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很忙 >

第287部分

重生很忙-第287部分

小说: 重生很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道别,挂了电话之后,王浩晖若有所思地坐在沙发上沉思了起来。
本来,王浩晖并没有想着现在就去录制《背后的故事》,但就在他问出口的时候,却让他突然意识到这期《背后的故事》,或许可以拿来做一下文章。
……
求月票,求红票!




第198章 背后故事,采访中!(第三更)
求月票,求红票!

……

下午,在与石力军一起吃完了午饭之后,王浩晖便准时带着石力军来到了江浙电视台。而在林志铃的带领下,两人也很快就来到了《背后的故事》的录制现场。

这一世的《背后的故事》虽然王浩晖利用前世的记忆,在节目的方案中用上了很多后世成熟的节目拍摄要求,但不管是环境,还是拍摄条件,此刻都没有达到后世的条件,自然,这节目的整个现场,在王浩晖看来是想到简陋的。不过,简陋归简陋,那只是相比于前世来说的,而在这一年代却依然要超过其他很多的同类节目。

“王董,这些就是我们预先安排好的几个问题,你看我们是不是先将谈话的内容商量一下?”于飞导演恭敬地将早就准备好的谈话稿递给王浩晖道。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一般这种谈话类节目的对话,基本都是安排好的。而嘉宾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会有人在旁边用提示器或者提示本,在镜头之外让嘉宾们看着念。当然,也有一些能说会道的,或者是一些有胆色的大明星们,会不用任何准备就直接开始录制节目。不过,这种人毕竟很少。

对于于飞导演的好意,王浩晖自然不会拒绝,笑着接过来大致浏览了一下后,才点点头道:“问题没有问题,但我希望在这些问题之外,再加上一个问题。”

于飞诧异道:“是什么问题?”

一旁的林志铃也一脸地好奇地看向王浩晖。

王浩晖笑着看了两人一眼,才道:“我们从台湾买来的《流星花园》最近因为收视火爆,而招来了一些人的羡慕嫉妒恨,同时也找来了一些国内保守人士的反对,所以,我希望等会录制节目的时候,志玲姐你要询问我,对于国内一些人士反对《流星花园》,并要求禁播,有什么看法。恩,有关于这个问题,志玲姐你就即兴发挥吧,我们就不需要再对台本了。”

于飞有点担心地问道:“这样可以吗?似乎这个话题有一点敏感呀。”

王浩晖无所谓地摆摆手道:“放心吧,你们尽管问就是了,至于最后能不能播。对我有没有影响,你们就别担心了。这些我来搞定就好了。”

有了王浩晖的保证,于飞和林志铃两人自然不再多说,而是立马投入到了节目的准备之中。

很快,《背后的故事》的采访,也正式开始了。

“看清眼前,关注背后。欢迎和我一起走进《背后的故事》。”对着镜头,林志铃熟练地念着节目的开场白。

“今天我要为观众朋友们请上的这位嘉宾,有着非常与众不同的身份。因为,他不但是我们这个节目的策划人,还是我们整个节目组的老板。而他今年才不过16虚岁。

从一手成立公司打造出全国收视第一的《偶“晕”向前冲》综艺节目,再到被全国两岸媒体同胞全部不看好,却坚持买断台湾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的《流星花园》,并再次打破台湾、内地两地电视剧收视纪录,同时,还在他的一力主导之下,首次在内地使用全新的也是最科学播放模式,并获得了成功。

他的名字你们肯定知道。现在请准备好你们的尖叫声和我一起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

现场被于飞导演免费邀请来的几十位观众,很是配合地呐喊道:“王浩晖……”。

事实上,因为王浩晖这一次来录制节目有点仓促,所以,于飞导演也没有时间去一个个删选群众嘉宾,除了让人打电话联系之前的一些观众之外,更是在大中午的时候,直接就在江浙电视台门外,拦路招揽了一些路人观众。

幸好,王浩晖如今在国内的名气,虽然不能说与一些大明星比肩,但就以他16岁,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的噱头,就能让他名声斐然,独树一帜。而这也是于飞导演敢于直接喊路人来参加节目录制的演员。要知道,一般的明星还有喜欢不喜欢之说,但王浩晖可不是明星,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慧眼识珠,在于他的赚钱能力,尤其是赚钱的能力,那更是一般普通人最向往的东西。

试问,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呢?

言归正传,采访继续。

“没错,王浩晖!我们有请我们的天才老板王浩晖上场!”林志铃说着张开手臂朝着特制的节目大门虚虚一引。

而在节目道具人员的配合一下,王浩晖坦然地走上了节目的录制现场。

说实话,前世今生第一次参与这种节目的录制,虽然,在节目之前,王浩晖一直显得很轻松,很不在乎,但真的到了现场,看着场下众多的观众,王浩晖还是大脑空白了一下。幸好,作为节目组的老板,王浩晖有着其他嘉宾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可以随时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重拍,也可以在节目之后,选择播不播出。因此,当面对林志铃之后,王浩晖也就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毕竟,老板面对员工,是很有心理优势,也很难会有紧张的。而王浩晖和林志铃,正是这一种关系。

“说真的,录制这期节目我很纠结,因为,我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称呼你,是喊你王老板呢?还是王董?或者是名字?”一上来,林志铃就笑着对王浩晖道。

闻听林志铃这个问题,场下的观众也露出了善意地笑声。

王浩晖随意地耸耸肩道:“随便你好了,你要觉得怎么喊着舒服就怎么喊吧。”

林志铃嘿嘿一笑道:“小王,喊着最舒服。可我不敢呀。”

王浩晖故作大方地道:“没事,我允许你今天这么喊了。”

林志铃故作失望地道:“才今天呀?”

