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vip09.12完结,宅斗,朝廷) >

第152部分

豪门重生手记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vip09.12完结,宅斗,朝廷)-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司职,最后还是廖养娘一句话给堵回去了,“你姑娘现在但凡是要入口的东西,没有你看着怎么放心?立雪院这哪里离得开你。”她这才自觉面上有了光辉,不再提起此事了——还有什么事,是她们办不妥当的?再说,又有两重长辈的担保,蕙娘自己的威望——这入门没有两年,就把大房给弄到东北去了……

    不到一个月当口,等大房的车驾,悄无声息地上路往东北去了以后,权夫人一回头,竟发觉蕙娘不声不响、波澜不惊地,就把家务给接过来了。她再一看账:制度上的东西,她一点都没碰,可府里的支出,倒是比往年的这几个月整齐了不少,平时有些惯于浑水摸鱼,又滑不留手,令人又恨又爱的刺头儿,竟是服服帖帖的,没能兴起一点猫腻来。

    这人不会做事,自然会有千奇百怪的理由,可人要会办事,那除了一声好,也就夸不出什么来了。权夫人手底下是有过别的儿媳妇的,大少夫人也算是当家能手,平时也算是明察秋毫、宽严有度,可和焦氏比,那就现出差距来了:大少夫人当这个家,有时候是有点吃力的,也是她自己没有一个儿子,始终抬不起头来,和这些千伶百俐的下人们相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又不至于出处生事,有时还得颇费些工夫。卧云院的灯火,经常到三更都是亮着的,这就成了个死结:要她和男人多相处,多生孩子,就得让少管点事,可让她别管那么多事嘛,她自己心里又不安……

    可焦氏就不一样了,临近年关,各地管事回来结账,虽然没有后院的事,可前院来了这么多人,能不要抽点人手接待一下,不要从几个小厨房借几个大师傅去款待款待掌柜们?家里千头万绪这么多事,她还要处理宜春票号,和她自己那些嫁妆铺子的账,人家愣是还那样安安闲闲的,给两个婆婆请了安,自己下午看看账,和丫头们闲话一刻,其余的事,自然有人为她处理得妥妥当当的,这还不算,府里说起管家人,谁不知道那是二少夫人,可没人念着她那些丫头们的名字。

    热闹人人会看,门道就不是人人都能悟出的了,要不是有个大少夫人在前头,看她接过家务如此轻松自如的样子,权夫人还真要以为国公府的家务,就是这么好接呢……

    她和太夫人一起挑佛豆的时候,就不禁和她感慨,“往年这个时辰,哪有工夫陪您挑佛豆啊,很快就是腊月,预备年礼、年菜,忙都忙不过来呢。今年倒好,我在这里陪您挑这个,她在自己院子里,练字读书,有时候还打一套拳。这满府的下人倒是都和拧了发条的西洋小人似的,自己就满院子乱跑,都不用人支使!”

    “一个后院,对她来说自然是轻松自如。”太夫人也不能不承认蕙娘的确是游刃有余。“要不是为了讨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好,雨娘的婚事,她也未必会自己去办……这一个多月,你冷眼看着,仲白的情绪怎么样?”

    真要说起来,权仲白还真是这个家的活宝贝,就连按理应该最受宠的幼金,都比不过他受人关注。大房往东北去,难道良国公心里就不难受?权伯红离京之前,整夜整夜地呆在前院书房,和父亲闭门密谈。回来了就被叫到拥晴院和祖母说话,连林氏都有份听训。可良国公也好,太夫人也罢,最关心的还不是大房在东北能不能适应的问题,两个人都叮嘱权夫人,“仔细他别一怒之下,又跑到外头去了。”

    “倒是还真不错。”权夫人如今也是渐渐地放下心来了。“毕竟是有妻有子的人了,孩子的第一个冬天是最重要的,他从外头回来,就进立雪院去看歪哥。半点都没有静极思动的样子,我问了焦氏几次,也说没有什么异动,一切都还和往常一样,就是心情是要比从前更低落。”

    太夫人也不免喟叹,“这孩子真是像足了生母,心热得烫人,却偏偏,选了这最是让人心冷的行当……”

    她顿了顿,又问,“达家最近,有和他联系吗?”

