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绿衣 作者:米兰lady >

第9部分

绿衣 作者:米兰lady-第9部分

小说: 绿衣 作者:米兰lady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婉妤忙否认,低下持篪的手,尽量以袖蔽住,“我久未见兄长,颇为挂念,故请王后恩准我前去探望。木箱中是我自己平日用的琴,因兄长无乐器可供消遣,所以送去给他……并非王后的十弦琴。”
“既如此,”孟筱故作亲热地挽起婉妤手,“那我们就回去,听听这十弦琴音与寻常乐器有何不同。”
她挽的是婉妤持篪的手。婉妤心惊之下微微挣扎,一面欲摆脱她,一面回答:“十弦琴只是王后借我的,过几日须归还。琴音尚未调准,改日要请乐师校过,现在我亦不敢擅动,姐姐还是日后再看罢。”
孟筱也不继续追问十弦琴之事,因她已注意到婉妤手中的篪。不由分说,半扯半抢地接过,双手把玩着细看,笑道:“这篪别致,做工简单,倒无许多匠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好诗,好诗……”
婉妤面色青白,伸手想要回篪,孟筱却侧身避过,继续看篪身,很快那枚章印吸引了她目光:“菡泽有情人?呵呵,这雅号真妙……可是妹妹兄长沈太子?”
婉妤无言以对。孟筱一手握篪,另一手二指徐徐抚过其上诗句,流转的眼波有凝不住的快意与嘲讽:“这诗我也喜欢,可我记性不好,只记得两三句。末句是什么……哦,对了,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菡泽有情人一日不见如三月的又是何人?这篪是赠给妹妹的还是……”
婉妤竭力解释:“我大哥离沈已久,思念家中故人,因此亲制此篪吹奏寄情。我恐他耽于幽思,心神郁结,便请他将这篪赠我,带了回来……姐姐还给我罢。”
“是么?”孟筱侧目看婉妤,手腕一转引篪向她,一挑唇角,“我见这字迹新鲜,倒像是特意为赠人新刻的,才有此误会,妹妹勿介意。”
婉妤匆匆接过篪,勉强一笑:“岂敢。”
孟筱似全没意识到她语气里的戒备与疏离,若无其事地挽起婉妤手,又建议道:“今日容夫人刚生下一位小公主,妹妹与我同去看看罢。”
婉妤摇头道:“可否稍候片刻?我还须向王后复命。”
“复命?”孟筱又睁大了眼睛,“妹妹去菡泽,是承了王后之命?”
“哦,不,不是……”婉妤红着脸,讷讷地辩解,“是我自己想去的,为此请求王后,得她许可……如今回来,理应再往中宫向王后致谢。”
“是这样……”孟筱又露出她轻薄笑意,道:“妹妹不必去了。适才北苑宫人来报,太后偶感风寒,王后立即前往北苑侍侯,此刻不在宫中。”
婉妤忙问:“太后有恙,我们也应赶去罢?”
孟筱摆首道:“王后说夕时有雨,河中风浪不小,不必去这许多人。”
婉妤叹道:“既有风浪,王后仍迅速前去……”
“那是自然,”孟筱笑得皮里阳秋,“这媳妇,王后做得总比别人上心……妹妹快随我去罢,再晚,容夫人母女就该歇息了。”
王后既不在宫中,对孟筱的邀请婉妤便没了推辞的理由,只得随她去容夫人的居处看新生的公主。
容夫人的宫室不大,院中枯木衰草不少,室中物事相当简朴,可见亦不是个得宠的。见孟筱与婉妤进来,那临盆未久的纤弱妇人硬撑着想起身施礼,孟筱将她止住,让她仍旧躺下休息,她连连道谢,双睫一低,目中尽是谦卑之意。
婉妤听说过,容夫人原是掌王宫缝线之事的缝人,平日为大王缝制衣物。一日子暾偶经她服役之所,见她正坐于院中脉脉低首缝一件素色禅衣,那婉约神情令子暾心有所动,遂命她侍寝,可惜未过许久便把她抛之脑后。因她出身卑贱,宫人也不把她放在眼里,常有怠慢之处。幸而身怀有孕,得王后加以照料,处境才微有改善。
