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身体语言密码 >

第19部分

身体语言密码-第19部分

小说: 身体语言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窳私薄3酥猓琕型手势在欧洲的某些地方也可以表示“数字2”,所以,当英国人、美国人或澳大利亚人想用这样的手势来辱骂一名来自欧洲的酒吧男招待时,他们可能会有些失望。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杯新鲜的啤酒。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文化差异(8)
接触还是不接触
  人们在谈话的过程中,是否会因为对方与其发生了身体接触而生气,这完全取决于此人的文化背景。例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就很热衷于在说话的时候,不断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英国人却宁愿选择退避三舍,尽量不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除非他是在众多观众面前进行体育比赛。南美及欧洲运动员在赢球或得分之后,都会与队友来一个亲密的拥抱,或是用互相亲吻脸颊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得分。这样的动作在更衣室里还会重复多次。受此影响,许多来自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运动员也会在类似的情况下做出同样的举措。不过,一旦他们离开了比赛场地,一切便都恢复了原状,这些澳大利亚人、英国人和新西兰人便又会重新奉行自己的“誓死不接触”原则。
  只有在运动场上,英国人才会因为队友的进球或得分而与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他们采取的方式可能是热情的拥抱,亲吻面颊,也可能会是最古老的轻拍对方。不过,假如背景换成了酒吧,你尝试一下同样的动作,你马上就会知道有什么样的后果。
  肯·库伯博士也曾经在许多国家开展过关于人们之间接触频率的研究,并且记录下了一个小时内不同国家的人们身体接触的次数:波多黎各180次,巴黎110次,佛罗里达2次,伦敦0次。
  通过研究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一张表格,表格中罗列出了适宜发生身体接触的国家名称以及那些交往中不适合发生身体接触的国家名称:
  不接触 接触
  德国                         印度
  日本                         土耳其
  英国                         法国
  美国和加拿大                  意大利
  澳大利亚                     希腊
  新西兰                       西班牙
  爱沙尼亚                     中东
  葡萄牙                       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北欧                         俄罗斯
  斯堪的纳维亚
  文化冲突是如何发生的
  在制造文化冲突这项技能上,美国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正如我之前曾经提到过的,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护照,而且他们大都认为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喜好也全都和美国人一模一样。下图中的乔治·W·布什就做出了他所喜爱的得州长角美式(Longhorn)足球队的标志性手势以示支持。布什竖起的食指和小拇指分别代表两支牛角。大多数美国人都明白这一手势的含义。
  在意大利人眼中,图中所展示的美国足球队的标志性手势带有鲜明的侮辱性意味
  在意大利,这一手势背后的含义是“戴绿帽子的男人”,所以,人们通常借此来告诫某位男子,他的妻子与其他男人有染。1985年,5名美国人在罗马被当地警察逮捕,其罪名就是他们公然在罗马教廷外载歌载舞,并且使用了这一不敬的手势。事实上,这5名美国人不过是在得到了足球队在美国取得比赛胜利的消息之后,迫不及待地以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为球队庆祝胜利而已。显然,他们的兴奋和热情丝毫没有打动坐在教廷里的教皇。
  总结
  我们在与他人从事贸易或工作往来的时候,假如对方举止得体,并且充分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尊重,这不仅会让我们备感舒适,而且会让双方的交往也变得更加真诚和顺利。所以,我给大家的忠告就是,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之后,切记要尽量减少肢体语言的使用,直到你能有机会观察到当地人如何使用这一无声的语言,并借此掌握个中奥妙。此外,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你学习和理解不同国家肢体语言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你可以收集一些外国电影,然后在关闭声音之后反复观看。不过,提醒你一点,观看时尽量不要看字幕。在没有任何声音和文字提示的前提下,你可以尝试着仅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推敲和揣测剧情的发展。然后,再打开声音或观看字幕,检查你的猜测是否正确,从中体会肢体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使用技巧。
  

第五章 文化差异(9)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之后,切记要尽量减少肢体语言的使用,直到你能有机会观察到当地人如何使用这一无声的语言,并借此掌握个中的奥妙。假如你身处陌生的文化之中,不能确定当地的礼节,那就干脆请教当地人,请他们为你做示范。
  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对肢体语言的误解很可能会让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你应该在对他人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下结论之前,首先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如果你经常进行跨国旅行,我向你推荐罗杰·阿克斯特尔的《身势语:可行与禁忌的身体语言》(Gestwres:Do’s and Taboos of Body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 John Wiley&Sons 出版)一书。在书中,阿克斯特尔介绍了超过七万种不同的肢体动作和各地的文化习俗。借助于这本书,你大可以轻松自如地穿梭于世界各国,而不必担心肢体语言和文化差异会给你带来的种种麻烦。
  