    “你也知道,达家的男人们,现在就剩一个侯爷还算是嫡系了,余下的嫡子、嫡孙们,全都回东北去韬光隐晦,侯爷自己又是个提不起来的,他们家夫人似乎也回老家去了。京里剩的人并不多,他们明面上和仲白来往是不多的,私底下有什么联系,可真的就不知道了。”权夫人有点无奈,“仲白随常带在身边的几个小厮,嘴巴都严得很,亲妈也问不出什么来。不过,他最近忙得很,封家那位大姑娘,病情似乎有些反复,光是封家就请他过去了几次。还有宫里,太子又犯病了……”

    “唉,从皇上到东宫,没一个不是三灾八难的病秧子。”太夫人也免不得叹了口气,她的注意力转开了,“也是从母亲身体根子上就不好,两个人都不好,还能生出什么好儿子来。”

    她犹豫了一下,便道,“既然府里的事,焦氏已经都上手了,今年正月,让她到宫里请个安吧,婷娘入宫也有半年了,在宫中究竟怎么样,还得看她自己怎么说了。”

    这上位的路,可真不慢,太夫人的意思,以后联络宫里的任务,也要交到焦氏手上,让她管后院不够,这是打算令她逐步开始介入权家在政治上的一些弯弯绕绕了……

    权夫人自然答应了下来,“哎,这就回去和她商量。正好,正月里是小公主百日,宫里是肯定要铺排宴席的。这一次进去,应该可以见到婷娘了。”

    太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和权夫人商量,“眼看就要过年,叔墨的婚事也该提到日程上来了,他自己眼光高,那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做长辈的多帮着物色物色也就是了,你这一年出去赴宴,可看着了什么合适的人选?”

    “倒是有一个,老爷觉得不错。”权夫人说,“最难得他们家似乎也有这个意思,我倒觉得…………”

    两个长辈就又商议起了权家三爷的婚事——即使是平素里最疼爱长孙的太夫人,也似乎已经把远离京城的长房,给抛到九霄云外……

    #

    倒是没等正月,还是十一月里,蕙娘就有了进宫请安的机会。因小牛美人晋封贤嫔,宫中难免有一番庆典,良国公府自然要出人进宫,太夫人和权夫人都报了病没去,蕙娘自然当仁不让,穿戴上三品诰命服饰,进宫朝贺贤嫔。

    说来也是耐人寻味,小公主刚出生的那几天,不论是权仲白,还是来访的阜阳侯夫人,甚至是权夫人口中带出的意思,小牛美人这一次晋封妃位,那是没跑的了,可出了月子,这个妃位就打了折,变成了嫔位。蕙娘刚知道的时候,还笑着和绿松说,“这生了女儿,就是不如生个儿子好使。皇上一回过味来,心里就有点后悔啦。”

    这是有点打趣了,从妃位变为嫔位,背后真没准就掩藏了许多钩心斗角、腥风血雨,可在这册封典礼上,众人自然也都是喜气洋洋的,从皇后到贤嫔,没有谁臊眉耷眼、怏怏不乐——这真要有谁这么没有心机,她也就不能在这种场合现身了。只是太后、太妃没有赏脸出面,令蕙娘有点吃惊,她知道太妃这几年安心教养安王,已经很少参与后宫是非,这么小小的册嫔礼,她不来也很正常,可太后怎么说那也是牛家人,哪有不给自家后辈撑场面的道理……

    册嫔礼中,各诰命夫人自然也都有自己的角色在,阜阳侯夫人一路紧紧带着蕙娘,虽明知蕙娘深通宫廷礼数,却还处处提点,又埋怨她,“怎么都不带歪哥上门来耍!”

