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侠道行 >

第161部分

侠道行-第161部分

小说: 侠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时候人做事都不具有逻辑xìng,许多都是非理xìng的,自有在亲身做过的前提下,才能将这件事“自我合力化”,在他人看来依旧不合理,但自己却能够接受,因为是自己做过的,当时的感受和想法都有印象。



可如果是虚构的记忆,就失去了亲自体验的前提,那么不合理的地方就会进一步放大,变得虚假,不合逻辑的地方没有相应的“临场情绪”来掩饰,也就变得难以被接受。



如果白庸直接说出最后一句话,刑无sī肯定想也不想,直接无视。



开玩笑,作为敌人的你说我有病,我就信以为真,真的去检查身体,那自我意识未免太过剩了。



因此,白庸一开始是以讨论对方的理念为切入口,从而引起刑无sī反驳的兴趣,而想要反驳,就必须思考他所讲的话,惯xìng思维作用下,当他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刑无sī也会思考这句话的真实xìng,从而发现自身记忆的“不合理之处”。



不过红世双巫的洗脑术肯定留有修正的暗手,想光凭自我意志来解脱,绝对是做不到。但白庸要的不是立即见效,而是循循yòu导,如今看来第一步是成功了。



此次进攻奇迹方舟的最重要目的,不在于击杀多少天王,而在于进行唤醒刑无sī的计划。如果能将他拉回正道,就同时有强己跟弱敌的效果,甚至,哪怕没有既得利益,出于jiāo情也要将这件事作为最优先事项。



夺天工姬看出情况发展不妙,连忙出言打扰:“中古贤者都认为人xìng本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人为恶是不需要学的,而为善才需要他人教导,要杜绝罪恶必须斩除人的本xìng,而斩除人的本xìng跟斩除人的生命还有多少差别?”



她虽然打从心底认为刑无sī的理念很荒唐,不过此时也不得不表示赞同的立场。虚以委蛇,那是每个聪明的狱洲必须掌握的技能。



白庸看穿她的用意,连忙装出非常不屑的语气,道:“蠢笨的nv人,连人xìng本恶是什么意思都没nòng明白,就在这里大放厥词,荒唐!荒谬!人xìng本恶的恶,并非指罪恶,也不是恶行,而是指人的自sī和yù望,连这么基本的含义都没nòng明白,你的发言只是证明自己的无知,哈,贻笑大方。一个人无知不要紧,明明无知却还要装作学识渊博的样子出来糊nòng,那就让人无法容忍了。”



被指责的夺天工姬脸上一红,她确实没看过专mén针对“人xìng本恶”或“人xìng本善”的学说,甚至这两个观点的出处原文也不曾看过,只是人云亦云听过许多,也就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人xìng本善”就是人生下来本xìng就是善良的,学习道德是为了加深修养,巩固善良;“人xìng本恶”就是人生下来本xìng就是邪恶的,后天教导是为了抑制本恶的人xìng,扬善弃恶,成为善良的人。



从字面上看似乎就是这么一回事,听起来也不外乎如此,甚至很多议论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的书生秀才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简直是错的离谱。



许多人还提出人生下来是没有善恶的,xiǎo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善,不明白什么是恶,所以无论“人xìng本善”还是“人xìng本恶”都是错的。



那就更可笑了,说出这话就证明此人压根没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纯粹从字面上,自以为是的理解了。



白庸继续道:“人xìng本善的善并非指代善良,对这个‘善’的定义,是指当某类东西的本xìng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这一类东西的存在合乎人的目的,符合人的愿望。例如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其本xìng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人类的存在,从总体上来说是符合人类的目的,是符合人类的愿望的’。如果我们否认人xìng是善的,那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根本不符合人的目的。”



“人xìng本善”与“人xìng本恶”并非全然对立,将两者的关系视作“一者正确,另一者必然错误”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背离原创者的本意。



夺天工姬脸上的羞sè更浓,她已经明白自己方才的说辞意味什么了,就像是将成语的意思完全nòng错后,却洋洋得意的说出来……



幸亏她的脸皮不薄,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也就糊nòng过去。不过她本身就受了重伤,倒也未必全是装出来。



然而,因为技天王的瞎搅合,刑无sī反而从那种自省的状态醒悟过来,虽然不是完全斩断这一疑问,但也暂时压制下去,可谓是歪打正着。



“如果这就是你要说的话,那么到此为止吧,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都不能说服对方,还是靠手中长剑来判个高下。”



刑无sī向前一刺,剑气竟是如钻头般回旋,这股螺旋剑气配合一往无前的突刺,拥有远超想象的破坚之力。他吸取了上次战斗的经验,便思考出用这等方法来破除太极剑法的防御。



面对这种螺旋突刺,白庸也没有用太极剑法来试一试矛盾相克的yù望,说到底他是防守方,比对方更有忌惮。攻击方失败顶多杀不死敌人,防守方失败失去的就是自己的xiǎo命,这么不公平的赌注,哪里值得赌。



比起太极剑法,他有更合适的防御手段,当下挥舞忘忧拂尘,三千银丝缠上刑天剑的剑锋。原本为攻坚增加威力的螺旋剑气,这回是真正的作茧自缚,强横的剑气撞上银丝,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火光四shè,却是没能绞断,反而因为自身的回旋,将三千银丝尽数吸纳,将刑天剑绑得扎扎实实。



论防御力,墨阳剑自然更为稳固,然而不同时候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忘忧拂尘的柔韧xìng更强,对于破除螺旋式的攻击更为有效。



