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摩登时代 >

第63部分

摩登时代-第63部分

小说: 摩登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首映放在德国。
斯皮尔伯格对此大惑不解,“这部影片本身就是揭示德国法西斯的曾经犯下的罪行,你将这部影片放到德国首映,这不是在打德国人的脸吗?”
萧逸臣却不同意斯皮尔伯格的这种看法他认为影片的主题是救赎,但这不仅仅是肖申克对犹太人的救赎,也是肖申克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影片在德国首映,就可以很好的契合这个主题。“德国人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肖申克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是对德国未曾泯灭的良心的讴歌,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德国人能够接受这部可以让他们灵魂忏悔的影片!”
他最后说服了斯皮尔伯格,影片的首映式被放到德国法兰克福,这一消息已经公布,立刻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正如萧逸臣所说,德国人是一个敢于正视历史的民族,德国的媒体对这部真实反映二战历史的电影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公众也对这部即将上映的影片充满了期待。
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虽然只是露了一个面,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但这已经向所有人表明了德国政府的态度,这就为影片在德国的上映铺平了道路。长达3小时15分钟的放映时间,影院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起来走动,所以人都被影片那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党卫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曾经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放映结束之后德国总理激动的握住了斯皮尔伯格的手,他告诉斯皮尔伯格,“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真实的反映这段历史的电影!”
这部影片的拍摄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压抑的情感闸门一下打开。在随后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了斯皮尔伯格在创作这部影片时的感受是,他的深情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记者。他说:“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
影片在德国成功的首映之后,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同步上映。《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一部好的电影,很难以达到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应该这样说,它的存在就是电影的一种永恒。本片作为斯皮尔伯格反省历史浩劫的人道主义之作,是他从影以来首度获得影评界肯定的作品。影片上映近一个月的时间,总票房就突破了4亿美元,这对于习惯了大制作影片的好莱坞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亮眼的成绩,但对于一部反思历史的作品,影片中没有添加任何的商业元素,能够获得这样的票房,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鉴于这部影片在全球引起的巨大反响,作为影片导演的斯皮尔伯格和作为编剧兼制片人的萧逸臣都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办的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纪念仪式。在这个活动结束之后,两人共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作为影片的导演和编剧,你们两位对这部影片有怎样的看法?”
“这是我一生之中最为痛苦的一段经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亲身经历着这段历史。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其实是很忌讳说自己某一部作品是自己最成功的,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能够不断的超越之前的作品,所以在如果有人在之前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我最优秀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改变这种说法,这部影片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和深刻内涵我已经无法再进一步超越,这将是我最优秀的作品,对此我毫不讳言!”斯皮尔伯格的回答充满了对这部影片的肯定。
“其实我感到很惭愧,作为一个编剧,我仅仅是把原著改编成了电影剧本。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艺术内涵都是来自于原著,对于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就我并不敢居功,是原著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我!”萧逸臣将剧本的成就都归功于原著作者,他这种谦虚的态度博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
先生您当初是因为什么才想要创作这个剧本的呢?”又一个记者紧接着提问道。
“这个剧本是在我大学时候就已经创作完成的,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创作这个剧本。尽管我很早就拜读过原著,但真正给我以触动的是我之前的经纪人托马斯-库勒先生,他也是一位犹太人,他带着我去看了一个有关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苦难历史的图片展。这一次经历让我萌生了创作的想法。”萧逸臣看了一眼到场的记者,中间有几个亚洲人的面孔,他突然问了一句:“这里有来自日本的记者么?”
台下一片沉寂,最后有一个人很犹豫的举起了右手。
