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 >

第40部分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郎君一笑。

    当时听了原委,又亲自带着半芹跟那陈绍去了府中,果然见陈父清醒时认得半芹,说的话也无误,周六郎当时便要再赴江州,将程娇娘接来,但被秦郎君拦住。

    “你现在去不得。”秦郎君说道,“你已经惹了她,再去,必然碰壁而归,如今陈家可等不起你们这般折腾,还是先解了陈家的急难要紧,不管怎么说,你们这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说的事,如果传给外人知道,只怕不妙。”

    这话让周六郎等人都嗤之以鼻。

    “有什么不妙的?不过是一个丫头,她要怎的?再说,她也不过是一个丫头而已,又能如何不妙?”

    秦郎君摇头。

    “我确实不知道她能如何,我只能知道,你们周家只怕已经在小册子的左册页上了。”他说道,伸手敲了敲小册子。

    右册,记恩情,左册,记歹意。

    “我们做什么了?”周六郎失笑,“不就是要走了一个丫头吗?什么大不了的,还歹意,仇人!”

    秦郎君看着他。

    “一点一点教导修剪出来的臂膀依仗,突然被人夺去”他说道,看着眼前的册子,“换做你,断臂之仇,恨不恨?”

    他说着伸手握住自己的拐杖,轻轻的抚摸。

    册子中记载,那少女病体蹒跚,从不能行,到能慢行几步,从昏昏不醒到渐渐回神,从不能言笑,到一字一字成句,如何艰难,清晰可见。

    要吃药,要挣钱,要说话,要走路,要避险,精巧心计,步步教导,悉心指引。

    他想到周六郎描述见那半芹如何在程家人面前侃侃而谈,此时看到的却是那个言拙身僵被唤作傻子的女子。

    傻子么?

    秦郎君苦笑一下。

    “她,什么样?”他忽的问道。

    “我哪里记得,来了你见了不就知道了。”周六郎没好气的说道,“已经听你的,我们家只让一个管事陪着陈家的人去请了,这下她就不会扫我们周家的面子不来了吧。”

    眼前浮现那个女子的面容,曾经一扫而过的呆呆,此时怎么看都像是嘲讽。

    当时自己自以为聪明的带走那丫头,在她眼里就跟傻子一样吧?

    他不由端起茶大口的喝要压下闷燥意。

    秦郎君看着他喝茶。

    “原来是她说这茶难吃。”他微微一笑说道。

    周六郎一口茶吃呛。

    这茶以后也不能吃了!

    老者接过小厮捧来的茶一饮而尽,老仆递上手巾。

    老者轻轻擦拭了额头,抬眼看面前的道观。

    “好了,该去歇脚了。”他说道,看着这边小厮又倒茶,忙止住,“别倒了,留着配点心吃。”

    三人进了院门,径直进了大殿,虽然不信道,老丈也奉了香火钱。

    小童很高兴的引他们在侧殿坐下。

    “我今日得了新鲜的鱼,送与半芹娘子。”老丈笑道,一面示意小厮。

    小厮将竹篓递过来。

    “还有白米。”他说道。

    “善人,是要在我们这里用饭了?”小童笑道。

    “你们这玄妙观好啊。”老者笑道,“晨起山上一行,出一身汗,就此回去总有些意犹未尽,如果爬完山,再来这里沐浴下真灵,吃上一碗斋饭,神清气爽才为玄妙啊。”

    “无量天尊。”孙观主含笑说道,从一旁走来施礼。

    老者还礼。

    “有善人这句话,我们玄妙观便也有灵了。”孙观主笑道。

    不多时小童便进来了,手里捧着一叠点心。

    “半芹姐姐正在蒸鱼,让善人先吃茶。”她说道。

    老者等的便是这个,当下高兴的让小厮斟茶,自己捡起一块点心。

    “唔,这次是桃子。”他笑道,指着盘子里的长条点心。

    “半芹姐姐说,山下的桃肉味道不好,娘子不喜,所以便糖滚下。”小童说道。

    “只要用心,万物万事皆能美。”老者看着手中捏起的桃条,感叹道,“世上最难是用心啊。”

    一个蜜饯还有这么多说法?

    “这饿病果然也是病呵。”小童扒着师姐的肩头低声说道。

    门外传来脚步声,以及饭菜的清香。

    一个素衣布衫,相貌平平,眉眼含笑的丫头迈步进来。

    见到这丫头,屋子里的人都露出笑,发自肺腑的欢喜迎接。

    小童抢着接过她手里的食盒,孙观主侧身让路在一旁。

    “老丈久候了。”丫头施礼说道。

    见她到来,老者含笑起身。

    “不敢不敢,倒是叨扰小娘子了。”他笑道。

    小厮站在一旁忍不住吸吸鼻子,想自家老太爷待人很少如此和气,多少名门贵族文官小吏恭敬侍立,他老人家都是一副爱答不理,没想到会对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婢起身相迎,真是嘴馋丧志啊。

第二十章 精巧

    “金哥儿,你跑什么。”春兰喊道。

    撒脚跑了没两步的少年站住,看着从前边院子急匆匆进来的少女。

    “姐,你怎么回来了。”他问道。

    “我上次好容易与四公子说了,要你去喂马,你怎不去?”春兰急道。

    金哥儿用袖子摸了鼻涕。

    “我才不去呢,我忙着呢。”他说道。

    春兰气急,自己只有这一个弟弟,原先不能提携,如今自己在四公子面前得力,所以趁机给他也求个好差事,没想到过了好几日了,一问才知弟弟根本就没去。

    “你都这么大了,还乱跑什么。”她喊道,揪住弟弟的胳膊,“爹娘怎好放心?”

