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村姑戏呆夫 作者:花开过半(晋江vip2014-2-3正文完结) >

第67部分

穿越:村姑戏呆夫 作者:花开过半(晋江vip2014-2-3正文完结)-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逸夹了口切得细细的鸡丝,嚼了两嚼:“调味汁不错,就是味道淡了些。”

    乔初熏微微一笑:“你身体不好,不宜吃太咸。”

    景逸又尝了口那道山家三脆,缓声道:“这个很好吃。” 蕈子清香,山笋甜脆,枸杞菜幼嫩,三种山野小菜拌在一起,尝来齿颊生香,格外清爽。

    乔初熏便在一旁候着。过了大约一刻,景逸用完午膳,接过她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唇角。似是蓦地想起什么,修长的眉微抬:“你吃过了么?”

    乔初熏弯起唇角:“吃过了。”接着便开始收拾碗筷,端着托盘下去,很快又送了一壶桂花茶过来,这回是事先用小火煨过的茶汤,里面还加了山楂片和党参。旁边照例放了一小碟蜂蜜。

    景逸尝了口茶汤,眸中浮现淡淡惊讶:“味道和之前不一样!”之前的桂花茶清甜润口,还带着淡淡苦涩,甜甜的香味格外熏人。这壶茶桂花的香气淡了,味道却更加浓厚,甜中带酸,还有一股子淡淡的参片味儿。

    乔初熏笑笑:“之前那壶是直接沏的,这壶是煮过的,里面又加了点别的东西,可能味道更重一些。”

    “我先下去了。”说完,倒退着走了几步,才转身出了屋。

    景逸靠在榻上,轻轻啜了口口感更加浓郁的桂花茶,染上淡淡水汽的眼眸若有所思的看着那道走远的身影。

    乔初熏蹙眉朝人群中心望了一眼,果然,就见一群人围着告示牌,木架子旁边站着两名捕役,还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在为众人诵念上面内容。三人站在原地听了会儿,原来是府衙发出公告,提醒城中百姓夜晚注意紧闭门窗,尤其是女子,日落之后最好不要出门。

    乔初熏原想走近些看看清楚,奈何前面密密麻麻围了一圈人。便侧过脸想唤小绿先走,谁知却见对方面色凝重,看神色似是在沉思什么。乔初熏一连叫了两声,他才回过神,跟着两人往前走,却似乎心事重重。

    乔初熏向后看了一眼,停下脚步,唇角噙笑看向他:“一起走罢。”

    小绿似是吃了一惊,连连摇头:“不行。”

    乔初熏有些不解,小绿硬着头皮支吾解释:“公子吩咐过……要尊重乔小姐,不可放肆。”其实高翎的原话是,要把乔小姐当主子一样对待,不可怠慢。小绿平日里虽然有些大大咧咧,却不是没脑子的人,不用想也知道这话不能当着乔初熏的面讲出来。

    乔初熏看着他,突然绽出一抹有些调皮的笑:“我前两天就想问,为何你们的名字都那么奇怪。你叫小绿,我记得还有几个人,分别叫小蚁,小泥,还有小晚。”怎么听都和这些人不太相符啊,而且感觉还有些女气……

    小绿脸色一变,笑得也有些勉强:“乔小姐识字不?”

    乔初熏点点头,自然识得。

    小绿露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悲壮表情:“公子少年时候,曾读到一首唐诗……”

    乔初熏本就聪敏,心下转了转,将她所记得起的几人的名字连缀起来,不由得“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旁边小桃儿有些好奇的牵了牵她的衣袖:“初熏姐姐,怎么了?”

    乔初熏边走边笑,怪不得她之前总觉得这些名字有些古怪。原来是把人家二十字的唐诗单独拆开来用,又在每人一个名字,前面加了个小字。

    小绿咬着牙黑着脸跟在两人身后,屈辱啊!哥儿几个人生第一大屈辱,就是公子给取的这娘里娘气的名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乔初熏缓缓吟出这首五言绝句,又笑吟吟侧过头看了小绿一眼:“怎么只有十三个人,剩下那七人呢?”

    小绿面色一黯,登时停止低咒。半晌,抬眼看向乔初熏:“还有四个在赶过来的路上。另外三个……过去了。”

    小桃儿“啊”了一声,又连忙伸手捂住嘴,圆圆眼眸眨巴眨巴看着小绿,好可怜喏!

