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龙剑啸清风 >

第25部分

龙剑啸清风-第25部分

小说: 龙剑啸清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挂念梅灵萌伤势,飞奔过来探望。只见一只带血的箭头被扔在地上,梅灵萌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胸口不断起伏。喉咙里咕噜声连连,似要说话,却又说不出来。梅墨生在一旁老泪纵横,轻抚她的脸颊。一旁被救的三名女子也陪着落泪。
  红娘子急道:“哭有甚么用,快点救人呀!俺这里有上好的金疮药,快给萌妹妹敷上!”
  梅墨生哽咽道:“早就敷过了,血也止住了,救心丸也给她服了,可就是不见起色,不能开口说话。”
  龙吟风道:“前辈莫急,萌妹妹还有救。请问诸位身边谁带有细竹管,薄皮囊的?”
  众人面面相觑,红娘子急道:“谁没事带那玩意呀?这细竹管还好办,找根细竹枝将中间一通就成。这薄皮囊却到哪里去寻?”
  梅墨生忙道:“我有!” 说罢取出随身的牛皮水袋,将清水倒干。一剑将水袋划破,将里层翻转过来,沿着裂口轻轻揭下一层膜来,问道:“龙兄弟,这个可使得么?”
  龙吟风点点头,道:“使得,使得,还须些细线才好。”
  一旁三名女子中,有带得针线包的,忙将一团细线递了过来。
  “快!快!龙兄弟快看看这细竹枝行不行,若不行,俺再寻些更细的来。” 众人回头望去,见红娘子手里捧着一把细竹枝风风火火的赶来。
  龙吟风取过来,放在掌心看了看道:“粗细倒是合适,只是竹节未钻通。点火,拿针来。”
  梅墨生忙点燃火折子,红娘子递过一口针来。龙吟风先将竹管与针放在火焰上烤了烤,然后拿起针一把将竹节扎穿,伸进孔中搅了搅,抖一抖,将竹管中的粉末都倒了出来。然后手握竹管道:“梅前辈,您的剑法精准,麻烦在竹管上削个锐口出来。”
  梅墨生不敢耽误,一挥剑,就将竹管削去一小截,露出锋利的锐口。
  龙吟风又道:“红姐,麻烦你将梅姑娘的衣襟解开”。红娘子虽不明所以,但此际为了救人,也顾不了许多。忙俯下身,将梅灵萌衣襟上的扣子解开。
  梅灵萌害羞,伸手去挡。红娘子连哄带吓道:“好妹妹,生死关头,顾不得那许多礼数。再说,你龙大哥也不是外人,瞧一瞧也无妨。”
  梅灵萌顿时安静下来,扭过头,闭上双眼,睫毛微微发抖。龙吟风见她从脖子到胸口雪花花一片,娇嫩的肌肤吹弹得破,忙定了定心神。将牛皮筋膜绑在细竹管上,做成一个口袋。又用细线将接口处紧紧缠绕了一遍,道:“行了,让我来!〃
  说罢左手在梅灵萌锁骨上摸索了起来,寻至锁骨正中,稍稍往下,约一指距离,用指甲掐了个十字印记。右手拿细竹管照着印记处“噗!”的一声扎了进去。围观众人皆一声惊呼。
  饶是梅墨生,红娘子这样的老江湖亦未见过如此救人之法,难免满腹疑虑。只是眼见得梅灵萌上气不接下气,眼看就要毙命,只得死马当活马医。
  片刻,那牛皮囊竟慢慢鼓了起来。龙吟风待到鼓得涨满时就用针尖轻轻在气囊上一扎,只听“呲”的一声,一股气冒了出来,气囊瘪了一点。过了一会,气囊又被充满,龙吟风又用针点了一下。如此反复五遍,梅灵萌的胸膛不再剧烈起伏,呼吸也平稳多了。
  约莫一盏茶功夫,梅灵萌脸上慢慢恢复了气色。梅墨生扣住她的手腕,一拿脉,只觉脉象平稳,心中一块石头方才落了地。起身拱手谢道:“龙兄弟,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你不但救了萌儿一命,也救了老夫一命。若是萌儿有个三长两短,老夫也无脸再活下去。”
  龙吟风忙道:“前辈无须客气,梅姑娘也曾就过我一命。江湖同道,互施援手,应该的。”
  红娘子道:“想不到龙大侠还精通医术。你这救人的法子甚是灵验,可肯传授给俺们么?”
