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奥巴马经济学 >

第12部分

奥巴马经济学-第12部分

小说: 奥巴马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它们再一次忽视了自己在派生市场上的数万亿美元之高的放款额。贷款给这些投资公司的商业银行自身也是以高于12~18倍的债务杠杆方式运营的,这不仅不包括它们派生市场上的放款额,还忽略了所有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外高负债杠杆的经营活动。

第三章 当前的金融危机(10)
上述情况中,只有一个相关的问题需要弄清。谁在监察这一切?谁投入了真实的净值资产并且真正关心抵押贷款是否能够及时得到赔付?显然,就此例而言,没有。房产主大可以一走了之;高债务杠杆的对冲基金公司的雇员也可以溜进电梯,再不回头上去工作;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可以靠政府援助摆脱危机。如此戏剧性的金融系统的负债运行方式,理论上说,必定会引起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巨大资产挥发,并产生盛衰之间的频繁震荡。人人都想趁繁荣之机大捞一把,很少有人,甚至没人考虑还可能有低谷。
  奥巴马认为,坚持市场参与者都真刀真枪地进入游戏场地,也就是说,在负债投资的同时,也拿出真实资产进行投资,那么市场环境尚可指望能理性回归。这就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状,这种改变将需要很难通过的新的立法和规范。如果政府禁止所有不规范的抵押贷款产品,包括浮动利率抵押贷款、选择性支付、消极分期偿付,以及50年偿付抵押等等名目的滥行,市场环境会稳定得多。如果我们坚持让所有购房者先付最少20%预付款并且签订一个为期30年的固定利率的抵押合同,当然签约之前先要出示合乎资格的收入证明,那么我们将消除抵押贷款银行业的许多风险。我们可以辩论,在没有法律规范也没有指定报告制度的前提下,对冲基金是否可以得到经营许可;但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对冲基金公司把自己对债务杠杆手段的利用限制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并且阻止小型的融资不良的对冲基金签订大型保险合同,或者在他们无法于经济低迷时保证信誉的信贷派生市场做出具体的保险承诺。最后,世界范围的商业银行在购入资产时都应对其债务杠杆的使用量加以限制,而且这种限制不是靠自愿随便决定的,要通过全球协商立法做出规定。让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表外资产运行是绝对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或许可以从安然(Enron)公司的经历中汲取的教训。
  最后,也是最为严重的,房产市场的崩溃和抵押贷款领域的危机挖出了我们金融系统内可能再次引发崩溃的下一颗炸弹。目前,世界范围的派生市场中存在着总计400万亿美元的合同。这本书的长度不足以充分解释派生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们几乎完全是不规范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公开报告的。它们对本公司预算平衡清单所做的最基本的金融分析和收入声明都是毫无意义的。
  派生市场对金融系统造成的真正损害不仅仅在于它们具有增加投机、负债经营和冒险经营的潜在可能性,而且在于它们使整个危机处理和金融分析措施都变得毫无意义。不了解公司的派生资金投放状况,单个投资者不可能确定在相应公司或银行投资的风险度,况且,假设他们拥有合作方的重要地位,把握着整个派生市场的所有大牌,政府就不会允许任何大型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垮掉。银行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便奥巴马决定暂时忽略它,迟早它还要返回头来等待我们。
  

