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鉴宝 >

第9部分

鉴宝-第9部分

小说: 鉴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个事我明白了,那么民间的那些所谓的行业协会,也在做这方面的鉴定吗?”

“是的,而且很多。不过恕我直言,这些协会大部分都是在骗钱,他们都自称自己有古玩的鉴定资格,但国家根本就没有承认过这种资格。”

“你是说这些行业协会的鉴定很多都是假的。”

“可以这么说,有的人花几十万元鉴定费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赝品加上一个防伪标签而已。”

尹剑平的话,让胡玉言感到一丝兴奋,把他的烟瘾都勾了上来。

他本想掏出香烟抽上一支,但是看对面坐的是彬彬有礼的教授,实在是不好大煞风景,打破这种和谐的气氛,所以他干脆忍住了,狠狠地喝了一口柠檬茶,然后继续发问。

“那么《鉴宝》节目会不会也出现过错误的鉴定?”

“你什么意思?直说。”尹剑平脸上的平和正在被胡玉言的话一点点抹掉,而换上来的是越来越严肃的面孔。

“就是把赝品当作真品了,也就是你们的行话,叫打眼。你们打眼了。”

这个问题,让尹剑平开始沉默了。

“对不起,可能提了让您尴尬的问题。”胡玉言的表情显得有些复杂。

“我现在想问问,胡警官,你这次请我来的目的,是例行询问吗?”尹剑平开始对胡玉言发难了。

“不、不、不,如果是那样的话,地点应该是警局。我今天只是想向您请教一些我们这些人并不知晓的比较专业的问题而已。”

胡玉言的话让尹剑平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老教授终于领略了老刑警的厉害。

“你刚才说的那种事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哦?是吗?您的回答并不肯定啊!”

尹剑平再次喝了一口柠檬茶,这次他感到这种中西合璧的茶水中,似乎也带着一种苦涩的味道。

“其实,古玩鉴定并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台上几个专家好歹看看就可以确定古玩的真伪。”尹剑平的脑门再次舒展开,只露出了赘肉下浅浅的皱纹。

胡玉言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他终于要打开教授的话匣子了,对于这种情况,他选择了倾听,而不再去提问。

“现在不同于以往,过去的造假,无非是在表面上做一些文章而已,比如,字画会用炭火烘烤,以增加它的古旧感,而瓷器有可能在釉色上做一些文章,让它比较接近元、明瓷器的光泽。但是现在,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已经上来了,即便是专家,如果只凭自己的肉眼去看,恐怕也不好确定文物的真伪。所以,在很多时候,有必要借助于仪器。”

尹剑平说完这段话后,好像也意识到了胡玉言在等待自己继续发言,他果断地停下了话头,又喝了一口柠檬茶。

“比如,C检测吗?”胡玉言可不想放过好不容易请来的猎物,他一定要在尹剑平的身上得到点什么之后才肯罢休。

“嗯,这是被大众所知晓的比较常用的一种,但是好像在国外都已经不用了。因为很多聪明的造假者好像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来应付这种检测仪器,比如,最常见的是找来一些个古代瓷器的碎片然后再以这些碎片重新粘合修补成新的瓷器,这种瓷器如果运气好,C检测是无效的,因为这种瓷器中本来有一部分就是真品。取代C技术的是核磁或者频谱扫描之类的先进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检测费用较高,在中国还没有被普遍使用,而且据我所知,检测的结果也不十分稳定。”

“用仪器都不一定能测出真伪,那么你们怎么保证在节目上的鉴定就一定能够准确呢?我看过《鉴宝》节目,每件古玩的鉴定时间都不超过一分钟,你们看的是很快的,专家给每件藏品的评定理由也很充分。您刚才说鉴定一个古玩的真假,并不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那么您刚才也说过,鉴定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您的那份自信由何处而来呢?”胡玉言继续做着有针对性的引导,而这次他不再用温柔的方式去试探,而是以尖利的语气直插入问题的核心。

“本来有些话,我是不该说的,也有人嘱托过我不要说,但是正如你所说,我这个年纪是不怕什么的,而且我确实也有一种对事物真实感的执著追求的欲望。”

胡玉言不知道尹剑平是投降了,还是根本就打算说出一些事情来,他觉得这会又该是自己一言不发的时候了。

“节目中所鉴定的藏品都是事先决定好的,藏品只有两种可以登上节目,一种是完全可以确定的真品,一种是赝品中的赝品,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假货。那些模棱两可不好鉴定的东西是绝对不会上节目的,就算在录制的过程中有,在最后播出前,也会被裁剪掉,即便它只是存在着一丁点疑问。因为这种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如果鉴定出一点纰漏,特别是电视机前如果真有行家在注意的话,是很危险的,对专家的声誉和《鉴宝》这个品牌节目的声誉都会有影响。我这么说你能够明白了吧?”

这令胡玉言大为意外,“也就说,你们事先就知道藏品的真伪,到台上录制节目只不过是做戏而已。”

“我对此不发表言论,因为刚才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欺骗,而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您真的认可这种态度吗?”

尹剑平再次陷入了沉默,但他还是冲胡玉言点了点头。“我一开始也对这种形式不认同,但是想来人都是有各种考虑的,这又并不涉及诈骗的环节,恐怕都是人们面对利益时对待事物的态度会有不同的角度。从我这方面来说,把真的东西鉴定出来,假的东西剔除出去,这是我的工作,剩下的工作都是电视台的事,我管不着,也管不了。”

“再问一个问题,您可以不回答。每一次鉴宝,摄制组会给您多少报酬?”

