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第26部分

抗战之红色军神-第26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区里与那股国军周旋了三天,最后遇到一群红军伤病员,才组成新的部队,而现在,这支部队已经并入了武爱华的独立支队。    作为一名红军排长和党员,邢伟荣有其自觉性,在红军伤病员队伍期间,他就将他如何脱离部队干了什么等情况向现在的副政委程亮进行了汇报。    而当程亮得知武爱华准备提拔邢伟荣担任特战排副排长兼狙击班班长时,程亮实事求是地把邢伟荣的“丰功伟绩”告诉了武爱华。    “程亮同志,你怎么看?”武爱华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问这些老红军的态度。    “按红军过去的政策,邢伟荣属于滥杀无辜,应当枪毙!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这事我们也一直没有处理。”程亮说道。    (下午5时,定时上传功能是发挥了作用嘀。有些大大可能看到本章了,但是,本章在首页上却显示不出来,另外,总字数显示也不正确。所以国王再上传一次,并代表看书网向广大读者朋友道歉,嘿嘿……)###030章 积聚实力3(求收藏红花推荐打赏)
    “程亮同志,虽然邢伟荣有滥杀之嫌,但他却有着男人的血性。我们红军,包括我们红军家属,绝不能受任务欺侮!如果当时我是邢伟荣的上级,我一定会派兵支持邢伟荣的行为,当然,也要控制邢伟荣的大开杀戒!”对于这类情形,后世的武爱华“见识”可谓多了,部队上的,社会上的,网络上的,所以,他很快就拿定了处理办法。    “司令员,那用还是不用邢伟荣呢?”程亮当然明白一个男人的责任,但原来红军的纪律管在那儿,他也不可能自作主张。    “用!这么好的士兵,怎么不用!我相信,一个邢伟荣,其作用不亚于一个连!”武爱华的态度早就摆明了。这小子,在和平年代也许是个祸根,但在战争年代,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生产部,人数达163人,武爱华这是没有办法想出的办法。这些红军家属,或明显不适合作战斗人员的女同志、老同志,武爱华把他们集合到一起,由老铁匠于建福负责。当然,面对数百名红军战士,以及将来可能更多的红军战士,生产部的任务还是很多的。    一是利用从古城镇缴获的两台脚踏式缝纫机,开办了一个缝衣社,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发展成被服厂,这么多人总是要穿衣服的吧。    二是利用从古城镇缴获的一些特殊消费品,开办了一个小商铺,譬如香烟、糖果什么的,当然这个商铺目前的货物品种实在是太少了。    三是生产部的人中,有人会利用野果酿酒,当武爱华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量才录用,建立了一个微型酒厂,而且,武爱华将酿出来的酒,直接命名为“红军牌”果酒。    四是开办了一个果脯厂,闽西一带,盛产各类干果及果脯,而且原材料均来自山野,放着如此好的机会,不自力更生,难道只能靠缴获一条路?    五是办起了一个山珍培育场,什么木耳、食用菌、野菜,漫山遍野都是,如果不加以利用,等于就是浪费了。    六是办起了一个微型农场,利用基地附近的一些小块平地和坡地,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状况下,种蔬菜,种番薯,种水稻。    七是利用缴获回来的数十头大小猪仔、鸡仔,办起了畜牧场。    以上七条,均是生产经营性组织,虽然前期的效果未必好,但只要坚持下去,这些人自己养活自己完全没有问题。    武爱华这七大招数一出,立即征服了独立支队所有的干部战士,“我们的武司令员,不只是打仗厉害,搞建设搞发展也同样厉害!”    只有武爱华自己知道,他厉害不厉害。他的这些主意,大多是在后世的网络上看到的,网络小说中的“种田流”,其办法比自己说的这些可漂亮多了。    生产部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基地建设。榕树坪这个坝子,以及峡谷河流上行几公里内另外几个坝子,武爱华提出了几条原则,譬如功能分区原则等,让生产部的几个手艺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然后进行土法施工,慢慢建设。这些建设,包括道路、操练场地用石板硬化,营地扩建等。    至于辎重排,由于人手已经足够,武爱华对其进行了重新组建。排长曲中林、副排长刘胡权,原来均是红军部队搞后勤工作的,现在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辎重排,不仅仅是负责后勤辎重,它同样是战斗排,在关键时刻,也是要拿起枪投入战斗的。而这一点,原老铁匠于建福就不容易做到了。    这次扩编和整编,战斗部队的设置让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少数自认为有机会升连长的人,却在排长的位置上继续呆着,好在他们也没特别的意见,只是搞不清楚武司令员为何不设连级指挥部。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武爱华,自然知道这种扁平化管理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积极性的调动,事实上,部队的层级过多,也容易导致指挥走样、失灵。当然,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原因武爱华不会说,那就是自己手下这些干部,即便原来的老红军,在自己新的技战术思想下,当一个排长都不一定合格,更不用说当一个排长了。    “现在的排级编制,并不是终结编制,还将扩大。初步计划是每个排增加一个火力支援班,火力支援班将装备4挺轻机枪或2挺重机枪或2门60MM迫击炮。当然,至于装备什么武器,得根据形势发展来定,现在大家是把兵给练好,到时装备来了,哪个排形不成战斗力,排长自动下台去当班长或战士。”    “只设排不设连,是一种试验型的编制方法,目的是减少指挥层级,减少指挥失误,战斗会更灵活。暂不设连,也有利于排长的成长和成熟。”    