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摩登时代 >

第39部分

摩登时代-第39部分

小说: 摩登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拉蒙的副主席、《勇敢的心》的编剧?甄梓丹觉得自己很难将这两个身份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联系到一起,他知道无论其中那一项,都不是靠运气就可以实现的。
如果说萧逸臣的身份已经够让甄梓丹吃惊的话,那么袁何平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目瞪口呆。“萧先生连续拿过两项奥斯卡大奖,92年和93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都是他写的剧本,而且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制片人!”
“甄先生,你好!”甄梓丹一时没有从袁何平的话中反应过来,还是萧逸臣主动和他打的招呼。
“您好!”甄梓丹再不也敢小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在美国长大,知道一个华人要想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是多么的不容易,而萧逸臣不仅做到了,而且赢得了很广泛的尊敬。一个华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甄梓丹自愧不如。
“我知道甄梓丹先生在香港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而且香港电影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到好莱坞寻求新的发展?”萧逸臣开门见山的道明了来意。
“好莱坞电影似乎并不看好华人演员。”甄梓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事情可以一点一点的做,观念也可以一点一点的改变,我相信事在人为!”萧逸臣认为困难并不是理由,“而且我知道甄先生不仅擅长表演,袁何平先生告诉我您在动作设计上也很有天分,这一点也正是我所看重的!”
“我到美国能够立即接拍到电影吗?”甄梓丹很直接的问。
“可以,但一开始只可能是出演配角。”萧逸臣实话实说。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出演主角?”甄梓丹又问。
“等你在好莱坞闯荡出一定的名声之后,你再回到香港,好的导演和电影都会自己找上门来!”萧逸臣告诉甄梓丹,好莱坞只是他提升自己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平台,他最终还是要靠华语电影来实现他的价值。
“你能保证我出演配角在国际上也能够引起关注?”甄梓丹依然有些摇摆不定。
“现在的派拉蒙只出产精品!”萧逸臣的表情不像是在和甄梓丹开玩笑。
“我怎么才能够相信你说的这些话?”甄梓丹还是有些不放心。
“如果这是在好莱坞,没有人会问你这样的问题!”萧逸臣笑着告诉甄梓丹,因为在好莱坞,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能力。
【第五十一章 带眼镜的邻家男孩】
萧逸臣在香港只呆了四天,萨纳姆-雷石东就很抱歉的打来电话,维亚康姆公司要召开一个紧急的董事会议,所以萧逸臣的假期不得不提前结束。但萨纳姆-雷石东依旧很关心萧逸臣的情绪问题,他在电话里特意提到了这一点,萧逸臣的反应让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萨纳姆-雷石东虽然不知道这期间萧逸臣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但他从萧逸臣轻松的口气中得出这个年轻人已经走出失恋的阴影这样一个结论。
萧逸臣现在暂时还没有为甄梓丹找到什么合适的角色,但两人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只要萧逸臣手上有合适的剧本,甄梓丹就会立即赶赴美国。而袁何平处理完手头的事务也需要一段时间,暂时也离不开香港,所以萧逸臣最后还是自己一个离开了香港,结束他这次的亚洲之行。
回到美国,萧逸臣将所有的心思的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不在冲人乱发脾气,以前那个温文尔雅的萧逸臣似乎又回来了,但和他相处时间较长的人都会发现,萧逸臣从亚洲回来之后有了一些变化,但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准。报纸上依旧经常可以看到朱莉亚-罗伯茨的消息,不过都是一些影视快讯之类的消息。在和萧逸臣分手之后,朱莉亚-罗伯茨似乎没有寻找新男友的打算。尽管萧逸臣现在已经能够很坦然的面对这份失败的感情,但办公室的秘书还是很聪明的将报纸上有关朱莉亚-罗伯茨的消息“过滤”之后才送进他的办公室。
维亚康姆公司9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超过了20亿美元,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于公司在1990年全年的销售总额,而派拉蒙也得益于影片《勇敢的心》的丰厚票房收益,公司账面上终于出现了自90年代以来最明显的盈利。公司上下所有的员工都对萧逸臣的能力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关萧逸臣年纪太轻,不适宜担任公司高管的言论也随之销声匿迹。
Dream公司也传来了好消息,两家公司成功上市之后股价大涨,按照之前的协议,两家上市公司都向dream提出了回购股权的请求。按照股票市值折算,公司在这两家公司的净投资回报超过了6亿美元,而dream之前对这两家公司的投资还不到6000万美元,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萧逸臣获得了近10倍的投资回报。在欣喜之余,萧逸臣开始为这6亿美元的资金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复活节之后,萧逸臣回一趟父母家,母亲的情绪一直不太稳定,但在萧逸臣面前,刘素芸还是强打起精神,她不想让萧逸臣过多的分心。一家人呆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一家人都有意的避开了有关萧逸臣感情的话题,对于朱莉亚-罗伯茨更是绝口不提。自从上次萧逸臣在电话里和母亲第一次发火之后,刘素芸夫妇再谈论起萧逸臣的感情问题的时候都变得谨慎了很多。
在饭桌上,刘素芸谈起了自己家的新邻居,一户杨姓的单亲家庭,或许是由于同样是来自台湾,萧逸臣的母亲和隔壁的女主人很快就相互熟识,她知道她们家有两个孩子,最大一个今年已经24岁,刚刚在斯坦福大学读完硕士。刘素芸还告诉萧逸臣,这个孩子刚到美国的时候,唯一知道的单词就是Shoe(鞋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终于融入了这个“异国他乡”。他和萧逸臣同一年考上大学,但他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业。要知道即便是萧逸臣,在大学里也花了近3年的时间才获得本科的学位。