    她对蕙娘,是从第一眼见面就喜欢到了现在,永远是那没心没肺乐呵呵的老长辈形象,可蕙娘却并不敢小觑这个舅母:长房离京,这么大的动静,她就和不知道一样,半点都没有过问。若不是对权家内情极为了解,这分寸是很难拿捏得当的……

    “孩子小,还不敢冒风,得请舅母多劳累劳累,到家里来看了。”蕙娘笑着说,“已经会爬几步了,等他能走了,就带到舅母家里去玩。”

    两人对视一笑,阜阳侯夫人还要再说什么,前头已经请诸位诰命夫人前去赴宴。两人亦不敢怠慢,忙跟人流过去。

    今日人齐,非但妃嫔到得齐,皇子、皇女到得齐,就连外戚们都来得齐,杨阁老太太、牛夫人,这两个重量级内眷竟都到了,两人遥遥相对,很有几分各执牛耳的意思。皇后带了东宫在首席坐着,左右看看,倒似乎觉得很有趣,唇边挂着笑,时不时和东宫亲昵地说上两句话,看着哪还有一点长期无眠精神衰弱的样子,竟是作养得气色红润、神完气足,连着太子也是唇红齿白的,比蕙娘上次见他时,看着康健了不少……

    牛淑妃看起来,倒要比皇后憔悴一些,她身边的二皇子因年纪还小,不如哥哥活泼,但也是眉清目秀,看着十分可人意儿,靠在养娘怀里,眼睛滴溜溜地转,时不时要赖到母妃怀里,搂着她的脖子亲昵地说上几句话,牛淑妃听得笑眯了眼睛,又亲昵地为他拨了拨腮边的碎发。

    杨宁妃带的皇三子,和皇次子是一年出生,可这孩子就要更稚气了,今日人多,他似乎很有几分害怕,把脸藏在养娘怀里,连脸都不肯露出来。倒是杨宁妃笑吟吟的,似乎丝毫不受自己近半年来的失宠影响,还是那样,美艳中透了娇憨,娇憨中,又透了一丝狡黠。

    她和牛贤嫔坐得最近,两人都有惊心动魄的美丽,牛贤嫔产后晋位,自然容光焕发,她丝毫未受这名分变化的影响,时而和牛淑妃搭一两句话,时而又被叫到皇后身边,含笑恭听懿旨,可是两面逢源,透着那样吃得开……杨宁妃和她相比,就要差一点了,满座里没有谁乐意搭理她的,连皇后娘娘,都很少和她搭话……

    蕙娘这一餐饭,吃得挺有意思的,起码眼睛不无聊,除了这四位重量级人物外,还有好些新晋的美人、才人可看。吃过饭,她乘着众人鱼贯退场的当口,同主管太监打了个招呼,往露华宫去看婷娘。

    以婷娘的位份,自然不能执掌一宫,她和几个美人、才人一起,分住了露华宫的前后偏殿——只看这露华宫的正殿都还空着,便可知道这里都是不得宠的妃嫔住处。其中最不得宠的一位,蕙娘都没有在刚才的册封礼上看到她……好在婷娘虽然无声无息的,但和宫里几个主位的关系都还不错,刚才在册封礼上,皇后甚至还笑着和她说了几句话,蕙娘留神打量时,见她屋内陈设、身上装束,虽然并不太好,可也不比同侪差许多,便放下心来,同她对坐着喝了半碗茶,也说些外头的事给她听,见气氛渐渐合适,便笑着道,“宫中寂寞,日子不好过,会否有些思乡呀?”

    后宫生活,清苦寂寞,即使是最得意的妃嫔,听了这话,真是未语泪先流,再没有不哭哭啼啼的。可婷娘毕竟是权家特别挑选出来的,她似乎对此已有足够的准备,闻听蕙娘说话,也只是淡然一笑,“世上事,有舍才有得,入宫选秀,是我自己也点过头的。深宫寂寞,早料到了。”

    没入宫时,只觉得她虽然生得丰腴了一点,但为人处事上都很来得,算是宫妃的好料子。直到听了这么一句话,蕙娘才觉得婷娘毕竟是挺不凡的,她不禁欣赏地一笑,也就不和婷娘废话,切入正题,“也是听人说的,不知准是不准,据说……今年入宫的姐妹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