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278部分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278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末当悍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六十九章 正气歌
从人群中出来之后,徐世昌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与外界的印象不同,大商大学里面的学生对王一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想象中的惧怕。王一虽然在名义上并不是东北自治区的皇帝,不过论实权和影响力其实并不在皇帝之下。当然这指的是真实意义上的皇帝之位,而不是北京城里那个儿皇帝。
民众对权威充满敬畏,在谁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奇异的场景就出现在徐世昌面前,这让他很是好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
“我接下来要去给学生上一堂课,徐先生如果愿意不妨去听一听。”
“在下洗耳恭听。”对于东北这边的课怎么个上法,徐世昌还真是挺好奇的。
王一现在工作十分繁忙,经常要去各地视察,所以很难再像从前那样在学校给学生们上大课。东北目前主要的师资力量,因为师范大学的第一届学生还没有正式毕业,所以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教师人士在顶替。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只是他们教授的学生学业仅限于小学和中学。而负责高中和大学教育的,一般都是各大科研院所中的高等级研究人员。虽然这些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往往一个项目就能折磨得他们精力枯竭,但是就东北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两人边走边聊,王一善谈,人也带着某种自来熟的亲和力,因此徐世昌与之谈话如沐春风。
“有件事想要请教先生。”
“哦?什么事?”
“来东北之前我曾查看地图,我发现北方领土极为广大,虽然现在与俄国人的谈判还在进行当中,不过想来他们再想要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不过问题也在这里,打仗是一回事,治理国家是另外一回事。北方在我眼中是自成一体,天气,地理,人口都与我大清有着极大的不同。庞大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广袤,天气还十分寒冷,而且……”徐世昌有些迟疑,不过还是说了出来。“先生,听说在极北的地方,是半年黑天,半年白天?”
王一看着徐世昌点点头,显然面前这位在来东北之前,真下了几分功夫,做了研究。“不光极北,极南也是这样,只不过二者正相反而已。”王一没多做解释,多说了徐世昌也理解不了。
“是了,如果是白天那半年还好说,可是遇到黑夜那半年,谁愿意生活在那样的地方?”
王一知道,别说黑夜那半年,就白昼的半年,也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那里。全是白天,不适应的人生物钟很容易紊乱。
“太北边的地方确实不适合人类居住。”
“那么该如何开发如此广袤的地域呢?先生,非在下危言耸听,这笔银钱恐怕就是把整个东北的财富都投进去,也完成不了吧。”徐世昌不解地望着王一,在他想来,开疆拓土就算是再大的功绩,可也要考虑自己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些,否则很可能容易撑破肚皮,死相十分难看。“再者说来,现在虽然俄国与进行谈判,可将来无论结果如何,谈成,谈不成,其实谁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俄国人的缓兵之计,将来肯定还会再次打回来的。俄国那位沙皇定然不会白吃这样的大亏,而没有丝毫的报复。所以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保险队西边那条防线始终还是会留着,不能放松。人数少了,不顶用,人数多了,拖累财政。二十万人是底线,相关的各项花费粗略算算都是以一笔庞大的开资。”
王一听到这里,笑了起来,道:“你的话虽然有理,不过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两人慢慢地往教室方向走,因为是上课时间,路上已经没了多少学生。
“西边的驻军是一定会有的,不过随着交通线路的建立,后勤城镇的完善,所用费用会逐步的降低。当然,地理位置的偏僻也决定了这费用即便在降低,也确实低不到哪里去。至于你说的开发整个北方地区的问题么……嘿嘿,事实上,这片土地除了某些重要的节点会建立一些城市外,基本上我会保留这里的原始状态。”
“那……这些土地到底还有什么用?”
“北方虽然是不毛之地,越向北,越荒凉,大片的苔原很容易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会让人绝望。不过在荒凉的表象下,那边地下资源却极为丰富。我要将这些财富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至少将来在资源方面,我们国家将不会受制于人。”王一微笑地转过脸看着徐世昌,有些得意和骄傲,后世这方面可是吃了大亏。铁矿石,石油,就像两柄弯刀,一刀比一刀深地从天朝压榨民血积累的财富上,痛下黑手。“我将这片土地封存起来的最大方便之处,恰恰是徐先生所认为它人口少的缺点。如果换在大清其他人口多的省份,这种封存根本无法进行。”
徐世昌明白了王一的打算,不过心里也清楚了一件事情。如果王一在北方不进行建设的话,那么未来的重点一定会转向南方。此时他心里也不由暗自庆幸,轻轻叹了一口气,幸亏袁世凯和自己见机得早,否则就站在东北的对立面上,后果不堪设想。
“光是徐先生问我了,我这边也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
出乎徐世昌预料,王一竟然还有问题想问他。
“先生请说,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先生可知这四句出处?”
这是小儿科的东西,徐世昌点头,笑道:“南宋右丞相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四句。”
“是了,那此中正气为何解?”
“天地间的至刚至大之气,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楚辞*远游》中有言:‘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晋孙绰《太傅褚褒碑》:‘公资清刚之正气,挺纯粹之茂质。’……”
王一笑着摇了摇头,道:“听不懂,太复杂。”




第三百七十章 不平与中庸
“还请先生指点。”徐世昌不明白王一忽然问起《正气歌》的原因,虽然这看似走路时候无聊地闲谈,但话里话外却隐藏着深意,只是徐世昌自己猜不出来而已。
“指点可说不上,不过我读《正气歌》的第一个感觉……应该说是文天祥对正气的感觉,就是不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不平。不忿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是不平。”王一此时笑着问道:“徐先生,儒家有正气么?”