第六章 百变“手”“指”(1)
1812年,雅克·路易·大卫在书房里为拿破仑所作的肖像画。画中,拿破仑摆出了他那举世闻名的标志性的手插口袋的姿势。他的这一动作究竟是因为胃溃疡的病痛所致,还是他想借此告知旁人,他与画师相处得相当愉快呢
  人的手上共有27块小骨头,其中包括了手腕处的8块鹅卵石形状的骨头。我们手部的骨头通过一个网络状的韧带结构互相连接,依靠肌肉的拉伸来完成关节的各种活动。科学家们早就已经发现,人类双手与大脑之间的神经关联远远多于人体的其他部位,所以,双手的动作或手势往往能够准确细致地反映出我们内心的情绪状况。与此同时,由于我们通常会将双手置于身体之前,所以手部的动作哪怕再细微,都很容易就能观察到。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几个自己所特有的标志性的手部动作或手势。例如,每当提到“拿破仑”,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男人的形象:他的双手插在上身马甲的口袋里,只露出一个向上竖起的大拇指。有的人甚至还会亲自演示这一动作,或是对拿破仑这一动作的原因调侃一番,而至于故事的内容则大同小异,无非是一些民间传说和轶闻。比如说拿破仑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或者,他的这一动作其实是在给手表上发条;他有不可告人的皮肤病。或者有人认为,在那个时代,将手插进口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拿破仑正是借此彰显自己的权威。甚至还有人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患了乳腺癌;或是因为他的手有残疾,所以要藏起来。此外,还有说他在内衣里暗藏了一个香囊,时不时就要伸手进去摸一摸,然后嗅一嗅;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拿破仑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有人干脆说那是因为画师嫌画手麻烦,所以将他们放进了口袋。
  事实上,真实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1738年,拿破仑尚未出生之时,弗朗索瓦·尼维隆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上流社会行为指南》。在书中,作者是这样描述该动作的:“手插口袋的姿势是一种常见的男子动作,多见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该姿势在体现男子的英雄气概之余,同样突出了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谦恭得体的绅士风度。”
  所以,当拿破仑看见以该姿势出现于画像中的自己时,非常高兴地对画师说,“亲爱的大卫,你真是太了解我了。”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种能够体现使用者高贵身份的姿势。
  通过各种历史书籍,我们发现,这一姿势并不能完全称之为拿破仑的标志性动作。事实上,著名的拿破仑肖像中的这一姿势并不是根据其真实的动作所绘,而是画师凭借其记忆完成了这幅肖像画,而这一姿势也是画师自己添上去的。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插在口袋里的手却从此声名远播。不过,这倒是说明画师雅克·路易·大卫深谙这一姿势与权威的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
  拿破仑很矮,仅5尺4寸高(大约164米),可是这幅画中的他看起来却超过了6英尺(185米)。
  巧“手”能言
  千百年来,时空变迁,社会变更,只有一条交际法则始终没有改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谈话中发言权的先后顺序。
  你的身份越高,权威越大,其他人在你说话时保持沉默的概率就越大。你的身份越高,权威越大,其他人在你说话时保持沉默的概率就越大。举例来说,罗马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记录: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因为打断了凯撒大帝的话语而被判处极刑。
  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提倡言论自由,任何想发表自己观点的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在英国、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有的人为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公然地打断总统或首相的发言,或者因为持反对意见而对总统或首相们的演讲喝倒彩。在旁人的眼里,他们的这一行为似乎都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就伊拉克冲突问题在电视上发表演讲时,就曾遭受过此等“礼遇”。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百变“手”“指”(2)
在许多国家,手的一大作用就是充当“隐形的标点符号”,在谈话中起到谈话者角色转换的作用。最先使用“举手”这一动作的是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这两个国家的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在谈话中双手使用频率最高的“手语者”。不过,这样的情况在英国却少之又少,因为英国人认为说话时手部动作过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只有那些缺乏教养的人才会这么做。
  在意大利人看来,决定发言的先后顺序实在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想发言的人只要举起手,就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而其他人见状,就会放下双手或将双手背在身后,安静地聆听。所以,如果你想对意大利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举起你的手。当然,你完全可以凝视着对方,直接举手。不过,假如你发现对方有想发言的倾向而你此时又不想交出发言权,那么,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巧妙地帮助你成功地阻止对方开口:轻轻抓住他的手臂,从而使他无法举手发言。许多人都认为,意大利人在说话的时候,之所以会频频与对方发生肢体接触,完全是因为其生性热情友好所致。可是,事实上,意大利人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限制对方的手部活动,从而使自己能够畅所欲言。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会向读者们介绍一些最常见且使用范围最广的手部及大拇指的动作。
  想让意大利人不发言的方法很简单:将他的双手背在身后。
  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