第五章(1)
全球化与就业
  最后,我相信,在国家之间扩大贸易和打破壁垒对我们的经济与安全、对美国消费者和美国工人都是有好处的……(全球化)是一场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经济,也会一路制造出赢家和输家。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阻止它,而在于我们怎么响应它。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在竞争中保护我们的工人,而是设法使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去和全世界的劳工竞争。
  这些强有力的话语摘自奥巴马2005年6月30日发表在《芝加哥论坛报》开放经济版上题为“为什么我反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FTA)”的一篇文章。说这话的人曾游历多国,目睹了许多封闭的国家和它们封闭的经济体系由于接触不到世界贸易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观念,处于严重的停滞和匮乏之中。
  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开放,同时也要求相关的政府透明和良好。生意人不能有效地和独裁政府做交易,因为对方会反复无常地随便修改法律法规而且一夜之间让所有行业国有化。是的,正如这篇文章题目所显示的,奥巴马正在提高嗓音,对一项贸易协定提出反对意见。奥巴马认为,签署贸易协定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协议方的商业底线,还有至关重要的关乎公平正义的因素,如劳工问题、环境问题以及消费者的安全问题。国际贸易背后的理论支持是,它必须惠及双方国家或未参与贸易的其他国家。这一理论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8世纪关于贸易的相对优势的著作中提出的。他强调说,贸易应该对双方均有益处,因为它能够耗费更少的人力工作时间和资源以创造更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李嘉图的著作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所有贸易中任何一方国家内的所有相关公司都平等地在该贸易中受惠,或者,整个国家都必须受惠。在交易各方的任何国家内,都可以有赢家和输家。
  当大多数经济学家还都在仰赖李嘉图的著述,其中许多关于相对优势获益的理论已经被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现代世界摒弃了。资本、观念和劳动技能的跨国自由流动使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日趋衰减,国际贸易必然带给双方利益的说法也不再具有必然性。在李嘉图的时代,意大利能够制作出更好的鞋子,因而把它们出口到世界上去;然而今天,其他国家的人就没必要再从意大利进口皮鞋,他们自己可以学会制鞋技术并且在国内生产,无须跟意大利做买卖。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信誓旦旦地说,国际贸易必然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好处。但是从经验论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从未得到证实。最近,一项本书作者所作的研究得出结论,一旦将更重要的因素——诸如私有财产权、国内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多样性和易变性——纳入分析过程,国际贸易在预告各国的获益/富裕程度上已经相对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里,奥巴马最为关注的是那种耗占美国就业机会并打压美国职工工资的贸易。最主要的是与那些由于生活水平低而具有很低工资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它们包括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东欧、东南亚与大洋洲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请认清这一点,这种贸易并非如某种李嘉图式宏大蓝图所规划的那样——他们制作更好的鞋子而我们制作更好的计算机芯片——飞速发展的。不,这种贸易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国家是如此贫穷,生活成本如此低廉,因而拥有工资远远低于美国的工资结构。那不是什么相对优势,简直就是绝对优势——低工资。由于这些相对很低的工资,这些发展中国家可以用比我们低廉的成本制作鞋子、服饰,甚至电子芯片。假如有任何相对优势来保障贸易,那就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输出的速度远远高于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是只要他们的工资比我们的低,就没有什么能阻止美国产业最终统统向海外转移。事实上,那正是我所预料的,在发展中国家生活成本和工资水平提高之前,这种贸易就肯定要发生。
  而且,近期内它不会停下来。转移到海外的职业不仅仅限于低技能的制作工种;互联网就可以让发展中国家的高技能的工程师、会计师、医疗技术人员以及计算机编程人员直接在全球范围竞争相应职位。如果你是美国的一位计算机编程人员,年薪12万美元,你很可能注意到你所在领域中许多职位正被输出到印度,而那里的编程师每年才挣3万美元。你可能满心希望把更多的编程工作派放到印度最终会致使工资升高,进而保住你的收入水平。可是,你别指望了。无论有多少编程工作被输出到印度,那里的编程师永远只能挣到美国同类工资的1/4左右。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2)
这不是因为他们与美国同行相比创造性较低,而仅仅因为印度的生活成本较之于美国的生活成本低得多。事实上,相似生活层次在印度的开销比在美国的开销至少要少出75%。因此从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角度看,3万美元的印度工资几乎等同于12万美元的美国工资。反映在印度的低工资上的这种生活成本的优势,不会在近期很快消失的。
  你看,印度的编程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拼命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愿尽可能提高创造力,但是,在整个印度人口都脱离贫困并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工资结构之前,印度的生活成本不会发生增长。编程师在印度的生活成本并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必须支付给他人——那些为他工作和向他提供食品、衣物和住房之类的人们——的费用决定的。底线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美国所具有的工资优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奥巴马对此了如指掌。他知道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但他也清楚,国际贸易并不一定对各方都有益,而且也不一定对各方都公平。美国是一个有法律、有原则、有边境的国家。没有道理说我们非得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做生意。相关贸易能够施惠于某些国家,这一点并不意味着美国必须加入那些贸易协定。与此类似,美国也不是非得把部队送到世界上每一个正在为摆脱暴政和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斗的国家去不可。没有某种自然法则或经济理论强迫我们满世界去做生意。如果我们发现我们大多数民众不能从那些贸易中得到好处,那就该终止那种贸易。
  例如,对所有人来说很明显的是,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真正损失落在我们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头上。随着伟大的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的普及,他们原有的相对低技能的工作很容易被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去。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那么做。在我们欣然接受与低工资国家——有时甚至是独裁或暴政统治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引进廉价T恤衫和鞋袜是否值得以摧毁美国社会的有机结构(即我们的主张人人平等的中产阶级)为代价。
  可以这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与其去“发现”诸如中国、印度和越南等拥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低工资的手工劳动者的国家,我们不妨到太阳系去发现一个所有人口(数百万之众)均为失业医生的行星,如何?可有任何了不起的经济理论说我们必须和这颗行星做交易?我们国家总体上倒是可能受益,医疗保健费用会陡然下降,当然生活在这里的医生的薪水也会随之下降。我敢向你保证,美国医学会肯定反对这宗贸易。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将不得不做出一个裁决,诚如,我们该以何等程度的严酷来惩罚我们的医生并迫使他们与这些新来的、永不休止提供服务的行医者进行竞争;又该如何针对我们的最低医疗成本来衡量这一切。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试图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在其他星球上为那些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