公无sī的刑罚。但世间可以无侠者,却不能无侠义之jīng神,路遇窃贼对无辜者下手,是视而不见还是见义勇为。若为一己之sī,自然是视而不见,可你设身处地一想,假如你是那被偷之人,假如你恰好需要一笔钱去救人命,那你又该如何。你纵然无能做侠,却不能否认侠,不能不让他人做侠。最希望世间没有侠的,是那无法无天之辈,假如世间人人为侠,又哪来窃贼,奈何世间多的是路见不平,拔tuǐ就跑之辈,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恶贼。”



韩林只是冷笑:“哼,你以为宰了恶霸地主就不会出现了?做梦吧财富不可能平均,有人富有就有人贫穷,财富不均就会产生阶级,久而久之新的地主又会出来,有地主就总有百姓觉得自己受压迫了,大侠再去杀了?是个人就觉得被税很窝火,大侠怎么不把国家灭了,国家可能不缴税么?政客虽然嘴脸难看了点,但是好歹知道民能载舟也能覆舟,会一定程度上保证治下百姓利益的,可大侠能给老百姓什么实际的好处?”



白庸苦笑的摇头:“前面你说大侠劫富济贫不对,现在又问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我已经nò;ng不清你的逻辑了。不过侠的好处并不仅仅表现在能送给百姓什么东西,侠者,是一种气节,宁死而不屈的气节。侠者最遭上位者所忌,世间若有侠,上位者如何行那肮脏龌龊之事,对上位者来说,侠就是死敌,拔不完烧不尽的野草,令他们无法为所yù;为,因为他们惜命。”



韩林粗鲁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侠义jīng神,不能吃饱饭的空中楼阁,要来有什么用?”



“人生存在事,需要不仅仅的是物质,也有jīng神上的渴望,比如信仰。世上总有一些人,哪怕自己吃不饱饭,也要将食物分给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老人。世上也存在一些人,哪怕自己吃饱了饭,也不肯将多余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前者在你口中是傻蛋,后者在你口中则是现实。所以一个人会不会去做善事,和那个人是否能吃饱饭并没有关系,一个想着只要我吃饱了饭,就会分给别人的人,哪怕真有一天吃饱了,也不会分食物给别人。”



韩林不屑道:“jīng神渴望,大侠有什么jīng神值得别人学习的,盖世豪情吗?人贩子也有盖世豪情,所求者也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你以为这些人贩子中的大侠,认为自己做错了?杀人放火的通缉犯各个都会忏悔认罪伏法?所谓这种大侠和他们果然一个德行凭着这种虚无缥缈的侠义jīng神,就这样也想拯救天下苍生吗?可笑你不过是披了一个以天下为名的大旗罢了。”



白庸坦然面对自己的sī心,反问道:“为什么扯到天下苍生上面去,我只是在做一件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和什么担负天下苍生的重担统统无关,我喜欢这么做,所以才这么做。人难道因为没有善报,就不去行善吗?”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有好处,又有谁会行善呢?”



白庸眼神清城的问:“照你的话,那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呢?名声我不可不在乎。”



韩林郑重道:“你当然不是为了名声,你是为了证道,救苍生能够证你的道你和我是同样的人,只不过选择的手段不同,你披了一张更漂亮些的皮,而我是赤诚面对内心的yù;望。”



“你错了,恰恰相反,我不是为了证道而救苍生,是为了救苍生而证道,因为证道后,我才能拥有更强的力量来为苍生出力。证道不是练武,执着一心就能成功,所以这世上多有极道强者,却少有证道圣人。”



韩林自是不会相信:“哼,这番鬼话你认为我会相信吗?骗人又骗己。”



白庸不以为意,继续问:“如果让你在武道第一与证道成圣选一个,你会选什么?”



“当然是成圣,武道是手段,成圣才是目的”



白庸意味深长的摇头:“哈,错了,你这样就本末倒置,永远证不了道。”



韩林双目一瞪,略带怒意:“你说什么”



“如果让我在救苍生与证道中选一个,我会选前者,那才是我真正所追求的。”白庸的语气听不出一丝敷衍之意,如同本心在言一样,“当然,我并未成圣,这番话也就少了几分可信度。”



韩林死死的盯住白庸,一字一顿道:“我、不、信”



“是不敢相信,还是不愿相信?”白庸长叹一口气,“看来你我谁也说不服不了谁,那就不用再说下去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本来靠语言就很难说服一个人,等你以后真正抵达证道关口的时候,自然会明白这一切,到时候希望你不要太在乎面子。”



白庸说完,便洒脱的离开了,一点也没有因为这充满火yà;o味的谈话而留下不快的印象,好似真正没有放在心上。



可他这样的表情,更加刺jī了韩林,这种好像开解小孩子闹脾气的表现,看向他的眼神也是长辈的好心指导,甚至将他看做无足轻重的小人物,都深深刺jī了他的自尊心。



在对方转身离开后,他终于不再忍受的释放出浓烈的嫉恨之意,整张脸都产生了扭曲:“凭什么你我同时出道,你的修行比我快,名声也比我好,好像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你转一样,我碰上了那么多奇遇,却一点也不被人在意,连师姐都……不可能区区一个土著,怎么可能比我还要身具气运天道应该是站在我这一边的”