  梅墨生亦道:“龙兄弟,你方才莫非是用竹管代替金针?只是不知你取的甚么穴道,如此灵验。”
  龙吟风笑道:“不敢相瞒二位,方才使的并非金针刺穴之法,也无甚么灵验的穴位。梅姑娘是被利箭射穿了胸腔,导致胸腔之气逆流入胸膜之间,压住了肺叶与心脉。导致肺叶无法张开,不能呼吸;心脉受压,血流不畅,脸色发青。单用金创药止血或用救心丸护住心脉恐无济于事。须将逆流之气引导出来方能奏效。我在锁骨下,肺尖处插入竹管,气轻而上浮,顺着竹管慢慢逸出,心脉,肺叶所受气压缓解。肺叶复张,则呼吸平稳;心脉畅通,则脸色好转也。”
  梅墨生叹道:“老夫也算粗通医理,亦曾治好过不少病患。确从未听闻过如此高深的医理,见过如此奇妙的医术。一根竹管扎进去便能救命,若非今日亲眼得见,断不会相信。敢问龙兄弟,师从的是哪一位名医?”
  龙吟风道:“不敢瞒前辈,在下从未学过医术,这些都是在《太皓真经》上看来的。经书中记载了许多修身保命之法,方才急切间便想起了此术。”
  红娘子插言道:“如今该当如何,总不能在这乱葬岗里站一夜吧?”
  龙吟风道:“梅姑娘受了箭伤,又插着竹管,不宜受震动。不如你们在这里守着她,我回圣王庙扛一块门板来,等会将她抬回去。”
  梅墨生道:“不劳龙兄弟,还是老夫去吧。你的医术高明,就在这守着萌儿。”
  说罢飞身上马,一挥鞭疾驰而去。###第37章 芳心暗相许 情深了无痕
  梅灵萌招了招手,将龙吟风唤至身边,道:“龙大哥,我好冷,你就站在我身边,替我挡挡风。”
  龙吟风忙将外套脱下,一把将梅灵萌裹住,柔身道:“没事,只是留了点血,所以身子发冷。待会我们煮热粥给你吃,将养得两日就好了。”
  梅灵萌从怀中掏出一件物什,递与龙吟风道:“龙大哥,这物什方才就准备给你了。只是方才胸口闷得紧,说不出话。我真怕一口气接不上来,就再也看不到你了。”
  龙吟风轻抚梅灵萌的额头轻声道:“傻丫头,有龙大哥在,怎会让你那么容易死。你重伤未愈,少说话,多休息。”
  梅灵萌道:“龙大哥,你就不打开看看么?”
  龙吟风举起手中物什仔细打量,只见一方雪白的绣帕,上面绣着三朵粉红的梅花,下面绣着一句诗,字迹娟秀纤细。
  “勿忘三生约,相许到白头。”龙吟风心中默念了一遍,只觉得手心发烫。将绣帕打开,只见一本书,上写着《踏雪无痕》,翻开来,里面画着或跳或跃的小人,下面写着几行小楷,尽是介绍轻功身法的文字。
  龙吟风随手一翻,见书中还夹了一张香笺,仔细一看,却是写着梅灵萌的生辰八字,末尾写着一句:“留赠有缘人”。
  龙吟风脸一红,慌忙将书合上,嗫嚅道:“梅姑娘,这礼物太贵重了,小生受不起。”
  梅灵萌脸色一变道:“你不要就是瞧不起我,那又何必救我?我又何必插这劳什子,死了更好!”
  边说边握住竹管往外拔,龙吟风忙抓住她的手,告饶道:“好妹妹,是我错了,不该辜负你一片心意。这本轻功心法乃不传之秘,你轻易送人,我怕你爷爷会责怪。”
  梅灵萌垂泪道:“那你还要不要了?”
  龙吟风怔了怔,要也难,不要也难。不要,现在麻烦;要了,一生麻烦。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只听红娘子“咯咯”笑道:“龙大侠,依俺说,不如将此物收下,暂且代萌妹子保管一段时日。你看,萌妹妹衣襟上都是血,若是将这么贵重的物什沾污了,多可惜呀!”
