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往事 >

第79部分

抗战往事-第79部分

小说: 抗战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各部,因此他们使用了备用密码。
  德国在欧洲的形势并不如原来历史上那么糟糕,因为日军杀到了印度,牵制了大量的英军,同时英国人不但没有获得3亿印度人提供的物资和税收,因为要跟日本打,反而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加上被王汉章摆了一道,损失惨重,连丘吉尔也被气死了,要不是美国全力援助,英国人怕是投降了。
  英国人被印度事务所牵制,德国又在努力的进攻苏俄,英国面对德国的压力也骤然减小,所以德国不找他的麻烦,这个时候他也懒得去欧洲大陆找德国的麻烦,因此墨索里尼现在还在意大利蹦达。
  斯大林屡次要英美在欧洲登陆的提议也被英国束之高阁,英国上下都认为大英帝国抵抗德国和日本不是为了美国人更不是为了斯拉夫人,英国不能成为别人崛起的垫脚石,现在这种情况让他们去欧洲跟德国打,他们宁可投降德国。
  自从丘吉尔死后英国人更加认定到印度的重要性,只要印度在手,那英国就会很快的崛起,再一次称霸世界啊,什么秦国、中国、日本统统都要在他们的脚下颤抖。
  没有英美在西欧的强大压力,希特勒得以集中力量进攻苏俄,计划调整后,他们的进攻重心一改之前的莫斯科,转而进攻高加索地区,这里是苏俄重要的油料基地,同时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旦拿下这里,德国的油慌将得到极大的缓解,而苏俄失去了这里,对苏俄的经济也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战略上拿下这里,随时可以进攻中亚,切断英美援助苏俄最重要的通道。
  德军突然调转枪口杀向高加索地区,苏俄一下子被打的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军队死伤惨重,苏俄战场的形势也非常的危急,斯大林不得不再一次要求英美在西欧牵制德军,否则苏联万一在东线再一次失利,那苏联只好退到亚洲了,那个时候苏联不但丢失了大量的人口,同时重工业也基本被德国占据,就算接下来德国不进攻亚洲,苏联也没有反攻的力量,到时候英美就只能独自面对德国人了。
  斯大林的再一次求助让罗斯福再一次感到局势的危急,不过在亚洲也脱不开身,另外亚洲的那点兵力到了欧洲作为也不大,可是英国人现在找各种借口不肯反攻欧洲大陆,美国也没有办法。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在苏俄和英国之间非要选择放弃一个的话,最后美国还是会放弃苏俄,因为苏俄灭亡了,德国并不能实质上威胁到美国,只有英国沦陷了,德国才可以一次为基地进攻美国,到时候美国也只能退守西大西洋了。
 丘吉尔死后副首相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继任英国首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参加英国军队 。后加入一些社会主义组织,并在历届工党内阁中任职。1935年他当选工党领袖,反对张伯伦对纳粹德国希特勒政权的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担任丘吉尔战时内阁掌玺大臣、副首相。
   原本大选很麻烦,现在又是战争时期,英王提议直接让副首相艾德礼担任首相,等战争结束再大选。英王的提议得到了政府官员的认同,艾德礼是丘吉尔事业的继承者,丘吉尔政策的一切他都参与了,没有比艾德礼更加合适的人选了,在这种严酷的战争时期,再搞什么选举浪费时间,浪费钱,不过他们还是征询了议会的同意,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议会对此表示支持,艾德礼也因此扶正成为首相。
  艾德礼首相现在在看着美国来的电报,是罗斯福的提议,罗斯福认为应当在西欧给德国压力,否则苏俄亡了,没有苏俄的牵制,英吉利海峡未必能挡得住德国的500万大军。
  而艾德礼自然明白这一点,不过他虽然明白,英王也明白,政府官员也明白,不过他们都不愿意这么做,印度是英国战后崛起的希望,如果放弃印度那么英国的希望就彻底没了,政府官员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要是他敢这么做,明天就算没被议会罢免,也会被某些人在大街上干掉,因此他不能答应罗斯福,他只能尽力的去说服议会和政府高层。
  不过事情并不顺利,甚至极度的糟糕,几乎所有的议员和军队高层和相当一部分政府高层都反对在反攻欧洲大陆,他们都认为英国现在没有那个实力,同时要是把兵力消耗在欧洲大陆,那么谁来保障印度呢,丢了印度后大英帝国该合区何从,彻底沦为二流国家吗,如果是那样,恐怕到时候任何国家都会骑在英国的头上了,更别说报仇了。
  英国人的担忧是非常有道理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德贝英国侵略过,如果英国没落了,这些国家说不定就会找英国报仇,那个时候将是英国的噩梦。
  后世的历史中,1945年5月,艾德礼带领工党退出丘吉尔政府。7月首相大选中,他以绝对多数战胜了丘吉尔,并与杜鲁门、斯大林出席波茨坦会议。战后,艾德礼支持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国内方面,他实行大规模福利事业,建立国民医疗服务制度,对一些工业实施公有化。他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就是使英国摆脱了殖民主义,完成非殖民化,授予原殖民地的印度和缅甸独立地位。他于1951年下台,丘吉尔再次当选首相。1954年他率领工党代表团访问中国。后接受伯爵封位并退休,1967年逝世。他是一个在英国史上有重要贡献但又被遗忘的人物,一般在二战史上丘吉尔的名字经常出现,而人们很少提到艾德礼。在工党史上,他实现了工党的一些目标,并建立过一个真正完整的工党政府。有部分学者认为,如果以政绩作比较,克莱门特?艾德礼是战后最杰出的首相。
  由此可见艾德礼在殖民地问题上还是一个温和派,但是面对不少军人狂吼着本土丢了可以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亚的狂言,艾德礼也无能为力。
  艾德礼只能把来自英国内部的阻力告知了罗斯福,请他原谅,英国怕是对此无能为力了,除非全部是美军进攻,英国可以提供后勤的全方位服务。
  罗斯福暗自诽谤艾德礼无耻,现在的英国有多少不是美国援助的,给美军做后勤,实际上是拿着美国的东西给美国人,用中国的话套用就是说借佛的花献佛,还有美国民间也不会允许罗斯福这么做的。
…求收藏、求鲜花!!! 
 本书首发 。17k
   第033章  美援 '本章字数:310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02 13:26:00。0'
 