    “我挣钱呢。”金哥儿争辩道:“可比伺候那些牲口要好。”

    “你哪里挣钱?”春兰根本不信,“被人诓骗了吧。”

    “青梅姐姐那里修房子,我当小工呢,一日能挣一文钱呢。”金哥儿笑道,带着几分得意。

    青梅?

    是谁啊?

    春兰倒愣了下,才想起来。

    “那个傻娘子跟前的丫头?”她说道,小玄妙观修缮她也知道,“那不是大玄妙观观主的事么?她能说上话?”

    “那我不知道,青梅姐姐反正让我去了,那些人还是我找的呢,上次修的时候就是我找的,这次还让我找的人,那工头感谢我还给我酬金呢。”金哥儿说道,一面往屋子里努嘴,“不信,你去问娘。”

    春兰娘从屋子里走出来,闻言也有些惊讶。

    “怎么?不是你在四公子那里打了招呼才让金哥儿去的?”她问道。

    “我跟四公子打了招呼是给那丫头几个钱,好让她尽心照看那傻子几分,承那半芹的情。”春兰说道,觉得有些糊涂,“怎么又扯上金哥儿了?”

    “是那孙观主,也看四公子的面子?”春兰娘猜测道。

    家里都知道,因为大玄妙观的观主主动留下傻娘子,对了家里老爷夫人们的心意,所以才得了这个好差事,据说老爷一次给了那观主八十两银子。

    修个房子才花多少?里面的油水大了去了。

    好些人有心捞一把,但那孙观主大家都不熟,还没来得及暗示,人家那边已经找好了人开始了。

    那些有头脸的还没捞到,春兰一家更是不想,偏偏不想这好事就落她们头上一份了。

    春兰娘一直以为是自己女儿的在四公子跟前的面子,没想到女儿竟然不知道。

    “不会的,四公子读书要紧,才不管这些俗事,再说,夫人还气我呢,如果四公子去说,得不到这个差事是一个,我少不了吃排揎。”春兰摇头否认。

    “说了是青梅姐姐让我去的,你们还不信。”金哥儿不耐烦的说道:“我走了,还忙着呢,快要完工了。”

    他说完蹬蹬跑了,春兰在后也没喊住。

    “青梅?”春兰有些失笑,“她算什么啊?照顾傻子也照顾出这么大的脸面了?”

    金哥儿来到玄妙山时,见到孙观主也在小玄妙观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老者和老仆,他们看着两个匠人将两个字拓在门头上。

    青梅姐姐也在,孙观主正对她露出恭敬和善的笑意。

    看,就说是青梅姐姐的面子嘛,她们还不信。

    金哥儿从一旁溜进门去了。

    “半芹姑娘,再过三五日就差不多收拾好了,你和娘子可以搬回来了。”孙观主说道:“家居摆设也都到了,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

    丫头含笑点头。

    “看过了,观主安排的好。”她说道。

    孙观主脸上就浮现轻松,既然这丫头说好,那便是那娘子说好,娘子说好,就好。

    一旁的老者几分诧异。

    “我可能进去瞧瞧?”他问道。

    小厮老仆有些意外,一个女子住的道观有什么好瞧的,更何况这道观先时名声还不好。

    老爷真是。。。。。。

    孙观主立刻去看丫头,丫头含笑点头。

    “请,请。”孙观主这才说道,一面做请。

    老者抬步进去了。

    前只有一殿,并无奇处,来到后院,院子里还有工人忙碌着,地上堆积着杂物,乱哄哄,但老者一眼看去面露惊讶赞叹。

    原来这小玄妙观如此精妙,格局小而雅致,一房两侧耳,一院子一小亭子,绿竹石路,除此之外别无他设,倒显得豁然通朗。

    越过山石,看那正室,素青纸门半开,两个村妇正在擦拭地板门窗,一眼看到其内六扇美人屏风,长凭几,白毡垫,高脚美人炉。

    这便是这丫头安排的?要不然那观主方才不会如此询问。

    看了一圈,到底是女子闺所不便久待,老者走出来,又回头看山门。

    原本玄妙观三字已经抹去,新拓上的二字尚未开凿着色。

    “太平。”老者念出声。

    这两个字,起得太平,写的也太平,但为何总让他觉得有些不太平?

    这两个字论起来不算精妙,甚至犹如初启蒙的幼童所写,但其中一笔一画又似乎别有玄妙。

    貌似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字体。

    “太平,仙姑起的精妙。”老者笑道,看孙观主。

    孙观主一愣,旋即明白老者是想到了《太平经》。

    “不是,不是,不是我起的。”她忙笑道:“太平经我倒是常念,不过提名倒是不敢。”

    她说着话看丫头,老者有些意外,但又明白。

    方才那院子显然是那丫头布置,自然名字也要自己起。

    丫头笑了。

    “原来有经书也叫太平啊。”她笑道:“那太平就是从经书里来的吗?”

    看来只是取个太平的好寓意了,并非别的意思。

    老者笑点点头。

    “天道无亲,为善是与,所谓太平。”他笑道:“经书来自人道,恰如是,如是。”

    丫头一句没听懂。

    “我家娘子爱吃的馒头叫太平馒头,倒是巧了。”她笑道。

    在场的人神情一愣,怔怔看着这丫头。

    什么意思?

    难道这太平,是因为爱吃的馒头叫太平馒头么?

    这也太…俗了吧?

    临近中秋,程家也在准备迎节,但程二夫人这边却有些气氛低沉。

    外边晚饭已经送来了,对坐的夫妻二人谁也没有吃的心思。

第二十一章 开解

    程二老爷从并州卸任后,按理应该擢升的,但吏部迟迟没有消息来,虽然托人问了好些,得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