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vip09.12完结,宅斗,朝廷) >

第457部分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vip09.12完结,宅斗,朝廷)-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没有,我就是舀了几下,都没往口里送。”蕙娘忙道,“这孩子就是心细,不知者不罪,我怪她这个做什么?再别往心里去了,这心也太细了吧——”


    杨七娘居然也叹了口气,很有几分无奈,幽幽地道,“孩子大了,主意可正,她要多心,那是她的主意。我这个当娘的,也是有点管不过来啦……”


    蕙娘和她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是各自一笑,居然还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杨七娘也不谈此事,只是叮嘱蕙娘道,“你最近胎气不稳,还是别看这些费神的账本了,也别过问生意上的事。上回你还去同和堂见你们的大管事?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是多休息休息,养胎要紧……”


    蕙娘心头又是一跳,面上仿佛一无所觉地道,“我也就是随便看看,这就是看着当玩呢……从小看数字长大的,看书还觉得更费神。”


    杨七娘握着嘴笑了,“那我和你就不一样了,我养胎的时候就想呢,天下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管着我自己着紧的事情那就成了。别的事,等以后再说吧。这坐山观虎斗呀、看戏不怕台高呀的话,是最中听、最入耳的了。只要我们自己好,别的事,什么所谓呢……”


    蕙娘沉默了片刻,也是微微一笑,她说,“你说得是,只要我们自己着紧的那些事,能顺顺当当地办下来,别人的事,管太多了也是添乱,也是麻烦……”


    她和杨七娘交换了一个眼色,便请杨七娘,“让人把文房四宝拿来吧,我这就给皇上写信,正好也把路上的事说一说……若你不介意,便帮我执笔如何?我现在倒的确不能伏案写字了。”


    杨七娘的眼睛弯了起来,她笑得一派柔和,“这是在帮我,我如何会介意?心里谢你还来不及呢,你不问我要人情,我反而还记着你的情……”


    “占了便宜还卖乖。”蕙娘啐了一口,“得啦得啦,我说你写……”


    #


    这封信,当然是立刻就被快船送往京城了。蕙娘在心里详细地说明了吕宋的战况和局势,还有一些燕云卫也许报告也许没有报告,但她自己却是有留意到的细节处。并顺便提了提吕宋总督一家的下场,又说到了蒸汽船。她建议朝廷派人南下研究,这样可以直接在苏州蒸汽机工厂最为密集的地方试造,效率最足,毕竟,若是一定要折腾去北边,恐怕几年都折腾不出结果。在此期间,如是英国人在边境挑衅,有蒸汽船在,大秦毕竟是有些弱势了。


    她和杨七娘都有个致命的弱点:身上没有官职,这封信不是奏章,皇帝都不用给答复的。毕竟他是天子,若要不讲理,别人也没话可说:为他出生入死,那是臣民的本分。若以为为他办了这么一件大事,在南洋历经了惊涛骇浪,蕙娘就能自恃功劳和他没大没小,她也就不是焦清蕙了。就是杨七娘,对此事都是有些悲观的,毕竟蒸汽船这样的稀罕物事,若是开到天津,在政治上也算是意义深远。


    出门小半年,朝廷的局势是该有所变化的,但蕙娘现在僻处广州,也是有意和杨七娘在回避这个话题,鸾台会那里,虽不知现在内斗得如何,但在杨七娘那一番话之后,她也是有意地避免和他们的接触。暴露了权世仁一个,也不能算是她的问题,估计杨七娘是以前就盯上权世仁了,若是她再不知低调,让杨七娘提粽子般发现同和堂的不对,那才真是自取灭亡。