王浩晖笑着反问道:“那你还想几天?或者说,你想要造反?”

林志铃连忙解释道:“我哪敢呀,就是随便问一问,呵呵,随便问一问。”

两人一番插科打诨的闲聊,让现场观众欢乐了的同时,也让王浩晖和林志铃两人分别平静了下来。

而林志铃,也正式进入了问题的询问阶段。

“王董,自从上次你的新华社专访播出之后,内地就有很多人针对你提出来的几个观点,进行讨论,尤其是有关于‘应试教育’比‘开放教育’更加适合内地国情的观点,不管是网络上,还是报纸媒体上,都有针锋相对的讨论。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被誉为内地童话大王的郑源杰和他的儿子郑亚奇的辩论,不知道,王董你有没有看过他们的辩论内容呢?”林志铃笑着问道。

王浩晖坦然地点点头道:“我看过。”

林志铃笑着追问道:“那你对于他们两人的谈论有什么想法吗?”

王浩晖笑着摇摇头道:“说实话,我还真的没有什么想法。我早就说过了,教育不能走极端,不能因为有一些个别的人不适应应试教育,就去全部否定应试教育。反过来的道理也一样。事实上,我国古代就有一那么一句话,就是兼容并蓄。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应试教育’和‘开放教育’同时存在呢?

要知道,在国外培养的学生也不是全部都是精英,如果‘开放教育’真的要比‘应试教育’更好,那为什么国外的学生依然有坏蛋?有无赖,有流氓吗?当然,有一些人会说‘开放教育’培养的出来学生更有开创性,也更有独立的思想。说实话,我对于这种说法很怀疑,或者说,这只是给‘开放教育’额外加上的华丽外衣而已。因为,不管是开创性还是独立的思想,这不能用事实的例子来证明。”

林志铃却笑着反对道:“不对吧,我觉得也是有例子证明的,那就是国外的专利发明要比内地的更多,同时,现代以来很多重大发明都是来自于国外,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王浩晖却坚定摇摇头道:“你看错了问题的关键。”

林志铃诧异地反问道:“那问题的关键是?”

王浩晖笑着解释道:“你要先将我们国家和国外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时间进行对比。只有先将这个对比的时间,列出来了,你就知道我们国家与国外在发明专利上的差距在那里。”

林志铃脸色一正追问道:“王董,你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吗?”

王浩晖笑着摇摇头道:“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明白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免费教育,全国教育,甚至是高中等大学的教育,都是76年之后,才开始的。而76年之前,我们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我相信,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一顿后,王浩晖接着道:“而从76年到如今,才不过25年的时间,相比于国外几十、上百年的整体教育,我们国家能够后来居上,只用了25年就达到如今的教育水平,我不得不说,这是我们华夏的奇迹,也是我们华夏人民努力的奇迹。”

林志铃若有所思地问道:“难道这真的是‘应试教育’的功劳?”

王浩晖笑着道:“不能说这都是‘应试教育’的功劳,但起码我们如今获得的教育成绩,就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而有一些人片面的认为‘应试教育’不可取,甚至要全面废止‘应试教育’,我认为这些人都带有主动崇洋媚外的情绪,或者说,在他们看来国外发达国家的就是对的,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就应该去学他们,去照搬他们的所有模式。坦白说,我认为有这种思想的人,首先,这种人就没有任何的开创性,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独立地去思考问题。”

林志铃苦着脸地道:“王董,你这打击面也太大了吧?我似乎也是你口中的那个没有独立思考的人了。”

王浩晖笑着摇摇头道:“恩,我确实说得有点过了,但我认为,在说‘应试教育’不好之前,首先要将我们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教育实力,拿出来与他们所认为的成功的国家进行对比一下。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两国之间的人口问题,整个国家的收入水平问题。总之,一个‘应试教育’好不好的问题,并不是只在于教育的本身,而在于全国的文化水平,以及全国的教育环境。而看问题,我们也必须用综合的眼光,不能带有主观情绪地去看问题。”

林志铃讶然道:“这就一个“应试教育”的问题,怎么会牵扯到这么多的问题呢?王董,你是不是想得太复杂?”

王浩晖脸色一正道:“一点都不复杂。”

林志铃好奇地追问道:“怎么说?”

王浩晖耐心地解释道:“一个孩子的教育,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还有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说的“应试教育”,只是一个孩子一生教育中的三分之一。或许很多人会说学校的“应试教育”在这个三分之一的教育之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可要是换我来说,我认为一个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而最后则是“社会环境的教育”。”

林志铃诧异地反问道:“我们不是应该更多的时间在学校里学知识吗?”


……

求月票,求红票!



第199章 节目规则,正能量!(第一更)
求月票,求红票!

……

王浩晖笑着摇摇头道:“知识只是一个优秀孩子的组成之一,像孩子的性格、阅历等也是属于优秀孩子的组成部门。而我们都知道,影响孩子性格的外在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