同样运用太极玄法,借助忘忧拂尘的效果更佳,竟是借助螺旋剑气的回旋力道,借力使力,将刑天剑如蚕茧般牢牢困住,难以向前移动半寸。



刑无sī向后拔剑,居然扯不动,被银丝缠住的刑天剑像是落入蛛网的蝴蝶,纵然有所挣扎跳动,可终究是无力的反抗。于是他干脆不拔剑,身形向前bī近,对着白庸就是一掌打出,却是想要以根基来强取。



可惜,他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没能料到在短短时日,白庸的进步可谓翻天覆地,借助万屠元功强悍的破坏力以及克邪效果,竟只是稍逊一分,而这一分的差距并没能在实际中清楚体现出来。



这样的结果显然震惊了刑无sī,在他慢了一线的反应空隙中,白庸贴身而上,施展万木缠丝手,进行贴身的战斗。正是因为熟悉,所以选用这样的战斗方法,不用剑法,单纯以xiǎo空间中的拳脚功夫比拼,这并不是刑无sī擅长的方面。



啪啪啪,一阵短暂且急促的jiāo手声,刑无sī竟是被压在了下风,显得颇为狼狈,他虽然懂拳法,可也大多是那种大开大合的类型,眼下一只手被缠住,位置固定,只比拼xiǎo范围内的技巧,根本发挥不出来。



这样的情况下,自从踏入天人境后就极少使用的万木缠丝手竟是立功了!



刑无sī被打得毫无脾气,不时因为被拳脚击中身体而发出脆音,xiǎo范围的拳脚功夫显得非常拙劣,却又无可奈何。他的兵器被忘忧拂尘死死缠住,无法chōu出,除非是松手离开,但如此一来也就彻底失去用剑的机会。



第六十四章全身而退



第六十四章全身而退



一己之长攻敌之短,虽说拳脚功夫未必是白庸的特长,但绝对是刑无sī的短处。尤其是最近被戏无涯传授了太极玄法,在拳脚上的进步也是相当神速。太极拳本就以听劲为长,讲究“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在此时此刻更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来白庸还有比万木缠丝手更好的功夫——菩萨渡航手可以选择,那是被姬天血传道后自动留下来的沉舟庵的武学,不过他依旧是采用了万木缠丝手。



一则他对菩萨渡航手并不熟悉,虽然通晓全篇,还有各种前辈的经验,可没有真实跟人打过,而万木缠丝手是他从xiǎo就练就的本领,闭着眼睛都能打得毫厘不差;二则单纯以技巧层面而言,万木缠丝手跟菩萨渡航手的差距并不大,品阶评价上的不如,更多是因为没有厉害的绝招,技巧上反倒相差不大。



这样的情况下,刑无sī退又退不得,进又进不能,明明根基超过对方,却完全不能发挥出优势,苦苦招架,一点也没有前辈高人的风姿。



毕竟是武修,他的技巧再差也有效,于一般武者而言甚至有许多高明的地方,可惜这种水准跟他的剑术一比就是云泥之别。许多细微处的缺点,在白庸jīng细奥妙的拳术中,被无限放大,显得到处是破绽。



夺天工姬倒是想帮忙,可惜她身上的伤势比预想的要严重,心有余而力不足,鲁莽chā手受伤的反而是受制于人的刑无sī。



“为什么要帮红世双巫,若说有罪,他们也难逃刑罚?”近距离jiāo接中,白庸寻得说话的机会。



“我说过,他们是我利用的工具,虽然目的不同,但路程一致,借助他们的实力,能更快实现我的目标。在实现目的后,我就会斩杀他们,然后自尽,灭绝最后的罪孽。”



刑无sī的想法简直是天真又疯狂,仔细琢磨便觉得破绽百出,毫无实施可能,不过对心智入邪的人而言,合理xìng恐怕是最不用考虑的东西。



两人各自一手握住兵器,传递内力相互jīdàng,另一手却在方寸范围内不停拼斗。刑无sī一掌打出,手臂上的肌ròu好似一根根活过来般跳动着,神力jīdàng中,手掌好似一方大磨盘,真要击中了,可怕的不是刚猛的冲劲,而是那股绞杀的磨盘劲。



然而白庸避实击虚,食指中指合并为剑指,向前刺出,看似就要正面击中,然后肩膀一甩,整条手臂柔若无骨,好似鞭子一样绕过对方的手掌,朝着手腕处连点数下,劲力好似细针一样扎进去,这一下却是用上了hún元破虚劲中的归一劲。



这股如针般的劲力投入骨髓,以刑无sī的忍耐力,虽没有吭出一声,可掌上的劲力却是无疾而终,自动溃散。他正要chōu手,白庸却化归一劲为缠丝劲,黏住他的手臂,让他无法做到一呼一吸的回劲。



这时,刑无sī的手忽然一抖,变拙为巧,反过来缠住白庸的手,臂中劲力反复震dàng,以点及面,这一下变化可谓妙到极致,颇有种狗熊变羚羊的感觉。



这正是法家绝学“蚁xùe溃堤”,这招可用于剑法也可用于拳掌,而且不是那种需要蓄气的浩大绝招,以灵巧称奇。刑无sī只有这一招是拿得上台面的短打技,却一直藏而不发,等到现在才用出,正想着要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却看见白庸脸上的一抹笑意,心中顿觉不妙。



霍然,白庸拧腰反身半旋,以肩膀对着刑无sī身体的中线,刹那间手臂内缩,手腕退到自己地心口,呼啦画了个圆,劲力一下积蓄到顶点。原本这样迅猛的缩劲会导致他下盘不稳向后退,然而因为双方各自握住缠着的兵器不放,这股后退之力被抵消,然后竟是借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