    乔初熏轻蹙眉心,轻声道了句“抱歉”,思及那首唐诗,又想起了心思。

    三人到杂货铺子买了些日常用具,路过一家绣坊的时候,小桃儿突然轻轻扯了下乔初熏的袖子:“初熏姐姐,你的荷包有些旧了。”小桃儿脸颊粉粉,怯生生说道:“你要是不嫌小桃儿手艺粗糙,我,我给你缝个新的好不好?就买些彩色丝线,再找一小块布料就行。

    乔初熏愣了下,下意识摸了摸腰间荷包,又笑着看向她:“好啊。”进了绣坊,一位身穿粉裳的年轻女子很快迎上来,眼眶红红的,却勉强绽出一抹笑:“姑娘想买些什么?”

    乔初熏对于针黹可谓一窍不通,便侧目看向小桃儿。小桃儿走到货柜前,仔细看了会儿,又跟先前那位女子小声交谈几句。很快那女子取了几只缠好的彩色绣线出来,用纸包好,又朝两人笑笑:“我们家的线韧性好,也不易掉色,用着好的话,以后常来啊!”

    乔初熏点点头,看着那女子背过身去抹泪,抿了抿唇,终是没说什么。拉着小桃儿出了铺子。

    三人又到城西集市买了些蔬果,一整扇小羊排,两条鲜鱼,一小袋新鲜核桃,这才回了府。

    多了个人,做起活来果然便利不少。乔初熏让小桃儿洗菜择菜,小绿在旁边帮着收拾鱼,两人手脚都挺麻利,做活儿也细致,乔初熏那边淘完米做上饭,到两人这边一看,很是满意。

    鱼是做给大家伙儿吃的,乔初熏发觉这些人都挺爱吃甜口吃食,便打算做个糖醋鲤鱼。旁边小桃儿帮着剁羊肉馅儿,小丫头别看年纪小,力气倒是一大把,一开始还把乔初熏吓了一跳。心道果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丫头小胳膊瘦的跟柴火棍儿似的,倒还挺有劲儿!

 第77章

    柳檀云醒来时;已经到了她满月的时候。

    先前将近一个月她懵懵懂懂,似醒非醒,如今彻底清醒过来;瞧着身边四个奶娘只有赵钱孙三个是认得的;且三人相貌年轻许多;立时就明了了自己的处境。

    知道自己约莫是死后重新投的胎,且又恰好再投胎到自己身上;柳檀云倒是十分镇定地认命了。

    旁的都好,便是对骆丹枫,她也没有多少留恋,虽夫妻彼此敬重;但到底没说过什么知心话,也算不得恩爱夫妻;只是那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却叫她放心不下,将梁京里的人家想了一回,又将骆家长辈的心思思量一番,想着自己个已经将人媳妇能做的都做了,下面凭骆家要娶了谁给骆丹枫做续弦,也难有人比得过她,如此,自己虽死了,也能压着那后来人一头;再者说,依她看来,那骆家长辈定要依着她的性子给骆丹枫再寻续弦。如此想着,她心里就安定了,暗道若随了她,那续弦即便不能将她的儿女视若己出,也不敢欺负了他们。

    将自己身后之事替儿女思量完,柳檀云见四个奶娘齐齐进来,看了她们一眼,因钱妈妈是四个奶娘中的头领,柳檀云懂事之后,多是钱妈妈照管着柳檀云,因此柳檀云与钱妈妈熟稔的很。

    只是虽是熟稔,却不亲密。

    原来钱妈妈是柳老夫人那边出来的人,此人行事看似方正,却爱借着柳老夫人那边的威风镇压其他三位奶娘。且素来爱跟柳檀云提她母亲钱嬷嬷当初是如何伺候柳老夫人的,柳老夫人自幼又是如何如何做的。便连柳檀云也要谦让她三分,不然这钱妈妈虽不动声色,也要闹出一场是非来。

    柳檀云对其他两位妈妈却不大相熟,依稀记得这赵妈妈最是嘴碎,主人家的鸡毛蒜皮也够她与外头人说上几日,孙妈妈最爱吃酒打牌,为这事耽误不少差事。这两位妈妈随着柳檀云进了骆家,也没少给柳檀云惹事。后头柳檀云在骆家羽翼丰满了,就借着奴大欺主,将这两人都打发了。