一开始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萧逸臣的注意,晚饭过后,萧敏达夫妇外出散布,萧逸臣留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打算到院子里走走。在栅栏附近,他很意外的碰到了母亲说的那个男孩。他刚好也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闲逛,一身牛仔裤T恤衫的装扮让萧逸臣很难将眼前的这个青年和一个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联系在一起。
“你就是刘阿姨的儿子?”那青年很热情和萧逸臣打了个招呼。“我妈妈常常听她提到你!听说你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司了?”
他一大串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萧逸臣的厌烦,萧逸臣突然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感肯定这是一个对电影不怎么感兴趣的人,因为住在这附近的人都知道萧逸臣的身份。“你好,我叫萧逸臣,你可以叫我Xylon。”
“Xylon?”青年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其实我也正准备筹备一家公司,哦,完了自我介绍了,我叫杨致远,你,你就叫我Jerry吧!”他刚说完这话,就发现萧逸臣正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说你叫杨致远?”萧逸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戴眼镜的华人青年是未来的雅虎总裁杨致远?
“我本来就叫杨致远,难道你认识和我同名同姓的人?”年轻的杨致远一脸疑惑的看着萧逸臣。
“你说你正在创办一家公司?”萧逸臣突然想到杨致远刚才的那番话,在他记忆中,雅虎确实是成立于1994年。
“我的确是这么说过,这怎么啦?”杨致远被萧逸臣这堆没头没脑的问题弄得有些迷糊。
“你需要投资吗?”萧逸臣强忍住内心的激动问道,“我指的是的风险投资!”
“你认识这样的投资渠道?”杨致远一听到投资,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事实上我们的确遇到了资金困难的问题。”在斯坦福大学。熟悉杨致远的人都认为他学习不算勤奋,甚至还有点懒,但思想活跃,善于交际,是大学社团的领袖,这无疑训练了他日后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组织才能。他本科毕业时觉得自己还欠成熟,就留校从事研究工作。正好,戴维-费罗也留校从事研究。两人的邂逅和结交无疑是后来雅虎成功的关键因素。
1994年4月,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杨致远与费洛为了完成论文,迷上了互联 ,整天泡在 上,在 络上寻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站点并加入到书签,例如科研项目、 球比赛等等,以便查找。可是随着这些收集到的站点越来越多,他们感到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进行整理,每个目录又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成为了后来雅虎的传统。编制成软件之后,他们将其放到 络上让其他冲浪的人享用,不久,他们的 站招来了许多用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欢迎。随着流量剧增,杨致远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这使得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商业领域的应用。但是进一步的研发需要资金支持,这一点正是让他们头疼的地方。
“我在大学里主修的是投资学,事实上我就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主管。”萧逸臣将dream的投资原则告诉了杨致远。
“投资我们吧!我们就是你们想要投资的那种高科技企业!”杨致远毫不犹豫的说道。
“但我还不清楚你们的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它的发展前景如何?”萧逸臣并不是一个冲动的投资者,即便是面对未来的雅虎,他也觉得有必要先对这家公司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我们做的 络搜索导航业务,现在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这几家公司都在做 络搜索的业务,但这些 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范围广泛,但不准确。我们现在开发出来的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而且更加实用。”杨致远拉着萧逸臣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他们的开发出来的这款软件是多么的优秀,在他眼里,萧逸臣俨然已经成为公司的潜在投资者。
“那你们的商业利润从何而来?”萧逸臣虽然知道雅虎是倚靠大量的 络广告实现盈利,但他还是想听一听杨致远本人现在的想法。
“当然是商家的赞助和广告!我们的 站有大量的点击以后,就可以吸引大量的赞助商和广告商,而整个公司运营成本其实是很低廉的,我相信即便以后这项技术能够在全球推广,我们的核心雇员也不会超过1000人,这就是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杨致远显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他随即想到了一个问题,“Xylon,我们只接受合作,不出售公司!我们要自己经营这家公司,这不完全是赚钱的问题,它是一项我们精心哺育的事业,创建和维护它是一种乐趣,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萧逸臣并没有拒绝杨致远的要求,事实上作为一名投资者,他并不打算做雅虎的长期股东。萧逸臣需要做的只是在一家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手,让后在他们最辉煌的时候将其转手卖出。萧逸臣记得后世中国的一位企业家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他深以为然,“做企业要像养儿子一样,卖企业要像卖猪一样!”
【第五十二章 这应该是一部喜剧】
Dream公司的代表回来之后向萧逸臣描述起杨致远两人的办公室,依旧津津乐道:“那里真的可以说是一片狼籍。杨致远与他的伙伴坐在狭小的房间里,服务器不停地散发热量,电话应答机每隔一分钟响一下,比萨饼盒扔得满地都是,高尔夫球棒随随便便地搁在角落里,电话机扔在地板上,整个屋子里连张椅子都没有,满屋子黑乎乎的,到处是脏衣服。我觉得杨致远和费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