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小满的故事 >

第3部分

小满的故事-第3部分

小说: 小满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鸟:我也很喜欢。但是,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看完之后,我居然很平静。我是前两年才听他们介绍的。真的,我很平静。当我看见安迪从地道里逃生后,在大雨滂沱的夜里仰天长啸的时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那种类似的体验:那种志在必得、逃出生天的越狱的感觉。

  (三)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工厂里。人生好像绕了一个圈,又全部重新回到了原点。

  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出来自己找工作,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我们那个时候,是国家分配:一般说来,你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各有各的利弊。

  我和其他两名厂里的毕业子弟(一男一女)一起下到分厂的车间里开始锻炼实习。据说锻炼半年后,会上调到分厂的科室开始工作。

  实习前,我们接受了分厂厂长的训话,厂长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干!踏踏实实干!他在这个分厂从工人做起,一直干了十九年,才爬到分厂厂长这个位置。

  那训话的架势,好像我们一文不值!

  当时,我心里嘀咕:妈的,让我十九年就呆这个破地方,肯定得发疯了。

  我认定:我不属于这里。

  我们三分到了同一个车间,不同的小组:我在车工班,男战友在钳工班,女战友在铸造班。

  我们去的时候,刚遇到厂里的设备大修,师傅们都到一线去了。车间主任考虑到我们都是大学生,总算安排了一个用处:给单位办板报。

  我在大学就搞过一阵宣传,这些还是轻车熟路的。我们三还团结,干得挺认真的,好歹还得了分厂的表扬。

  办完板报后,车间的工会主席又派了一个任务,他认为我们写字不错,刷油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三个一人拎一个油漆桶,开始给车间的工作区间里的黄线重新刷上一遍。

  油漆刷完的时候,大修结束了。师傅们开始轮休。事实上,那个时候,车间里面都是开始计件承包了。师傅们的活儿都是自己干完了事。他们不可能让你来试试看,也不可能要求或教你什么。

  谁不知道,过一阵,就都上去坐办公室了。谁管谁呢?

  师傅们没事的时候,就到车间后面的学习办公室里睡觉或打牌。

  有一阵,我就觉得上班是天底下最没意思的事情。时间一长,就想:不能老是这样,没事干,还是看看书吧。于是,就带本书去看。

  你可以想象那种场景:在偌大的空旷的车间里,行车在上面滑来滑去,某个角落里,在车床旁边却安静的出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人强迫自己去看书,好像是想拼命抓住什么东西一样。

  我学自动化专业的。车间里有一台进口的车床,从来没人动过。也没有人允许谁动过。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在这里,我永无机会。一来我自己不喜欢,二来如果没有选择,这就是条死路。

  我想办法要离开工厂。

  那是我第一次想到要出去找工作。90年代初,人们的想法跟现在完全不同:如果你有一个铁饭碗,你还想不要了,那你,脑子简直是进水了!!

  我赶车到城里去第一次找工作。有一家咨询公司正在招业务员,我进去填了一张表,还没问什么,就通知我说:下周可以来上班了。

  说真的,我一直有些纳闷。这样就成了?

  咨询公司有一个小孩正在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他自己说,他没有读过大学,不过,他做业务很厉害,上个月已经赚到了1000块钱!

  大家都围着他,露出羡慕的神情。

  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小孩,我在心里问了一下自己:难道我读了四年的书,还不如他吗?

  这次找工作的经历,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视野。说实在的,我不太相信或者承认,我不如那个人。我想了想:既然我不想再干自己的专业,总得干点自己喜欢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些准备吧。

  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干什么。但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干什么。很多时候,不喜欢做的事情,根本也做不好。无论你怎么强迫自己接受,但心不在此。

  后来,厂里的职大要老鸟的时候,我从分厂里跳了出去。那些年,各个行业的职工大学办得很红火,待遇也不错。家里的人都以为我会比较老实了。

  我去职大不久,学校里发生了一件事:学校的教计算机课的老鸟离职去广州找工作了。学校的电脑课没人上了。

  我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吧。校长焦头烂额,然后大喜过望。

  我们大学没学过Basic编程。自己学呗!PC刚出来,学校里居然买了三台(当时,厂里真的是有钱啊!)。

  我把自己泡在机房里,一个月Dos操作全熟了。就这样一边上课,一边学习。

  我想:我是迷上电脑了。

  我想:以后说不定用电脑的地方多,我不如就干这行算了。反正也是刚开始,大家都一个起跑线,就看谁跑得快了。

  我暗下决心,在学校里教了2年课,然后,才大着胆子跟人说:我准备转行学电脑。

  父母很支持,其他人都很反对。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如果你学的是自动化专业,然后,毕业后又去搞电脑。很多人会认为你不务正业!!!

  很多人会跟你说:你怎么可能靠自学学会电脑呢?