所以,在整编及人员分配完成,就将进入全面训练时,武爱华将排长以上的军官找来开了一个会,并把自己关于部队编制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独立支队,有如横空出世,在1935年的时空下,完全就是一支弱小的新生力量。好在新生的力量自有其欣欣向荣的生产力,大家听了武爱华的说明后,不管是老独立支队成员,还是新加入的人员,都回去埋头进行训练。除了生产部和野战医院,包括女兵排在内,总共15个排都设入到热火朝天的训练中去了。    在这次训练中,武爱华将后世的一些鼓励训练的口号给抬了出来,譬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譬如“百支百发不中的枪,不如一支百发百中的枪!”譬如,“要想活命,只有让敌人毙命!”    警卫排、侦察排、特战排的训练,有其特殊性,但武爱华将申仁任命为三个排的训练教官,让其专门负责。而武爱华则把自己当成特战排的普通一兵,融入到训练中去。    特战排,或特战中队,后世特种兵出身的武爱华自然知道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而这个时代,武爱华的特战排,显然处于时代的最前列,虽然德国人已经提出了特战理论,但现实中并未进行部队编制,即便其理论也无法与武爱华头脑中所拥有的东西相比。    如果说不考虑到电脑或金手指什么的,武爱华穿越到1934年末,其优势也不外乎脑袋里记忆的那些东西了,一是世界政治、军事及经济方面的发展脉络;二是一些超前于这个时代并被认为是正确的理念;三就是他的特种作战理论及知识了。    世界政治,武爱华头脑中所拥有的东西并不多,记得最多的,不外乎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当然,这一点也非常有用;经济方面,武爱华知道的东西同样不同,即便在电脑里,这方面的东西也不太多,如果从产业方面来看,能源、钢铁、汽车、家电是未来产业的重点,但也仅此而已,再多的,武爱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武爱华头脑中最多的,却是军事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特种作战方面的理论与知识,而且,武爱华作为国防大学特种作战的专业研究生,在这方面不只是继承了后世的优秀理论成果,而且他自己也还有一些特别的想法。    只是,目前的条件太差,他的一些想法暂时还不能变成现实罢了。    为什么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叫“陆战排”,以后也许会叫到“陆战师”一级去,武爱华也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的。    所谓陆战,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的全地形作战。陆地上,平原作战最简单,双方一目了然,丘陵地区也不算复杂。复杂的是丛林作战,此时武爱华的部队就生活在丛林之中,这正是天然的练兵场;复杂的是城市巷战,目前武爱华还没有条件开展巷战方面的训练。此外,像沼泽、河湖、高原、沙漠、极北等不同地形和地区,对部队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红军为什么喜欢打绑腿?这就与他们最初生活在山林里有关。虽然红军并没有提出丛林作战的理论,但他们却拥有一种对付山林中毒虫毒蚊的本能。武爱华的任务是,将其从本能上升为自觉,要让丛林成为自己的朋友,敌人的噩梦。只要深入丛林,部队就应拖不垮,饿不死,打不烂,而敌人只要一深入丛林,就要让它有来无回。    此次整编的9个陆战排中,前6个陆战排均是老红军战士和国军俘虏,后3个陆战排中,除了排长、副排长和班长外,其他的均是新参军的农民青壮。所以,二者的程度不一样,其训练进度及要求也不一样。    对于前面6个野战排及除女兵排外的5个直属排,武爱华要求他们在半个月内完成训练,并形成战斗力。至于后3个陆战排,相当于新兵排,武爱华给他们的时间是3个月形成战斗力。    武爱华有一个感觉,国军不会给他太长的时间。    (再定时一次,零点发。看出不出问题。兄弟们,支持啊……)###031章  大军压境(求收藏红花推荐打赏)
    果然,在独立支队开始训练一个星期后,侦察排回报:敌福建暂编第4旅张连三部已经进驻龙岩,敌52师2旅1团王炳照团团部,也从龙岩前移到了长汀;驻江西瑞金敌江西保安第2旅2团陆有铨部,亦受张连三节制。    此时,武爱华还不知道国民政府国防部已经成立了“闽赣边境联合清剿指挥部”,而张连三正是指挥部的指挥长。    张连三,福建本土人士,早年出生于绿林,大革命时期率部投诚,担任连长,然后开始了他在福建发迹的历史,历经营长、团副、团长,终于成了牧守一方的国府将军、要员。    张连三最大的特点就是狡诈,可以说狡诈如狐;其次,张连三原来在绿林当土匪时,就在闽西一带流窜,所以对长汀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    此次张连三能够担任“闽赣边境联合清剿指挥部”指挥长,可谓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因为,这个任命,表示张连三已经进入国防部高官的视野,只要张连三能挫败长汀红匪,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所以,张连三在到达龙岩之后,将龙岩丢给其下属2团守卫,自己亲率旅直部队警卫营、炮兵营、重机枪营及其1团就急匆匆地向长汀赶去。    张连三的这一招,大出52师2旅1团团长王炳照的意外。此前,王炳照就一直住在龙岩,很少到长汀来。谁知,张连三这架势竟然是将“联合清剿指挥部”搬到长汀来了。    1935年1月23日,农历腊月十九,张连三在长汀县衙召开“闽赣边境联合清剿指挥部”作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福建斩编第4旅旅长张连三、江西保安第2旅旅长李克建、国民党龙岩专区专员刘吟、国民党长汀县县长陈菊及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