“这个……”果然!王一是把自己往沟里带啊!徐世昌琢磨着,然后道:“君子讲正气!”
“那君子心中可有不平?”
“这个吗……”徐世昌沉吟着,希望能说出两人都能接受的答案。
“何谓中庸?”王一没给他这个时间,直接打断了他的思考,有些抢白地步步紧逼,不过语气上其实并不强硬,而且嘴角带着微笑,因此也不会让徐世昌感觉不满。
“中,不偏。庸,不易。中庸为中正平和,不过喜过悲。认定人生之所向,不轻易改变。”
“那可知此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半是读书人?”
“知道。前明曹学佺的诗,本作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徐世昌给王一挑了一个小毛病,不过王一自己并不在意。
“请问这句诗说得可对?”
“这个么?”徐世昌没有回答,这话不好说。肯定,那是在骂他们这些儒家。否定,那就是在得罪王一。所以无论答案如何,徐世昌都不愿说出来。
“心有正气,方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却为了王道顺昌将这股不平之气千方百计地给磨没了,那么这样的君子心中还有正气么?王朝兴衰,从开国盛世到末日穷途,每朝中间都有想奋起改变者,然纵观我华夏历史千百年。从先秦以来,除了一个法家弟子商鞅之外,历朝历代之变法皆以失败告终。而那些所谓的中兴,与其说是中兴,还不如说是改朝换代。东西汉如此,南北宋亦是如此。”
徐世昌听着,并没有反驳。
“王朝兴替就像是笼罩在中原大地上的魔咒,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真的是这样么?天底下就没有真正的万世不拔之基?国家如何才能不因外族入侵而亡,如何才能不因君王的骄奢淫佚,荼靡天下而崩解!”
徐世昌被震得够呛,如果说前面还能接受,那后面这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儒家根本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中庸之道下,一个个小矛盾被掩饰在天下太平的幻想之下,日积月累,矛盾越积越深。儒家不去深思矛盾的根源与解决办法,反而将目光投向了尧舜禹汤,讲什么圣贤言谈中的微言大义。原始部落的荒谬经验应用于一个庞大的农业国家,儒家集体被驴踢过脑袋么?而当朱熹弄出理学之后,整个中华民族便被铸成了蜡像,封固了灵魂。中庸的儒家还有不平之气么?正气何在?欺世盗名,党同伐异,表面上装得老子道德天下第一,可骨子里却是对君王和外族的奴媚,真正关心的无非是对名利和权财的钻营。君子讲正气?”王一笑了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是侠,可是儒家却将之称为以武犯禁。儒家对侠口诛笔伐,于是侠没了,不平也没了。正气构成的民族脊梁被儒家的口舌之刀砍断,华夏之族成了侏儒,百姓都成了任人欺凌的驽马,任人宰割的猪样。太平时,民如狗,君王与儒家吸食着民脂民膏。战乱时,百姓麻木而冷漠,于是亿万中华之民被蛮夷小族欺凌,中华被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统治。忍气吞声成了品格,禁锢人性成了贞操。不过即便如此,儒家又如何?一个一个的皇帝跪下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恬不知耻!”
徐世昌此时的脸色非常难看,王一对儒家的贬讽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公然侮辱先贤往圣,戳儒家的脊梁骨。停下脚步,看着王一,冷然道:“先生,东北与过去的王朝不同么?”
“一样么?我东北有皇上么?”
“您不是?”
“我是皇帝?”王一大笑起来,道:“问一句,你们京城里那位老佛爷,还有儿皇帝,平常上税么?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是种地,还是做工?活这一辈子对社会有过什么贡献?我跟他们一样么?我家开集团的,我靠自己努力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数百万民众因我而脱离贫困的生活。这些都不说,平常我还去学校教书授课,去医院当医生。教书育人,治病救人,我全干了!徐先生,知道为什么在东北是我王某人说了算么?”
徐世昌听到王一的回答,瞠目惊舌!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家交给自治区政府的税款最多!”
王一的答案大出徐世昌的意料,弄得他一时间还忘了刚才的气愤。一想也是,王一自己家大业大,除了自己赚钱之外,也不吝啬给东北家族和个人发家致富的机会。思绪到此,心中五味杂陈。
此后,一路沉默。
到了教学楼之后,这边并不是大学部,而是中学。徐世昌一看教室里五六十名十一二岁的孩子,他还挺尴尬,找个靠窗户的角落做了下来。孩子们的清澈目光聚集在他身上,还真让人产生了自惭形秽的莫名感觉。
王一此时已经上了讲台,前面的讲桌上摆着一条导轨,上面放着一排贴在一起的钢球。
“今天冯老师有事,所以这节物理课由我暂时代上。”王一对学生很亲切,他们才是改变中华的根本性力量。“知道我是谁么?”
“王一先生!”一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闪着亮晶晶的眼神,激动道。
起初学生们还没反应过来,后来一瞬间教室里像被点燃的爆破筒。
过了一会儿,王一挥动着双手,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