孟筱略作问候,容夫人小心翼翼地回答,状甚恭谨。孟筱又问起小公主,容夫人便让内人将公主抱来给她与婉妤看。
孟筱先起身接过公主抱着,连声赞其可爱。婉妤亦过去,低首看小公主。
那是个柔弱瘦小的女婴,周身红通通地,裹于襁褓中,哇哇地哭着,像只饥饿的猫儿。她脑袋仅有成人的拳头大,皮肤上有清晰可见的血丝,这一哭,眼睛鼻子全皱在一起,本来小巧的嘴彼时大张,红肿的小舌在咽部惊惶地颤动。
婉妤不觉她可爱,只感心酸,依稀从这小公主与容夫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与母亲的影子,目中渐渐浮起一层微光。
她把一直紧握的篪搁在一侧几上,伸手向小公主:“我抱抱。”
孟筱把小公主移交到婉妤臂中,婉妤抱着,轻拍襁褓,低哄小公主,那女婴竟也逐渐安静下来,在婉妤怀抱中沉沉睡去。
孟筱啧啧称奇:“刚才我怎么哄小公主都不理,只是哭,而妹妹一抱她便安静了。”
容夫人微笑道:“小妤夫人温和良善,孩子一定都会喜欢的,将来也必会是位好母亲。”
孟筱立即附和:“我这妹妹面相极好,是有福之人,日后定能为大王添几位公子。”
婉妤面红过耳,孟筱见状又肆无忌惮地与随行宫人一起大笑,继续调侃她。婉妤更是如坐针毡,遂起身告辞。
逃也似地出了容夫人宫院,身后菽禾忽问:“夫人,你从菡泽带来的篪呢?”
婉妤一怔,当即返回宫室,举目一看——几上空空如也。
“筱姐姐,我的篪呢?”她焦虑而哀求地看着孟筱问。
孟筱作诧异状:“篪?妹妹不是一直亲手拿着,片刻不离么?”
婉妤盯了她良久,孟筱仍神色不变。婉妤再看容夫人,容夫人则一脸茫然,似全然不知发生何事。
婉妤呆立半晌,终于转身出门,心知她已无找回篪的可能。
淇葭次日黄昏才回宫。刚进到中宫院中,便见婉妤着素衣跪于殿前,脱笄谢罪,满面泪痕:“姐姐,对不起……”
淇葭颇感意外,立即去扶婉妤:“妹妹平身,这却从何说起?”
婉妤执意跪下,抽泣着,断断续续低声道出原委。淇葭听后神色一肃,须臾,叹道:“他自号‘菡泽有情人’,是暗指我说他有志、有欲、有嗔、有喜一事,原非男女私情之‘有情’,但他人不知,又见他题《子衿》诗,必然会借此发挥……一场风波怕是免不了了。”
婉妤更觉惶恐,伏首泣道:“婉妤一时不慎,闯下大祸,连累姐姐。但求一死,以还姐姐清白。”
淇葭苦笑道:“真是孩子话。她既存心生事,又岂是见你一死即可作罢的?何况你一死,人必以为是你畏罪自尽或我杀人灭口,倒坐实了她所指之罪。妹妹快起来,跪在这里哭泣,越发引人猜疑,原本无事也会有事了。”
听了这话,婉妤才在淇葭相扶下徐徐站起。淇葭牵她步入宫室,命侍女给婉妤更衣梳妆,待一一停当,再对婉妤道:“妹妹先回去歇息,暂勿多想,只当此事没发生过。”
婉妤不安道:“姐姐不追究么?若筱夫人声张出去……”
淇葭摆首道:“我如何追究?若就此质问筱夫人,反见心虚。且如今她必不会承认篪在她手中……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待她亮出此篪,再另寻对策。”
而由此引起的风波来得比预计的更为迅速。三日后清晨,一名浥川君府的侍女入宫求见王后。淇葭见她来得匆忙,额上衣上都是汗,神色慌张,便知事有不妙,遂带她入内室,问她:“是浥川君让你来的?”
侍女称是,取出一卷简书双手奉上,道:“浥川君原本随大王去幽篁山祭祀莘阳君,今日凌晨忽乘千里驹赶回,匆匆写下简书,命我入宫面呈王后。”
淇葭打开简书,阅后即问侍女:“浥川君现在何处?”