“很好,这里还有一个日本人,他可以见证我下面的发言是否真实。其实我创作这个剧本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犹太人的悲惨经历让我想到了经历了同样苦难的中国人。二战中纳粹屠杀了600万的犹太人,但是在同时期的中国,有超过2000万的中国人死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仅在中国的南京,日本人就屠杀了超过30万的中国平民,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并不亚于德国纳粹。同样是经历苦难的民族,这一点让我产生了共鸣,我觉得应该反思的不仅是德国,而是所有发动这场邪恶战争的国家都应该认真的反思。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悲剧,也是一个应该让我们这些后人永远铭记的教训!”
中国人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让所有在场的人们都感到了震惊,台下那位日本记者的脸色很难看,但却找不到任何驳斥的语言,尽管他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民族曾经放下如此滔天的罪孽,但在事实面前,任何的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更!向二战中死难的中华英魂致敬!
【第八十三章 再访纳帕河谷】
萧逸臣的发言第二天就出现在了美国各大平面媒体之上,一时间有关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历史资料,被媒体大量的曝光,谴责日本侵华暴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日本驻美大使向美国政府递交请求,要求压制这股言论风潮,日本方面认为这些言论已经伤害到了本国的利益。但是联邦以政府无权干涉言论自由为由,拒绝了日本代表的请求。
在美国华人联合会在纽约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以谴责日本政府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超过十万的在美华人参加了这次游行。这次大规模的华人抗议给了美国社会很大的触动,美国人第一次看到华人如此团结的走上街头,而美国政府再也无法忽视华人这个日益庞大群体的政治呼声。在美国政府的施压下,日本驻美使馆大使不得不公开向华人道歉,翌日,他就宣布离职。
萧逸臣也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在游行结束之后,他并没有立刻赶回洛杉矶,而是来到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纳帕河谷,相隔一年之后,他再次收到了弗朗西斯-科波拉的邀请。弗朗西斯-科波拉在听说萧逸臣出任派拉蒙主席之后就发出了邀请函,在邀请函上他只说是想要和萧逸臣聚一聚,但萧逸臣心里明白,此行弗朗西斯-科波拉恐怕还另有目的。
果然不出其所料,在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城堡中,萧逸臣还见到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他非常感兴趣的人。
“凯奇先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萧逸臣此行原本是想要继续说服弗朗西斯-科波拉出山,没想到却遇到了刚刚获得奥斯卡影帝桂冠的尼古拉斯凯奇。《逃离拉斯维加斯》是一部成本仅有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小制作影片,凯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灵魂,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这部片中凯奇获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过他那深入灵魂的表演却使他赢得了一尊金光闪闪的奥斯卡金像奖,这是金钱所难以估量的,该片使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男明星。
“尼古拉斯,我早就说过你不该抛弃家族的姓氏!”弗朗西斯-科波拉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如果我还保留着科波拉的姓氏,我一辈子都只能活在叔叔您的光环之下,我希望人们在提到我的时候,不是用弗朗西斯-科波拉侄子这样的称呼!”叔侄两人的对话让萧逸臣终于弄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尼古拉斯-凯奇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他的父亲是前旧金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奥古斯特-科波拉,作为科波拉家族的一员,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与书籍的环境中长大,并对演戏、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7岁开始进入电影圈,为了不受叔叔名气的影响,改从他喜爱的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姓。
“但是你身体始终流淌的是科波拉家族的血液,这一点是你怎么也无法改变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对尼古拉斯-凯奇改变姓氏一直耿耿于怀。
“这一点我并不准备改变,至少父亲和您都还承认我是科波拉家族中的一员。”尼古拉斯-凯奇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叔叔更多的争执,毕竟弗朗西斯-科波拉是他的长辈。而他们两人之间的谈话,萧逸臣根本插不上嘴。
幸好弗朗西斯-科波拉并没有忘记现场还有他请来一位客人,见无法说服自己的侄子,他转而开始向萧逸臣诉苦:尼古拉斯是我的侄子,我和他的父亲对他私自篡改姓氏的行为很生气,在科波拉这个姓氏没有什么不好,难道有一位做导演的叔叔辱没了他?”
“我觉得尼古拉斯-凯奇先生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不经历之前的磨练,我想今年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绝对不会是他。事实上我之前更看好让-雷诺,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我看过《逃离拉斯维加斯》这部影片之后,尼古拉斯-凯奇先生的表演征服了我。而我知道尼古拉斯-凯奇先生之前的演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任何东西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最宝贵的其实就是那些挫折的经历!”在尼古拉斯-凯奇获奖之后,萧逸臣就仔细调查过他的资料。尼古拉斯-凯奇在影片《吸血鬼之吻》中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