  我顾不了那么多,既然想干,总得试试看。看看周围也没几个人会玩电脑,没玩过,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

  我坚信一点:只要以后电脑大有用场,那么,有一门手艺,怎么也饿不着。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就是我的一把榔头。

  就象安迪的那把榔头一样,它是那么小,看起来象一个玩具,没有人相信它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人们往往也会忽略掉一把小榔头的力量。

  因为那力量并不来自于榔头本身,而是用榔头的人。你会用怎么样的信心和毅力去挖掘出一条生路。

  我下定决心,开始自学。没有朋友,也没有老鸟。我的老鸟就是一些买来的书本。自己一边上机一边啃。

  我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孤注一掷,也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我知道:只能向前,没有退路。

  至今我还记得有一年的暑假,我在家看书,有个问题我一直无法明白。看了几天,进展跟蜗牛一样,我浑身是汗,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为何要如此拼命?我学了这些又有何用?如果有一天,我仍然只能呆在这里,我又何必如此努力呢?

  那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知道:我有些害怕了。我安慰自己说:是的,现在看起来毫无用处。但是,如果我不做的话,也许有一天会后悔的。不要想太多了,向前冲吧!

  我在职工大学的第三年,突然,在厂子里面变得有名起来。

  厂里搞职工电脑认证培训,我去上课。结果,我才发现自己平时少言寡语,居然说起电脑来滔滔不绝。

  凡是参加过培训的人,都认为我是电脑专家了。很多厂里的人,都跟我父亲说:你儿子很能干!

  之后的假期里,学校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帮学校里办电脑培训班,给我半天50元的补助。

  每次假期的课很有意思,上课前半个小时,就有人占位置了,前面2…3排都是小孩,都是厂里的职工让来听的。到开讲的时候,走道里站满了听课的人。

  这样的情景,我认为是别人对你的认同。但是,我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充其量是一种鼓舞,还算不上是目标。

  我的目标不是在一个职工大学里做培训,而是,真正走上专业程序员的道路。一个人要成长,必须到大风大浪中去接受考验。

  培训过后,很多分厂的领导都想请我去他们那儿参谋参谋。我婉言谢绝。

  我还是仍旧看书、编码。跟以往一样,周末一有时间,就赶公车到城里的书店里看书。有些电脑书太贵了,舍不得买。就蹲在书店里看。中午,随便在外面吃点什么。

  有一次,刚好在外面吃饭,瞄到桌上的一张报纸,上面刚好有一则招聘,招程序员。我心里一动。

  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赶到招聘的地方,是个新的技术开发区。来的路上,窗外还是一片田野。

  面试的过程很简单:填简历,然后,一个个进去。

  我被带到一个房间,坐在电脑前,有人跟我过来说,先是机考。就是要马上编一个简单的程序:写一段代码播放某段音乐。旁边的书架上有资料,可以查。

  我暗指庆幸,关于MCI播放的指令,我刚看过一本书,也做过。一时想不起来。

  就是觉得脑袋不听使唤。我趁着神智还清楚,赶紧到书架上去翻,我看见了那本书。

  oh;my god!

  我稍微修改了一下,一切OK。

  但是,播放的时候,居然没有声音!奇怪!

  过了20分钟后,我看见有人过来检查。我看见周围有些人直接说“不行”、“做不了”,然后,就离开了。

  过来检查的人仔细看了代码,他“咦”了一声。他嘀咕了一下:没问题呀。

  然后,又过来一个人,低头打开了音箱的电源,说了声:“对不起。”

  检查的人笑了。他们两个在一旁商量了一下。

  然后,其中一个笑着对我说:你跟我们的主管谈谈。

  于是,我被带到了隔壁房间。他们的头是个香港的年轻人,他说着很奇怪的普通话,他说:

  你被录用了!春节过后,去深圳上班!

  许多年后,我还能记住当时的感受:我觉得头嗡的一声,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再真实一样。我只记得香港主管给我的试用期工资是我当时工资的6倍。

  我意识到: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我还记得从面试的地方出来,脚上深一脚浅一脚的。

  我一个人在外面的道路上,张开双臂,仰天大笑。

  我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写过的一些诗句:

  所有美丽而坚韧的时光,终将得到报偿。

  (四)

  我离开工厂的时候,已经在工厂里呆了五年。五年,简直算得上是煎熬。

  我的中级职称不要了,已经分配的房子不要了。为了保险起见,办了停薪留职,还给厂子里交了半年的钱。

  我出去三个月后,就跟家里打电话说:办正式辞职手续吧。

  10年后,我成了现在的我。我做过很多职位,从技术到管理,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刚出来的时候,也并不好过。先是做别人不愿意干的,然后,再做别人干不了的。说实话,我没有遇到发横财的机会,呵呵。但是,内心已如死一般坚强。

  我不再害怕了,把命运和选择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生活稳定之后,再没有以往那种志在必得、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念了。

  我现在一直在想:未来10年…20年,我又会成为怎样的人呢?我现在该做些什么呢?如果需要改变,我是否能象28岁那样,对自己按下人生的“重启”键?

  我现在是否到了应该为自己准备一把小榔头的时候?随时敲掉那些吞噬信念的恐惧,和对生命一劳永逸的贪婪。

  《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