侍女答说:“他将简书交给奴婢后便策马赶往菡泽。”
淇葭当即唤来内小臣,吩咐:“备好舟车,去菡泽。”
淇葭出中宫门时恰逢婉妤进来问安。见淇葭欲出行,婉妤便问:“姐姐这是要往何处去?”
淇葭低声道:“浥川君命人送信给我,说一位容夫人的侍女至幽篁山,向大王呈交沈太子赠我之篪,指我与太子频频来往,私相授受。大王怒极,听完后即挥剑斩那宫人,并取消后几日行程,很快便会回国都。浥川君请我多加防备,想好应对之策,说他另有办法救太子。此刻他已赶往菡泽,只怕是要私放太子归国。如此一来,他会犯下欺君大罪,我岂能坐视不理。”
婉妤一听眼泪便掉了下来:“这却如何是好?姐姐是要去菡泽阻止他么?请带我同去。”
淇葭也不多言,带着婉妤出宫,直朝菡泽去。
一至菡泽,离舟上岸,便觉气氛有异。院落与厅中门大开,禁卫如常列于两侧,神情却比往日更显严肃,其中一首领模样的军官负手于后来回踱步,面带犹疑之色。另有一列浥川君府的家奴守于码头,旁边泊着一艘可快行的木艇。
因淇葭与婉妤此前来过,禁卫知她们是宫中人,亦不多问。二女直入大厅,见浥川君嘉旻与沈太子引瑄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几上搁有一卷展开的帛书。
见淇葭进来,两位男子相继站起。嘉旻仓促之下欲行礼,淇葭先就止住他,疾步过去拿起帛书一看,蓦然变色,蹙眉道:“浥川君,你竟敢私造玺书!”
那是以国君口吻写的圣旨,许沈太子引瑄归国,命监守禁卫及沿途关卡兵卒一律放行。其上加有子暾的玺印。
嘉旻黯然垂首道:“嘉旻自知罪不可恕,但我再想不到还有何办法可救引瑄兄。大王当日盛怒是我前所未见的,一旦他归来,后果不堪设想。”
言罢,他似鼓足勇气一般抬目看看淇葭,又道:“王后处境亦不容乐观。不如随引瑄兄同去,远离樗国,此后余生也可过得自在些。”
淇葭全没想到他竟会有此建议,错愕之下无奈地笑笑:“那你呢?我们走了,你如何能在大王的盛怒下全身而退?”
“大不过一死。无论是为你们中任何一人,都是值得的。” 嘉旻淡淡地说,清澈的双目有一派超越年龄的沉静,“我这半生,严守父亲与大王教诲,循规蹈矩,从无差池。亦有一些想做的事,但若他们不喜,我便不做。碌碌无为地过了十八年,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个只能承父兄荫庇的庸才。自大王以下,人莫不轻视于我,惟你们例外……我无以为报,但求能为你们做一些事,即便须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谢谢你,浥川君。”淇葭一叹,“但这真不是合适的解决方式。”
嘉旻问:“为什么?你们既然互以为知己……”
淇葭凝眸正视他:“我是你哥哥的妻子。”
嘉旻愣了愣,旋即惭愧地低首不语,婉妤与引瑄亦不便说什么,于是厅中都沉默。少顷,淇葭转而看引瑄:“太子会就此归国么?”
“若会,我如今还会与浥川君在此坐而论道么?” 引瑄浅笑以答,然笑意又渐敛去,肃然道:“如我是蒙浥川君舍命相救才得以保全,即便苟且偷生,此后又如何能心安?何况我若就此逃离樗国,樗王一定越发大怒,必然会将无法在我处宣泄的怒气施加于我的祖国。”
嘉旻知他此言在理,亦不好再劝,回看几上玺书,目色怆然。
淇葭见状问他:“你已将玺书示于禁卫了罢?”
嘉旻颔首称是。淇葭叹道:“如此,这欺君忤逆大罪浥川君是犯下了。我即刻去北苑见太后,现在惟她有化解此番危机的可能,希望一切为时未晚。”
她轻唤婉妤随她去。未行多远,引瑄上前请她留步。淇葭转身,引瑄向她引袖长揖,道:“此前引瑄未以足礼待王后,多有冒犯,且一言一行全出于胸臆之念,以致王后与浥川君为我所累,罪无可逭,虽万死不能辞其咎。”
淇葭和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