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鼎 >

第133部分

逐鼎-第133部分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守卫是有亲卫营轮流负责,他们只认赵询手令,不认其他。
现在的匠做营有各种匠人一千余人,而且还在不断的培育新人。同时为他们服务的还有石炭(煤炭)、矿山的开采部门。石炭和矿山的开采则是由一千余奴隶负责,这些奴隶都是有一些在各处流窜的靺鞨军被抓之后沦为的俘虏和一些山匪贼寇。
得知赵询前来,匠做营上上下下的人都前来迎接,其中不乏年过五六旬的老者。
“下官恭迎大人!”刚刚来到匠做营大门附近,卢世杰就行礼迎道,其余诸人也随着行礼。
这些点点头,开口道:“诸位免礼,对了,现在的速度,一月能制作多少兵器铠甲?你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卢世杰开口说道:“按照大人你教导的流水线,以现在的人数计算,每个月可以保证制作长枪一千支,皮盾四百面,锁子甲一白套,明光铠五十套,横刀五百把把。长弓四百张,手弩百具,箭矢万支。大型弩机才研究完备,尚未开始制作。”
“哦?弩机能够复制了?”赵询带着喜意问道。
卢世杰道:“托大人的福,大人从龙骧军带来的弩机我们已经仔细研制过了,拆了十余架才算将其复制出来,对了,都是这位李大匠出了大力。”说着,卢世杰指向身边一个五旬上下的老者。
“我可不敢居功,都是大家的功劳。”李老铁匠连忙摆手说道。
赵询笑道:“李老你可别谦虚,你的情况卢世杰已经和我说了,没想到你老祖上也是为工部大匠。”
李老头苦笑道:“唉……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不行了。”
赵询道:“怎么能说不行呢?你的儿子不也在匠做营吗?谁知道以后不会位居高位呢?”
在匠做营浏览了一圈之后,赵询将几个负责人集中在一起,赵询又制定了新的制度。
“我看了一下,现在匠做营人数越来越多,但里面混杂在一起,手中制作各种东西的都有,并未有明确的分工,现在我们准备将其细分一下。”
卢世杰道:“请大人明示。”其实赵询在前面数天已经给匠做营打了招呼,只不过现在是正式下达命令。
“匠做营细分为弓弩营、铸剑营、甲胄营、弩机营。弓弩营负责弓箭和弩失的制作;铸剑营则负责常备武器的制作;甲胄营顾名思义是制作甲胄的地方,不过还包括其它防具以及一些杂乱之物,比如盾牌、马鞍、马镫等;弩机营,不用我多说,你们也会明白,这是负责大型弩机的制作,同时也会负责以后一些特制武器的制作。对了,我稍后会给你们各营的匠人配备奴隶,一些没有难度且需要劳作的工序,则有奴隶负责。”
卢世杰笑道:“如此正好,这样一来,我们的分工也明确了,也不会浪费资源。”
其余几个大匠也暗自点头,赵询这样的安排,也对他们的工作很有利。
赵询接着说道:“此外,我还制定了新的奖惩制度,我们是流水线制作,每件武器都是有数人或者数十人制成。因此,我决定,每个匠人都有自己的等级,分别是一星到七星,一星最低,七星最高。比如,李老铁匠就是五星匠人,每月固定饷银十两银子。而普通的一星匠人则一月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钱。至于划分方法,就由我上次告与卢世杰的方式,按水品、能力划分,同时,也将培训的学徒数量制定为一向标准。”
听到这里,几个匠户都脸色大喜,因为他们按照赵询的划分方法,都是三星之上的匠人。但也让他们有些犹豫不决,为什么呢?想要升到六星和七星,那就不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培养的学徒的多寡。培养的学弟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升级。当然,饷银也是五星的数倍,还会享受一些优待。这些,卢世杰早在先前已经给他们通过气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匠做营2
这些匠人之所以犹豫不决,则是因为,自己的手段都是祖传技艺,岂能轻易传与他人?
赵询接着说道:“我知道诸位担心什么?但是,难道你们不希望你们的技艺流传下去,和士子文人一般,桃李满天下,名留史书?当然,或许现在我还没有资格这么说,但我火麟军匠做营六星和七星匠人,则等同下九品一直到从七品文官,换句话说,几乎和我大燕国工部大匠有的一比,都自己思量一下吧。”
赵询说罢,顿时让诸匠人心中一跳,能成为官员,自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岂能错过。
赵询就知道,当官就是一个杀手锏,对他们一定会起到作用。看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动心了。对此,赵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李老铁匠率先说道:“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培养出让大人满意的徒弟,我的儿子也会如此的。”
赵询笑道:“那好,李老铁匠就添为弩机营监作,负责弩机营事务,李老,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李老铁匠顿时大喜,监作虽然不起眼,但那也是官呀,虽然是从九品下,但也是为官的一员了。当下,激动的说道:“大人放心,我就是拼了这身老骨头,也会按时完成大人的任务的。”
其他的几位大匠都羡慕的看着李老头,但谁让他们没有李老头那般先开口呢。