   英美苏三国一直谈不拢,虽然斯大林后来暗含威胁要投降,不过也紧紧是吓唬罢了,斯大林大凡可以不投降就绝对不可能投降。英美自然也知道。
  不过罗斯福不会那么光棍,英苏两国已经摇摇欲坠,苏俄最富裕、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被占据,那些地方被打烂了,英国也在轰炸和封锁中经济凋敝,只有美国本土没有遭到战争的摧毁,只要战争能够胜利,美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终于将英国压在脚下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都没办法跟美国抗衡,何况美国的核弹项目进行的非常的顺利,根据情报罗斯福知道现在最有可能在美国之前研制出核弹的只有德国,因此只要打败德国,让德国的核弹终止下来,那么美国在世界上将无往不利。
  有鉴于此,罗斯福自然是希望苏俄和英国能继续牵制消耗德国的力量,不过现在的局势在最紧要关头,走对了,美国从此走上康庄大道,要是一个不好,美国可能只能成为世界的一强之一,甚至更糟的是沦为轴心国的殖民地。
  被冷落了几个月的中国和秦国从新走进了罗斯福的视野,之前援助了中国一些重工业,中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现在华人势力又成立了一个秦国,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和中国是挨在一起的,相互依靠,相互支援,实力不容小视。
  之前在缅甸中国军人有了良好的装备后表现出来的强悍的战斗力令罗斯福十分的看重,前些天秦军居然破天荒的对泰国的日军发动了反攻,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会战日军就撤退了,不过这次秦军一下子集中了50万军队,那架势是要一举拿下中南半岛。
  现在愿意出人的也只有秦国和中国了,罗斯福心中有了盘算,他希望华人能在太平洋和亚洲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既然英国人把印度看的那么重要,那就让中国出兵帮英国干掉印度的日军,那个时候英国人就没话可说,到时候印度和东南亚的日军之间有秦国挡着,那个时候就能让英国就能全力配合进攻德国。
  罗斯福一点不担心英国重新控制印度之后能崛起,罗斯福明白经历了这次大战,英国不可能在回到从前了,殖民地,特别是印度经过这次民族的觉醒,再一次独立英国是无法阻止的,要是不行美国可以在背后推一把。
  已经退到重庆的史迪威因为没有了职权,没有了价值,现在每天在重庆混日子,想要回国,美国政府不同意。
  罗斯福的指示很快到了重庆,史迪威被授命完成这一任务。史迪威闲的蛋都疼了,终于有事干了,虽然是政务,不过至少不会蛋疼。
  史迪威跟秦国驻中国重庆大使表明了是美国政府委派去秦国跟王汉章谈事情,大使自然知道美国人这个时候谈事肯定是重要的事情,于是立即得到王汉章的首肯,很快史迪威就坐上了飞机前往被改名为长安的曼德勒,
  京在王汉章心中就是首都的意思,王汉章还没想到什么其他的字眼作为皇都更为霸气,东京、南京两个名字已经被占据了,中京、西京这两个名字又不好听,因此就剩北京了,可惜想用还是考虑到别的原因没用上。
  现在在日占区的北京虽然早就被改为北平,但是王汉章考虑到以后南面安定下来,中国的威胁就在北边了,到时候迁都北平是必须的,要是自己把北京这个名字占了,以后肯定要被人骂了因此用长安最好,现在的长安被改名为西安,在和平为主体的现代社会当中在作为国都已经不合适了。
  史迪威很快到了长安,王汉章也很快接见了史迪威,王汉章对史迪威非常的热情,虽然不明白具体什么事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跟战事有关,当然那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杀猪的机会到了,这可是一头又大又肥的大野猪,不杀白不杀。
  “史迪威将军,好久不见,看你都肥了不少啊,在重庆应该事比较少了。”王汉章一语双关,肥除了指史迪威胖了,另一个自然也是……嘿嘿……
  “呵呵,皇帝陛下,确实很久不见,记得三个月前陛下还是将军,三个月后的今天已经是一国之君,相比之下我本人三个月还是一个能掌控一个连队的中将,三个月之后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光杆中将,实在没得比啊!用中国的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两人寒暄了一下直接进入主题,史迪威道:“陛下这次找你是我们的政府委派我来的,罗斯福总统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合作下去。”
  王汉章也笑道:“英国人可是对本国恨得灭之而后快,难道你们不怕?”
  史迪威道:“美国有美国的利益,美国一亿民众不是为几千万的英国人服务的,我们已经不是他们的殖民地了。”
  王汉章若有所思的道:“哦……”
  史迪威继续道:“秦国作为世界强国,应该在世界上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日本跟贵国、华夏民族也是有深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