    因此,虽说回了广州,但在蕙娘刻意的控制下,她是过了十多天安静清闲的修养生活。每天除了卧床静养,就是和杨七娘及孩子们闲话。许三柔、歪哥、乖哥天天都来看她。蕙娘得闲考察他们的功课时,歪哥还是和以前一样,敷衍塞责,对于四书五经兴趣不大,杂书倒是越看越多。乖哥也是一样离经叛道,只有算学突飞猛进,蕙娘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和杨七娘去苏州看工厂时,杨七娘一路给他辅导数学,乖哥倒是学出了兴趣,现在回来了也经常捧着书去找杨七娘。倒是许三柔,什么功课都极为优秀不说,听说现在除了弗朗机语、法语以外,英语也说得很流利了。还有在学罗刹国的俄罗斯语,在语言上的天分,很是令人赞叹。


    两个儿子和她分别久了,也十分依恋蕙娘,再加上她见识又广博,说话又风趣犀利,最重要现在又得闲,过了几日,连许十郎都愿意到蕙娘屋子里来做功课。这天也不例外,大家用过午饭,午睡起来,蕙娘吃过了安胎药。几个孩子便涌进屋内,各自捧着功课在做。歪哥过得一会,又不耐烦起来,只是轻声骚扰许三柔,问她,“这个东西,英语怎么念呀?”


    乖哥和许十郎头碰头写大字,乖哥口里还在念一道除法题,念着念着,落笔就歪了一歪。蕙娘轻轻咳嗽了一声,他才回过神来,冲蕙娘讨好地一笑。正要说话时,忽听外头脚步声响,杨七娘罕见地沉了脸大步走进屋内,完全失却了从前的仪态。


    众人都有些吃惊,蕙娘抬头疑问地看了她一眼,杨七娘叹了口气,却先不说话,只是冲孩子们摆了摆手,道,“孩子们都出去吧……我们大人有话要说。”


    一般说来,她是很少让孩子们回避出去的,几个孩子都有些惊疑,却还是乖乖地退出了屋子。蕙娘冲杨七娘抬起一边眉毛,没有说话,杨七娘将一封信放到她跟前,忽地长出一口气,她极为疲惫、极为沉痛地道。


    “我族兄杨善榆,前些日子……忽然去世了。”
 



☆、。 
317、合作


    蕙娘这一惊;实在非同小可;她猛地半坐起了身子;一时竟有些晕眩;好半晌才缓了过来;因尖声道,“怎么会这么突然?怎么去世的说了没有?难道就是那样突然就――”


    “长期劳累,本来身子就不好,又不能善自保养,往自己身上压了太多担子。让他来广州;也是想让他在路上好好休养一下的。”杨七娘低沉地道;“没想到就是七天前;他在宫中和皇上说话,晚上就歇在宫里;第二日早上就再没醒来……我这里也是刚得的消息,到底是为什么去世,是否有人毒害,目前还没个定论。”


    蕙娘虽然和杨善榆没有交心,但也算是多次见面的熟人了。兼且他天才横溢,天威炮让大秦在海外多了多少底气,真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想得出来。对于杨善榆的去世,除了惋惜一个年轻熟人的夭折以外,她且还有些说不出的恐慌感:海外诸国的发明实在是太多了,她总觉得他们正在迈着大步子追赶大秦。而大秦唯独最有创造力的天才,却又去世得这么早,这么可惜……


    在如今的广州,和她有相同感觉的只怕也就是杨七娘一个了,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杨七娘摇头叹了口气,好半天都没有说话。许久方低沉地道,“这下好了,蒸汽船本来就是他在主导研究,如今连个接手的人都寻不到。善榆的那些老师和学生里,不知要再过多久,才能出现和他相仿的天才了。我本已特别树立好技工也能功成名就的标杆,只可惜现在的聪明人,还是更愿意读书考科举。没准这蒸汽船,真就没戏了……”


    蕙娘忍不住道,“这怎么能行?你也听我说过了,蒸汽船几乎是足以改变海战办法的发明。现在我们是有天威炮,还能和他们拼一把,若是换做从前那样的配备,我们哪能逃回广州?这东西……我们真是难以研究出来?”