“其次,每个匠人都有自己的编号,制作的武器都必须印上自己的编号,包括质检的人员。上次攻打白县之时,有不少兵器甲胄都是不合格的,要知道,你们的一个失误,战场之上就会让一个士卒丢失性命,所以,必须将责任追究下去。谁出问题,有谁负责,若是质检有错,质检承担八分责任,制作者承担二分。若是质检人员无法从表面看出的问题而出现了其他问题,则有制作者全权承担。”
赵询此话一出,让这些老匠户脸色一变。不说别人,就是这些老匠户也不敢说自己一定不会犯错,万一……
赵询接着说道:“你们无需担心,我会在各个组序之中添加一名或者数名质检人员,专门检查物件的质量问题。当然,有惩罚自然也有奖励。没一件合格的成品,你们都将从中获取一定的赏钱,按照物件的大小,制作简易程度而定。或许一件、两件不算什么,但是几百件、几千件呢?那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让让你们额外获取一定的钱财。”
听完赵询所言,几人又暗自点头,这样一来,大家就会多一份收入。对于钱财,又有谁不喜爱呢?
赵询盯了诸人一眼,冷声说道:“所有加入匠做营的匠人,你们的家人我们会安置到一起,单独处于一处,火麟军会保障他们的安全。诸位要知道,匠做营有些东西事关机密,不能为外人所得,尤其是靺鞨军,切不可让他们得到我们的武器制作之法。我们的弩机和手弩,都是靺鞨军所没有的,也是他们窥视的。在这半月之内,我们就抓获了几十名欲要诱惑、收买匠做营匠人的靺鞨人细作,所以,你们也无需紧张,只需为我服务即可。”
“火麟军是燕州府的根基,而匠做营则是火麟军的根基。”赵询沉声说道。当然,匠做营只是火麟军的根基之一,并不是全部,但火麟军绝对是燕州府的根基,没有之一。
对于这些,这些匠户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这半月之中,已经有七八名匠人消失,至于去了哪了,他们心里明白……火麟军对付不服从命令的人,手段可是狠着呢。
“好了,其余的我不多说了,我刚才看了一下铠甲的制作。那锁子甲,实在是太麻烦了。”
一个匠人也说道:“是啊,如果有五名熟练的匠人制作,七天的时间就足够了,不过另外还需要铸造铁丝,打造成为铁环,又需要三天的时间,一件锁子甲十天才可以制作完成。制作起来格外的慢。而且一件锁子甲需要两千钱左右的成本。”
赵询摇头道:“不行,这样下去不行,铠甲关乎士卒的生命,不能这样慢下去。现在还有许多士卒还是身无甲胄,这样上了战场,极为不利。跟别说还需要如此大的成本,这种甲胄不能大规模制作了,起码短期之内是不能制作,要想制作,那也只有等到战事平息,府库有结余之时方可。”
卢世杰苦笑道:“其余的皮甲到时简单一些,但是我们与靺鞨军开战,毛皮的获取量大减,没有原料,我们也无办法啊。虽说锁子甲制作麻烦,但防御力极佳,尤其是对于靺鞨军的箭矢,它有很好的抵御作用。特别是步卒,对于靺鞨军来去如风的奔射,我们毫无办法,没有坚固的甲胄加身,那可就……”
对于这些,赵询也很是焦急,想了一下自己在前世了解的东西,最后才想到一中甲胄,制作要比锁子甲快上很多的甲胄——板甲。
接着赵询将板甲说了一遍,当然以现在的水平,无法制造理想之中的完美板甲,但赵询又想到了另一样有利于板甲制作的东西,那就是水压锻机,利用水车带动大铁锤,捶打铁块。其实,这不仅有利于板甲的制作,同时还有利于其他武器的制作,大大节省的人力。
随即,赵询又将水压锻机的方法说了一遍,其实道理不复杂,问题是没有人能想到那里,至于实际的效果如何,那就要看制出来的成品了。其实现在应用水力的装置不少,比如现在就要水力磨坊,这水力磨坊在汉朝时期就被人利用上了。还有水排,在公元31年,东汉官员及发明家杜诗发明了水排,这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利用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可见古人的智慧之所在。
赵询的灵机一动,让所有的大匠为之一震,如果真如赵询所言,这就是铁匠的一大进步。顿时,诸人看向赵询有如看到一个绝世的大美女,都希望赵询能再指点一番。
看着几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用如此的眼光看着自己,赵询也感觉一阵发麻,连忙说道:“这只是我的构思,你们下去研究一番,随后我会将匠做营迁移道固山堡去,那里只有军营,但周围有河流,利于水力锻压,你们可以一试,我希望你们最快拿出成品。要知道,你们早一天做出成品,战场之上,就减少一些士卒的伤亡。这些士卒,有可能就有你们的亲人、邻居。”
刚升为监作的李老头道:“大人放心,我等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样品来。”
“那就好!卢世杰,我马上让亲卫营士卒配合你们,将匠做营迁往固山堡,以后,固山堡就是匠做营的大本营了。那里有重甲营的士卒驻扎,安全的很。”
现在的重甲营在两月的发展后,一分为二,一千重甲步卒,一千重甲骑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火麟军战力最强的部队。
赵询所言的板甲制出之后,可能也会让步卒达到半重步兵的情况,至于效果如何,那只有等待最终的结果。
其实有水压锻机,赵询联想到了许多,但现在并不是将之说出来的时候,只有看到成果之后,才能再做决定。




第一百七十五章 刺客1




处理完匠做营的事情后,赵询带着亲卫营往府中赶去,因为即将要出征,也需要和家人告别。
本来在第一次遇刺之后,下面的人就特制了一家包裹着厚厚铁皮的大马车给赵询,但赵询习惯于骑马,所以就将之留与府上,给家人乘坐,也算护卫了他的安全。
骑在马上,道上的行人看到赵询之后,无不恭敬的行礼。赵询主掌燕州府后,普通的百姓和一些商人都获了大利,再加之火麟军保护了燕州府的人免受战火之苦,因此,对于赵询,各个都是恭敬有加。
但骑在马上的赵询依旧眉头紧锁,现在的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