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巅峰·马斯洛赋予伟大公司的魔力 >

第1部分

巅峰·马斯洛赋予伟大公司的魔力-第1部分

小说: 巅峰·马斯洛赋予伟大公司的魔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乐地勇攀巅峰(1)
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杜莆亦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生之旅如登泰山。站在泰山脚下,许多人对雄伟的泰山抱有仰慕和敬畏之情。勇敢的登山者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拾级而上,历经坎坷,奔向玉皇顶,渴望实现登顶的远大抱负,获得“凌驾于齐鲁大地之上,揽黄河金带,以观沧海日出”的巅峰体验。
  这或许也是美国幸福生活酒店集团创始人奇普·康利在本书中描述的巅峰体验者所追求的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本书表面上似乎讲述的是一个创造梦想的精品酒店管理公司由盛到衰,并在逆境中重新崛起的过程,探讨的是酒店的管理,但其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案例或许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组织和企业。
  在实践中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经营企业的奇普·康利认为,组织或企业是一个由一群人组成的集合体,因此组织或企业也可以追求个人所获得的那种巅峰体验。相比中国人以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本书作者则以金字塔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载体。人类成长的过程宛若攀爬金字塔,从下至上,金字塔的每一个层次对应着人类的一种需求:处于底层的是生理需求,处于塔尖上的是自我实现需求,而处于中间的是安全需求、社交与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许多人停留在金字塔的底层,而在塔尖上,空气稀薄,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寥寥无几。
  记得在泰山脚下的灵岩寺偶遇一位高僧,当问及他每日坐禅念经所图的是什么时,这位高僧说:“下士求利,中士求权,上士求真。”这番话让我想到西藏密宗的“三士道”,即以解脱个人一时的苦难、以利乐为目的的下士道,以解脱个人利益观为修行目的的中士道,以思及一切众生仍沉迷苦海、以利众为目的的上士道。无论是马斯洛或奇普·康利,无论是佛教禅宗或西藏密宗,他们都在探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人到底为什么而活?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自己的理念,虽然我没有遁入空门或看破红尘之念想,但这些美好的远大抱负让我感动,让我深受启发。冥想、不懈奋斗、审慎、高瞻远瞩、壮志凌云、虚怀若谷、进德修业、广结善缘、杜绝投机、愿与强者为伍,如果我们能始终遵循这些理念或经常用它们鞭策自己,反省自我,内心一定会有许多幸福或巅峰的体验,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更快乐。如果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诠释“人到底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就应该变为:“由一群人构成的组织或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几个众所周知或显而易见的问题,其中包括:“组织经营的是什么?”
  就像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以高山为顶礼膜拜的对象一样,经营幸福生活酒店集团,深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影响的奇普·康利,迷恋上了金字塔,他在本书中用金字塔阐述了他总结出的新型企业哲学。在经历了人生与事业的大起大落后,在利用马斯洛的理论消除网络泡沫留下来的阴影和走出新千年的困境的过程中,奇普·康利逐渐认识到,他所经营的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企业经营的好坏取决于三种关系,即雇员、顾客和投资者。他认为组织或企业要攀登到巅峰,首先需要让雇员、顾客和投资者获得巅峰体验。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中,人们似乎只关心怎么让顾客感到满足,而忽略了雇员和投资者的需求。在他看来,雇员、顾客和投资者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也是由低到高向上发展的,他们同样也存在获得巅峰体验的需求,也会让我们看到个人潜力所产生的奇迹。对于雇员、顾客和投资者来说,位于金字塔底层的分别是金钱、满足期望和交易上的同盟,位于中间层的分别是认可、满足愿望和关系上的同盟,而位于塔尖上的是意义、满足没有被认识到的需求和遗产。他说:“在马斯洛的启发下,我们不只是要满足主要利益集团有形的、根本性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无形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他所指的“利益集团”,不仅仅是顾客,其中还包括雇员和投资者。他认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关注金字塔的塔尖,而不只是关注金字塔的底层。。 最好的txt下载网