    杨七娘犹豫了一下,道,“如果善榆能放下火器,专心研究,他和造船师傅配合,两三年内还是有一定希望可以研制出来的。造船毕竟是比较专门的技术,蒸汽船的要点就在于要在船身中规划出动力结构,其实这个更需要的是一个娴熟的,了解蒸汽机原理,脑子又活动的老船工。可是这样的人,也不是说有那就有的。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大秦的这些工匠,多半都是固步自封,有什么发现那也是尽量自己藏着掖着,不肯拿出来交流。现在他去世了,余下他身边那些人,都是更热心于搞火器的,就是过来搞船,几年内也很难拿出成果的。”


    “几年?”蕙娘皱起眉,“几年时间,都够英国人换代了。且还不是十拿九稳,这件事我看不能这么办,实在仿造不出来的话,还不如派人到英国去贿赂收买,用尽各种办法盗窃了图纸回来。按图索骥那总会了吧?――现在,蒸汽船不能不开到天津去了,而且还要尽量完好地开过去,要把皇帝请到天津看看它在海战上的表现……你表哥也是深知蒸汽船厉害的人,有他敲边鼓,派人渗透到泰西那边去获取情报,虽说也是个渺茫的办法,但亦是值得一试。”


    她三言两语就拿出了一个办法,显然令杨七娘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点,她有些自失地一笑,歉然道,“这些年来,我是当惯了命妇,从来也没觉得自己能直接和皇帝对话。总觉得他是个管头管脚的古板婆婆……这样的心思真不知何时能改,其实你说得对,最着紧的人应该还不是我们,而是天家和朝廷才对。现在时代不同了,要走出去谋求制海权,军备更新换代肯定也会被重视起来,也许局面,不会和我想得一样糟的……”


    制海权,这个词语倒是很新鲜,蕙娘咀嚼了片刻,才道,“你也放宽心,这件事你不能管,我都一定要出头。我们自己没有蒸汽船,怎么去维护在吕宋的权益?这件事不但要办,而且要着急地办……”


    她瞥了杨七娘一眼,在心底犹豫了片刻:杨七娘刚才也是把态度表露得很明显了,不管她对鸾台会知道多少,只要它不来坏她的事,杨七娘也没兴趣多管,也许在必要的时候,还能稍微合作一把。这么说,虽然许家和鲁王是水火不容,但她本人对新**那边的鲁王势力,应该没有太多的反感……


    若是换了别人,此事她未必会说得太白,透露出自己对新**的了解,作为权家主母来说,是极为危险的。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圈子里,逢人只说三分话,是绝不能触犯的铁则……


    “在新**的那一位,”蕙娘轻轻地说。“现在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你也知道,英国在新**有一**殖民地,两国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那一位在新**,是蒸汽机的大户和专家,如果一定要去追寻的话……在英国拿不到的东西,也许在新**能拿到,也是难说的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同文同种,就算矛盾再大,也不是不能谈买卖的……”


    杨七娘的眉头蓦地一跳,她略带惊疑地望了蕙娘一眼,像是在探寻着蕙娘的用意,又像是在思忖着她抛出的信息。过了一会,她才点头道,“鲁王在新**的摊子,的确是铺得很大。这几年每年通过广州,从南洋转道去新**的人,都在数千人左右。其实若不是我劝升鸾睁只眼闭只眼,他们也未必能走得这么轻松,大秦人口太多了,多走出去几个,占一些地盘,我看不是什么坏事。”


    蕙娘这里,才泄漏了自己对新**的高度了解,杨七娘立刻就投桃报李,把自己的一个小把柄送到了她手上。虽然双方都没什么真凭实据,但这起码也是表明了她的诚意……和一个聪明人互相释出善意,的确是让人快慰的一件事,起码能多添了一份信心:两个聪明人合作,做起事来也许会容易很多。


    “我们在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