“这个确实不能回答你,因为跟电视台签订的合同里有明文规定,对于报酬的问题,要绝对对外保密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丰厚,但对普通人来说也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此时,胡玉言的电话响起了,上面显示着林玲的名字,胡玉言早就把模式调到了静音,所以并未理会。一会儿,他才发现林玲的那条短信:“我觉得《鉴宝》节目内部有问题!”

“刘胡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是不是想我了?”

“我可没兴趣来看你这个老家伙,又老又丑的,又不是美女,我想你干什么啊?”刘胜利见到了T市治安拘留所的所长区东,一脸的皱纹都展开了。

区东和刘胜利的年龄相仿,职位相当,他原来也是T市一个派出所的所长。

本来区东是一个非常有干劲的警察,在辖区里他带着所里的干警,侦破过许多的犯罪案件。虽然案件本身无非是偷自行车、勒索中小学生、公车站盗窃等这种并不被人重视的小案件,但因为都是关乎老百姓利益的事情,所以在他的那片辖区中区东的名声极好,颇受百姓的爱戴。

而刘胜利的状况恰恰相反,他比较懒散,对于辖区内的治安总是抓大放小,每当有群众为一些琐碎的小型犯罪案件报案的时候,他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从不积极地给手下布置任务,所以东郊派出所的破案率是全T市最低的。很多百姓都恨他,说他一个月白拿这么多工资不给百姓办事。

可就是这样两个性格迥异,对生活和工作态度截然不同的人却是生活中最好的朋友。

干事的人和不干事的人区别在哪里?

不干事的人永远不会犯错误,而干事的人难免会犯错误,这就是区别。

区东的辖区有一年发生了砸汽车玻璃盗取车内财物的案件,犯罪分子十分猖狂,曾经一个晚上就作案十多起,弄得该辖区民怨沸腾。

区东仔细分析了几起案件的事发地点,最终发现罪犯是按照街区的顺序轮回作案的,所以他带领手下干警在有可能发生案件的街口蹲守,这一守就是半个多月。那时正值寒冬腊月,数十个汉子,轮流在寒冬中忍受着刺骨的寒意,他们在苦等着不知道是否还会出现的罪犯。

终于在蹲守的第十天,这些罪犯又出现了。

罪犯一共五人,他们开着一辆吉林牌照的捷达轿车停在了街边的停车位置前,起初干警们并没有注意这些人就是罪犯。

突然区东大喊了一声:“就是他们,下手!”原来区东在一瞬间已经看清楚了他们的作案手法。

原来坐在捷达车后排座上的罪犯按下车窗,砸开临近车辆的车玻璃,然后下手偷盗车辆中的财物。这样的犯罪手法既隐蔽又利于逃跑。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老猎手,这一幕被区东一双敏锐的鹰眼逮了个正着。

十几个干警这才意识到这些人就是他们等待多日的罪犯,他们一拥而上企图把该车包围。可是没有想到,这些砸车的盗贼非常机警,跳车后四散奔逃。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同坐在车中,可能会逃走,但是这样目标太大,而且如果被抓就一个都跑不了。如果做麻雀状四散奔逃,可能有人被抓,但有人逃走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这很明显是他们事先就商量好的。

由于警力有限,十几个警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只把三名犯罪嫌疑人死死地按在了地上,而气喘吁吁的他们只能看着剩下的两个逃之夭夭,无法再继续追击了。

罪犯的逃跑计划很成功,而警方也算有收获,“皆大欢喜”!

正当区东为破获案件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他却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

罪犯们很明显已经达成了默契,跑掉的算运气好,跑不掉的认倒霉。三名嫌疑人统一了口径,都说不知道那两个人是谁,大家是临时拼凑起来作案的,而且这是第一次作案。

区东的那些手下,那些在寒风中冻了十多天的警察本就怒火中烧,再听到这些用来骗人的鬼话,他们把心中的火气一下子都撒在了这三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上。

开始时,审讯人员在寒冬腊月扒光了三名犯罪嫌疑人的上衣,让他们站在院子里,然后一盆一盆地往他们身上倒凉水,冻得三人叫苦不迭。

不过这三个人也算是硬骨头,就是不招出另外两人的行踪来,也不承认他们之前的罪行,一口咬定这是临时起意的犯罪。

犯罪嫌疑人的顽固,让审讯的干警们的愤怒一下子达到了临界点,最终彻底爆发了,他们想出了更“新奇”的法子来折磨这三个冥顽不灵的家伙。

他们把三名犯罪嫌疑人带到一间封闭的小屋内,然后把他们三人铐在暖气片上,随后他们来到隔壁的小屋,用电棍击暖气管子。

顿时,隔壁屋中传来惨叫声。对这样的刑讯逼供,区东竟然是睁一眼闭一眼,什么都没有过问。

没过多久,意外发生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突然急性病发昏厥,被送到医院治疗,诊疗的结果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电击。

区东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有一个右腕上刺着火焰纹身的人突然带着记者闯入医院,警方刑讯逼供的事件也就由此曝光。在区东的脑子里从此多了两样东西,那个火焰纹身和这次屈辱的经历。

本来是一个立功的案件,却演变为了一个刑讯逼供的典型,这场风波的牵连极大,除了许多干警被停职外,区东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而更让警方泄气的是,好不容易被逮捕的三名犯罪嫌疑人都被保外就医,后又因证据不足的理由,最终并未受到刑事处罚。

但这起影响极坏的刑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