快乐地勇攀巅峰(2)
透过本书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组织的管理和企业的经营实际上是一个同时爬三座大山或金字塔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毅力。出类拔萃的组织和企业会体验到三个巅峰时刻。然而,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上,你是否一直在一路狂奔,越过十八盘,奔向那高高在上的南天门?你是否无暇顾及一路上的风景?你一路上追求的是什么?你当然会说你的目的地是那遥远的天街和看到云海日出的兴奋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远方的目的地是你唯一追求的目标吗?换句话说,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唯一的吗?要判断你是否攀爬到巅峰,你只有一个“计分卡”吗?奇普·康利在书中告诉我们他很富有,但这种富有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他所从事的事业和幸福生活酒店集团所创造的企业文化来衡量的。他们创办的酒店不同于豪华型酒店和连锁集团,后者侧重于向顾客提供可预见的服务和一致的风格,品牌与品牌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幸福生活酒店集团创造出来的是最综合化的、最富有创意的和最精致的产品,集酒店、旅馆、饭店、酒吧和水疗中心(SPA)于一身。他们的酒店充满时尚气息,具有叛逆性,体现出顾客的渴望与个性。他们卖的不是酒店的住宿和餐饮服务,而是“刷新客人的身份”。在幸福生活酒店集团旗下,不同酒店有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他们迎合了顾客的需要,让雇员有自豪感,在工作中有使不完的劲,使投资者乐意继续投资。他们培育的是一种快乐的企业文化,快乐生活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其中,这种企业文化是作者所谓的“快乐生活心”的基础,而快乐生活心成为把雇员、顾客和投资者需求金字塔连接在一起的核心。奇普·康利认为,在这颗快乐生活心的作用下,组织(或企业)与雇员、顾客和投资者的关系越密切,他们在塔尖上停留的时间就越长,他们取得的成就或成功就越持久,他们就越接近“基业长青”的梦想。
  总之,攀登巅峰的过程不是苦旅。只要有一颗快乐生活心,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以书中提供的典型案例和作者开出的“巅峰处方”为导向,攀登到金字塔的塔尖上,屹立于你心目中的日观峰,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获得自我实现的巅峰体验。
  在内心深处,我始终认为做生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凭着这种离经叛道式的理念,我创办了我的公司—幸福生活酒店集团(Joie de Vivre Hospitality),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但是,如果不是令人绝望的、萎靡不振的经济衰退让我从天堂坠入了人间,我也不会真正有能力认识到我的理论有多么大的力量。
  大名鼎鼎的饭店老板丹尼·梅耶对我说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布置好餐桌》,从而有助于他改变靠直觉经营联合广场酒店集团(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的模式,有助于他在经营上做到有意识,有目的。CEO 里卡多·塞姆勒写了两本书—《周末有七天》和《特立独行的人》,目的是回答他的董事们提出的问题,即在实践中为公司做的哪些工作,在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我决定写《巅峰》这本书,从而有助于把我的三个最大的嗜好结合在一起,即写作、哲学和生意。要写这本书,我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幸福生活酒店集团如何成功地用我们做生意的实践解释最著名的一条人类行为动机理论。但是,当我发现许多其他处于巅峰期的公司也有意或无意地依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时,我的认识是最为深刻的。喜欢马斯洛金字塔的不仅仅是我这个小公司。然而,获得所有这种认识,并把它体现到文字上,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到我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因此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研究和写作上,恰好帮助我找回人生的目标。我想这意味着我现在成熟了。
  这本书讲的是人类潜力的奇迹:雇员在工作场所里充分地发挥潜能,顾客因他们没有认识到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可能感到极大的快乐,投资者因看到他们的投资所发挥出的力量而感到满足。著名作家弗雷德·赖希赫德(Fred Reichheld)说:“领导者的基本工作是树立榜样,成为值得别人效仿的合作伙伴,其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伟大的领导者知道如何挖掘潜力,并在实际中运用这种潜力。无论你是一个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家,还是某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者,我希望你能够运用本书中的理论最大限度地挖掘你自己及你周围人的潜力。如果你觉得这种理论让你感到有点有违常规,请不要失望。在幸福生活酒店集团里,我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管理我们的40个企业中,我们不能每天都遵循这个理论,但是在让公司中的每一个人了解这些原则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本来可以把这本书命名为《我如何挺过大萧条危机,并创办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在这过程中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但我想出版商不会在封面上给这个题目提供足够的空间。“公司就是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的说法似乎是老生常谈。然而,通过常识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与雇员、顾客和投资者建立起比较深厚的忠诚关系的组织,会取得比较持久的成功。在这个商品化时代,让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真正显得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建立起来的优质和持久的关系。《巅峰》(一个简练得多的标题)将帮助你和你的同事一起迈向巅峰,这些长盛不衰的关系将有助于你保持巅峰状态。
   。 想看书来

第1章   企业心理学(1)
“如果我们想回答‘人类可以长多高’这个问题,那么找出最高的人并研究他们显然是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想知道人类可以跑多快,那么算出人类速度的平均数是没有用的;比较好的办法是把奥运会冠军放在一起,看看他们做的有多么好。如果我们想知道人类在精神上、价值观上或道德上发展的潜力,那么我认为我们可以研究品行最端正、最讲道德或道德最高尚的人。”
  —亚伯拉罕·马斯洛
  “砰!”
  这种声音让我回忆起往昔的景象:我父亲兼任我所在的少年棒球联赛教练,一种我听不够的音乐风格,我过去常喝的萨斯塔橘子水。
  2000年底,当我们沉浸在欢庆新千年的喜悦中时,“砰”这一声对我来说有了新的含意:这是香槟酒喷涌出来的声音,是快乐时光接踵而来的声音,是成功给我戴上英雄光环的声音。
  我需要感谢许多人。我的公司—幸福生活酒店集团成为美国三大著名精品酒店之一。我的第一本有些名气的书《叛逆法则:敢于在生意场上坚持自我》(The Rebel Rules: Daring to be yourself in business)摆上了柜台,我的偶像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给我写了前言。《今日美国》(USA Today)刚刚把我列为2001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