    至于那眼生的李妈妈,柳檀云望了她一眼,见这几日都是这李妈妈周到地指点着其他三位如何,暗道如今这位李妈妈才是四个奶娘中的头领,心想论起周全谨慎,这李妈妈绝不输给钱妈妈,但最后却被钱妈妈压下去,被其他三个挤兑了,说来说去,大抵还是因李妈妈是吕氏带过来的人,论起在柳家的势力不及那钱妈妈。

    却说这晟安国公府才落成不过二十年,何以府中势力这般错综复杂,连做个奶娘都要明争暗斗一番,那就要从这国公府的老底说起。

    未得国公这爵位前,柳家便小有名气,不为旁的,乃是因顾家之女竟下嫁做了柳家妇。

    三王之乱前,顾家乃是第一名门望族,族中出过两位皇后,若说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也不为过。

    顾氏也便是如今的柳老夫人,自幼便有谋算,为人克己老成,嫁入柳家后,先后生下柳易、柳简两子,并柳沙一女。柳老太爷在世时忌惮顾家,一辈子小心翼翼唯恐行差踏错,将家中内外事都放手由着柳老夫人做主。许是心中苦闷,柳老太爷年不过三十六就离世了。

    柳老太爷过世后,柳老夫人在柳家更是无人敢违抗。

    柳老爷柳易原配欧氏因在柳老夫人寿辰上被柳老夫人的丫头弄脏了衣裳骂了那丫头一句,便被柳老夫人拿着不孝之名逼着柳老爷休了欧氏。

    欧氏回家不过两月,就觉已有身孕,待要请人说项再回了柳家,却听说柳老夫人早做主给柳易另娶了戚家女儿。

    欧氏自觉柳老夫人令柳老爷休妻是早有预谋,因此叫人给柳老爷去了信,信中痛骂柳老爷无情无义。

    柳老爷原先跟欧氏也算夫唱妇随,此时收了欧氏的信,羞愧难当,就去跪求柳老夫人让他接了欧氏回来。柳老夫人听了柳老爷的话,却说欧氏回家两月,腹中孩儿未必是柳家子孙。

    于是欧氏在娘家生下一子后,就抑郁而终。

    柳老爷到底顾念着夫妻、父子之情,不忍儿子无名无分地养在欧家,悖了柳老夫人的意思愣是将那孩子接了回来,取名柳孟炎。柳孟炎虽是长子,却又不是嫡长子,且被柳老夫人质疑生父,就这么不尴不尬地养在柳家。

    随后戚氏生下一子柳仲寒,柳孟炎的身份就越发难堪起来。

    因此柳老爷有心补偿,就疼爱柳孟炎远胜柳仲寒。

    柳孟炎幼时不懂事,听有心人挑拨,得知亲娘欧氏一事,便意气用事地说了句定要寻了那丫头报仇。

    谁知,这话兜兜转转进了柳老夫人耳朵,就成了“定要寻那老妇报仇”,于是柳老夫人也不顾那柳孟炎不过几岁顽童,叫人将他痛打一通。

    柳孟炎少不更事,见柳老夫人厌恶他,又被柳老夫人打怕了,于是有意无意避着柳老夫人。

    柳老夫人见此,越发不喜欢他,又常对人说柳孟炎不及柳仲寒孝顺,并在柳孟炎考取童试时,不念祖孙之情对外点明柳孟炎德行有亏,只说柳孟炎幼时便立誓要杀她。柳老夫人乃是柳孟炎亲祖母,旁人自然不疑有他。

    于是乎柳孟炎虽有满腹才华,却名落孙山,且声名狼藉。

    也因为此事,原先尚且十分孝顺柳老夫人的柳老爷,与柳老夫人母子间生了嫌隙,往日里柳老爷遇事尚且与柳老夫人商议,后头就宁愿自己横冲直撞撞破头,也不去请教柳老夫人。

    三王之乱时,柳老夫人主张柳老爷去保三王,柳老爷却一意孤行效忠皇帝。

    等三王之乱平定后,虽柳老爷选对了主公,被封为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