  龙吟风心中明白红娘子这是在为自己转圜,当下只得点头道:“好!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将书与手帕一并收入囊中。
  梅灵萌此际方才破啼为笑,道:“好姐姐,多谢你帮忙。”
  红娘子笑道:“不谢,不谢!谁让俺也叫红娘来着,这牵线搭桥本是分内之事。只是小姐,你这位张生风流得紧,若是哪日撇下你跑了,可别怨红娘乱点鸳鸯谱哟。”
  二人虽知红娘子说的是戏谑之言,却都不禁羞红了耳根。
  梅灵萌轻轻“哼”了一声道:“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崔莺莺,本姑娘的轻功好的狠,任他跑到天涯海角我都能把他抓回来。”
  龙吟风头皮一麻,心道:“完了,这下果真是一生麻烦了。” 正思付间,忽听得马蹄声响,却是梅墨生将门板运了来。
  众人忙将梅灵萌抬至木板上,一行人马缓缓向圣王庙行来。
  夜已深,万籁俱寂。唯独圣王庙中篝火熊熊,声响不断。红娘子扶着梅灵萌喂她吃粥,梅墨生在一旁与她拿脉,龙吟风往篝火中添柴,那三名救来的女子打来水清洗香炉。
  龙吟风见其中一位小腹隆起,好似怀着身孕,忙道:“大嫂,歇着吧,动了胎气可不好。”
  那女子道:“大侠不必客气,才怀上四个月,还能行走,不妨事的。我等皆受诸位大恩,无从报答,做点小事也是应该的。”
  龙吟风道:“怀了四个月了,那你丈夫呢?你被倭寇抓走,他不担心吗?”
  这话不提还则罢了,一提起,那三名女子全都双目发红,低头垂泪。
  那怀孕女子哽咽道:“我们的亲人都不在了,自从去年海上来了倭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男的也杀,女的也杀,老的也杀,小的也杀,只留下年轻漂亮的女子,供他们泄欲。这帮畜生,杀了我婆家七口人,只留下我,大着肚子,他们也不放过。”
  话未说完已是泣不成声,另两名女子早已嚎啕大哭。那名眉目清秀,面容姣好的女子哭道:“我便是这陈家村的人,我家中人也被杀绝了,整个村子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荒无人烟,这都是那帮畜生造的孽呀!”
  梅墨生闻言皱眉道:“难怪这圣王庙长期无人祭祀,原来是因为倭寇之患。”
  龙吟风从未听过如此惨烈之事,只觉得胸口一股义愤之气翻腾,“啪!”的一声将手臂粗的木材折断,怒道:“这帮畜生!休逢着我,若逢着时便将他们的鸟头一个个砍下来!倭寇如此猖獗,难道朝廷就不管么?”
  红娘子亦怒道:“要打倭寇就别指望官府,那些狗官只知道贪赃枉法,欺压老百姓。听闻倭寇来了,带着金银细软小老婆第一个跑,哪会管老百姓死活?”
  梅墨生轻咳了一声道:“也不全是如此,亦有保境安民的好官。”
  红娘子“哼”了一声道:“天下乌鸦一般黑!”
  梅墨生也不理她,继续说道:“戚将军镇守此地时,就曾大败过倭寇。当年老夫充任飞虎营管带,这倭寇倒是见过不少。”
  梅灵萌拍手笑道:“太好了,爷爷,我最喜欢听您讲以前打倭寇的故事了。要不,今天就给咱们好好讲一讲呗!”
  龙吟风道:“前辈,说给咱们听听吧,这倭寇为何如此猖獗,戚将军又是用什么法子打败他们的?”
  梅墨生轻捋胡须缓缓道:“好汉不提当年勇,既然诸位愿意听,那老夫就说说吧。诸位切莫小觑了这倭寇,与山贼海盗不同,那些都是乌合之众。而大部分倭寇在落草之前可都是正规军哩。”
  梅灵萌问道:“难不成这帮倭寇以前都是官军?”
  梅墨生摇摇头道:“官军倒也谈不上,应该说是地方豪强的私人军队。倭国与我中华不同,乃是将军治国,称之为幕府。至大明嘉靖年间,倭国的幕府逐渐暗弱,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