韩林紧紧攥起了拳头,连直接嵌入rò;u中,嵌出了鲜血都浑然未觉,如果比不上那也罢了,本来他就是后起之秀,要享受的也是越那些成名人物的成就感,将那些原本比他修为高的人物,统统踩在脚下。



然而,他现在却连成长的度都比不上别人。



白庸当初的修为只比他高出一点,名声也是不显,同样是无名小辈,还抱有天真幼稚的理想,可现在呢?不但内功雄浑,还是武道双修,在江湖上也是名声赫赫,被誉为正道盟主心骨的后继者。



本来他就看不起白庸的理念,原本还打算以后修为过对方了,再好好指出其中的浮华之处,可是现在呢?



现实的残酷是,他虽然修为突飞猛进,世间罕有,不但在许多个上古遗迹中取得了功法口诀,神器法宝,还战胜了很多江湖上的成名人物,游走各大mé;n派之间,可世人对他的评价居然仍是籍籍无名的小辈,甚至连天才少年的名声都让了出去。不仅如此,还大为推崇那些争要虚名之辈,当真是瞎了眼



这等不愉快的刺jī,又不免勾起他心中一个极其厌恶的回忆——



“我已窥见长生之道,将来甚至能打开永生的大mé;n。你看我的修炼度就能明白,短短两年光yīn,我就已经追上师姐你了,大道可期,到那时便可与你逍遥天地间。这样的我,哪里配不上你了?”



“一听这话就知道,你根本连我是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就说出这么愚蠢的话因为你实力强大我就要依附你?那跟俗世中那些一心追求荣华富贵目光短浅的nv子有何区别?一个追求财富,一个追求力量,又是哪个比哪个更高尚小人眼中尽是小人,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长生之道?永生之mé;n?这种渺小又自sī的理想你也好意思开口说出来。你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目光所及的只有自己。”



“那你说什么样的理想才算得上伟大?”



“让天下所有好人求得长生,你做得到吗?”



“什——你在说什么傻话,这种事连圣人都做不到。”



“连圣人都做不到,原来你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比不上圣人。”



“这种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那可是圣人,已经求得永生的人。”



“圣人一开始难道不是普通人吗?他们难道从出生起就注定能证道成圣?你的志气看来也不过如此。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有没有勇气去做是另外一回事,你连勇气都没有,谈什么伟大?继续你那渺小又自sī的理想,做你的小人物去吧,反正你的气量也不过如此。”



“等一下,你站住我知道啊,师姐你看中是那家伙……我问你,难道白君龙就有这样的志向?他所作的,也不过是安国定邦,跟俗世的官员臣子没有区别。”



“愚蠢啊,要求长生,第一步不就是要保留生命吗?如果连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长生。虽然他现在所做的只是最初级的一步,离目标遥遥不可及,但至少他有勇气去做,而你没有互相一比较,谁伟大谁渺小一目了然。更何况,安国定邦这样的理想很渺小吗?真可笑,从小到大你又救过谁的xì;ng命?得到过谁的感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们这些求长生之人,完全有能力兼济天下,却偏偏要独善其身,这等自sī自利之心,还以为有多了不起吗?真当自己高高在上了吗?”



越凌仙带着厌恶表情转过身,只留下一个拒绝的背影,最后指出打击人的一点:“在自我长生与天下太平之间做选择,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人会选前者,而你,不过是那九十九人中的一员,又有哪里值得自豪?敢做独缺的第一百人,那才是真正的豪杰换成俗世之人,你不过是区区一名为富不仁的暴户。”



……



白庸虽仍认为自己与韩林是道不同不相谋,但也并非因此,就认为对方做的是错,去批评和指责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证道方法,只要不伤天害理,那都是可以容许。



善道并不一定要行善,只要不为恶,那就是善。



真诚尽力地开掘自己的本然之心,就可以认识人类普遍的本xì;ng,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相通、xì;ng相近。认识了人类普遍的本xì;ng,也就认识了天命,因为人的本xì;ng就是天赋予人的使命。保持人的本心,护养人的本xì;ng,就是对天命最好的尊奉与恭敬。无论是富贵长寿,还是贫穷短命;无论是飞



第一百一十章各说有理



第一百一十章各说有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怕别人现不了你的才华,怕没人欣赏你,要更多的去欣赏和现别人。这就是儒家初期的第一重要观念,仁。圣人说的这个仁,就是当自己有所需求时,要想到别人也会有类似的需求。所以,你要帮着别人去实现他这同样的需求。推而广之,像我们常说的己所不yù;,勿施于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些都是仁观念下的衍生和体现。”



白庸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任之初在谆谆教导,而石墨羽可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光看她在一边听课的时候一边扭动身子,就知道她的心神完全不在上面,可是又不好离开,眼珠滴溜溜的在转,分明在寻找什么可以吸引注意力的东西。



见状白庸就想改道离开,否则肯定会被对方利用,而他本人既不想打扰任之初的上课,也认为这种多学习一些对石墨羽有好处,很多东西,哪怕你压根没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